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经济
 
佛教的劳动观
发布时间: 2022/5/13日    【字体:
作者:宋若翔 果仁 果立
关键词:  佛教 劳动观  
 
 
滔滔不持戒,兀兀不坐禅。
酽茶两三碗,意在镢头边。
——唐·仰山慧寂禅师
 
即将到来的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的节日。中国人民历来以劳动为荣,是一个崇尚劳动、刻苦耐劳的民族。而在佛教中,从两千年前的佛陀到现如今的法师和信众,无不是注重劳动,克勤克俭。
 
01.佛陀也要劳动吗?
 
在佛教创立之初,佛陀就十分看重劳动。
 
在平常人想起来,佛陀如此尊贵,在世时总该有衣钵师、侍者师常常侍候着,自己什么也不做。事实上,佛陀不仅不依赖弟子侍候,而且还常常亲自动手劳作。
 
唐代义净《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上记载,佛陀在逝多林时,看到地下很不清洁,就拿起扫帚来扫地。舍利子、大目犍连、大迦叶波、阿难陀等大弟子见了,也过来帮忙一起清扫园林,不一时,把地扫得十分清洁。
 
佛陀看到干净的庭院便十分欢喜,随即到讲堂里去说法,告诸弟子,凡勤劳的人都有五种功德:
 
一者自心清净,
二者令他心清净,
三者令诸天欢喜,
四者植端正义,
五者命终之后当生天上。
 
又有一次,罗阅城中有一个比丘,身患疾病十分严重,大小便溺都不能自排,也没有其他比丘去瞻视。这位比丘日夜呼唤佛陀的名号:“为什么世尊唯独不怜悯我啊?”
 
佛陀有他心通,知道这个比丘呼喊自己,就来到病比丘的住处,问他说:“你生了病,为什么没人照应你?”
 
那比丘说:“从前人家有病,我不曾发心去照应他;现在我有病,所以人家也不来照应我了。”佛陀听了这话,就说:“人家不来照应你,就由我来照应你吧!”
 
于是佛陀不避床上的污浊和恶臭,抱起了生病的比丘,将床上的污浊清理干净,为比丘擦拭了身体后将他重新放在床上。随后,佛陀又打开窗户,将整个僧舍收拾了一遍,最后回到比丘的身边,帮助他按摩四肢,直到比丘的疼痛缓解为止。
 
由此可见,佛陀决不是凡事都要人家服劳,自己坐着享福的,反而常常要辛苦劳作。佛陀不以劳动为苦,而是满怀慈悲地做最脏、最累的活。
 
02.劳动与修行有何关系?
 
佛教自东汉时期传入中国后,结合中国传统文化,逐渐形成了中国特有的禅宗法脉。
 
禅宗认为,佛法最重要的是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提起观照的能力,修行不仅仅限于寺院生活,而是深入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佛法在日用处,行住坐卧处,吃饭吃菜处,语言相问处,所作所为处。
 
因此,禅宗格外看重劳动,认为劳动对人耐心、刻苦、勤奋等等品质的锻炼,对修禅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古人修禅,入禅堂前先劳作三年,或挑水,或种菜,早晚课修习,三年后才有资格进入禅堂参禅听经。
 
魏晋时期的道安大师,是中国僧制的开创者。他12岁那年出家为僧,从此以后,便天天在田亩里劳作。
 
时光如梭,不觉就是三个整年。三年的岁月并不算短,可是道安从来没有松懈过。
 
三年后,道安向师父提出想要钻研佛法的愿望,师父便给了他一本5000余字的经书,他当天晚上就熟背于心。
 
随后,师父又给了他第二本经书,万字有余,道安当天晚上又一字不差都背下来了。这下,师父终于确定道安是不可多得的法器,着意栽培道安深入研修佛法,终助其成为一代大师。
 
在生活中修行,重要的是自识本心。只要处处不离本心,在劳动中参悟也可以通达真理。
 
慧能大师告诉我们:“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反对传统佛教将坐禅诵经作为修行成佛的主要途径。他引用《维摩经》语:“于一切时中,行住坐卧,常行直心是。”指出只要能自识本心,在行住坐卧、砍柴挑水的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觉悟成佛。
 
将神圣庄严的成佛境界还原为运水搬柴的生活,在平凡生活中就可以完成转迷成悟、转凡成圣的修行,这样的思想孕育出了“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制度。
 
03.“农禅并重”如何产生?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提出,涉及到丛林清规的制定。早期禅师多为托钵云游、四处参学的头陀行者,他们大多居无常所,行踪不定,很少固定于某一寺院。
 
但随着禅僧教团规模的扩大,禅僧从修持理念至行为方式均有别于其它宗派,然其生活却依附于律寺,这样不合规度之事就会经常发生,修持行为与环境所在已形成尖锐矛盾。
 
如何协调禅僧与律寺的不相适应性就成为佛教僧团的当务之急。百丈怀海禅师创意别立禅居,减少与义学、律学僧众相聚一处所产生的龃龉,并创制规约来规范禅宗僧团的生活实践。
 
百丈禅师所立清规原名《禅门规式》,又称《古清规》,即佛教史上著名的《百丈清规》。
 
在百丈清规中最为重要的便是“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制度。
 
这是对传统戒律不准出家众斩草伐木、掘地垦荒戒禁的突破,也是使丛林得以维持延续的重要保证,从宗教伦理和善恶的本质意义上肯定了劳动的道德性和合律性,也与中国文化传统中重视劳动、反对乞食和不劳而获的思想相融合。
 
农禅制度中较重要的有“出坡”和“普请”。当时禅宗的寺院是在山间,每天是到山上耕作,所以叫作“出坡”;每一个人都应该出坡,上从一寺之主的方丈和尚,下及所有的常住大众乃至沙弥、行者,全体出动,都得工作,没有例外,故称为“普请”。
 
百丈怀海禅师身体力行,“凡作务执劳,必先于众”,脚踏实地践行着“出坡”与“普请”。
 
有一次,负责管理的僧人见怀海禅师年事已高却还带头参加劳动,于心不忍,便将怀海禅师的工具藏了起来。怀海禅师遍寻不得,无法参加劳动,过堂时便不吃饭,以遵行“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规则,成为流传千年的丛林佳话。
 
普请法制度的实施,使修行与劳作紧密结合,让劳动变成修行的必要途径,从而开辟了一条于劳作修行与证悟的学佛之路。“运水搬柴无非佛事,舂米作饭正好参求。”农禅并重的修行方法,使不少的高僧大德在实践中悟到了禅的真谛。
 
04.农禅制度的当代传承
 
时至近代,依然有许多寺院始终奉守百丈清规,坚持实践着“农禅并重”。
 
自唐宪宗元和三年道容禅师开山建寺以来,如法修持、农禅并重就是云居山真如禅寺的一贯家风。唐僖宗中和三年(公元883年),道膺禅师应请,来此住锡,僧众云集,奉行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风规,寺院大兴,声名远播。
 
时至今日,真如禅寺方丈纯闻大和尚依旧牢记宗风古训,以身弘范,常常领众下地耕作,阐扬农禅并重家风,强调动中照顾功夫,随处道场,圆融无碍大众以天地为大禅堂,心包太虚,行无挂碍。
 
普陀山观音道场,唐代开山,宋代易律为禅,千百年来,宗门巨擘,演扬宗风,农禅并举,禅风浩然。普陀山佛教协会会长道慈大和尚对农禅并重、自力更生的禅风格外看重。
 
他始终强调,寺院僧众无论职位高低,都要参加集体劳作,并身体力行带领大众开辟了普陀山普济农庄,将农禅并重的传统落到实处。普济农庄种植的粮食和瓜果蔬菜,还会留一部分帮助有需要的人,传递社会正能量。       
 
“胸中无所得,漫倚安隐漫青原;尘外不相关,几阅桑田几沧海”传承千年的青原山净居寺始终坚持农禅并重、持戒坐禅的传统。寺院僧众自耕自养,在农耕中参禅,在参禅中体悟农禅一味。
 
青原山净居寺方丈妙安大和尚常常亲自下田耕地,带领寺院僧众、居士们一起,挽起裤脚在田间劳作,或分苗,或插秧,或运输,一派热火朝天。
 
净居寺坚持“纯天然”农田,不施化肥、不打农药,让天然稻谷在这片熏染了千年禅意的、充满灵气的土地中自由地生长。古老的农耕禅,在青原山被重兴,除了保持传统外,又多了一分慈悲济世的情怀。
 
曹山宝积寺谨遵古训,依然保持着丛林家风。上至住持养立法师,下至沙弥尼,一齐在寺院周围的田里插秧种植,于劳动中体悟“若得心净如明月,万里长空了无尘”的禅心,在劳作中感受愿景与欢喜。
 
出家人们自耕自作,自种自收维持日常生活,同时还常常把多余的粮、茶、菜送给附近山里的贫困居民,到现在每年仍有十余万斤的粮食分给周围的穷困群众。
 
05.在家居士该如何劳动?
 
在出家法师外,也有很多居士善信效仿诸佛菩萨无私付出的慈悲精神,除了做好世俗的工作之外,还自愿前往寺院做义工服务,在默默奉献中不求回报地践行诸佛悲愿。
 
《长膝经》中,一位在家弟子请教佛陀:在家人要怎样才能获得今生的幸福快乐以及来世的幸福快乐?佛陀说:有四种法能给在家人带来现世的幸福、现世的快乐。哪四种法呢?便是勤劳具足、守护具足、善友和生活平衡:
 
1.勤劳具足:在家人通过认真工作来维持生计,他对该工作熟练、不懈怠,勤奋、努力,且胜任工作、胜任安排。
 
2.守护具足:在家人正当、如法地获得财富,尽力守护、保管,让财富既不为王所没收,不为贼所偷抢,又不被火所烧掉,不被水所冲走,不被不肖子孙所挥霍。
 
3.善友:在家人无论住在村落或市镇,哪里有居士或居士子,拥有高尚品德的年青人或拥有高尚品德的长者,就跟他们一起交往、会谈、讨论,学习信具足、戒具足、舍具足、慧具足。
 
4.生活平衡:在家人知道钱财的收入,知道钱财的支出,维持生活的平衡,既不奢侈,也不贫寒,维持收入超过支出,不让我的支出超过收入。
 
在四种法之外,另外还有四种法,可以让在家人今生、来世都得到无限幸福,这就是拥有信仰、拥有戒德、乐善好施与培育福慧:
 
1.拥有信仰:就是要正信佛法,皈依三宝,对自己的本心要有深刻认知,保持内心洁净;
 
2.拥有戒德:就是要佛教的戒律,坚定自己的行为。不犯恶业,也就是不杀、不偷、不淫等等;
 
3.乐善好施:就是人不要太自私,从品德与尊敬出发,对父母、师长与三宝要有供施;从慈悲出发,要多做善行,对社会公益有贡献等。具体可参考八正道当中的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
 
4.培育福慧:通过修习佛法,对四圣谛等要有自己的领会,得到佛法中的智慧。在取得智慧的同时,最好还要帮助别人一同精进。
 
到寺院里去做义工,正是通过实际行动来实践这八种获得幸福之法,既增长自己的见识和各种工作能力,又使自己广结善友、平和心境。
 
义工们和合快乐的心态与世俗工作中各种争权夺利的心态截然不同,也有更多的机会亲近品德高尚的善知识,更能够懂得如何选择人生道路、照顾他人,健康快乐地生活。
 
在做义工的同时,也就是最好的融会佛法、实践佛法的机会,使自己达到知行合一。在寺院中做义工,时时刻刻都会受到佛法的熏陶,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佛法,脚踏实地去行善积德,逐渐提高自己,真正断恶行善,自净其意。
 
享福消福,不如惜福积福。在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更应坚定信心修学正法,学习诸佛菩萨默默付出的奉献精神。
 
真正去发心,真正去服务,用实际行动自觉觉他,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为有情众生做出贡献,让生命活得更加有价值、更加有意义!
 
大菩文化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19世纪移民前后爱尔兰天主教与新教关系研究 \李晓鸣
摘要:19世纪对于爱尔兰的天主教徒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时期。在爱尔兰本土,新教统治…
 
李光耀如何促进新加坡宗教和谐 \圣凯
摘要:李光耀深刻地理解宗教安顿人心的社会功能,试图让国民用自己的宗教信仰去接受和…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寺庙招聘会计
       下一篇文章:参与与贡献:萨法维伊朗与早期世界贸易体系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