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活动
 
圣伯多禄与圣保禄节
发布时间: 2020/7/12日    【字体:
作者:品一口茶
关键词:  圣伯多禄 圣保禄节  
 
 
天主,你今天赐给了我们欢欣鼓舞的心情,庆祝圣伯多禄及圣保禄的庆节,你的教会首先由他们接受了信仰……
 
握宝钥圣教核心磐石立,传福音外邦宗徒先锋扬!
 
今天是教会的一个大节日----圣伯多禄与圣保禄节。这是我们教会十大法定节日之一。
 
诚如今天感恩祭集祷经所说:“天主,你今天赐给了我们欢欣鼓舞的心情,庆祝圣伯多禄及圣保禄的庆节,你的教会首先由他们接受了信仰……”这两位宗徒是我们教会的两大柱石,圣伯多禄是教会的第一任教宗,圣保禄是外邦人的宗徒,他们都在罗马宣教时惨遭暴君尼禄的毒手。
 
圣伯多禄首先殉难,相传是在公元六十四年六月二十九日被倒钉在十字架上而死,死后葬于梵蒂冈山下。圣保禄在圣伯多禄殉道后仍四处宣讲福音劝人皈主,于公元六十七年六月三十日被斩首于罗马城郊的奥斯蒂亚路旁,并埋葬于该路旁。信友为表达对他们的敬意,每年都分别在他们埋葬的地方举行敬礼。因为圣伯多禄和圣保禄的遗体曾一度迁往阿比亚路的地窟收藏,后来重迁回旧址安葬,并分别在原地加建大殿以纪念,因而信友每年奔逐三地先后举行庆祝。
 
鉴于信友每每因奔逐三地造成不便,教会将两个庆日合并为一,梵二后新礼仪年历将此庆日定为第一等庆节。
 
这两位大宗徒的生平有着相似之处,同时又各具特色。众所周知,伯多禄因软弱,曾三次否认过耶稣;保禄因认知出错,误以为基督徒是一群破坏梅瑟传统的异端分子更欲除之而后快。伯多禄于鸡鸣之时在主耶稣慈目的怜视之下幡然醒悟,虽被立为宗徒之长,却丝毫不敢再自恃刚勇,终生谦卑尽职,于圣神降临日归化了三千名首批基督徒;在科尔乃略事件中决定性地打开了向外邦人传播福音的大门;在被判十字架苦刑之时,因自认不配拥有与主相同的死法,而要求倒钉,以其最后的谦卑完成了生命之祭。
 
保禄蒙复活的耶稣亲自召唤之后,毅然放弃显赫的法利塞身份,由教会的迫害者转变为福传先锋,更是以负债者的身份吹响了振奋万世的福传号角:我若传福音,原没有什么可夸耀的,因为这是我不得已的事;我若不传福音,我就有祸了。(格前,九,16)虽因其罗马公民身份最后免于十字架苦刑,但却创立了以十字架为核心的“保禄神学”,被视为神学鼻祖。
 
伯多禄是磐石,是定海神针,他确立了教会的正统与核心,按耶稣的许诺保存完整的救恩启示,令教会之舟于惊涛骇浪之中永不沉没,阴间的势力不能战胜它。保禄是战将、是先锋,在福传的战场上开疆拓土,为教会增添新成员,彰显出慈母教会旺盛的生育能力幅度。
 
伯多禄首先明认对基督的信仰,为以色列子民建立了初期的教会;保禄彻悟了信仰的真义,作了万民的导师,二位大宗徒以其相同的信仰,迥异的风格奠定了教会的发展风格----在真理与合一中稳中求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安提约基雅事件中,保禄本着对真理与团体的负责,曾当面反对过伯多禄,而伯多禄也以博大的胸怀听取了保禄的批评,开诚布公就事论事的指责既未影响二位大宗徒的友谊,也没有削弱保禄对宗徒之长应有的服从。二人精诚团结,互相合作,在教会内传为千古美谈!(参见迦,二)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在合一共融的路上我们将会遇到什么样的障碍?在向“外邦人”传播福音的过程中我们又会碰到什么样的困难?数千年来,只有受割损的犹太人才配作天主的子民的观念是如何在伯多禄手中被打破的?坚硬的旷野磐石是如何涌出活水的?
 
“被犹太人鞭打了五次,每次四十下少一下;受杖击三次;被石击一次;遭翻船三次;在深海里度过了一日一夜,又多次行路,遭遇江河的危险、盗贼的危险、由同族来的危险、由外邦人来的危险、城中的危险、旷野里的危险、海洋上的危险、假弟兄中的危险;劳碌辛苦,屡不得眠;忍饥受渴,屡不得食;忍受寒冷,赤身裸体;除了其余的事以外,还有我每日的繁务,对众教会的挂虑。谁软弱,我不软弱呢﹖谁跌倒,我不心焦呢?”(格后,十一,24~29)保禄连珠炮般的排列令我们触目惊心,究竟谁才能成就这一切?“在人不可能,在天主却不然,因为在天主,一切都是可能的。”(谷,十,27)耶稣的教导让我们明白,这一切都是天主的化工,人需要的仅仅是信德、谦卑与服从!
 
基督奥体因以伯多禄为核心而凝聚不分裂,教会因保禄冲破樊篱而日新月异。今天在这二位大宗徒的节日,我们缅怀两位信仰的奠基者,让在教会内共存的伯多禄精神与保禄精神使得教会行走在真理之中求发展。
 
转自 茶神父频道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19世纪移民前后爱尔兰天主教与新教关系研究 \李晓鸣
摘要:19世纪对于爱尔兰的天主教徒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时期。在爱尔兰本土,新教统治…
 
李光耀如何促进新加坡宗教和谐 \圣凯
摘要:李光耀深刻地理解宗教安顿人心的社会功能,试图让国民用自己的宗教信仰去接受和…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仁波切给初学佛者的一些建议
       下一篇文章:刍议天主教、信义宗和改革宗的圣餐观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