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民间信仰和新兴宗教
 
从族群标识到文化共享——20世纪80年代以来壮族三月三的变迁
发布时间: 2020/9/25日    【字体:
作者:许晓明
关键词:  壮族三月三;文化变迁;文化再生产;文化共享  
 
 
【摘要】20世纪80年代初,壮族三月三活动由民间的自发组织,发展到由政府部门主导,地方精英、学者、媒体共同推动发展的民族节庆活动。2014年初,壮族三月三成为地方性法定节假日,201411月,“壮族三月三”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壮族三月三在定义上成为一种泛称,把歌圩活动也包括进其中。其举办时间、组织主体、活动内容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今天,依然活态传承的“壮族三月三”不仅是广西壮族的重要节日,也是广西汉、瑶、苗、侗、仫佬、毛南等世居民族的重要节日。广西各族人民在三月三期间祭祀祈福、走亲访友、以歌传情、娱乐竞技、互贸互利,在展示广西各族人民多姿多彩的文化同时,也强化了中华文化认同,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壮族三月三”成为广西重要的文化符号。
 
经历过特殊时间的沉寂后,20世纪80年代,中国传统民族民间文化渐渐复苏,在重拾文化记忆的过程中,一方面,旧有的传统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无法再现;另一方面,因中国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中国传统民族民间文化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迁与发展。作为壮族重要文化标识的三月三,面临着同样的境遇。此文是笔者作为“中国节日志·壮族三月三”项目的完成者,在梳理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相关文献资料中所形成的思考。
 
一、节日名称和内涵的变化
 
壮族地区,对年度节庆的称呼多以农历的时间来直称,不管其功能如何。比如将春节称为“正月”、祭社称“二月二”,四月初八祭牛魂(有些方是会期)称“四月初八”,六月六偿新或晒衣的日子称“六月初六”,七月十四杀鸭送纸衣祭鬼叫“七月十四”,中秋节称“八月十五”。九月九做扁米就称“九月九”,十月初十丰秋节叫“十月初十”等等。而会期(歌圩),尽管有不同的名称,但是也一样以当地举办的时间指称该节日。比如某地正月初八是陇峒节(歌圩在广西龙州、大新、天等和云南,越南北部的称呼),就说当地过“正月初八”。三月初三尽管在方志中有“扫墓节”“祭扫节”“乌饭节”之称,如南宁市邕宁区:“三月初三,壮族俗称‘乌饭节’。此节,壮人比过清明更普遍且隆重。”[1]765但是,左右江一带直称“三月初三”,大家即知道是扫墓的节日。
 
20世纪80年代后,壮族三月三的名称多和歌节(歌圩)联系在一起,从而改变其功能与内涵。如1983年,在北京工作的壮族人一起过壮族三月三,有报道称:“‘三月三’,也叫歌节,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逢旧历三月初三,壮族人民除了家家户户蒸五色糯米饭,煮彩蛋以纪念自己的祖先外,还要举行盛大的‘歌圩’活动。男女青年们对唱山歌,相互酬和,进行社交和文娱活动。”①又,1993年高占祥主编的《中国民族节日大全》也认为壮族三月三是“歌墟节”:“壮族三月三,是壮族的传统节日,流传于广西、云南以及邻近各省凡壮族聚居的地区。因三月初三举行而得名。又称‘歌墟节’,云南的壮族称为‘花街节’。”[2]579某航空公司的宣传材料:“‘壮族三月三’也叫‘三月歌圩’,是壮族人一年一度的歌舞盛会。”[3]14-17这样的提法不胜枚举。
 
清代壮族文人韦丰华的《廖江竹枝词十七首》,以80行诗句,详细描绘了今广西南宁市武鸣县罗波镇一带群众在三月三期间,祭真武、吃乌饭、对山歌的场景:“春风酿暖雨初过,青满平畴绿满坡,试向黄林林外望,三三佳日好花多。胙颁真武喜分将,食罢青精糯米香,忽漫歌声风外起,家家儿女靓新妆。……士也耽兮女也耽,行歌互答当心谈,欢场易散愁同结,恼杀西山落日衔。……”[4]218-222实际上,壮族三月三期间有对歌行为的是占少数的。20世纪90年代潘其旭在《壮族歌圩研究》附有《歌圩分布表》[5]287-314,在所列的600多个广西各地歌圩点中,只有十几个歌圩是在农历三月三期间进行的。
 
近年来,在一些网络平台和宣传媒体上,甚至将壮族三月三称为“情人节”。如此文:“壮族三月三,是壮族除了春节外最隆重的节日,也是壮族的歌节和情人节。”[6]2017年《中国民族报》关于壮族三月三的报道:“唱壮族山歌,赶快乐歌圩;穿壮家盛装,跳竹竿大阵;赏壮乡美景,品特色美食……有着壮族‘情人节’之称的‘三月三’节庆期间,数百个庆祝活动在全区14个地市连番登场。” [7]
 
壮族三月三,已经从传统的以祭祀、扫墓为主要内容的节日,变成与歌圩名称等同,且有泛化的趋势。
 
二、举办时空的改变
 
壮族三月三原是举办于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前后的节庆活动,尤其是左右江流域一带,在三月初三这天扫墓是定例,民间认为,只有这一天祖坟才是开门的,所以无论如何不能改时间。20世纪80年代初以后,尤其是近年来,这样的时间选择在悄悄发生变化,有些家庭由于家人外出工作的原因无法在三月初三这一天请假,开始选择在三月初三之前的周末进行扫墓,但是一般不超过三月初三。而政府层面举办的活动,更不囿于农历三月初三前后。以政府组织,群众参与的2018“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活动为例,仅柳州市开展的活动,从农历的二月底,一直持续到五月。②
 
传统壮族三月三从流布空间上看,虽然广西各地壮族都有过三月三的习俗,但是桂西北和桂中,即红水河中上游一带的壮族,有些地方已经不过三月三,或者只是家族简单吃一餐,壮族比例较高的左右江流域则基本是开展扫墓活动。桂中有祭花婆、真武帝的活动。而在政府参与壮族三月三的组织,尤其是2014年以后,广西各市县从乡镇到自治区层面,从学校到企业,都开展形式多样的壮族三月三活动,可谓全面铺开。由此,壮族三月三举办的空间,不仅是传统的村落祭祀场所和公共空间,更包括所有现代的文化场所都有可能成为活动的空间。比如隆林壮族三月三活动,原来祭神之后大家都只能在村里进行对歌唱戏等活动,2011年后对歌活动移到了县城的广场进行。在广西之外的北京,甚至国外,也开展壮族三月三活动。近几年,广东某大型休闲度假区,成为广西人过壮族三月三的重要场所。2014年,由英国广西总商会、英国华夏文化协会主办的“三月三”英国国际壮乡旅游文化节开幕。英国王室成员参加了活动,活动展示了广西民族特色文化,近几年都持续进行。③这是壮族三月三的海外活动的典型个案。壮族三月三从区域共享走向国际共享。
 
三、节日组织主体的变化
 
1983年之后,从节日的组织主体看,壮族三月三经历了由民间自发到政府主办并存的状态。政府主导的壮族三月三活动,各级政府、社会团体在组织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自治区政府层面
 
198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做出决定,将每年农历三月三日定为壮族的歌节。[8]238 1983415日,由广西民族学院(现广西民族大学)和广西群众艺术馆联系主办的壮族“三月三”歌节在广西民族学院举行。当时,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的甘苦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政协、统战部、教卫会、科协、民委、文化局等部门的领导都参加了歌节活动。歌节的程序和内容包括开墓式、抛绣球、对歌等。[9]这是广西在自治区层面是第一次组织壮族三月三活动,而且将活动定位为“歌节”,突显了壮族三月三的对歌功能。此后,拉开了由政府主办壮族三月三活动的序幕。198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民委和文化厅在南宁的人民公园、南湖公园、民族广场搭建歌台,举办规模盛大的壮族“三月三”歌节,同时举行文艺大游行。三天三夜的对歌和各民族的文艺表演,吸引了数十万群众。[8]238198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自治区民委、自治区音协、自治区舞协在南宁联合举办历时八天的首届广西三月三音乐舞蹈节,活动内容包括一千多人参加的广西各民族音乐舞蹈演出以及区外学者参加的学术研讨会等。[10]1984年壮族“三月三”歌节的基础上,199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南宁举办首届广西国际民歌节。在歌节中,举行了盛大的开幕式晚会,在广西民族学院、朝阳广场等地也举行搭建歌台展演民族文化。1999年,广西国际民歌节更名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活动分文化、经贸、旅游几大板块,并从原来的农历三月初三期间举办改为每年新历的9月或10月,一直持续举办至今。[11]34-372014年,壮族三月三成为广西地方性法定节假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加大了对壮族三月三的宣传推广和组织工作。201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打造“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旅游文化消费品牌的工作方案”》,以“政府主导、社会主办、群众主体、文化主流”为活动原则,“把‘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打造成为一个集民族文化、群众体育风情旅游、特色消费于一体,全区各族群众广泛参与,对国内外游客有较强吸引力的民族文化嘉年华。”④以广西民族博物馆为主会场,2018年以政府为主导,从中小学到机关企业单位人民团体,广西14个市都举办了不同类型的文化展示活动,活动规模越来越大。以壮族三月三研讨会为例,该研讨会由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举行,从2014年三月初三举行第一次研讨会。从最初到小型座谈会,到不同主题的研讨会和大型论坛。2018年,更上升到自治区层面的活动,参与研讨的人从自治区专家为主,到区内外学者共同参与。⑤
 
(二)武鸣县为代表的县区政府组织层面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壮族三月三管理属地的武鸣县,1985420日农历三月初三,武鸣县由政府组织在县城举行首届壮族“三月三”歌节。[12]36 2003年后将名称从“歌节”改为“歌圩”,称为“中国壮乡——武鸣三月三歌圩”。举办地仍为武鸣县城。活动包括开幕式、千人竹杠舞表演及竞技、山歌系列表演(包括山歌擂台赛、自由对唱山歌台等)、壮族习俗表演(婚嫁习俗表演等)、民族体育竞技(包括斗鸡、斗鸟、斗狗、扳手腕、提水抗旱比赛、抢花炮、抛绣球、武术散打擂台寨、板鞋竞走)等,期间还举行房地产交易、汽车展销会、歌圩美食节等商贸活动及劳务输出大型招聘会、农业科技大赛、学术研讨会等。[13]469 2011年以后,“中国壮乡——武鸣三月三歌圩”更名为“中国壮乡·武鸣‘壮族三月三’歌圩暨骆越文化旅游节”,除了民俗展演,还举行“骆越祖母王祭祀大典”。各级政府部门、学术团体在活动的组织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从资料来看,武鸣县的三月三本称为“扫墓节”。县志中即载有:“扫墓节,清明节前后到农历三月底,各地日期不一。壮族以三月初三日为代表日,汉族以清明节之日为代表日。…1983年以后,县人民政府定“三月三”为壮族歌节。此后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在县城举办歌圩”在武鸣,把这一天作为歌圩的,从方志所载来看,也只有陆斡镇的那羊、共济、二塘、桥东村及马头乡各村。[12]789-881
 
四、节日程序和内容的变化
 
传统的壮族三月三,以乌米饭或彩色糯米饭等祭品进行酬神、扫墓,伴随着对歌、唱戏、抢花炮等文体娱乐活动,其内容和程序是相对固定的。而今天,无论是内容还是程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以百色市右江区大楞乡大楞村壮族三月三活动为例,传统上,在扫墓之后进行祭祀土司神的活动,其程序有扫荡、请神、游神、敬神、送神等活动,期间还有唱戏、对歌、抢花炮的活动,当地称之为“肻磡”(hwnjgamj)。而2010年肻磡活动以“右江岑王庙会”名称成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后,其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加入了开幕式环节,活动内容出现现代歌舞晚会、篝火晚会、登山、拔河等丰富的文体娱乐活动。连参与活动的服装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从韦丰华《廖江竹枝词》十七首所描写的武鸣区和邕宁区一带在三月三期间祭真武的情况,可看出有做乌米饭、抢花炮、对歌等活动。而今天的武鸣区的壮族三月三活动,已经规模空前,内容丰富。不仅有对歌表演,还有各种民俗活动的表演和其他大规模的商贸、旅游活动。如201648日(三月初二)在武鸣区罗波镇举行的“中国壮乡武鸣壮族三月三歌圩暨骆越文化旅游节”之“骆越祖母王祭祀大典活动”,活动内容就有:骆越祖母王神像游、30多个民间骆越特色民俗方块队巡游展演、骆越祖母王祭祀大典、壮民族特色美食展销、农副产品手工艺品展销、各村各界群众代表祭祀骆越祖庙、民俗千家宴、乡镇文艺队演出、山歌对唱、罗波风情摄影展、壮民族乐队演出、民俗舞龙比赛等活动。[14]
 
以扫墓为主要内容的左右江地区,近几年来,在政府和社会团体的主导下,也发生了变迁。比如隆林各族自治县的壮族三月三,传统上,是扫墓和祭社神(土司神)、扫墓和对歌、唱戏的时间。唱戏和对歌是在祭祀之后。2010年“隆林壮族歌会习俗”成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后,从2011年开始,当地的壮族民间文化学会和镇政府在县城主办“三月三”隆林壮族歌会活动。201442日,笔者参加在县城广场举行的活动。现场的情况是,歌会活动的音乐在广场响起时,四周则是扫墓时此起彼伏的鞭炮声。
 
桂中一带原来壮族三月三也有祭花婆或扫墓活动,而花婆祭祀仪式已消失,扫墓活动也放到清明举行,或接受了三月三对歌的观念。比如柳州市:“农历三月初三日(或为二月十九日)为‘花婆节’。家中妇人有孕,即请道士剪花安神,在孕妇房中床头供‘花婆神位’……。太阳村镇的壮族等农家在此日煮蛋染红给自家小孩吃。旧时壮族人家此日安排较为隆重的祭祖活动,后渐与清明祭祖合一。或在此日举行歌圩活动。”[15]174
 
五、族群标识的强化
 
在一些县志的记载中,三月三是作为壮族的标识之一的。比如崇左一带:“三月初三日,一般称为扫墓节,是日,按壮族传统,用糯米制作五色糯米饭。……还要杀鸡鸭和盛上五碗五色糯米饭上坟祭祖,为坟墓铲草培土,挂纸线,烧香放鞭炮,以示纪念。城镇居民的汉族则在‘清明’这个季节内任何一天去扫墓,其形式与壮族无差异。”壮族三月三扫墓,而汉人多在清明,这在左右江一带是比较明显的。而20世纪80年代后,这样的标识性作用则比较明显。以下以广西在京壮族人的壮族三月三和云南马关壮族三月三活动为例说明。
 
(一)广西在京壮族三月三活动个案
 
1978年,中央民族学院的广西籍学生,发起了三月三活动。主要的发起人壮学者梁庭望认为,当时学院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节日,所以壮族学生应该也有自己的节日。他们组成的壮文化研究小组经过讨论,决定将三月三定为壮族学生的节日。因为三月三的起源和龙母有关,选择三月三作为壮族学生的节日,具有这样的一些意义:一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二是人应该有救助人的善心;三是要有孝道;四是文化的交流。当时的发起人中,就有1979年,开始过第一届,当时是在地下室进行。[16]113-174后来持续举行,而且规模不断扩大。从高校师生行为扩大到在京壮族。如1983年,参与的壮族人就有600多人。①如今,“北京壮族三月三”,“已成为广西在京人士欢庆传统佳节的盛大民族活动,是凝聚乡情、交流联谊、激励创业的重要载体,成为在京展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窗口和弘扬壮乡民族文化的重要平台”。[17]广西在京壮族三月三活动的重要组织者之一李锦芳还认为,1983年以后,由广西各级政府发起的庆祝壮族三月三的活动,和北京的壮族三月三活动有一定的关系。⑥笔者20世纪90年代曾在广西民族学院读大学,每年三月初三的时候,学校都会给壮族学生发放加菜券,领五色糯米饭。从这一例子可以看出,壮族精英在的节日的传承和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而高校壮族三月三活动的的开展,客观上有强化族群标识的作用。
 
(二)云南马关壮族三月三个案
 
云南马关县是云南壮族聚居地之一,这里生活着壮族的沙、侬、土三大支系。每年的三月三日,是当地祈雨的日子。三月期间各壮族寨还有轮流做东举行祭祀、聚会、对歌的陇端活动和六月节期间做彩色糯的活动。20104月,笔者到马关县调查当地的壮族三月三活动。在调查过程中发现,马关的壮族三月三,也是文化再生产的一个个案。1991年,在马关壮学学会的组织下,当地开始了马关壮族三月三歌节活动,每个壮族聚居的村寨,在当地壮学小组的组织下,到县城集中进行壮文化的展示。以后每年都持续举行。当地的壮学者认为:“马关这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节日。而武鸣过三月三,我们是壮族,所以我们也要过三月三。”⑦壮语标准音是以武鸣县双桥镇语音为准的,因此,武鸣被认为是“壮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18],武鸣县1985年以后举行的壮族“三月三”歌节活动,无疑对其他地方壮族三月三活动的开展起到一定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六、成为跨族群、跨地区的共享节日
 
广西壮、汉、瑶、侗、仫佬、彝族中传统上均有过节的习俗。据《广西通志·民族志》载:“苍梧汉人称三月三为‘开春节’,从这一天起可扫墓祭祖,直到清明可拾骨移葬,百无禁忌。龙胜汉人旧俗同乡聚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交流会,有抢花炮活动。平果汉人舞狮游街,意为给每户赶鬼,年轻人还和壮族青年一起赶圩唱山歌。罗城汉人以三月为红蛋节,当天每个小孩都用网笼装着煮熟的染红蛋,挂在自己的胸前,欢度节日。”[19]202各民族在这一天祭神、扫墓、抢花炮、吃乌饭,习俗是相近的。2014年以后,“壮族三月三”成为广西法定节假日,不只是壮族人放假,所有广西人都享有这一权利。三月三在广西,一方面以壮族冠以族性,是壮族的重要标识,同时,在各级政府主导下的壮族三月三活动中,各民族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展现不同民族的文化。而壮族三月三在今天,通过大型活动的组织和媒体的宣传,已经越来越多地为大众所熟知,每年的壮族三月三期间,广西之外的人民也参与到活动中来,成跨族群、跨地区的民族节庆活动。
 
结语
 
以上,本文从节日名称和内涵、举办时空、节日组织主体、节日程序和内容等方面,梳理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壮族三月三的变迁过程,并讨论其如何被强化成为壮族的标识,及在经过各方面力量的推动下成跨族群跨地区共享的节日。壮族三月三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生“文化再生产”,首先固然是社会急剧变迁下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果。同时也可以看到,其变迁背后,还有政府主导的原因,民族精英在强化自我文化认同的过程中,也无意中推动了壮族三月三的变迁。另外,对壮族三月三缺乏名实上的考据,使得大家对壮族三月三的原质缺乏认知,这也是造成壮族三月三产生变迁和发展的一个原因,笔者将另行文进行讨论。需要指出的是,壮族三月三在20世纪80年以后发生的种种变迁,是政府基于发展民族文化的思想指导下,带动民众开展文化传承的行动,也是壮族民众的文化自觉行为。当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不管何种力量的参与,必须尊重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中提倡的文化多样性原则。
 
注释
 
①“端”:《中国民族》1983年第5期,第30页。
 
②详见《2018“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主要活动安排表》。
 
③口述人:英国华夏文化协会会长贝学贤,采访时间:2018318日,采访人:许晓明。
 
④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厅发【201620号文。
 
⑤课题完成者许晓明从2015年开始,每年都参与活动的组织策划和活动实施工作。
 
⑥口述人:李锦芳,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采访人许晓明,采访时间:20184月期间。访谈方式,电话和面谈。
 
⑦口述人:田永柱,马关县壮学学会原会长。采访人:许晓明。采访时间:2010415日。采访地点:云南马关县平安广场。
 
参考文献
 
[1]广西壮族自治区邕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邕宁县志[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5.
 
[2]高占祥.中国民族节日大全[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3.
 
[3] 邓敏慧,郑毅.万米高空搭歌台深航“刘三姐”邀你来对歌[J].深航人,2018 (5) .
 
[4]曾庆全.历代壮族文人诗选[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5.
 
[5]潘其旭.壮族歌圩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
 
[6] 壮族三月三的民间故事[OL].学识网,http//www.xspic.com/lishi/minjiangushi/917742.htm2018-08-31.
 
[7]安宁宁.欢乐三月三相约在广西[N].中国民族报,2017-04-04(4) .
 
[8]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广西通志·文化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
 
[9]陆义彬.歌声荡漾在相思湖畔——壮族“三月三”歌节在我院举行[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 (2) .
 
[10]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广西三月三音乐舞蹈节相关情况//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第一届、第二届广西三月三音乐舞蹈节资料汇编[Z].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内部资料,1988.
 
[11] 南宁市人民政府地方志编纂办公室编.南宁市简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
 
[12]武鸣县志编纂委员会.关于武鸣县1985年三月三举办情况//武鸣县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
 
[13] 南宁市人民政府地方志编纂办公室编.南宁年鉴2008[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8.
 
[14] 2016年武鸣“壮族三月三”罗波骆越祖母王祭祀大典欢迎您的光临[OL].武鸣政府网站http//www.wuming.gov.cn/article/detail/407222016-04-07.
 
[15]柳州市地方志编委会编.柳州市郊区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4.
 
[16]林继富,李莉森,解晓丹:被操纵的民俗传统:基于对“在京广西三月三”的调查研究//少数民族民俗与北京文化关系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3.
 
[17] 李锦芳.办好北京壮族三月三彰显广西民族文化强区形象[R].“壮族三月三与民族文化强区建社研讨会”发言稿,2018-04-16.
 
[18] 壮族文化发祥地之一武鸣县从娃娃抓起[OL].大众网,http//www.dzwww.com/2011/dqmjzgh/cfzz/zz/twbd/201112/t20111221_6829561.htm2011-12-21.
 
人类学乾坤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19世纪移民前后爱尔兰天主教与新教关系研究 \李晓鸣
摘要:19世纪对于爱尔兰的天主教徒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时期。在爱尔兰本土,新教统治…
 
李光耀如何促进新加坡宗教和谐 \圣凯
摘要:李光耀深刻地理解宗教安顿人心的社会功能,试图让国民用自己的宗教信仰去接受和…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彝族撒尼人祭“密枝”仪式结构与文化意义
       下一篇文章:女娲神话传说与中国傩戏神灵崇拜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