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慈善
 
清朝“富二代”的慈善创新之路|传统慈善人物启示录
发布时间: 2020/11/5日    【字体:
作者:王丹林 陈雁雁
关键词:  慈善 创新 文化  
 
 
人物档案
 
姓名:潘曾沂
 
时代:清朝晚期
 
突出慈善创举:
 
一生致力于地方慈善公益事业,几乎涵盖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如创善会、建义塾、育弃婴、凿义井、兴水利、放生、助学、施衣馈药、刊印传播善书等。
 
1、理念超前,设立义庄并打破以资助族人为主的藩篱
 
捐田两千五百亩创立了丰豫义庄,专为灾荒时期赈济灾民所用。
 
2、科学救灾,欲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收成没有保障的问题
 
组织课耕会,推广农业种植技术抵御自然灾害,总结区种法经验并推广。
 
3、注重宣传慈善文化,向社会推广慈善事业
 
撰写《劝济溺说》,奉劝世人停止溺婴之风;修订印刷善书《太上感应篇集注》,并使之广为流传。
 
潘曾沂出生于清中后期的一个贵族家庭,他的家族——苏州大阜潘氏,是当年苏州的名门。父亲更是科举状元,在嘉庆、道光二朝任重要职务,历任内阁大学士、工部、户部尚书、军机大臣,颇有政治影响。
 
与父亲和家族其他成员不同的是,潘曾沂这位“富二代”不爱仕途(在入朝为官短短三年后毅然辞官),也无心经商,更没有挥霍家产,而是一生致力于、创新慈善事业——捐田建立义庄、在农村出资兴建义塾、鼓励农民子女读书、刊印传播善书、劝人向善、组织课耕会推广农业种植技术抵御自然灾害等,得到了苏州平民百姓的爱戴。
 
慈善事迹:超前善举层出不穷
 
道光七年(1827年),35岁的潘曾沂创建了丰豫义庄。明清时期,义庄是江南地区比较常见的慈善机构,当时大部分的义庄都属于家族义庄,其主要的资助对象都是族人。但丰豫义庄是一个特例,因为其捐助对象打破了家族的界限,没有族内族外之分。丰豫义庄通过灾年平粜的活动救助灾民,将义庄收入通过施衣、安置、发放津贴等方式进行救助。道光十三年,苏州发生特大水灾,潘曾沂免去义庄佃农全部田租。在此后的十余年中, 他总计免收之数不下四五万石。
 
此外,潘曾沂有一个超前的善举——在佃农和当地农村广泛推广农业科技,鼓励农民用区种法等农法,提高作物收成,应对灾荒。道光十四年,潘曾沂组织了一些朋友创办了“课耕会”,目的是通过在民间进行倡导工作广泛宣传农业科技,也借此聚集更多的同道中人,促进宣传。经过长期的实践,潘曾沂将区种法的经验总结为 “深耕、早植、稀种、垫底、按实、去草、壅根”七条,在亲自试验有效后,才在苏州大为推广。这是潘氏对于单纯的救助之外的一种补充,反映了他想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收成没有保障的问题,也体现了他的救灾思想的先进性。
 
除了关心灾害救助,潘曾沂也积极投入防灾备灾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助力提高农业生产力。道光十年二月,潘曾沂主持修浚兴福塘河十二里,与地方绅士熊传栗、袁缙等开穹窿山下支河,为农业灌溉所用。咸丰元年,潘曾沂在自家门外开凿“双井”,名曰“双月泉”,以便邻里汲水。次年又“浚凿义井四五十处”,其中以旧子城龙王庙前的一井最为深大,名曰“万斛泉”。
 
潘曾沂极为重视教育,在鼓励宗族及地方子弟读书方面也不遗余力。道光十四年,他捐田二百亩入松鳞义庄,以其收入供给族中子弟读书,名曰“松鳞庄读书田”。道光二十三年,潘曾沂举办乡里助学事宜,在附近的贫困人家挑选资质优秀的儿童予以经济和生活上的资助,以帮助它们在家庭困难的情况下完成学业,并给学业优秀的子弟以嘉奖。咸丰元年夏,潘曾沂在乡里捐建了义塾一所,名为西陀庵,并设东津馆藏书楼,专为附近子弟读书之用。当年的松鳞义庄庄屋,有一部分仍然保留至今,位于苏州悬桥巷46号的旧址,仍存有《松鳞义庄记》石碑。
 
中国传统社会重男轻女,抛弃或溺死女婴之事时有发生。战乱灾荒之时,很多人家苦于生计丧失,经常出现弃婴的现象。潘曾沂针对当时溺婴和孤儿的问题,于道光十年设立济育局,亲自收养弃婴,付钱雇乳母喂养,或寻找收养家庭安置。潘还撰写过《劝济溺说》,奉劝世人停止溺婴之风,并呼吁民间广设收养弃婴的育婴堂。为扩大影响,潘曾沂委托好友彭蕴章将《劝济溺说》在福建广为传播,以扩大影响。
 
潘曾沂注重宣传慈善文化,向社会推广慈善事业。清道光年间比较广泛流传的一本善书《太上感应篇集注》,所谓“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为了宣扬行善的思想,潘曾沂将此书修订重印,并使之广为流传,在潘氏家族私塾中设为必读书目。
 
行善动机:家族传统与信仰赋能
 
潘曾沂终其一生为家乡的公益慈善事业出钱出力,与其性格、家庭教养以及经济基础分不开。
 
潘氏家族有行善的传统。其二十四世祖潘仲兰有乐善好施、救人于危难的名声,潘家大力参与地方公益事业,如修桥铺路、抚幼助葬等。潘仲兰给潘家后代子孙制定的家训,包括尊师、取友、刻苦读书、行善四项内容。二十五世祖潘景文在乡里力行善事,当地百姓还为他设立了生祠,以表敬意。潘曾沂的曾祖父潘冕也不例外。自其父潘世恩之后,潘氏家族逐渐成为苏州有名的科举世家,且官商并举,富甲一方。
 
潘曾沂笃信佛教,佛教提倡的不杀生、慈悲为怀都是他创立放生社、建义庄的重要内因。作为传统儒家教育下深受修齐治平观念影响的士绅,潘曾沂有着强烈的济世惠民的愿望。他曾说:“故虽寂居一室,而经纶斯世、利济生人之愿,实无日不切切于怀焉”。
 
核心启示:传统文化与价值的传承
 
我们今日对于传统慈善人物和慈善活动的探讨,一方面出于对于历史的兴趣,另一方面希望对当代的公益事业提供些许借鉴和思考。
 
现在一些人认为,和欧美国家人相比,中国人没有做慈善和公益的文化。但其实,在历史传统公益慈善的范畴里,中国人却做过很多令西方人都敬佩的事情。中国人并不是从来就不热心公益,而只是在近代消灭帝制,建立现代化国家的过程中,断开了和传统文化、传统宗族以及传统慈善组织的联系。在我们学习现代西方非政府组织的先进经验和慈善文化的同时,向古代中国的慈善人物学习,亦多有补益。
 
比如,美国的一些学生和普通民众,参加社会实践和公共服务的时候会去“流动厨房”(Soup Kitchen)做志愿者,通过向穷人分发热汤和食物,救助一些贫困的流浪汉和穷人家庭。事实上,像这样的慈善活动,中国在清末民国就存在,甚至明清时期都不乏关于粥厂的记载。只是和老外喜欢做汤相比,中国人会选择熬粥等给路人免费取用。
 
潘曾沂代表了清朝江南一带的绅士、富商、官员家族为了稳定社会秩序,从事大量慈善公益事业。他们创办各类慈善组织,包括善会、善堂、书院、义庄、义仓、粥厂、济盲局、栖流所、借钱局、洗心局、济良所、普济堂、广仁堂等。这些广泛而多样的慈善事业,几乎可以涵盖现代的社会组织所服务的所有群体。
 
当然,清朝的传统慈善机构和善人义士的诸多尝试值得肯定,但从现代观点来看仍稍显不足。首先,传统社会的善事没有摆脱居高临下施舍的影子。富人作为高人一等的阶层和既得利益者,出于原始的人道主义精神进行的活动,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社会的走向。其次,受清政府较弱的执政能力的制约,通过一些单独而不成体系的奖励行为对民间慈善进行鼓励,和现代政府从公共政策出发而建立的政策系统相比,仍显不足。再次,以丰豫义庄为代表的慈善活动,并不能持续,往往只能在慈善家在世的时候保持活力。在潘曾沂去世后,我们便无法追踪义庄田产的去向,也没有后代潘氏家人延续丰豫义庄的救助活动的记载。和现代的家族慈善基金会和家族慈善信托相比,其捐赠的影响力和系统性也较为不足。
 
传统的公益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传统的文化,是一种传承和怀念,食素、戒杀、行善、积德、修身,是对社会有益而无害的信条。希望这些传统价值可以唤起中国人向善的精神,更好地促进现代公益事业的发展。
 
 敦和基金会
 
【主要参考文献】:
 
1. 韩德林.《行善的艺术》[M].吴士勇,王桐,史桢豪,译.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
 
2. 夫马进.《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M].伍跃,杨文信,张学锋,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 梁其姿.《施善与教化:明清的慈善组织》[M].台北:经联出版事业公所,1997.
 
4. 周秋光,曾桂林.《中国慈善简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 黄鸿山.《中国近代慈善史研究-以晚清江南为中心》[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1.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19世纪移民前后爱尔兰天主教与新教关系研究 \李晓鸣
摘要:19世纪对于爱尔兰的天主教徒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时期。在爱尔兰本土,新教统治…
 
李光耀如何促进新加坡宗教和谐 \圣凯
摘要:李光耀深刻地理解宗教安顿人心的社会功能,试图让国民用自己的宗教信仰去接受和…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义诊万僧,让辛酸不再
       下一篇文章:近代广西西方宗教的慈善事业评述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