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财产
 
浅议天龙山石窟的佛教造像艺术
发布时间: 2021/5/28日    【字体:
作者:蔡晓菁
关键词:  天龙山石窟 佛教造像艺术  
 
 
2021年春节,天龙山佛首的回归首秀,吸引了无数人将目光投向这片历经风雨、受尽浩劫的石窟。20世纪20年代,天龙山造像遭受大规模盗割,头像几乎都流向海外,是国内被盗凿、破坏最严重的石窟寺。如今,作为2020年的第100件回归文物,也是第一次成功对日追索被劫掠的天龙山佛像,佛首重归故土,彰显了我国追索流失海外文物的决心和能力,同时也促使我们去探究天龙山石窟造像艺术之美,寻求中国佛教跨越千年的文化底蕴。
 
 
天龙山石窟体现了中国石窟寺的基本面貌和形制。天龙山地处古晋阳(山西太原)西南,群山诸峰松柏成林,泉水淙淙,具备得天独厚的开凿条件。天龙山于东魏以后历代不乏建造、修复石窟之举,在唐代达到了顶峰。石窟主区共有25个洞窟,备受瞩目的回归佛首便是出自第8窟的北壁。该窟是天龙山唯一带有纪年的洞窟,于隋开皇四年(584)开凿。天龙山佛教造像艺术的形成,既有政治、地理的因素,也得益于兴盛的中国石窟艺术。天龙山的窟龛风格、造像题材、雕造手法集聚了中国石窟寺的各式风格特征。如天龙山第3窟三壁三龛的形式便是由云冈石窟三世佛造像演变而来。天龙山建于唐以前的洞窟不多,早期石窟建筑多有仿木结构的前廊设计,或施立柱,窟顶为覆斗形,出现作法接近云冈双窟组合的形式。唐以后天龙山的石窟简化许多,有的龛形变浅,通壁开凿,雕刻成组造像。受龙门石窟影响也出现了平顶、穹隆顶等洞窟形制。总体上看,天龙山石窟见证了中国石窟寺物质文化的积淀。
 
 
天龙山石窟造像汇集了中国佛教艺术的多种演变样式,其雕像形式丰富多样,既有置于龛内的立体塑像,也不乏摩崖石刻,早期还有线条流畅的浅浮雕像,数量众多,风格各异。这些石窟开凿的主要时期历经东魏至盛唐,正是中国佛教艺术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短短一百多年间,佛教造像风格历经了秀骨清像到丰圆方正的转变,天龙山石窟正反映了中国佛教美术的这种特点。
 
早期石窟佛像肉髻较高,身着褒衣博带式袈裟,胁侍菩萨一般为直筒式身姿,衣裙褶皱较宽,带有东魏佛教造像飘逸的基本特征。北齐造像如第10窟的天王、菩萨像等都较前代不同,开始追求人体健壮的表现手法,佛像出现螺发样式。此次回归的佛首代表了隋代佛像生动简练的雕刻风格,其肉髻低平,双目微闭,嘴角上翘,面带微笑,脸型已趋于饱满。唐窟造像则面相不失端庄,身躯骨肉匀停,或坐或立,体态自然。典型作品如天龙山第18窟菩萨头像,头束高髻,两侧有宝缯残迹,脸庞圆润,眉骨凸起,双目细长,高鼻小口,五官轮廓的刀法比较犀利。总体而言,天龙山石窟造像雕琢精细、线条流畅,面部刻画到位,特别是眼睛、嘴巴传神入微。究其缘由,主要在于砂石原料的特殊性,加上工匠的精湛技法,令雕像带有柔软的质感。因此,天龙山石窟既具备中国佛教造像的时代风范,也形成自身独特的细腻写实风格。
 
 
天龙山石窟昭示着唐代佛教造像的新风尚。唐窟在天龙山占绝大的比重,雕像饱满、题材新颖、表现多元,是众多石窟中的杰作。这些唐代造像充分展现了人体结构和形体特征,侧重庄严、雄伟的气势,精美程度绝不亚于龙门、敦煌,标志着中国石窟造像已经脱离北朝的样式。例如,天龙山第21窟北壁西侧石雕菩萨身像(现藏于国家博物馆),袒露上身,佩饰简洁,斜缠帔帛,宽肩细腰,胸肌饱满,小腹微凸,以阴线勾腰,下着长裙,薄裙裹膝贴体,裙褶自然流畅。这种别致的坐姿造型常见于天龙山石窟一佛四菩萨等造像组合中,颇能体现唐代成熟的雕塑技艺和天龙山的特色。单腿下垂而坐的舒适姿态本身贴合现实生活,能引起观者相应的感触,使得造像具备和悦可亲的内涵。由此可见,天龙山唐窟雕塑风格和造型体系的走向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意趣,显示中国佛教独特的美学观念。
 
 
天龙山石窟造像适应并促进佛教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石窟寺的开凿往往与所在地域的政治文化走向及统治者的倡导有关,同时也反映了所处时代佛教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东魏、北齐时期,政权上层人士崇佛,帝王贵族频繁来往于邺都与晋阳之间,有力推动了天龙山石窟的创建。此举符合北方僧人坐禅修行的需求,为佛教与本土实际情况相适应、进一步扎根中国创造了条件。
 
8窟为天龙山规模最大的洞窟,铭文记载了该窟开凿是由三十多人参与,可见当时民众对佛教的接纳程度高,证实了佛教加快在中国发展步伐的情况。而唐窟造像的鲜明特色,更是对唐代社会宗教生活的折射,也与佛教愈发融入中华文化的程度密切相关。可以看到,天龙山石窟一方面通过对民众喜闻乐见的石刻题材的塑造,以达到护教、祈福等目的;另一方面,它在造像上善于汲取多方元素,运用生动的艺术形象,促使佛教与现实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推进了佛教在民间的发展。
 
其中,弥勒造像是天龙山石窟较为流行的题材,除了第10窟左壁主尊为交脚菩萨像,其他如第6窟等近十座石窟中均塑造为倚坐佛像,特别是第9窟上层的弥勒佛像体量巨大,高达7.55米,非常引人注目。弥勒信仰在中国历经演变,有关弥勒劝化众生的说法引发热烈反响,而天龙山塑造了不同的弥勒形象,契合中国佛教史特别是武后时期弥勒下生信仰的发展走向,加深了佛教在民众中的基础。总而言之,天龙山石窟留下了佛教中国化的历史印记。
 
天龙山石窟上承东魏、北齐佛教造像之余韵,下开盛唐丰腴健美之风尚,是独具特色的佛教石刻宝库,反映北朝至隋唐时期中国石窟艺术的卓越成就,呈现出佛教中国化历史进程中艺术的一面。此次佛首的重磅亮相,不仅使我们认识了在佛教艺术史上独占一席的天龙山石窟,深刻领略到中国佛教灿烂的物质文化,也有利于文物追索返还工作的开展。漂泊海外百年,佛首一夕回家,未来我们还要继续关注天龙山流失造像,努力保护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遗产。
 
转自微言宗教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19世纪移民前后爱尔兰天主教与新教关系研究 \李晓鸣
摘要:19世纪对于爱尔兰的天主教徒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时期。在爱尔兰本土,新教统治…
 
李光耀如何促进新加坡宗教和谐 \圣凯
摘要:李光耀深刻地理解宗教安顿人心的社会功能,试图让国民用自己的宗教信仰去接受和…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玄奘大师与阿旃陀石窟
       下一篇文章:早期道教“祥瑞”图像的样式化生成与建构研究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