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观察
 
宋朝防疫三连招:公费医疗、防疫药品、祭神禁瘟!
发布时间: 2020/6/28日    【字体:
作者:凤凰吉象
 
 
 
宋朝之所以瘟疫不断,除了饮食习惯、气候原因外,大概率受到商贸经济活动的影响。宋朝由于制瓷业、造纸业、造船业的高度发达,积极参与世界商贸,商队频繁涉足亚非欧等地,高度繁荣的商业虽然带动了经济增长,却也增大了传染的风险,加重了城市防疫的压力。比如汴京、临安这样几百万人口的城市,一旦有疫情发生,很容易形成扩散,造成震惊天下的“大疫”。
 
应对瘟疫,宋朝做了“防”和“控”两手准备。
 
环境对瘟疫的影响
 
宋朝官员们还很早便意识到环境对瘟疫的影响了。
 
宋代,朝廷设立了虞部,“掌山泽、苑囿、场冶之事”,职能类似于现在的自然资源部。此外,北宋汴梁道路两侧遍植各色树木,城内艮岳、玉津园等苑圃的建立,美化了都城的环境。各地同样重视城市绿化,出现了“绿树成帷连药市”;五门路“四月乳鸦啼绿枝”的景观。
 
人员密集场所容易引发瘟疫,尤其是卫生条件较差的监狱。北宋景德三年( 1006年)四月,真宗考虑到暑季是疫病的高发期,“御崇政殿临决之,杂犯死罪降流,流徙递降,杖笞释之。……日旰即罢,复令军头引见司覆奏所决刑名,审视讫,乃命实行。自是每岁暑热,皆遣官遍排,亲临疏放,遂为定制。”
 
不仅如此,朝廷还专辟了“漏泽园”,用来收埋无主尸体。乾道二年,徽猷阁直学士、知隆兴府充江南西路安抚使吴芾就让人疏通充满淤泥的排水沟,保持整洁而干爽的环境,以此净化环境,从根本上断绝传染病菌的产生,这也是两宋预防瘟疫的重要举措。
 
医疗体系的完善
 
结构完整的医疗体系提高医疗水平,也是“防”的重要手段。
 
1231年,平江府遭受春疫,知府吴渊便派出医官去各地问诊施药,前后历时半年之久。著名词人叶梦得在许昌做官期间遇到疫情时,甚至自掏腰包买药来救人。
 
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人:苏东坡。大文豪在被贬黄州后,曾有巢谷自眉州来投奔他,一年后返川前将秘藏药方“圣散子”传给他并要求其“指江水为誓,约不传人”,后来黄州爆发严重瘟疫,苏轼顾不上此前与巢谷的誓约,毅然将此秘方传给名医庞安常,此药方果然对治疗疫情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后庞安时著《伤寒总病论》时将此方收入书中,苏轼并作《圣散子叙》。
 
元祐四年,苏东坡调任杭州知府,正逢大旱,饥荒疫病不断。面对杭州严峻疫情,除了用“圣散子”药方治疗病人,还下令建造防疫医院——“安乐坊”集中隔离患者,有效避免了疫疾交叉感染和传播。
 
除了“圣散子”药方与建造“安乐坊”,苏轼还开出“四味药”来养生,此四味药可治妄念、可治贪馋、可减肥赘、可调胃肠,供大家在防疫期间“食用”:“一曰无事以当贵;二曰早寝以当富;三曰安步以当车;四曰晚食以当肉”。种种举措,对瘟疫的抑制大大增强,也因此留下了《苏学士方》,与沈括的《良方》合编成《苏沈良方》。
 
公费医疗制宋朝就有了
 
宋代地方官员依靠公费医疗救助百姓的同时,朝廷也在思考如何让公费医疗制度更加完善。每年财政上给各地拨付一些款项,作为防治瘟疫的专项基金,并成立了官办药局。
 
秉持着“拯民瘼、施实惠”的宗旨,朝廷设了翰林医官院,掌“供奉医药及承诏视疗众疾之事”,下属政府设立了熟药所、惠民局、和剂局等官办药局,分管医学教育和药材,专门在赈灾时为百姓提供免费药品。
 
出现瘟疫时,这些机构分工明确,负责药品调剂和瘟疫治疗,各司其职,履职尽责。医生在医疗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朝廷规定:“主客不及万户,补医学一人;万户以上二人;每及万户增一人,至五人止…… 医生,京府节镇十人, 内小方脉三人;余州七人,小方脉二人;县每一万户一人,至五人止。”完善的医疗体系,促进了两宋卫生事业的发展。
 
宋朝政府实行了药品采购、生产、流通的规范化管理。让一些偏远地区的百姓,也能获得医疗资源,这对降低了疫情死亡率,有着积极的意义。
 
整个两宋时期,但凡有瘟疫发生,地方官员总是第一时间亲临疫区,然后调动各种力量,积极救治百姓。除了施医问药,亲临疫区,宋朝的官员们还为病患发放钱粮,赈灾施粥,帮助疫情肆虐下的贫苦百姓渡过难关。
 
发明防疫药品
 
防疫药物也是“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早在瘟疫发生时,一些医者便开始收集名方,撰写医书,向百姓科普实用又有效的科学防疫方法。
 
北宋医王”庞安时在《伤寒总病论》中认为:“疗疫气令人不相染,及辟温病、伤寒。”他在书中收录了屠苏酒、辟温粉、千敷散、杀鬼丸等防疫药物,在民间广泛应用。医学家朱肱对《伤寒论》颇有研究,著有《南阳活人书》,书中的老君神明散和务成子萤火丸,也是效果不错的防疫药物。
 
南宋医家窦材在《扁鹊心书》收录了“中和汤”,治伤寒、瘟疫,头目昏痛,发热,鼻流清涕。其方剂为:“苍术(一斤,米泔浸),川乌(炮制),厚朴(姜制),陈皮,甘草(各四两),草果(二两),共为末。每用四钱,生姜七片,水煎和渣服。”由于对防瘟避疫作用显著,在民间誉为“神方”。
 
祭神禁瘟
 
两宋对瘟疫的防控,不仅求医,还求鬼神。在宋代官修医书《太平圣惠方》、《神医普救方》、《圣济总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收集了大量的的符箓、禁忌和咒语。
 
在太医院的教育中,开设了书禁科,专门收集、整理和普及符禁咒语。咸平三年( 公元1000 年) ,真宗“以两浙灾疫深所轸念,命三馆检讨灵迹以闻,于是遣使遍祭其山川祠庙,为民祈福。”
 
转自 禅林网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19世纪移民前后爱尔兰天主教与新教关系研究 \李晓鸣
摘要:19世纪对于爱尔兰的天主教徒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时期。在爱尔兰本土,新教统治…
 
李光耀如何促进新加坡宗教和谐 \圣凯
摘要:李光耀深刻地理解宗教安顿人心的社会功能,试图让国民用自己的宗教信仰去接受和…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西班牙基督圣体圣血节
       下一篇文章:世界现存最古老的修道院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