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经济
 
宗教文化与民间文学的相互影响
发布时间: 2020/8/14日    【字体:
作者:刘登鼎
关键词:  宗教文化 民间文学 非物质文化  
 
 
民间文学是民众在生产生活中创作、传承、传播的语言艺术,在历史长河中代代传承,以特殊的方式延续、传递民族的历史记忆。截至目前,审批通过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已经达到1372项,其中“民间文学”类就有230项。(参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在民间文学类非遗项目中,很多都源自道教、佛教。一方面,宗教文化的各种神话传说成为民间文学的重要题材,有的民间文学则直接呈现宗教题材;而宗教文化的一些理念(比如,道教的“万物皆有道性”、佛教的“因果报应”等)也影响了民间文学创作的发展。另一方面,民间文学作为大众的“即兴口头创作”,具有通俗易懂的表述方式和为大众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宗教文化以民间文学作为传播媒介,在传播的过程中,民间文学会根据时代、地域的变化来调整宗教文化的内容,使之呈现强烈的世俗化特色。
 
因此,宗教文化与民间文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呈现出相互影响的关系:民间文学因汲取了宗教文化的内容而更加丰富多彩;宗教文化通过民间文学通俗、生动的展示,口口相传,成为脍炙人口的传说。
 
奇特的想象、传奇的故事、追求自由逍遥的理想,是宗教文化为民间文学通常提供的故事素材。比如,2008年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的“黄初平(黄大仙)传说”,是由有关道教神仙黄初平修炼得道和惩恶除害、为民造福的一系列传奇故事构成,千百年来传承不衰,其传奇故事“叱石成羊”成为脍炙人口的传说;2006年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的“济公传说”,是以南宋禅宗高僧道济的故事发展演变而来的民间文学,其内容包括降龙罗汉投胎的济公出世传说,以及济公各种癫狂济世、惩恶扬善、扶危济困的传说,传奇的故事、神奇的情节、自在逍遥的情怀,内容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而且反映了民众的喜怒哀乐,因此成为家喻户晓的传奇故事。
 
而2011年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的“布袋和尚传说”,孕育于五代,至宋代开始流传,几乎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民间文学精品。宋代以来,汉传佛教将其视为弥勒化身,不但加大了传说的影响力,也使内容带上了神奇色彩。“布袋和尚传说”多达百余则,直接阐释了佛教文化的思想,而由其演化而来的袒胸露腹、笑容可掬的形象,更是成为佛教“自在”“包容”等理念的表征。另有2011年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的“禅宗祖师传说”,是关于禅宗四祖、五祖生平的神奇故事,大多产生于隋唐,被各种权威史籍和文学名著加以引用,流传远播世界各地,堪称“民间版”的佛教文学。
 
在很多源自宗教的民间文学作品中,尽管还是借助宗教文化的叙事模式,但是阐述的主要是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价值观,而且体现了强烈的世俗化特色,反映了时代发展的特点。
 
比如,2008年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的“八仙传说”,最早见于宋代的《太平广记》,属于道教神仙文化的故事。其后经过民间流传和历代文人的渲染,传说内容不断丰富,至明代吴元泰的小说《八仙出处东游记传》才正式定型。故事讲述的是八仙在蓬莱阁上把酒临风、游兴大发,于是各显神通过海,由此引发了与东海龙王三太子的矛盾,后来经过观音菩萨调停,两方罢斗和好的传说。这个传说反映了明代“儒释道合一”的思想特色,同时又把神仙文化和世俗文化融合在一起:八仙原本是历史人物,他们之所以“成道”的前提是实践了儒家的价值观,这其实是道教一贯的主张,所谓“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终不得长生也。”(葛洪:《抱朴子》)在发生冲突时,融入佛教观音文化的慈悲宽容的思想,而最终结局则是符合中国传统审美的“和谐圆满”。这个传说故事的发生背景与山东蓬莱“依山傍海”的自然条件与人文环境有关,具有强烈的地域色彩;而对于八仙的设定则是世俗化的:八仙代表社会的各个阶层,性格率真、豁达。因此,“八仙传说”的题材尽管源自道教,但是更具特色的是它所具有的人文色彩和地域风格。
 
此外,一些民间文学尽管源自宗教,但是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完全世俗化的形式。
 
比如,2006年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流传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一带的“河西宝卷”,本身源自佛教,是在唐代敦煌变文、俗讲以及宋代说经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民间文学。河西宝卷在讲唱方式上依旧沿袭佛教俗讲、说经的结构和形式(也融会了部分地方曲调),在讲唱过程中“韵白结合”“有说有唱”:韵文采用“吟”“唱”的形式,主要寄寓褒贬、抒发爱憎、烘托气氛;“白话”则采用“讲”“说”的形式,主要用来叙述故事的发展;同时还采用“接佛声”的手段来与听众互动。不过,河西宝卷在内容上已经完全地方化和民间化,主要反映大众生活,宣扬中国传统文化中劝人向善、仁爱孝道的美德,而且只是在农村乡间念唱,成为一种民间讲唱文学形式和民俗生活的组成部分。
 
还有一些源自宗教的民间文学作品,经过生活化、世俗化、乡土化的演绎、转变,沿袭而成各种民俗,比如上述“禅宗祖师传说”就在流传地湖北黄梅形成了“三月三庙会”“洗九朝”“吃芥菜粑”等民间习俗,并且体现在多种民间艺术表现形式中。
 
众多源自宗教的民间文学类非遗项目,体现了宗教文化与民俗生活互相融合的特点,具有文化学、社会学和宗教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同时,对于发挥宗教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移风易俗的积极作用等方面也具有很多借鉴意义。
 
本文刊《中国宗教》2020年03期
 微言宗教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李光耀如何促进新加坡宗教和谐 \圣凯
摘要:李光耀深刻地理解宗教安顿人心的社会功能,试图让国民用自己的宗教信仰去接受和…
 
欧洲“永久和平计划”研究(14世纪-18世纪初) \米科霖
摘要:和平是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对于欧洲人而言,和平意味着在一定的边界之内消灭战…
 
僧侣遗产继承问题研究 \黄琦
摘要:僧侣作为一类特殊群体,其身份具有双重属性。从宗教的角度讲,由于僧侣脱离世俗…
 
新教对美国政治文化的影响 \汪健
摘要:美国政治是在自身文化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其中宗教,特别是基督新教从美…
 
从习惯法价值谈法律信仰 \于红
摘要:伯尔曼曾经指出:"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但是这一观点近年来遭遇了…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文物考古所见古代青海与丝绸之路
       下一篇文章:「方济各的经济」筹备活动,圣座平信徒部会发视频讯息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