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活动
 
关于教会福传的点滴思考
发布时间: 2021/10/15日    【字体:
作者:周小雄
关键词:  教会 福传  
 
 
今日教会所面临的现实处境,既有社会的巨大变革所带来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伦理等的冲突与挑战,也有教会自身的角色定位、伦理评判、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分歧与碰撞,教会正经历着比过往任何时期更为严峻的考验。但是,教会的福传使命是永恒的,不会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因此,思索与探讨如何传播福音,更深入地见证基督的爱,是一个持久的命题。作为一个教友,我从自己熟悉的教会环境出发,对教会近年来的牧灵福传状态做了一点思考,不妥之处请大家指正。
 
一、什么是福传:“福音”一词,按其字意原指“喜讯”,其意是指天主子耶稣降生为人,从天上给人类带来的启示,在他完成救赎工程以后,诸宗徒向万民宣布的得救喜讯。从信仰的角度来看,福传是基于一个人的终极信仰或终生的承诺。当一个基督徒接受耶稣基督为生命的主宰,无论是在个人身心、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层面都应彻底委顺于主,肩负宣扬基督的使命。从传播的向度来看,福传本身即有向外向内的双重福传目标,向外,即是向非基督徒见证、传扬基督的福音,使他们皈依基督;向内的福传是向教友进行灵命培育,使之成为成熟的门徒。
 
二、福传是基督徒的使命:福传是教会的本质,也是作为教会的肢体每个基督徒不可推卸的使命。当年基督不仅仅派遣了十二宗徒,也派遣了所有愿意跟随他的人“向一切受造物宣讲福音”。“我若不传福音,我就有祸了”!(格后9:16) 保禄宗徒的话代表了教会的心声。“梵二”也特别强调“教会及其所有成员的传教工作,首要的就是以言以行向世界宣扬基督的福音”(《教友》6),故此,基督徒除了进堂祈祷、参与弥撒、避静默想等的责任和功课外,生活之中,还负有福传的使命,在我们的家庭、邻里、团体,以及工作场所向人们传扬福音,让还没有接触到或远离教会的人,聆听到天国喜讯,走向基督。
 
三、福传前的培育和陶成:拉丁文有句格言:“你没有的,不可以给人。”我觉得这句话为福传来讲,应该有两层含义,就是“知与行”。只有知识没有行动,活不出福音精神,那样,我们不过是一部录音机,而非福传者。反之,只有行动而没有知识表达,我们充其量只是一位行善者,同样影响福音的传播。只有“知与行”的合一,让信仰进入生活,提升生活,以生活实践信仰,我们才能进行更好的福传。
 
那么,培育和陶成该从哪些人入手呢?
 
1、神职人员的再培育。《司铎之培养法令》22号提到“特别由于今日社会环境的要求,司铎之培养即使在修院毕业之后,仍应继续补充。”由于历史等原因,目前中国教会的神职人员素质普遍不高,亟待提高。故此安排这样的培育是教区、尤其是主教和主教团的责任。“主教团要设法按期组织圣经学、神学、神修学、牧灵讲习班,志在使神职人员在时代的千变万化中获取更完整的神学及牧灵方法的知识。”(《教会传教工作法令》20号)
 
2、教友的培育。梵二文献有关“教友传教法令”中指示:“为有效地推进教友传教,必须做好充分的培育”。只有把教友培育工作做好了,教友的福传使命才能得到落实。教区、堂区及教会团体,除了透过日常牧灵,教理培训,还可进行圣经分享、座谈会、教会书刊等,加深教友对圣经和教理的理解,结合信仰和生活实际,研究福传方法。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内农村教友还是占大多数,为了养家糊口,外出打工的人逐渐增多,提高他们的信仰知识和灵修水平成为教会面临的新课题。当今福传不再是神职人员的“专利”了,教友有责任福传。“教友的传教工作,借着圣洗坚振,每位教友都被吾主亲身委派作传教工作。”(《教会》33号)发挥平信徒在福传事业中的作用是梵二的强音,也是一个堂区、教区活力的来源。认识到这个现实问题,已经有很多堂区利用农闲或春节时间办学习班、培训班、避静班、满四规等活动,通过学习,想方设法调动他们福传的积极性。
 
3、传道员的培育。在当今福传的道路上,传道员的作用愈加重要。他们在用实际行动履行着耶稣交于自己的使命。对各级传道员,如教区性的传道员、堂区性的传道员、各堂口的教会骨干要加大培训力度。堂区性的传道员培训和堂口骨干培训可由本堂发动组织,而教区性的传道员培训,则由教区统筹安排,或几个教区联合承办。要使培训取得真正的效果,要注意以下几点:A、培训的目标明确。当有更高的目标和长远的打算,让传道员具体参与教会的福传牧灵工作,使其在教会福传事业上占有一个非常重要角色。B、选择恰当的培训人员。要以培训者的属灵生命与神恩来决定,这样才能达到良好效果。C、培训的课程应以生命的培育为其根基,圣经为培训的中心,适合受培育者的程度,避免过于繁杂而重点不突出,重视实践性与团体性。D、受培训人员的选择:人员不固定,缺乏长期性,层次参差不齐,这是培训中常见的一个难题,也是决定了谁适合接受培训。同一层次,长期性的具有献身精神的教友当是首先考虑的对象。
 
 “我若不传福音,我就有祸了。”(格前9:16)宗徒时代的教会,人人都是福传者。人人参与福传是教会福传事业复兴最大的力量之一。有人曾计算过,假如现在世界上只有一名基督徒(假如是我自己),我决心一年传一个人,而这个人接受了福音以后也马上去传福音,每人传一个。照此推算,第二年全世界基督徒人数是2个,第三年是4个,第四年是8个,第五年是16个……到了第31年,全世界基督徒人数将是80亿,意即在31年内全世界归依基督。当然,这是一种假设,但这说明了人人参与福传的重要性,及其产生不可估量的效果。如果中国每一位神长教友都是一个福传者,那么中华归主在我们这一代就能实现。
 
四、福传中的方式和方法:回顾河北教会牧灵福传所走过的道路,新老两代人福传薪火相传。
 
1、老一辈神长的表率作用。承德教区李景星老神父是个“发烧驴友”,翻山越岭徒走遍了围场县的每一个村落,讲道劝人;献县张泽神父卧床四十余年,笔耕不缀,著书二十多种,百余万字,宣扬基督福音。
 
2、新生代神职人员的福传创新。张士江神父心怀福传热火,在老一辈神长教友支持下,先后创办河北信德社(1991年),河北进德公益基金会(1997年)、信德文化研究所(2001年)等机构,逐渐摸索出了以言(传媒宣讲)、以行(爱德服务)、以理(理论研究)为核心的“三位一体”的发展理念,成为当代中国福传的新视窗;邯郸郑瑞平神父,立足基层,勤于摸索,以“武安模式”、福传拉拉队、火头军等形式,广泛发动教友进行福传,成绩斐然,成为福传战线的一面旗帜。
 
3、教友以善行进行福传。入选2009年度“感动中国”候选人的河间王平安教友,创办养老院,多年来收养无家可归的伤残孤寡老人,让上百名老人找到温暖归宿,先后为63位老人养老送终;保定的欧阳惜光教友开箱包商店,二十多年来资助500余名贫困学生,被河北省委、省政府授予捐资助教、扶贫助教楷模等称号。他们二人真正彰显了基督之爱,宣传了天主的圣言,见证了信仰的福音。
 
从以上的实例看,河北教会的福传可分为传统和现代两种福传形态:前者是以传统圣事、祈祷、礼仪、圣经、展示宣讲天主圣言;以书报、刊物、培训、交流、研讨分享天主圣言;以个人的嘉言懿行和团体的公益事业、社会服务见证天主圣言进行福传。后者是以网络、手机、音像、电子书信等现代传媒宣讲天主圣言;以圣恩复兴运动、基基团的信仰、祈祷、灵修、生活、经验进行福传。他们在各自的不同领域为福传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五、福传中当注意的事项:保禄在之罗马人书中曾说:“对家人要勉励行善;如若可能,应尽力与众人和睦相处。”(罗12:17-18)这种包容而不排斥的福传态度,值得今天的福传者去效法。为此面对特有的人文环境,在福传中应当注意:
 
1.要依靠圣神的力量,而不是自己的知识和辩才。
 
2.不居高临下,不咄咄逼人,真诚地与人交心。
 
3.戒自我中心,只是自己滔滔不绝地讲,却不认真地听别人讲话。
 
4.切记不要不懂装懂。 
 
5.戒满口的教会术语,使听者不知所云。
 
6.最好能有两三位一起去传福音,一个人的智慧总是有限。 
 
7.不要为了传播福音去爱,要纯正的去爱人。
 
8.改善教堂的服务态度,整合资源,面向教外的人开放。
 
9.福传要注意心灵与激情的平衡。
 
10.切忌不要把福传神秘化,让人误解基督信仰与民间宗教无异。
 
最后,可以用三句话作为本文的结尾。1、近年来,神长教友福传意识不断提高,福传有所发展,潜力不小。2、在具体的福传工作中问题不少,需要一定的规范和指导。3、教会福传要取得更大的进展,首先必须调整自身、协调上下、和睦左右,以基督爱人如己的精神进行自身的改良和完善,为社会人群树立一个宽容、开放、仁爱的榜样的本身就是福传。
 
转自http://www.chinacatholic.cn/html/report/14052818-1.htm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李光耀如何促进新加坡宗教和谐 \圣凯
摘要:李光耀深刻地理解宗教安顿人心的社会功能,试图让国民用自己的宗教信仰去接受和…
 
欧洲“永久和平计划”研究(14世纪-18世纪初) \米科霖
摘要:和平是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对于欧洲人而言,和平意味着在一定的边界之内消灭战…
 
僧侣遗产继承问题研究 \黄琦
摘要:僧侣作为一类特殊群体,其身份具有双重属性。从宗教的角度讲,由于僧侣脱离世俗…
 
新教对美国政治文化的影响 \汪健
摘要:美国政治是在自身文化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其中宗教,特别是基督新教从美…
 
从习惯法价值谈法律信仰 \于红
摘要:伯尔曼曾经指出:"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但是这一观点近年来遭遇了…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春分秋分渡彼岸:从日本佛教彼岸会到民间彼岸祭祖
       下一篇文章:重阳登高与道教仙话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