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他山之石
 
伊朗四千年的尴尬与辛酸
发布时间: 2021/11/11日    【字体:
作者:先知书店
关键词:  伊朗 伊斯兰教  
 
 
伊朗是个地道的伊斯兰教大国,国内8000多万人98%以上的人口都信仰伊斯兰教,不仅《古兰经》在伊朗是神圣的,伊朗法律体系也是以伊斯兰教(什叶派)为中心构建的。
 
伊朗古名波斯,是中东地区的文明古国,有将近三千年的辉煌历史,说它历史悠久没有人抬杠,至少比伊斯兰教的历史要悠久得多。
 
这个世界上屈指可数的文明古国,它们的国民最初并不信奉伊斯兰教,当年也没有什么伊斯兰教,大家信奉的是琐罗亚斯德教。
 
每个国家的本土宗教都是该国的骄傲,是本国文化最闪亮的地方,而伊朗人在这个问题上似乎多少还有尴尬。
 
对于这个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穆斯林什叶派国家来说,往事不堪回首,说起来都是泪。
 
琐罗亚斯德教诞生于伊朗高原,而波斯帝国的发祥地也同样在伊朗高原,因此琐罗亚斯德教是波斯帝国、波斯人的国教。
 
琐罗亚斯德教是世界上资历最老的宗教之一,诞生时间远远早于基督教、伊斯兰教。当年它在西亚影响很大,信徒很多。
 
早在公元前七世纪,该教就诞生了,该教最有个性的就是丧葬制度。
 
如果你是琐罗亚斯德教的信徒,死后不能入土,不能棺葬,也不能带随葬品,更不能叫人殉葬。
 
尸体通常要被送到一个叫"寂没之塔"的塔里,塔顶安上放着石板,塔里面有一口井,塔内分内中外三个部分,分别安置男、女和小孩的尸骨。
 
历史上波斯人曾经建立过好几个帝国,阿契美尼德帝国是波斯第一个帝国,也正是从此刻开始,琐罗亚斯德教就成为波斯国教。
 
此后,波斯帝国断断续续,几经更迭,帕提亚帝国和萨珊帝国先后主宰波斯帝国。
 
王朝变迁,但宗教不变,可谓是流水的王朝,铁打的琐罗亚斯德教。
 
琐罗亚斯德教被波斯人代代相传,发扬光大;就像一座灯塔,照耀着波斯人前进的方向。
 
伊朗高原就像一条通道,也像一个走廊,向东可以直达中亚,向西就能抵达中东和土耳其,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因此历史上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有人想通过波斯去海上称霸,有的人则想通过征服波斯来染指南亚。
 
阿契美尼德帝国时代遇到麻烦,雄心勃勃的希腊人挑战波斯。
 
两场希波战争打了几十年,让阿契美尼德元气大伤、奄奄一息,最终被亚历山大大帝亡国。
 
公元224年,雄心勃勃的阿尔达希尔一世励精图治重建波斯帝国,成立了萨珊王朝。
 
萨珊王朝是个强大的王朝,其最盛时期控制领土达到540万平方公里,疆域包括当今伊朗、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高加索地区、中亚西南部、土耳其部分地区和阿拉伯半岛部分地区,往南延伸到巴基斯坦西南部和印度局部。
 
但历史上再强大的帝国都有灭亡的时候,因为他们是靠战争起家的,必定也会因为战争而衰亡。
 
不可一世的波斯帝国经过连年征战,经济衰退、税赋加重,宗教纷争加剧,一蹶不振,像个百岁老人一样,朝不保夕。
 
而这时候,一个新兴的帝国正在悄悄崛起,它就是咄咄逼人的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帝国创立于公元632年,是阿拉伯半岛上的阿拉伯人创建的封建王朝,它的宗教就是新兴的伊斯兰教。
 
一山不容二虎,阿拉伯帝国创建不久就把萨珊帝国当做眼中钉,不断向萨珊王朝发起进攻。
 
面对新兴阿拉伯帝国咄咄逼人的攻势,萨珊王朝这个老巨人无法招架,节节败退、丧师失地、无奈东迁。
 
公元636年7月,决战的时刻到来了。
 
幼发拉底河流域的卡迪西亚小镇,3万阿拉伯帝国精兵与10万萨珊帝国军队进行了一场殊死搏斗。人数居多的波斯大军被阿拉伯人打得落荒而逃、溃不成军。
 
卡迪西亚战役后,萨珊帝国再也没有翻身,只能疲于奔命、苟延残喘,灭国进入倒计时。
 
公元644年萨珊帝国失去了最后一片国土,波斯帝国成为历史,沦为阿拉伯帝国的一个行省。
 
萨珊帝国灭亡后,波斯文明也不幸被强大的伊斯兰文明所替代,琐罗亚斯德教彻底湮灭,各地大量兴建清真寺,伊斯兰教成为波斯人的信仰。
 
公元874年,古波斯人萨曼家族的成员伊斯玛仪·本·艾哈迈德以布哈拉为首都,创立了萨曼王朝,波斯人重新当家作主。
 
但萨曼家族此时已经皈依了伊斯兰教,波斯人经过两个多世纪,也习惯了伊斯兰教,统治者也就没有再提倡恢复琐罗亚斯德教。
 
所以说虽然伊朗人自认自己的祖国是文明古国,但是他们信奉的宗教却是外来的。
 
虽然他们以正宗的伊斯兰教维护者自居,但要是翻开历史,多少有点尴尬。
 
琐罗亚斯德教就是我们中国人所说的祆教,如今的祆教,在伊朗倒也没被禁止,与基督教、犹太教一样,在伊朗的议会加起来享有五个席位,但人口已经非常之少,不超过十万人。
 
祆教的式微,在于它的侵略性太少,按照教义,它们也并不醉心执着于向外传播,只是小团体里独守的精神家园。
 
伊朗是欧亚大陆的交通枢纽,从中亚通往南欧和北非的陆路交通都要经过这里。伊朗是人类文明的十字路口,几千年来,埃兰文明、波斯文明、希腊文明、突厥文明、蒙古文明、阿拉伯文明在这里交汇、碰撞,一个接一个的王朝在这里建立又灭亡,其影响远播欧洲与东亚,人类主要文明的精华与碰撞的结果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痕迹。
 
因此可以说,伊朗的兴衰荣辱与欧亚大陆的整体发展都会有所牵连,这一点在大航海时代以前尤为明显,即使在当代也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也因此世界各个大国纷纷在这里布局、博弈。了解伊朗的前世今生,对于梳理清楚世界历史以及现在的世界格局都是不可或缺的。
 
可惜的是,以往关于伊朗的书,不是把其描绘成邪恶的轴心,就是只强调辉煌的文明,却忽略的伊朗地缘和文化的复杂性,无法将伊朗的过去与现在有机地联系起来,只能看到多面伊朗的某一个面而已。
 
为此,苍山夜语联合先知书店特别推荐伊朗德黑兰大学前校长霍昌·纳哈万迪与法国著名中东学者伊夫·博马提合著的《伊朗四千年》。本书兼顾伊朗本土与西方的视野,既以主观视角看到伊朗的内核,又以客观视角看到伊朗的本相。
 
苍山夜语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19世纪移民前后爱尔兰天主教与新教关系研究 \李晓鸣
摘要:19世纪对于爱尔兰的天主教徒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时期。在爱尔兰本土,新教统治…
 
李光耀如何促进新加坡宗教和谐 \圣凯
摘要:李光耀深刻地理解宗教安顿人心的社会功能,试图让国民用自己的宗教信仰去接受和…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古尔纳文学背后的桑给巴尔:被放逐的历史与被建构的族群矛盾
       下一篇文章:“卡理斯玛”在日本——论一个外来文化范畴的翻译阐释运用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