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社会
 
浅谈礼仪与信仰生活
发布时间: 2021/8/20日    【字体:
作者:闲暇
关键词:  礼仪 信仰生活  
 
 
礼仪具有一种社会性意义。因为它是人类文明的有形标记;它与人的生活依托相连;它是人与人沟通的平台。没有礼仪的文明是一种粗俗,没有文明的礼仪是一种虚构的文明社会。
 
然而,在基督宗教中礼仪赋有一种宗教性意义,建基于基督的启示,保存于基督建立的教会内,借圣神临现于基督徒生活的每一环节。表达基督徒对天主的崇高敬礼,它与基督徒的信仰生活紧密相连,是基督徒表达信仰的最完美方式。而在实际生活中基督徒常常感觉礼仪与信仰生活之间存有一断不可逾越的鸿沟,很难在现实生活中践行礼仪所含有的信仰本质。
 
所以,本文基于此灵感,试图从礼仪神学的视野反省礼仪与基督徒信仰生活的本有关系。望能帮助基督徒把礼仪与信仰生活柔融一体,借此完善自身而获益他人。
 
礼仪与信仰问题
 
反省礼仪与信仰生活的关系之前,首先呈现出一些关于礼仪与信仰的难题。一则是比较传统的问题,一则属现代人的问题。究其问题之根源乃属同一问题的两面,即礼仪与信仰生活脱节,不能在礼仪之中表达信仰,或者不能在生活中实践礼仪中所蕴涵的信仰内涵。
 
传统的问题:经常听一些老教友发问?为什么在礼仪中感受到的神圣、热心、被天主爱火的炽热。一等礼仪结束,投身于日常生活、自己的事业中、一点也体验不到礼仪中的那种神圣与热心。还有一些人在礼仪中显得与天主关系亲密可情,而一到生活中竟然妖身一变,任欲望驱使如同没信仰的人一样。常被一些人笑称:“进堂是羊,出堂是狼。进堂是身披羊皮的狼,出堂是凶狠的狼。”
 
现代人的问题则貌似相反的问题。总觉礼仪死气沉沉,如何才能使礼仪赋有意义?如何才能体验到礼仪的神圣?一些神学家认为问题的症结是由于一些神学的诠释以及过度强调圣事的“事效性”所致:认为教友的整个生命过程、每天的生活细节都是存在于基督的救恩中,人的生命本身就是一种恩宠赐予。于是有人问?既然这样,为什么需要礼仪?礼仪不是成为多余的了。(歪曲的理解)这就是现代人关于礼仪的问题。下面我们试着在问题内看礼仪与信仰生活的关系。
 
礼仪与信仰关系
 
由上可知,礼仪与信仰生活的核心问题是将二者分道扬镳,失去本有的关系,这也正是我们讨论二者关系的必要前提。对此问题,梵二做了莫大的贡谢,在改革礼仪的同时极力告诫我们礼仪与信仰生活的“一体性”。礼仪不仅纯粹是表面的、外在的礼节、更是生活的,是具有生命力的活动,透过此活动继续基督救赎工程。(参礼仪宪章6)“基督徒的礼仪是效法耶稣的“言语行动”,及发挥犹太教的礼仪传统而诞生的。”(活于感恩祭的教会48)可见礼仪与信仰生活密切相连。
 
基督教礼仪起源犹太教的传统和基督的整个生活。它被视为天人间的桥梁,天人交往的途径。礼仪行为也可以说是耶稣执行祂作桥梁的职务,他借外表的仪式来沟通天人间的关系,要求人在信仰生活中付诸实行。礼仪并非单纯的礼节或仪式,而是天人交往的媒介和会晤的场所。所以,要想深入礼仪的心脏,基督徒需有信仰生活的真实体验才会深入礼仪底蕴。因为礼仪是一种庆祝、表达,庆祝和表达常需要有内容,这内容就是每一个人的信仰生活。
 
只有那些深度信仰生活的人才能体验到生命的美丽!觉得自己与兄弟姐妹友爱相处,觉得自己是生活于基督爱内的人,他才能融入到礼仪中表达自己的生活。否则到礼仪中去表达什么内容,一切是空的,徒有形式而已。如果一个人的信仰生活异常糟糕,哪能全身心投入礼仪的庆祝之中。若是一个人的人际关系是不和谐的,那有真实的友谊。于是礼仪生活是极度需要信仰生活,没有信仰生活的人一定无法深入礼仪之中。
 
在宗徒大事录中(宗大二42-47)我们可以看到信仰与礼仪有一次序。这秩序是相当正确的:先是在信仰中、生活中共享,然后是大家举行分饼礼。这里的秩序不是思想上的秩序,或时间上的秩序。此次序更深的揭示礼仪与信仰的深切关系。礼仪确实是把基督的奥迹再度临现我们之中,但是,除非基督的奥迹早已进到我们的整个生活,除非我们在生活时常纪念分享基督的奥迹,否则在礼仪中讲基督的奥迹临在我们之中是空洞的。因为除非我们早已生活在这奥迹中,否则礼仪中祂的奥迹是与我们毫无瓜葛,因为我们没有东西,也没有内容去庆祝、传报、和期待基督的奥迹。
 
在此,我们应当说,礼仪中确实是把基督的奥迹的实现于我们之中,基督是奥迹主体,我们是主体的表达对象。我们不仅在礼仪中而且在也是生活中分享传报祂的死亡和复活,也期待着祂的来临。如果在信仰生活中我们没有期望着基督的光荣来临,在礼仪中也就没有什么可传报和庆祝的。礼仪与信仰生活基本上是如此的,如若不能平衡二者间的张力就会产生上述问题。
 
结语
 
经过上述浅显反省,可看出礼仪与信仰生活关系密切,犹如唇此相依,不可分割。礼仪是信仰生活的表达方式,信仰生活是礼仪的内容。如果一个表达方式没有内容,那么这个表达是空的,没有意义的表达。假如我们信仰生活的内容缺少在礼仪中表达就缺少了它的庆祝、歌颂,那么我们的生活不是一个充满喜乐和生命的生活。
 
可见二者是相互补充,是一事实的两面,一面有信仰生活,一面有礼仪生活。礼仪是教会信仰生活的顶峰与中心,信仰生活促使人深入挖掘礼仪意义以及发现礼仪对日常生活的要求。最后,我觉得除了信仰与礼仪生活,默观生活更是需要的。圣经记载,耶稣常常独自祈祷。默观是礼仪与信仰生活的纽带,帮助人平衡二者的关系。如此,我们将度着完美的基督徒生活。
 
圣经语文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19世纪移民前后爱尔兰天主教与新教关系研究 \李晓鸣
摘要:19世纪对于爱尔兰的天主教徒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时期。在爱尔兰本土,新教统治…
 
李光耀如何促进新加坡宗教和谐 \圣凯
摘要:李光耀深刻地理解宗教安顿人心的社会功能,试图让国民用自己的宗教信仰去接受和…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教会的社会学说
       下一篇文章:重新认识“宗教与社会”——以宗教对欧美社会、国家的深层影响为例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