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国家
 
立约的信仰和立约的社会
发布时间: 2021/1/14日    【字体:
作者:崔立德
关键词:  立约 信仰 基督教  
 
 
基督教信仰是一个立约的信仰,立约是人类社会各种共同体存在和发展的根本。
 
《威斯敏斯特信条》第七条论到上帝与人所立的圣约:
 
上帝是人的创造者,人是有理性的受造,所以人本当顺服上帝。但是上帝与受造者之间的不同如此巨大,所以人决不能享有祂,以此为自己的福份和赏赐,除非是上帝自愿腑就,这腑就乃是衪乐意用立约的方式显明的。
 
上帝与人所设立的第一个圣约是行为之约,以完全和个人的顺服为条件,将生命应许给亚当以及在他里面的后裔。
 
因着堕落的缘故,人完全没有能力使自己靠那约得生命,主按祂自己的美意设立第二个圣约,通常称为恩典之约。在此约中,上帝藉着耶稣基督白白地向罪人提出了生命和救恩的邀约,吩咐他们归向耶稣,从而得救,并应许将圣灵赐给一切预定得永生的人,使他们愿意并且能够相信。
 
这恩典之约在圣经中常称为遗命,是指那立遗命者耶稣基督的死,又指由遗命所留下的永远的产业及其所属的一切。
 
此约在律法时代和福音时代的施行各有不同:在律法时代,它藉着应许、预言、献祭、割礼和逾越节的羔羊,以及其他交付犹太人的预表和蒙恩之道而行,它们都预表基督要来。在那时代藉着圣灵的运行,他们足以有效的使选民因相信所应许的弥赛亚而受训诲,得建立。选民籍着弥赛亚而有完全的赦罪和永远的救恩。此约称为旧约。
 
在福音时代,当预表的实体-基督显现的时候,施行此约的蒙恩之道乃是圣道的传扬、施洗与圣餐。这些蒙恩之道虽然为数较少,并且实行起来比较质朴,少有外表的荣耀,但是在它们里面,此约对万民,连犹太人带外邦人,显明得更丰富,更清晰,有更大的属灵果效。此约称为新约。所以,并不是有两个不同的恩典之约,而是同一个恩典之约,只是在不同时代施行的方式不同。
 
圣经分旧约和新约,行为之约和恩典之约分别对应在旧约圣经和新约圣经的记载中,立约是整本圣经的核心。上帝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以后,在西奈山上上帝与以色列百姓立约:“我要在你们中间行走,我要作你们的神,你们要作我的子民。”(《利未记》 26:12)这被称为西奈山之约,以十诫和各种律例典章作为立约的内容,构成行为之约。摩西五经反复强调这个立约;圣经历史书证明了以色列历的史正是立约的历史;智慧书各卷圣经是以这个立约为基础教训人的处世之道;先知书各卷圣经通过先知们在各个时代重新宣讲这个立约;新约圣经各卷书所阐述的恩典制约,称为新约,新约是对旧约的成全。
 
立约最早可以追溯伊甸园中上帝与亚当和夏娃的立约、大洪水之后上帝以彩虹为证与诺亚子孙的立约,而最典型的是上帝与以色列人的祖先亚伯拉罕的立约。在《创世记》 12章1-3节记载:“耶和华对亚伯兰说,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我必叫你成为大国,我必赐福给你,叫你的名为大,你也要叫别人得福。为你祝福的,我必赐福与他。那咒诅你的,我必咒诅他,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创世记》 22章17-18节耶和华再一次强调:“论福,我必赐大福给你;论子孙,我必叫你的子孙多起来,如同天上的星,海边的沙。你子孙必得着仇敌的城门,并且地上万国都必因你的后裔得福,因为你听从了我的话。”《创世记》 26章4节进一步强调:“我要加增你的后裔,像天上的星那样多,又要将这些地都赐给你的后裔,并且地上万国必因你的后裔得福。” 上帝对亚伯拉罕的应许都实现了。
 
新约和旧约是一个整体,行为之约和恩典之约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神人之约。旧约从外在的律法入手,但上帝所要求以色列百姓的也是全人全心的信靠跟随。新约是从信心入手,神的儿子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为罪人死,人的得救完全是上帝的恩典。人得救不是因为人的任何善行,而单单是凭着恩典和信心。无论旧约还是新约都是恩典之约,上帝的拣选和拯救在先,立约在后,守约的始终是上帝。在西奈山的立约中,上帝是要得到以色列人的全人、全心和全家,那没有信心的第一代出埃及的百姓倒闭在旷野。《雅各书》 2章23节说的:“这就应验经上所说,亚伯拉罕信神,这就算为他的义。他又得称为神的朋友。”《马太福音》 5章17节,耶稣基督说:“莫想我来要废掉律法和先知,我来不是要废掉,乃是要成全。”《马太福音》 5章18节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就是到天地都废去了,律法的一点一画也不能废去,都要成全。” 因信称义的新约信徒更应该遵从律法,遵从律法不是为了得救,而是讨上帝的喜悦。
 
上帝与祂子民坚固的立约是基督徒最大的安慰。赫尔曼·巴文克在《我们合理的信仰》论道上帝与人立约的救恩旨意时说:
 
上帝的旨意不仅仅是祂意念的工作,而且是衪意志的工作;不仅仅是属于永恒国度的思想,而且也是随时可以使之实现的大能时,就会越加确信这蒙拣选的安慰。上帝的荣美也是如此,绝非被动沉默的属性,而是大有能力,充满了生命,充满了活力。每一个属性都是他的存在。当上帝被称为公义者、圣洁者时,这意味着祂在启示自己就是如此,意味着祂在这个世界、在人的良心上刻下了自己的公义,并加以维护。但上帝被称为爱时,这不仅意味着祂在基督里接纳了我们,也意味着祂在向我们表白爱,并且通过圣灵将这爱浇灌在我们心里。当衪称自己为父时,同样也意味着祂重生了我们,收纳我们为儿女,而且藉着圣灵和我们的心见证我们是祂的儿女。当衪让人知道祂就是那位有恩典有怜悯的上帝时,衪并非只是说说而已,而是以事实表现出来-赦免我们的罪孽,在百般的患难中安慰我们。
 
......救恩是唯独从上帝旨意而来的白白赏赐,拣选乃是恩典之约的基础、保证、中心、核心。坚持这种紧密关系无比重要,因为稍微一点点的削弱,就会阻止人不再真实的洞见如何获取救恩以及如何应用救恩,剥夺信徒属灵生活中唯一可靠的安慰。
 
在上帝与人立约的基础上,人与人立约构成圣约的共同体。最小最基本的立约共同体是婚姻家庭;以色列百姓在立约中建立希伯来民族和以色列国家;与上帝立约的新约信徒彼此立约建立教会。当基督信仰在一个社会群体中普及到一定程度,还有立约的公司、立约的国家。立约的观念通过犹太文化、基督教文化和上帝普遍启示在各民族文化之中的立约思想,也影响到非基督徒的群体,成为各种社会群体得以存在和运行的基础。十六世纪欧洲的改教运动和其后英国的清教徒运动,重新发现和强调基督教信仰的立约精神,使教会归回圣经和基督,重建立约的国家。立约精神大大激发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欧美社会的进步。
 
然而,失去上帝与人立约的根基,仅有文化中的立约观念是不稳固的。人本主义的立约常常因为人的罪性和各种错误思想而堕落,出现法国大革命式的自由、民主、博爱,以及当代社会的同性恋合法化、民主暴政、极权主义等等各种病态的社会现象。
 
对基督教信仰的纯洁崇高性与立约群体中的一些罪恶现象要有正确的看待。基督徒不应该因为个人的犯罪软弱、教会的腐败堕落和社会的罪恶黑暗而失去信心,行善不可丧志。社会上的人也无权因为信徒和教会的软弱而否定上帝的真实和教会的神圣性,更无权审判信徒的良心或随意干预教会的内部事务。以马内利的上帝在祂特别的启示与救赎中与祂的百姓同在。神爱世人,祂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上帝在祂普遍的启示和恩典中也怜悯和看顾世人。
 
有人说,旧约圣经充满人间烟火味,新约圣经充满了神圣崇高感。整体感觉是这样,但二者并不矛盾,也并不绝对。在实际的信仰人生中,人间烟火味和神圣崇高感常常是交叉融合的,这就是国度,这就是教会。旧约中也有云柱火柱上帝的同在,有大卫对上帝的敬拜赞美,有许多信心勇士们云彩般的见证;新约中也有以爱心彼此联络、坚固的人要体恤软弱者的信心,到哪个地步就说哪个地步的话。以马内利的上帝,也是到道成肉身的上帝,新约和旧约是一致的。
 
当我们真实地面对上帝、面对历史、面对现实人生、面对信仰的挑战时,我们确实看见这立约的真实,看见加尔文神学的宝贵之处。在对抗阿米念主义的《多特信条》中,强调唯独恩典、唯独信心、唯独上帝的荣耀。人在罪中是彻底的堕落,上帝是无条件的拣选,人唯独因信称义,救恩对于在基督里被拣选的人是不可抗拒的,但圣徒要以坚忍的信心面对现实人生的种种挑战,一切都是为了上帝的荣耀。
 
天不变,道亦不变,上帝永不改变,这道的核心是上帝与人的立约。
 
参考资料
 
1、《威斯敏斯德信条》,《清教徒之约》,王志勇译,上海三联书店;
 
2、《我们合理的信仰》,赫尔曼·巴文克著,赵中辉译,南方出版社;
 
3、《威斯敏斯特小教理问答释义》,托马斯·文森特著,王志勇译。
 
 
 企牧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清代的乡里空间及其治理制度——一种法秩序的考察 \杨小凤
摘要:乡里空间作为清代社会形态的基本单元,基层社会治理的诸多实践在此体现,如宗族…
 
法人制度视域下的宗教活动场所财产制度研究 \李靖
摘要:随着国家逐渐加强对宗教事业的重视,宗教经济已经占据我国当今社会经济中的重要…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神圣的符号学——经院哲学写作与中世纪的文学和艺术
       下一篇文章:帝国更替与文明兴衰——全球史上的1453年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