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社会
 
中国化的现代都市福传
发布时间: 2021/1/8日    【字体:
作者:孙峥
关键词:  中国化 都市 福传  
 
 
如何更好地在现代都市教会落实中国化的福传工作?笔者就中国化的现代都市福传课题,采访了天津西开教堂主任司铎张良神父。
 
问:张神父您好,感谢您接受采访,我们就从您的圣召心路开始吧。
 
张:现在社会上都在讲“不忘初心”。疫情期间不能外出,我每天在天津西开教堂的院子里散步。散步时在想这个问题:“自己当年圣神父的初心是什么?有没有改变?有没有忘记?”初心如果有偏差,就调整过来;如果没有偏差,就一直坚持下去。
 
现在教会的圣召普遍缺乏,有社会的问题,也有我们这些作神父的人自身表样的问题。我当年修道,就是受到家乡老神父的感召,看到老神父德高望重的样子,我也立志作那样的人,要去作神父。今天,如果我们这些神父没有喜乐,每天愁眉苦脸地生活,只追求比一比谁的汽车好,比一比谁的手机好,我们的圣召生活和圣召表样对年轻人就没有吸引力。
 
问:西开是天津的市区中心了,您可以把这些年在一线都市福传的理念总结一下吗?
 
张:“发展是硬道理”!不发展没有出路,教会必须加强福传。我到西开的第一年,办慕道班,全年50人领洗。可是统计了一下,当年的新亡者有上百人,新领洗的在人数上不够平衡死的。于是,我们加大了慕道班的宣传力度。刚开始,教堂敞开大门都没有人敢进,为此我们设了咨询处,大门写上了字:“你来看看”,就有人进来了。
 
当初王双魁修士建议在堂院的大门上写字,写什么呢?写“参观”,不好。我们决定用圣经上的话“你来看看”。教堂内部另外有一块牌子“耶稣我爱你”,当参观的人进到教堂里面,他念这句话的时候,就是祈祷,是他向天主说话。这样我们就用文字来说话,来福传。
 
问:都市教会具体怎么发展?
 
张: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方面,硬件上要搞基础建设。动员教友自己的力量,从做教堂的卫生开始,做卫生的过程中,看哪里需要补砖,哪里需要补瓦。这样一来,教友就有了家的感觉。我们让教友参与进来,都关心这个家。
 
另一方面,组织各种团体。比如,我们西开的集邮团体,在天津市的集邮界都有影响力。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团体取消了,也有些团体增加了。总之,主导思想就是根据教友们不同的能力、特长,把他们组织起来,放到各个团体当中去。比如那些爱说爱走的人,就安排他们去拜访教友,把我们教会团体的发展变化宣传出去。
 
在现代都市福传,和农村不一样。农村传教,是走家串户地去敲门,进屋就坐上炕头儿。但是在城市里不宜这样做,现代都市接待客人只在客厅里,甚至有的要到公共场所去坐,到外面去喝咖啡。还有些家庭,一家之中有信教的,有不信教的,去他家拜访,他的家庭环境不方便谈话。但是我们堂区有条件,可以组织教友到这里来喝茶聊天。堂区出房间,出资金买瓜果,我们堂区敞开了大门。
 
西开天主堂门前挂着“你来看看”的字牌
 
城市和农村传教的方式不一样。农村接触的是人,看你这个人不错,他们就跟着你信。这有一个弊端,就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本地人都认识你,对你的历史也了解:知道你这家是离婚的,那家是不合的。你做得不好,讲得再好人家也不信你。但是在城市,大家彼此没有太深入的了解,听的是道,不是看人,所以就把人的部分去掉了。你只要讲的道理打动他,他就信了。因此,我们传教一定要因地制宜。
 
中国化的现代都市福传,需要跨越式的发展,原来循序渐进的办法不适宜。要多启用年轻人,让新鲜的血液进来。年轻人有活力、有新招,他们推动西开堂区创办了《圣神之光》报纸,进行文字福传,运用了网络和各种新媒体。比如微信,一个朋友圈500人就不少了,在乡下一个村子未必有500人。疫情期间大家不能进堂,但是我们唱经、读经的团体,利用微信、网络来练习,各个团体继续运作,提升信仰,坚固信德,而且确保有新人加入。
 
尽可能利用一切资源!方方面面不要受局限。堂门容易打开,思想的局限不容易打开。西开教堂刚开始福传改革的时候,新老教友有思想冲突。现在堂内值班服务的都是近几年领洗的教友。启用新人,不是废掉老人;有新羊,不能饿死老羊。老教友需要念玫瑰经、望弥撒,他们的需求要得到保障和支持。
 
中国人五千年的文化历史,骨子里是信神的,以汉字为例:小区的“区”转90度就变成了“凶”!方向对的时候,是安详和谐;方向错了,就变成凶宅。中国人讲究方向,无论住宅还是人生,方向很重要。疫情开始,见到人都要问:“从哪里来?找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就是人生方向的问题,是宗教层面的根本问题。
 
利玛窦故乡意大利马切拉塔教区主教到访西开教堂
 
问:您谈到了疫情,能否介绍一下疫情对福传的影响?
 
张:历史上,疫情之后宗教都会发展,就看我们能不能抓住机遇。在疫情面前,人感到了无能,疫情让人反思反省。
 
时代给我们的机遇很多。比如城乡改造——城镇化以前,每家每户每个人都是固定的,大家互相了解,传福音要看表样(父母对子女传信仰不利,就因为表样不好)。但是城镇化以后,一切都打乱了,谁都不认识谁了,他听你讲的不错就信教了,这就是机遇。
 
和新教相比,天主教的宣传力度不够大,我们要有人去传。西开教堂的方法是打开大门,十月份国庆假期,我们发出去大约8000本宣传小册子。主日我们在堂内读《要理问答》,而且每个跪凳我们也放四本《要理问答》,一个主日要放近千本。这近千本都被游客、参观的人拿走了,自己拿的和被动接受的不一样,自己拿没有扔的,回家肯定会看。
 
总而言之,发展是硬道理,福传是最终目标!没有疫情的时候,西开教堂主日有五台弥撒(6:00;7:30;10:00;15:00;19:00),每台弥撒都坐满,很多时候甬道上都是人。
 
问:最后,您对后辈的年轻神父们有什么建言吗?
 
张:谈一谈神职人员在教会中的定位。神父在教会中不是领导者,是服务员。我们要随从信友的需求,来到教堂的每个人,无论信或者不信,都有需求。教堂好比一个大型的超市,天主是供货商,快乐平安健康……要什么有什么;我们是服务员,负责上货。我们的服务应该是——你要什么我给什么,不是我有什么给你什么。
 
神父的眼睛,不应该是大夫的眼睛:大夫的眼睛看人,个个有毛病。他来到教堂,你就看到他吃东西了,看到他说话了,看到他不守规矩了,结果就想把他赶出去……我们要有木匠的眼睛:看每个人都是材料,个个都有用!每个人都有毛病,神父要善于调动、发挥每个信友的作用,要利用他们的最大优势,在教会里面发光发热。这是我们的责任!
 
附:天津西开总堂福传工作介绍
 
作者:张良神父
 
若要福传,第一步我们就应该想尽一切办法吸纳更多的人走进教堂,把信仰介绍给大家,而不应该把他们拒之门外。这样他们就会由最初的感性认识,逐渐地上升为理性认识,最后再通过自我抉择,来认识天主,感悟天主,进而皈依天主。所以自从98年我接任西开堂本堂神父以后,我们就敞开了教堂的大门,同时也打开了我们头脑中封闭的大门,打破了数百年来束缚我们的传统观念。通过这敞开的大门,我们把被关在门外面的朋友请进来,使他们接受信仰教育,也把其他堂区的神长教友请进来为我们传经送宝。同时我们也通过这敞开的大门走出去到社会上传播福音,走出去到外教区朝圣,学习、交流经验,开阔了我们的眼界。我们意识到了“开门”和“关门”不是一件小事,坐在家里关上门和打开大门“请进来、走出去”决不是形式上的区别,而是观念上的转变。就这样,通过敞开堂门,我们迈出了福传的第一步。
 
第二步,就是为了顺应福传的需要,堂区组建了一支骨干队伍,成立了不同职能的信仰团体,制定了周密完善的组织措施,各个环节紧密配合、互相关联、相互依托、同心协力为堂区福传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努力。
 
一、开办教义学习班,集中宣传主的福音
 
为办好教义学习班,保证办学的质和量,我们安排了七个环节,每个环节有专人负责,环环紧扣,使慕道者在神父教友的帮助下投入到主的怀抱,使福传工作落到实处。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堂区正门安放了四个直径为60cm的木雕刻的金字牌匾“你来看看”,并在左侧用大字简单介绍了天主教概况,这四个大字使行人在很远就能看到,它真诚地对所有的人发出了天主爱的邀请,消除了他们的陌生感和恐惧感;怀着好奇的心理,大批教外朋友走进了教堂。我们一周七天全日敞开大门对外开放。
 
2、设立信仰咨询处,进堂后在大门右侧设立了整日由年轻人负责接待的“信仰咨询处”,他们热情地欢迎前来参观的朋友,并简单回答他们的疑问,向他们介绍一些相关书籍,发放一些小册子,服务人员还负责指引他们到教堂内参观。他们的工作原则是:笑脸相迎,有问必答,使进来的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3、在教堂内设接待员,耐心细致地引导来人参观,按照统一提纲简单介绍教义并发放宣传材料,向他们推荐教义学习班,他们通过听讲解、看材料参观教堂感受到教堂的神圣气氛,初步形成感性认识。
 
4、开办教义学习班:我们每年开设三期学习班,春季学习班自2月至6月;秋季学习班从9月至12月;暑假期间组织暑期学习班。每期学习班结束后集体授洗。教义班有专人授课、有自编教材、有课表并设班主任、陪同员、服务人员,每次上课都严格填写考勤,因故缺课,都有专门教师负责把落下的课补上。2008年在新加坡“中联”的支持下购置投影仪,实现了教义班的电子化授课。我们还发放免费书籍,如“要理问答”、“圣教歌选”等;课前学习圣经、圣歌;讲课前祈祷。陪同员负责督促、帮助学员学习,主日还组织学员到教堂内观礼。由于组织严密、授课水平高、气氛活跃,深受学员欢迎。我们的学习班有三个固定:授课人员固定、时间固定、教材固定;使学习班相对稳定。
 
5、由陪同员自发组成了“教义班爱心服务小组”,他们主要负责教义班学员的接待和陪读工作,与学员建立密切的联系,及时地掌握慕道者的情况和出现的问题并及时予以解决。他们还负责组织新教友的再慕道培育以及善度信仰生活,使他们尽快融入到教会的大家庭中来。这些成员都是由近几年的新教友组成,因为他们更了解慕道者和新教友的需求,更了解他们领洗后的感受。
 
2008 年 5 月 31 日西开天主堂举行集体洗礼
 
6、每期结课后,都举行集体授洗仪式,为愿成为天主子民的兄弟姐妹施洗,初步完成学习班任务。洗礼仪式结束后,西开堂将向每一位新领洗者赠送精美别致的领洗纪念册,其中收藏了新教友本人在参加洗礼中各礼仪环节的照片、全体领洗者的合影、与代父母的合影等,照片旁还配有寄语和祝福。纪念册当中还有神父、教义班老师和代父母的赠言,此外还有堂区对慕道者的勉励和堂区的联系方式,以便在今后的信仰生活当中为新教友提供更多的帮助。无论何时当每位领洗者翻开这本纪念册时,都会激起他们对于领洗时的记忆与感动,帮助他们找回探寻福音时的激情,以便更好地投身到教会的福传事业中去。
 
7、“扶上马,再送一程”,为了巩固新教友的信仰,每一届学员领洗之后,我们都为他们成立了“教友之家”,通过联谊活动,让他们感受到教堂就是“家”。在联谊活动中开展圣经分享,达到互相促进的目的。我们还组织新教友信仰研讨会,及再慕道班学习,教给他们学习圣经、经文、礼仪及解答疑难问题,勉励并祝贺他们,邀请他们积极参加堂区团体活动。另外我们还把每月首六定为新教友的信仰聚会日,让他们在此分享信仰生活,提高信仰水平,巩固信德。通过这些措施,大大减少了新教友的流失率。
 
8、为了发动每一位教友,加入到福传队伍中来,我们几次从外地,请来有丰富福传经验的神父、教友举办福传讲座,如:河北的郑瑞平神父、北京神哲进修班的神长教友、香港的徐锦尧神父等,他们的现身说法,使教友们学到了多种福传好方法,促进了我们福传工作的开展。
 
通过几年来集中慕道工作,我们做到了三个越来越多:
 
(一)是到堂内参观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到节假日时更是人流如织、络绎不绝。他们通过参观,对教会有了初步的认识。
 
(二)是听课的慕道者越来越多。有些慕道者虽未领洗,但通过学习,信仰的种子已撒入他们的心田,信仰在适合的时候,就会开花结果。
 
(三)是领洗的人越来越多。大批新教友是堂区一支生机勃勃的有生力量,为教会增加了新鲜的血液。这样堂区更活跃了,更多的人投身到福传的队伍中来.您可从这几年的领洗人数进行比较。
 
近几年来,参加慕道学习的人中,50岁以下的占94%,青年人占了绝大多数;高学历者占大部分,大、中专以上学历的占83%。由于学历高,理性接受教育的人,也越来越多了,他们不仅要知其然,而且更要知其所以然。这就反过来,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来适应这种新形势的发展。
 
由于福传工作的各个环节衔接紧密,环环相扣,各环节都有专人负责,做到所有工作人员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使这项工作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进行。因此效果显著。
 
二、加强对教友增强福传意识的教育
 
根据梵二大公会议精神:每个教友都负有福传使命,要求教友们利用节假日、利用访亲问友,向自己的家人、邻居、同学、同事传播福音,改变过去“独善其身”的想法和做法,人人作传教的勇兵,各自为战完成使命。如:我堂区一名女教友,通过教义班学习,领洗入教。入教后,又用所学的道理,向其他人宣传,使包括自己家人在内的30余人领洗。所以如果教友们都投入到福传工作中去,那将是一支不可低估的庞大力量。
 
三、文字福传,向天下人传福音
 
“一朵花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福传的目的是让普世万民皈依天主,福传是没有疆界的,不是种自留地。因此我们除了做好本堂区的福传工作外,还采用多种形式向更大范围扩大福传阵地。
 
1、免费赠阅《圣神之光》报:我们说福传的对象既包括所有教外朋友,同时也应面向教友群体。所以为了让更多教友提升信仰,我们压缩各项开支,从教友献仪中挤出经费,向各地区免费赠阅我堂区主办的报刊《圣神之光》。截止到目前,发行量已达一万五千份,发行范围遍布全国各省、市地区及十二个国家。这份报纸有效地解决了偏远贫困地区的教友资料匮乏的问题,因此编辑组收到了上万封信件,盛赞我们这一举措。
 
2、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建立堂区网站,通过网络传播福音。
 
3、在堂院设立多个壁报栏及黑板报,公布教宗指示、张贴兄弟教区报刊、抄写主日福音、刊登信仰团体活动等等,使来教堂的参观的教外朋友,及来堂区交流的教内朋友,都受到益处。
 
4、为满足师资力量薄弱的困难地区的福传需要,我们将“教义学习班”三个月的讲课进行了全程录像,并制作成VCD、DVD光碟,(共16种、27张) 以此达到了教会资源共享的目的,最大限度地为普世福传,发挥了我堂区的作用,因此深受各地区神长教友的喜爱。
 
5、我们整理编辑出版了《慕道讲义》、《修士文萃》,向从事福传事业的教师、神父、教友提供福传帮助。
 
6、开展书画展,面向教外人士开放。这些作品既赞美了上主,传播了福音,更重要的是以书画形式为载体,向社会展示了天主教的精神风貌。
 
7、要求教友们在社会上“做盐、做光”以自己的善言善行、言传身教感染周围人,宣传周围人。
 
总之,我们认为应该以“向普天下人传福音”为己任,不该仅仅把目标限定在本年度、本堂区多少人领洗的低标准上,应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用多种形式向各地区、多群体宣讲福音。尽管这个效果是隐性的,但天主那里会有一笔清楚的帐,因为天主曾要求我们:“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
 
综上所述,本堂区的福传工作,我把它简单概括为五个结合:
 
(1)生活见证与福音宣讲相结合;
 
(2)集中福传与个人福传相结合;
 
(3)口头福传与文字福传相结合;
 
(4)“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5)向辖区内与向辖区外福传相结合。
 
在福传工作中,我们运用了听讲课、读经文、学圣歌、参与感恩圣祭、外出朝圣及信仰分享等活动,使慕道者通过启动脑、眼、耳、口等感官,多侧面全方位感受福音,使信仰形成立体概念,尽快使他们投入到主的怀抱。对于天主来说,每一只小羊的归栈都是极其珍贵的,是无价之宝。因此我们的所作所为,既传递了信仰,又悦纳了天主,为自己在天堂上积累了宝贵的财富,如此说来,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几年来通过教义班、要理班,教友个人及文字福传,我们收获颇丰,硕果累累,参与弥撒的人越来越多,新教友活跃在堂区各信仰团体,投身到各项工作之中,我们这个大家庭越来越兴旺了。
 
以上就是我对本堂区福传工作的一个简单总结。其实大家都知道,福传包含着“宣讲”与“见证”。上述我所介绍的,实际上都是涵盖在“宣讲”这个层面上的。而所谓“见证”,应该就是我们——包括所有的神长与教友在信仰生活上为天主做见证的幅度,也就是说我们怎样生活出天主儿女的好形像,让他人在我们身上找到天主,那应该也是一种无形的、默默无闻的传播方式了。
 
因此基于这一点来说,作为一个本堂神父,如何抓好教友的牧灵工作,使他们信仰素质逐步提高,灵修生活不断加深,每一言每一行都体现出作为一名真正基督徒的精神风貌,就是至关重要的了。所以我说,一个堂区的牧灵乃至于所有工作,实际上都是为了福传打基础、做铺垫。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每一个堂区在牧灵方面,在对于教友的培育方面所投入的精力,并不应该少于福传工作。而反过来说,如果没有一只真正成熟的教友团队,传福音根本就是水中捞月,是不可能的事情。
 
 圣经语文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李光耀如何促进新加坡宗教和谐 \圣凯
摘要:李光耀深刻地理解宗教安顿人心的社会功能,试图让国民用自己的宗教信仰去接受和…
 
欧洲“永久和平计划”研究(14世纪-18世纪初) \米科霖
摘要:和平是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对于欧洲人而言,和平意味着在一定的边界之内消灭战…
 
僧侣遗产继承问题研究 \黄琦
摘要:僧侣作为一类特殊群体,其身份具有双重属性。从宗教的角度讲,由于僧侣脱离世俗…
 
新教对美国政治文化的影响 \汪健
摘要:美国政治是在自身文化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其中宗教,特别是基督新教从美…
 
从习惯法价值谈法律信仰 \于红
摘要:伯尔曼曾经指出:"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但是这一观点近年来遭遇了…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面对新的社会环境,教会该如何行?
       下一篇文章:石家庄疫情下的“农村非法宗教”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