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团体
 
道教崇俭思想浅析
发布时间: 2020/11/20日    【字体:
作者:段皓宇
关键词:  道教 崇俭思想  
 
 
1975年袁隆平和他的团队经过不懈的努力,成功发明了杂交水稻技术,在中国粮食极其匮乏的年代,大大提高了稻谷的产量,逐步解决了我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实现了我国粮食的自给自足。但是,粮食安全涉及国计民生,涉及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我们每时每刻都不能疏忽大意,应该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2020年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对中国人民以及世界人民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下,粮食安全问题更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然而,当今社会很多人以拥有物质的多少来衡量人生价值。在这种错误观念的驱使下,攀比、讲排场、要面子造成餐饮业大量的食物浪费。仅2015年中国城市餐饮业内,消费者餐桌上的食物浪费总量就高达1700至1800万吨,这相当于河北省同年粮食产量的一半。(何瑞英等:《基于中国样本的食物浪费研究综述》)网络“吃播”为吸引眼球,赢得经济效益,也造成了巨大的食物浪费。殊不知如今我国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度降低,粮食自给自足,物质生活较为丰富的局面,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由一代又一代的劳动者通过艰苦奋斗取得的成果。“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对食物的尊重就是对劳动以及劳动者的尊重,反之亦然。
 
为了应对食物浪费的社会问题,一方面需要加强制止食物浪费立法,通过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以约束。另一方面,人们思想觉悟的提升以及价值观念的转变也是不可忽视的。
 
道教作为我国本土宗教,素来倡导“崇俭节用”的思想,追求节俭、朴素的生活方式,并将之与修身养性有机结合在一起。这与当今社会中一些人重物质享受、轻精神追求的价值观念正好相反。
 
包括《道德经》在内的诸多道教经典文献,系统全面地阐释了“崇俭”的思想。
 
道教的根本典籍《道德经》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因为有对世间万物的慈爱,对生活的热爱,在通往“大道”的途中遇到千难万阻的时候才可以有无所畏惧的勇气。而正因为“俭”,才能集聚能量,不断地充实壮大。“不敢为天下先”是指不争才是众生之师。慈为勇的基础,俭为广的基础,后为先的基础。老子将“俭”“慈”与“不为天下先”奉为成道的三要素之一,可见“崇俭”思想在道教思想体系中的重要性。
 
“俭”的核心,实际上是对欲望的克制。
 
《道德经》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说的就是声色之娱、片面追求物质享受不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只有简朴宁静的生活方式才是最好的选择。
 
“俭”的反面,就是欲望的无限度扩张,也就是所谓“不知足”。《道德经》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不知足”对人的危害极大,只有知足才可达到“常乐”的境界。在这里,并不是说不可以有欲望,而是不要过度、过分的欲望,应该用自己的理智来控制欲望,这也就是儒家所说的“知止”。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知足常乐。
 
在道教思想中,“崇俭”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与道教的核心思想“天人合一”“无为而治”“致虚守静”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道教“天人合一”思想是从本体论角度对宇宙万物的洞察。《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就是说,人在大地上生存,应该遵守大地万物生长作息的规则;大地应该遵从天象变化;天象变化应该遵从“道”的运行;而“道”则应该顺应世间万物本来的样子。在这里,“道”是万物之始,是万物之源,它将天、地、人连贯成一个整体,即“天人合一”。道教另一经典《太平经》延续了“天人合一”思想,说得更为直接:“天地人本同一元气,分为三体”;“元气有三名,太阳、太阴、中和。形体有三名,天、地、人。”由此可见,人与世间万物是一体的,而不是世界的主宰。然而,当人类产生了自己是世界中心、企图主宰世界万物的时候,就出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正如《黄帝阴符经》所说:“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人以愚虞圣,我以不愚虞圣;人以奇期圣,我以不奇期圣。故曰:沉水入火,自取灭亡。”意思是说,愚人以懂得天地之准则为智慧,我却以遵循时令、洞悉外物为聪明;愚人以欺诈为智慧,我却以诚信为聪明;愚人以奇异为智慧,我却以自然为聪明。如果“沉水入火”还自以为是智慧,结果只能是自取灭亡。
 
因此,人类不应该凌驾于自然之上,将自然作为人类的附属品,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而无穷尽地向自然索取。作为自然的一员,人类与自然是一个整体,应该顺应自然,爱护自然,保持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而其主要的方法则是“戒奢以俭”,即杜绝浪费,减少对自然的索取,让万事万物保有其原本的样子。
 
道教“无为而治”的思想既是一种政治思想,也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智慧。《道德经》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道”看起来好像无所作为,实际上却贯穿于一切,因此必须遵守“道”的准则,让万事万物自我化育,充分发展。而当人在自生自长而产生贪欲时,就需要“镇之以无名之朴”,使其回归“不欲”以达到清静,这样天下万物就会自动地安定下来。这里的“无为”就是依照事物的内在本性去“为”,而不要把人的欲望强加给自然万物。其核心也是控制欲望、减少索取的“俭”。
 
同样,道教“致虚守静”是一种修行方法,也是“崇俭”思想的体现。《道德经》说:“致虚极,守静笃。”人心的原初状态是虚空的,只有虚怀若谷才能做到“空杯朝上”般的接纳与包容。但是人心由于私欲、妄想杂念而阻塞封闭,只有通过持守内心的平和宁静来复归“虚”的状态。而“守静”也就是“崇俭”思想在修行方法上的体现。如何达到“守静”呢?《道德经》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即通过观照万事万物的本原状态,体会世间万物由生入灭、由灭入生的常态,如此才能“致虚”,即恢复内心的清明与虚空。因此,“俭”既是方法,也是目的。这样在面对欲望时才能“不妄作”,也就是“俭”,才能感受心灵的自由与自在,体会到人生真正的幸福与快乐。正如东晋高道葛洪《抱朴子内篇·玄畅》中所说:“泰尔有余欢于无为之场,忻然齐贵贱于不争之地。含醇守朴,无欲无忧,全真虚器,居平味澹。恢恢荡荡,与浑成等其自然。”道教的理想境界,就是清静无为、顺任自然地生活于天地之间。
 
当今社会,不仅是食物浪费,人类在各方面对大自然的索取已经超过大自然的负荷。道教“崇俭”思想为认识人与世界、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一条有益的思路,同时也起到了一种警醒的作用:不做金钱、物质的奴隶,而更应该追求道德修养上的升华。正如《道德经》所说:“知足者富。”能够克制欲望、把控欲望的人才可以感受到富足,才可以得到真正的快乐。
 
本文刊《中国宗教》2020年09期
 微言宗教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19世纪移民前后爱尔兰天主教与新教关系研究 \李晓鸣
摘要:19世纪对于爱尔兰的天主教徒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时期。在爱尔兰本土,新教统治…
 
李光耀如何促进新加坡宗教和谐 \圣凯
摘要:李光耀深刻地理解宗教安顿人心的社会功能,试图让国民用自己的宗教信仰去接受和…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净土与天国
       下一篇文章:漫谈甘肃道教史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