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慈善
 
认识佛医:僧人生病谁看护?
发布时间: 2021/5/28日    【字体:
作者:弘化社
关键词:  佛医 看护  
 
 
三千多年前的一天,天竺舍卫国,释迦牟尼佛见到一位生病的比丘,卧于粪秽中而无人瞻视,就上前扶起病者,擦拭其不净之身,并加以洗濯。又为他浣衣晒干,清扫住处。以泥浆涂地,敷新草及一衣,使病者安卧,复以一衣覆其上,方才离去。随后,以此因缘召集众僧,说道:“自今已去,应看病比丘,不应不看。应作瞻病人,不应不作瞻病人。若有欲供养我者,当供养病人。”
 
佛更在《梵网经》中以戒律的形式对菩萨做出要求:“若佛子,见一切疾病人,常应供养,如佛无异。八福田中,看病福田,是第一福田。若父母师僧弟子病,诸根不具、百种病苦恼,皆供养令瘥。而菩萨以瞋恨心不看,乃至僧坊、城邑、旷野、山林、道路中,见病不救济者。犯轻垢罪。”
 
佛还教给大家五种看护病人的方法:(一)应知病人之可食与不可食,可食之物方与之。(二)不嫌恶病人的屎尿及唾吐物。(三)以慈悲心看护病人,而不是为了衣食等报酬。(四)能调理汤药等事。(五)能为病人说法,令其欢喜,并使自己的善法亦得到增益。
 
佛门“如意寮”
 
后世,为了出家人能够安心办道,在保障措施上,寺院专门建立起“如意寮”或类似的机构和设施,用于安置本寺院或游方的患病僧人,并几乎成为大丛林的标配之一,令凡养病者均能得到应有的治疗、护理和调养。
 
印光大师在普陀山法雨寺常住多年,大师在《法雨寺建如意寮募缘疏(代撰)》中详陈:“生老病死,人各具有,如来说法,首先陈之。盖欲令众生悟出苦之要道,证本具之佛性。由兹永离幻苦,常享真乐也。然四苦之中,病死为最,在俗则备有眷属,照应调护,出家则孑然一身,无所依倚。故从上古德,仰体佛慈,为之寮舍,择人奉侍,饮食医药,悉令如意,较之在俗,无多让焉,此如意寮之所由始也。”
 
关于如意寮的建设规制和如法营办,1928年(民国十七年),已经68岁的印光大师把经验记述在《普济寺建如意寮开念佛堂功德碑记》一文中:“普陀名山,乃大士示迹之胜地。普济禅寺,实四众祈福之道场。以故历朝钦敬,举世尊崇。一切善信,中外人民,各欲礼拜以投诚,不惮梯山而航海。其十方僧众之礼朝者,每岁常有数千。虽则三寺分住,而普济实居多半。人众既多,不无疾病死亡。如意寮舍,向设鼓楼之下,无奈屋宇过深,窗牖甚少,阴沉暗闷,有碍卫生……遂于鼓楼之南,建楼房十间,以为养病之所。鼓楼之下,中间作念佛堂,两边隔作六间,以住师僧,上开天窗,俾阳光透入,清斋净几,颇便诵持。请发菩提心之高僧作管堂,并真实修行之师僧六位,每日在本堂中二时课诵,三时念佛。寺中殿堂应酬,概不干预,以期病人常闻佛号,心念归一,庶易痊愈。若或欲终,更为助念,俾彼正念昭彰,随佛往生。至其已寂,则移于其旁之涅槃堂,以便装送,而免妨碍。照应病人,管堂总其大纲,香灯,司水详悉料理,出龛迁化,均为助念,只此一举,有多种益。俾念佛人知身为苦本,努力勤修。若病重者自不能念,由听堂中念佛之声,其心中已念念有佛现矣。若将去世,因大家助念之力,不至心现尘境,随业缘去。佛以看病为八福田中第一福田,愿以后之住斯堂者,咸发自利利他之心,精修净业,决定现生烦惑消除,善根增长,临终感应道交,佛圣来迎矣……窃谓如意寮立念佛堂最为合宜,以于存殁健病,均为有利益。诸方丛林,当有相继而立者,愿我同衣,各为提倡。”
 
而实际上,佛门慈悲广大,不仅在佛教内部有如意寮这样的创举,随着佛门医学及护理事业的开办和发展,中国古代的医院,也最早起源于佛教僧众。
 
比如,《高僧传》记载,南朝僧人法颖“以从来信施,造经像及药藏(即药局)。”《续高僧传》中,南朝末年慧达和尚也曾设立“大药藏”,在疠疫大行时救济百姓,“须者便给,拯济弥隆”。等等。
 
灵岩山寺如意寮松月法师
 
1933年正月,三十多岁的年轻僧人释松月,仰慕苏州灵岩山寺念佛道场来寺常住。先进堂念佛,不久,受嘱司如意寮香灯一职,照应病僧。
 
此后十数年,松月法师不辞辛劳,勤勉尽职。凡进寮养病者,不分亲疏厚薄,一视同仁,悉心照料。见有经济困难者,大则代为设法,小则自行布施。遇病人污秽不洁,一一代为洗涤,如见病势沉重无望,即时时开示策励,使其万缘放下,一心念佛。若神志昏迷,不知念佛,则从旁连称圣号相助。有时病人过多,松月法师日夜侍候,不暇睡眠,以致双目发赤,仍不休息。得师之力,灵岩如意寮助念道风名播诸方四众钦佩。
 
在松月法师预知时至往生后,德森法师、了然法师重师德行,为做传记,感发同伦。
 
《松月大师生西记》——了然法师
 
按语:佛说法门无量,门门皆度人脱苦之法药,本无轩轾之可言。但欲求彻上彻下,三根普被,唯有净土。即如松师,虽挂书记名,实不通文理。参禅已不契,学教更不能。任此日夜奔忙之苦行执,除以一句阿弥陀佛,令其系心,冥符佛智,暗合道妙外,实无他法能度之。今则瓜熟蒂落,得斯良果,撒手西行,直往乐邦。从此上求下化,直至圆满菩提,永无退转。恐有许多宗教名僧,均难望其项背。虽由师行所得,亦由法门殊胜使然。今藉了公记文,欲附骥尾,聊抒管见。普愿阅者,敬松师,重法门,同沾善利,不胜企祷。德森附识。
 
师名仁和,字松月,安徽桐城人。落发于本省贵池县,南泉塔,能发大师座下。民国十八年春,受戒于南京宝华山。嗣后云游参学,至天童亲近圆公,参禅不契。闻灵岩净土念佛道场,于二十二年正月,欣然来山。承妙公慈允,进堂念佛。未几司如意寮香灯执,照应病人。
 
然于二十六年冬,由报国侍印公上山避难。初居佛海泉前栋,次年难民解散,移居佛海泉西室,后栋即病人疗养之如意寮也。自念向喜看病,常备诸药,方便病人。今居此室,恰称素愿。从此如意寮有病人,然即去看,给药治之,屡见奇效,师即称喜。由是二人互相往来,接近最久。十余年来,均未离开。
 
常见师照应病人,不怯劳倦,不生厌离。凡进如意寮者,无分亲疏厚薄,高下贤愚,悉皆平等照料,一视同仁。见人环境十分困难,大则代为设法,小则自行布施。常逢病人秽污不净,师皆一一亲手经理,令其乾净。病人感激叹曰,师之慈悲,如同父母。然问如是秽污,得不厌乎?师云,幸蒙佛力加被,不闻其臭,故敢亲手理之。或见人病势十分沉重,决无希望,师即时时策励,劝其万缘放下,一心念佛。如再神识昏迷不知念佛,师即时时唤云,某人,念佛啊。唤毕,自乃连称佛号,引他念之。复察病人将欲命终,急请诸师为之助念,纵至病人气绝,亦相继轮班念佛不息,师皆一一请求。因人深夜养息,催人起床,多不满意。纵发牢骚,师亦受之。直至次日装龛,将亡者送出,师复一一收拾,洗涤乾净,方乃休息。有时病人过多,师日夜少眠,双目发红,亦不辞劳。见人临终预知时至,正念分明,舍报安详,念佛而终,代为欣幸。凡属亡者财物,概归库房办理,师不沾染。除亡者生前赠之,合适者受。灵岩如意寮助念道风,名播诸方。虽则创自妙公,十数年来,负责照应,纯得师力。除如意寮外,或班首书记各寮,逢有病人,师亦发心奔走照应,认为己任。
 
每逢夏天久晴,坍墀井里无水,师逐日另向别池,挑十几担,盛诸缸内,供养内外寮诸师,洗浣公用。凡挑水时,一面行走,一面念佛,然常戏言,甚么福,都你求去。师云,我方便人,非求福也。妙公念其发心多年,于三十五年正月,加书记衔。因师身体渐衰,肺病常发。妙公复请一人,助师照应。去年常住缺乏道粮。大众日食两粥,内参杂粮。师因身体不宜,致肺病日重,痰喘气急,步行为艰。加以人人工作,如意寮香灯,又归师一人照应,幸少病人进去,亦少照应他人,虽免劳动工作,心中常感不安,时常向库房牢骚。常住愍师身弱病苦,难以随众,今夏复免各种佛事,任他静养修持。师从此日夜默持佛号,求早往生。
 
及旧历九十月间,来关前云,吾快要往生了。然问,汝何知之?答,梦见方丈和尚回来,向其告云,和尚慈悲,吾快要往生了。和尚答曰,决定往生。因得此梦已,我即日夜念佛。幸蒙佛力加被,心里觉得非常安静,假使未然,病苦难受。至十一月十一日,又复来云,我向你老人告假。今日相见,以后不复见了。至多还有七天,十七阿弥陀佛圣诞,方丈和尚若不回来,不能再见面了。然问,汝今饮食如何?答,每餐碗许。然云,汝之长病,难以预料,我有要事,无暇多谈,请汝回去。师即回去,遂将平常所有财物,一一安排。从此然甚留心,恐须照应,常令护关师往视。回云,松书记,近日饮食少进,照应有人。十五日,有居士送来包子,供他三只。十六日,复有莲友去望,供面食半小碗。师尝少许云,此吾最后之食。问,有痛苦否?答,无。问,能念佛否?答,历历分明,明日佛诞,我当往生。问,有把握否?答,我有数目,前念即断,后念往生。又云,用功在平时,如定时钟,绵绵密密,不间不断,命终决定往生西方。是日大众沐浴,师至浴室,将衣解开。逢侍疾僧法忍师看见,恐其受凉,劝令莫浴,遂止而回。十七上午,库房慈海师去望,师向其合掌云,我今日往生,以后西方再会。复向忍师云,方丈和尚今日不回,不能等他,请汝代为感谢。法忍师云,汝今诸事吩咐,正好万缘放下,一心念佛。师云,不必多话。从此右胁而卧,不复语矣。至午后两点钟,然向护关师云,今日佛诞,看看松书记,真能去否?说毕,护关师去望。回云,正要去了,大家都在替他念佛。闻师去时,尚能张口念佛,约一刻钟,奄然西逝。平时多痰,去时全无痰矣。翌午装龛,口唇转红,笑脸如生,手足柔软,光润异常。且早已对法忍师云,吾八月十五得梦,但不说日期,以防泄漏。
 
按灵岩如意寮,十八九年来,往生诸师,不知凡几,但求数月前预知时至,七日前告假西归,毫无差异者,唯师第一人耳。师年四十六,僧腊二十二。生平口快心直,常得罪人,多人议其短处。然观其短少长多,理应逐一表扬。师之所长,而人未注意者,全在如意寮十数年来,照应病人,发心真实,待人平等,有始有终,恒常不变,难能可贵,合菩提心。加以生死心切,念佛无间,宁减阳寿,求速往生。若据净土法门而论,师虽苦恼行持,可名正助相资,自他兼利。非但深有功于灵岩病人,实可为普通净侣,作一良模。然甚钦佩,不忍覆藏。复因与师接近多年,详知各种实情。故做笔录,奉告同伦。凡利人者,原是利己。因不虚弃,果无浪得。观师如此善,益见佛不负人。苟非平常慈悲真实利人,感佛加被,满其所愿,安得往生之日,正合佛诞之殊胜良缘乎。拙愧无文,词多欠雅,唯将亲见事实而陈述之。普愿阅者,重师德行,勿弃鄙文。倘能见贤思齐,深信念佛法门,不可思议功德之利。本来三根普摄,利钝全收,人人有份,不让师一人独得受用。各各发心修持,仰仗弥陀接引,共出娑婆苦海,同归西方乐邦。则法门到处增光,同伦悉皆幸甚!
 
佛历二千九百七十七年世尊成道日
 
寄食灵岩粥饭僧了然敬录于佛海泉珍桃园不退关房
 
弘化社出品 
原佛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李光耀如何促进新加坡宗教和谐 \圣凯
摘要:李光耀深刻地理解宗教安顿人心的社会功能,试图让国民用自己的宗教信仰去接受和…
 
欧洲“永久和平计划”研究(14世纪-18世纪初) \米科霖
摘要:和平是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对于欧洲人而言,和平意味着在一定的边界之内消灭战…
 
僧侣遗产继承问题研究 \黄琦
摘要:僧侣作为一类特殊群体,其身份具有双重属性。从宗教的角度讲,由于僧侣脱离世俗…
 
新教对美国政治文化的影响 \汪健
摘要:美国政治是在自身文化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其中宗教,特别是基督新教从美…
 
从习惯法价值谈法律信仰 \于红
摘要:伯尔曼曾经指出:"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但是这一观点近年来遭遇了…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四川这座千年古刹为何连破禁忌?--救人要紧
       下一篇文章:轮椅捐赠、残疾神学与当代中国教会慈善文化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