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团体
 
东正教视角下的圣经和圣传
发布时间: 2021/2/5日    【字体:
作者:正教会中华诸圣会
关键词:  东正教 圣经 圣传  
 
 
常常听见新教徒质疑东正教徒说:只要有圣经就好了,为什么正教会又重视“圣传”?
 
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来看一看新教和天主教对于圣经和圣传的看法。十六世纪的“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提出的几条著名的“惟靠原则”中就有一条是“惟靠圣经”。随后的大多数新教(也即誓反教,在中国,他们自称‘基督教’)派别都继承了这一看法,以圣经为唯一的启示来源和信仰准则。针对新教的这一观点,罗马天主教提出了启示的源头和信仰的准则有二:圣经和圣传,其中圣经的权威高于圣传的权威。这就是新教和天主教在这个问题上的基本看法。
 
那么,现在我们要谈一谈正教会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
 
首先,我们应该弄清楚圣传是什么?圣传也就是神圣的传统,希腊语中称之为Iera paradosis.paradosis”有“传承”“代代相传的教导”等含义。在前面加上Iera(神圣的)这个形容词,表示我们说的圣传是来自圣德的源头——上帝圣灵,而不是“属人的传授和世间的小学”。
 
接下来,我们要思考为什么正教会认为新教的“惟靠圣经”原则是错误的。
 
1 从启示历史来看
 
在圣经的摩西(梅瑟)五经被写成之前,没有圣经存在,那么,在那些时代,难道就没有启示,没有信仰的准则吗?同样,摩西写五经的时候,从创世以来的历史,难道不是通过历辈的圣祖口耳相传,一个世代一个世代地传承到摩西。这个传承难道不是圣传吗?同样一个上帝的启示,摩西之前是口传,摩西之后就成了文字,虽然形式不一样,但是来自同一个上帝圣灵。
 
在新约时代也同样,从同观福音到启示录,各卷的成书年代有将近一个世纪的跨度。而最初使徒出门传教的时候,是没有一本二十七卷的新约带在身边的,他们只是用“使徒不倦的唇舌”向天下万国宣讲他们所亲身经历,所见证的那个大喜讯息。那么,这样的宣讲也就是神圣的传授——圣传了。后来,随着使徒时代的渐渐过去,某些(不是全部)使徒开始了写作,为的是以更固定的方式将他们的教导——圣传——一代代地传播下去。由此可见,在启示的历史上,圣传是先有,而圣经是后出的。甚至圣经的成书,原本就是为了使圣传更好地被传承下去。如此看来,则圣经本身就是圣传的一部分,或者说是“成文的圣传”。
 
2 从圣经本身的历史来看
 
圣经的权威和启示性不是自明的,而是在教会传统中被显明的。或者说,是圣传确定了圣经。因为在圣教初兴直到五六世纪,在教会中流传着许多不同的宗教读物,其中包含了我们今日称做“伪经”的非权威性著作。使徒和使徒后的第一批直接师承使徒的教父们都没有厘定圣经的“正典目录”。和今日的卷目完全相同的“正典书目”首先出现在三四世纪的几次地方性教会会议。可见,圣经不象某些新教徒所臆想的那样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或者是主基督自己写的。即使圣经的各卷都已经成书以后,也有很长的一个时期,这些书卷混杂在各种形形色色的伪经中被传阅,但是因为教会是恒受圣灵光照引导的团体。
 
在历史的进程中,各种荒诞不经的伪作被不断淘汰,而正经则被保存下来,最后在“圣灵和大众都认为合宜”的情况下,由作为基督洁净新娘和奥秘身体的神圣正统教会的神圣大公会议加以确认,终于产生了我们今日所见的“圣经正典”。如此,要是没有圣传——包括教会的权威,教父的共许,大公会议的公断——我们至今都不会拥有确定的圣经,而是仍然面对一大堆驳杂的古书。
 
3 从教会的信仰来看
 
有很多教会的信条和实践,都无法从圣经中找到直接的根据,而是来自圣传。比如,“三位一体”这个字不见于整本圣经。守主日也无法从圣经上找到直接的依据。相反,很多异端邪说的倡导者也会搬出圣经,头头是道地为他们的歪理辩护。若是在教会中大家都“只要圣经”而否认圣灵在教会内活生生的运行和工作,否认作为 “得救者之大会”和“基督奥秘身体”的正统教会的权威,那么,就连圣经本身都无法继续被完整地保存,被正确地讲解。因为历史上常有异端者增减,曲解圣经。
 
比如马丁路德不但和所有的新教徒一样删去了旧约的许多内容,甚至还狂妄地叫嚣说:新约的公函,尤其是雅各书不是真圣经,“其价值不过等同于一把稻草”,目的是为他“因信称义”的邪见自圆其说。在近代,也有那太平天国的洪秀全将自己的“诏书”加进圣经里去,作为“上帝的新启示”,为的是妄想借神权来圆他的皇帝梦。又有所谓的“先知”约翰史密斯,自创“魔门经”,将之与圣经并列,为的是自立邪教——魔门教,好做这个魔教的头头。如此,要是没有不间断的圣传,那么任何人都可以断章取义,以魔鬼的方式去妄解圣经(魔鬼也曾用圣经章节来试探主基督),而颠覆圣教,陷害人灵。
 
4  从社会的现实来看
 
新教的“高举圣经”其实是和造纸术,印刷术的推广,以及教育的普及分不开的。在轻便,廉价的纸质印刷圣经出现之前,要想作到人手一本圣经是不可能的。在大多数民众是文盲的中世纪,要教导普罗大众“日日读经”也是不可想象的。那么,在文化教育落后的时代或者地区,“惟靠圣经”的原则岂不是使得信仰成了少数人的特权?但是事实上,当文字和书本的圣经受到物质条件的限制时,圣灵决不会受限制。即使是一个目不识丁的老太太,倘若拥有纯正的信德,也会用她淳朴的言语,向她儿孙的幼小心田内播撒正信的种子。而不能阅读的老太太难道不是靠着口耳相递的圣传才获得并维系信仰的吗?小孩子在念书之前,不往往也是由老祖母的传承才培养了信仰的基础的吗?
 
5 从日常生活的经验来看
 
“没有人传,怎会有人信呢?”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归信基督,并非是因为“自发地”从圣经里面找到了真理,而是象最初的基督徒们一样,因着别人的“传”才信了的。这样的传授,倘若是符合于正统的,那么其本身也就是圣传的一部分了。甚至圣经本身,也要靠人传播,才会被更多的人认识,阅读。而且,基督徒的信仰是离不开教会的传承的,我们无法想象,离开了得救的会众,离开了主所按立的神职人员的牧养,离开了崇拜礼仪和圣事,一个人可以在孤岛状态下,闭门读经而“自悟真理”并得救。正好象一个离群的婴儿(好象所谓的狼孩,猴孩)无法发展出正常健全的理性;一个脱离了教会的传承而“独自惟靠圣经”的人也无法靠自己的能力从书卷中找到救恩。圣经中也明确指出了这一点:宗徒大事录(使徒行传)中的那位在车中独自诵读依撒意亚(伊撒依亚)先知书的埃塞俄比亚的太监向使徒斐理伯抱怨说:没有人解释,我怎么会懂呢?
 
同样,圣若望(约翰)也在他所著福音书的末尾指出,主耶稣基督所行的甚多甚多,若一一记录于案,则所成之书必不见容于世界!这也就是明明地表示,上帝并没有将自己的启示和造化完全包涵在圣经里面了。因此,一个人若有真实而正统的信仰,就会明白马丁路德的那种“惟靠圣经”究其本质,相似于大跃进时代的“假大空”口号。虽然表面看其来是在高举圣经,其实是用一种空洞不实的大话去架空圣经,进而否定并践踏圣经。
 
但是,同时要指出的是,我们正教信徒也不同意天主教的那种圣传观。
 
圣传和圣经,并非如同天主教徒说言是启示的两个源头,信仰的两种准则。在正教会看来,启示只有一个源头,那就是上帝圣灵。信仰只有一个准则,那就是耶稣基督。圣经和圣传在本质上是为一,而非天主教所认为的“二”。它们之间的差别是形式上的,而不是来源或本体上的。
 
圣经作为文字具有固定性,而圣传作为活生生的传承则具有灵动性,但是二者所包含的启示性信道则是不变的——天不变道亦不变。因此,我们不能同意天主教历来对正统信德道理进行篡改,并将这些离经背道的增减称为“圣传”。
 
圣传是圣灵在正统教会内的活动,圣灵如风,任其意而吹拂;而此圣灵乃是正信之灵(若无圣灵感动,无人能承认耶稣基督是主),祈祷之灵(我们本不会祈祷,圣灵却在我们内以无可言喻的叹息替我们祈祷)。这种圣灵的权威自动地在神圣教会的历史中和一切真正信从真理的基督徒内心彰显。但是我们却坚决反对为圣传设立一个属人的“外部权威机构”,因此,我们无法承认本身没有正统基督信仰的天主教教皇(教宗)以及和他相连的组织作为“圣传”的最终阐述者和保护人,甚至有时候是某些“新圣传”的炮制者。
 
我们每一个正教信徒都应该清楚地知道,正统的信道,圣经,圣传,主所亲立的神圣正统教会,原本是不可分离的。离开了正教会,就不可能有正统信仰,没有正统信仰,任何的传统都不成其为圣,脱离了圣传,圣经只是“叫人死”的文字而已。
 
因此,所有已经认识到主耶稣基督,并按照正统的方式信仰事奉他的正教教友,应该感到庆幸,并为自己所领受的这项大恩时时感谢。所有尚未进入正信之光的异端教派信徒,应该知道,那与父同为无始,永恒受生而非被造的上帝之逻各斯,和正统之道原本无二无别,只有这唯一上帝真子,唯一人类救主的唯一贞洁新娘-神圣正教会才保存了正信。正教会是唯一,神圣,大公,传自宗徒的教会;是主耶稣基督的奥秘身体,是上主的无玷净配。我们的信德是诸圣祖所盼望的,诸先知所预言的,主耶稣基督所启示的,圣神所确证的,诸宗徒所传授的,众殉道者所见证的,教父们所训导的,七次神圣普世大公会议所核定的,在诸天为威能九品所颂扬,在全地为一切属主的圣洁选民所遵奉,在一切世代为救恩所必须的信仰,这个信仰坚固了普世。
 
 圣经语文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19世纪移民前后爱尔兰天主教与新教关系研究 \李晓鸣
摘要:19世纪对于爱尔兰的天主教徒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时期。在爱尔兰本土,新教统治…
 
李光耀如何促进新加坡宗教和谐 \圣凯
摘要:李光耀深刻地理解宗教安顿人心的社会功能,试图让国民用自己的宗教信仰去接受和…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初代四大信条与福音教会
       下一篇文章:道教对民间社会的影响——以渔鼓道情为中心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