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团体
 
从初祖达摩到弘忍
发布时间: 2022/12/29日    【字体:
作者:顾毓琇
关键词:  佛教 禅宗  
 
 
陈人哲 谈谷铮译
 
佛教禅宗大约于1500年前在中国创建并发展,菩提达摩(简称达摩)是中国禅宗的初祖。根据道宣(596—667)撰写的《续高僧传》(公元645年)记载,达摩于公元470年从印度来到中国南部海岸,当时已接近南朝宋代(420—479)末年。公元420年(晋恭帝元熙二年),东晋灭亡,南朝宋政权建立。还有道原在公元1004年撰写的《景德传灯录》(简称《传灯录》)中对此事也有记载。另有一参考著作是《历代法宝记》。《传灯录》和《历代法宝记》两书都已收入《大正藏》第51卷中,例如《历代法宝记》中所载达摩生平可见该书第51卷第180—181页,而《传灯录》中所载达摩生平则可见该书第51卷第217—220页。
 
公元520年,即南朝梁普通元年,达摩来到建康(即今南京),当时统治南朝的国君梁武帝(在位502—550)问达摩从印度带来了什么。达摩回答:“没带一个字。”梁武帝问:“我建造了许多寺庙,抄写了许多佛经,立了许多佛像,以超度和拯救我的百姓,我有何功德?”达摩直接回答说:“根本没有什么功德。”武帝不能理解,明显觉得被冒犯了。于是达摩离开建康,再往北行,来到了北方的北魏。
 
北魏孝文帝即位于公元471年,494年把国都迁到河南洛阳,496年就在嵩山建造了少林寺,三年后逝世。魏宣武帝继位,于515年逝世。魏孝明帝即位于517年,建造了永宁寺,此寺于534年被烧毁。在未毁之前,达摩确实曾访问过此寺。据杨衒之在547年所著的《洛阳伽蓝记》中称,作者在访永宁寺时,正好遇到了来自西方(印度)的僧人达摩,静坐在那里赞赏该寺和宝塔之美。老僧达摩自称已有150岁高龄,来自很遥远的地方,游历了许多国家。这一记载可以确证达摩现身于永宁寺的时间是在公元517—534年之间。
 
关于达摩去世之年,推测有三种可能:(1)528年,(2)532年,(3)536年。比较可靠的是达摩卒于532年。因为他的弟子即法嗣慧可(487—593)在其师父去世后,曾在黄河周边地方云游了几年,然后在534—537年间到了东魏的都城邺都。根据杜慕林在其《佛教禅宗史》中称:达摩“以高寿终(在534年之前)”(参见保罗·披切的英译本,潘塞恩图书出版公司,1963)。
 
在道宣著的《续高僧传·达摩》中,以及在昙琳作序的《二入四行》中,达摩讲到两种入门为:(1)由“理”入门,(2)由“行”入门。昙琳在序中说:
 
理入者,谓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若也舍妄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
 
昙琳是达摩众多弟子之一,虽然他还没有被认为是禅师。这里“壁观”二字,从字面上讲,就是面对着墙壁,道宣称颂这是达摩在对大乘佛教讲授中最大的成就。另一相伴随的用语是“觉观”,意思是启发领悟的观点,也同样出现在禅宗文献中。下文引自杜慕林《佛教禅宗史》第71页:
 
通过顿悟而领会了佛教真义,使心灵平静,这在《二入四行》中就称为“由理入门”,这时达到的目标就称为道。
 
这里可以指出,“由行入门”包含了四种行动,再引该书中一段译文如下:
 
在由四行入门中提出了:根据《维摩诘经》和《涅槃经》中多段经文中大乘佛教信众的态度,完美道德原则的论点,烦恼以及所有事物的空虚实质(一切皆空)。
 
中文原文可见印顺《中国禅宗史》1971、1975年版,第8—13页。
 
慧可出生于公元487年,即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于593年去世,即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出生地为武牢,属今河南省。其父亲当时正迫切盼望生子。有一天晚上,他忽觉卧室内充满了异光,妻子就怀孕了,于是就把新生儿取名为“光”。后来,慧可在40岁时,梦见一巨神鼓励其南游,所以又改名“神光”。
 
根据《历代法宝记》中记载,慧可在40岁时拜见达摩,恭立在师前,正下着大雪,积雪达到腰间。为表达其拜师的诚意,慧可自断一臂。达摩深为感动,就接纳他作为众弟子之一。六年后慧可继承达摩衣钵,成为他的法嗣。故事中传称,有四个弟子得传达摩大师之法:道副得其皮,道育得其骨,尼总持得其肉,而慧可得其精髓。于是,慧可就成为禅宗的第二代祖师。根据道宣所著《续高僧传》记载,达摩授给慧可四卷《楞伽经》,并说:“我观汉地,唯有此经。仁者依行,自得度世。”达摩还嘱咐他可以隐居山林。慧可遵从师嘱,隐居在尼山约四十年。当他找到了他的法嗣弟子僧璨后,又隐入司空山,假装疯痴。宣扬达摩禅宗是一项危险的任务,慧可被处决。然而,隋文帝后悔如此残酷地对待这位107岁高龄的老僧,便尊崇他为菩萨,佛教得以再度兴盛。
 
慧可宣讲的教旨如下(参见铃木大拙:《佛教禅宗论文集》系列I,第194—195页):
 
最深层次的真理是等同一致的原理。由于人的愚昧无知,把真玉宝石当作了砖瓦。但是,你瞧!当你顿然自我启发而醒悟时,就会发觉你完全拥有真正的宝石。无知和得到启悟原是一个实体,并非分开的。我们应该知道,万事万物都保有其本来面目……当我们懂得了在自身与佛性间本来一致,无可分割,如果再要到自身以外去寻求涅槃,那又有何用呢?
 
公元535年,僧璨已有40多岁,他拜见慧可,并说:“弟子有病,请求师父为弟子忏悔罪孽。”慧可说:“把你的罪孽找来,我为你忏悔罪孽。”僧璨沉思了很久,却未能找到。于是慧可说:“我为你忏罪已毕,从今以后,你就应依从佛、法、僧三宝。”僧璨说:“我既已拜见师父,懂得了僧的意义,但什么是佛和法?”慧可回答:“心即是佛,心即是法,法和佛是统一体,僧也同样。”僧璨说:“今天我懂得了罪性不在内,不在外,也不在中间。正与‘心’这个概念相同,所以说佛法合一。”于是慧可就接纳他为弟子,并给他取名为“僧璨”,意思就是有大智慧的和尚。慧可告诫他说今后可能会有大灾难。僧璨在尼空山隐居了十多年。他于公元606年去世,去世时身体站立,手中执一树枝。
 
公元592年,即隋文帝开皇十二年,有一年仅14岁的小和尚,名道信(580—651)来拜见禅宗第三祖僧璨。他服侍师父九年之后受了戒,得传其衣法。
 
僧璨留给后世一篇重要著述《信心铭》。铃木博士把它译成英文,见《佛教禅宗论文集》,系列Ⅰ,第196—201页。另外R. H.布莱思在《禅与禅宗经典》第1卷中也把它译成英文(东京北正堂出版社,1960,1974)。对照两种译文的大意如下:
 
完美之路并没有任何困难,
不过不要去作任何挑拣,
只有在既无爱又无恨时,
它就完全显出了本色,没有伪饰……
 
只有毫厘之差,
结果却是天壤之别;
 
如要见到真相显示,
就不要去考虑是或否。(铃木)
 
伟大之路并无什么困难,
但是,不要去挑拣;
只要既不恨,也不爱,
它就会清清楚楚显示出来……
 
只要偏离了一发之差,
就在天地间划下一条鸿沟;
要想看到真相如何,
就不要去反对或赞成什么。(布莱思)
 
(原偈:至道无难,惟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毫厘有差,天地悬隔。欲得现前,莫存顺逆。)
 
译文一共有146行。以下是最后12行(布译为13行)的对照。
 
存在与不存在相同,
不存在与存在也一致;
当这样的事态不能达到时,
一定不要在那里停滞。
 
一在全内,
全也在一内——
只要这点能够实现,
就不用担心你不会完美!
 
虔诚不会被分心,
不分心就是虔诚——
这不是言辞所能表达,
因为它既非过去和将来,也非现在。(铃木)
 
存在的并不存在,
不存在的则存在。
如果还未能掌握这一事实,
那么你的立足处就根本站不住。
 
一件事就是全部事,
全部事也就是一件事。
如果你确实能如此,
那就不用担心不能完全认知。
 
信心不是怀疑心,
怀疑心也不是信心。
所有言语都不能表达,
因为这里没有过去,没有现在,
也没有未来。(布莱思)
 
(原偈:有即是无,无即是有。若不如是,必不须守。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但能如是,何虑不毕。信心不二,不二信心。言语道断,非去来今。)
 
这146行是禅宗以后许多代的对话的源泉。
 
道信(580—651)是禅宗第四祖。与道信同时代的日本和尚道昭,是僧璨师兄弟慧满的弟子。公元617年,道信带领他的众弟子来到吉洲(在今江西省),此时该城正被一群盗匪所包围。奇迹出现了,盗匪看到了道信众师徒后,即行退却,于是该城免遭劫难。公元624年道信搬迁到破头山,此山以后被称为双峰山。
 
在道信游黄梅(在今湖北省)时,遇到一儿童,气质非凡。于是道信求得其双亲同意,让该儿在他的教诲培养下成为一名僧人,此儿即是后来的弘忍。公元643年唐太宗想要召道信大师进京,大师前后三次回绝了皇帝的召请。第四次太宗传旨说,大师如再不来,那么使者就要取其头来见。大师极为平静,准备弃头不惜。不过实际上太宗却是命令使者不要去伤害大师,之后对大师更为尊敬。道信年72岁圆寂。除弘忍(禅宗第五祖)之外,道信另有一弟子法融(594—657),是牛头禅的创建人。
 
根据《传灯录》所载(参见《大正藏》第51卷,第226—228页,及张钟元教授英译本《佛教禅宗之源》第17—26页),牛头法融是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延陵人。19岁即已熟读了全部中国儒家经史。然后读了佛教大部《般若经》,获得了对“真空”的深刻理解。有一天,他领悟了佛教“般若”的道理是到达彼岸的出世渡船,于是剃了发,入隐茅山,然后又居入牛头山幽栖寺寺北一个峭壁的山洞内,传说有百鸟来献鲜花给法融。
 
唐朝贞观(627—649)中期,四祖道信从远处遥望牛头山,猜想一定有高僧住在那里,于是就进山寻访。到达后看到法融静坐在那里,镇定自若,根本不顾来访的客人。
 
四祖问他:“你在此做什么?”
“我在沉思我心。”
“是谁在沉思,沉思的心又是什么?”
法融不回答,立刻站了起来,深深行了一礼。
 
四祖这样解释:
 
全部佛教教义的核心就是心。心是无量珍宝的源泉。一切由戒规、禅定和智慧所显示的神通和变化都充分包含在人心内,也永不离人心。一切妨碍达到菩提而由痴心造成的烦恼业障原本空寂,都不存在。一切因果,也都如梦如幻。人都逃不出三界,也没有菩提可求。人和万千事物、内心和外部全都平等。大道无形,也无边界。无所思也无所虑。现在你已悟解了佛法教义,你就不再缺少什么,你自己就无异于佛。除了让你的心自身完全解脱之外,别无其他成佛之道。不必要沉思,也不必要澄净此心。无所贪求,无所嗔恨,无所焦虑,无所恐惧。不受任何条件的约束和限制,自由自在地走向任何要去之处。既不为善,也不作恶。或行或止,或坐或卧,不论见到或遇到什么事物,都是伟大启示的奇妙作用,尽是欢乐,全无忧虑,这就称为佛。
 
弘忍(602—675)年仅七岁时就被道信收纳为弟子,前后三十年之久,从未离开其师父即禅宗第四祖。他身高八尺,气质不凡。他是湖北省黄梅东山寺的创建人(弘忍在东禅寺传衣钵后创建东山寺)。此时,朝廷对佛教禅宗完全开禁的日子终于到来,作为禅宗的第五祖,他也就成为能公开传播禅宗教义的第一人,向他的五百个弟子们传授佛法。
 
弘忍大师有许多优秀弟子,如神秀(?—706)、慧能(638—713)和智诜(609—702)等,而以神秀为上座,是东禅寺的首座法师,以后成为禅宗北支的始祖。慧能是一个食堂的役工,来自广东地区。有一众所周知的传说,讲述了这样一个不寻常的故事:弘忍要求神秀和慧能各交一首诗偈(佛教诗歌)给他,由他根据诗偈中所显示各人对佛法基本教义的领悟深度来判定谁可以继承他,作为他的法嗣。神秀的偈写在寺内禅堂廊壁上,铃木和艾伦·瓦茨的译文如下:
 
身是菩提树,
心像明亮的镜子;
注意保持永远洁净,
不让尘埃积在上面。(铃木译)
 
身是菩提树,
心像明亮的镜台。
注意时时刻刻勤拂拭,
不让沾尘埃。(艾伦·瓦茨译)
 
(原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也作了一偈,请会写字的人替他写在墙壁上,偈的译文为:
 
菩提不像树,
明镜也不存在。
根本什么都没有,
哪里会积尘埃?(铃木译)
 
既无菩提树,
也无明镜台。
根本不存在,
哪里会沾尘埃?(艾伦·瓦茨译)
 
(原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于是五祖就暗自选中慧能继承他,成为禅宗第六祖。且又劝告他离开黄梅,远去南方。详细故事留待第二章再讲。慧能以其传世之作《六祖坛经》而著名,近已由陈荣捷教授把它译成英文,中英文对照本由美国纽约州牙买加圣约翰大学出版。陈教授对此两偈的译文也将在第二章中再转译成中文。
 
神秀有两个优秀弟子:普寂(651—739)和义福(658—736)。普寂的弟子道璇(702—760)去了日本。道璇的弟子行表(722—797)是最澄(767—822)的师父。最澄在中国时,拜马祖道一的弟子玉姥翛然为师,学习佛法。道璇把禅宗北支的教义带去日本,而最澄则把禅宗南支六祖的教义带到日本。最澄又曾拜访了中国天台宗的许多大师。中国天台宗认龙树为第一代始祖,九祖则是湛然(711—782)。湛然的弟子是道邃,道邃的弟子即是最澄。最澄回日本后成为日本天台宗的创建人。但出于对他中国师父的尊敬,就公认道邃为日本天台宗的荣誉始祖。
 
再回到牛头山这一宗,其传承世系如下:
 
(1)法融(594—657)
(2)智岩(600—677)
(3)慧方(629—695)
(4)法持(635—702)
(5)智威(646—722)
(6)慧忠(683—769)
 
慧忠的师兄弟是玄素,玄素的弟子则是径山道京(714—792)。
 
五祖弘忍的弟子除神秀和慧能外,还有一位是智诜(609—702)。智诜的法嗣相继为:
 
(1)处寂(665—732)
(2)无相(684—762)
(3)无住(714—774)
 
六祖和他的众弟子将是第二章的主题内容。
 
在本章结束之前,把当初朝廷对中国禅宗最早的六位祖师的敕谥列举如下:
 
菩提达摩,由唐代宗(在位763—779,按另作762—779)敕谥圆觉大师
慧可(487—593),由唐德宗(在位780—804,按另作780—805)敕谥大祖大师
僧璨(?—606),由唐玄宗(在位713—755,按另作712—756)敕谥鉴智大师
道信(580—651),由唐代宗(在位763—779)敕谥大医禅师
弘忍(602—675),由唐代宗(在位763—779)敕谥大满禅师
慧能(638—713),由唐宪宗(在位806—820)敕谥大鉴禅师
 
这里应指出,唐玄宗统治年代是713—755年,所以是先向禅宗三祖僧璨赐谥尊号的第一位皇帝,然后方才是唐代宗向始祖菩提达摩、四祖道信和五祖弘忍赐谥尊号。根据胡适博士《神会传》第72页中记载,在唐肃宗(在位756—762)乾元初年,即公元758年,由郭子仪将军向肃宗举荐:要对禅宗始祖赐谥尊号。这很可能是由于神会的请求,而神会则是慧能的一个很有才能的弟子。
 
不过事实上一直等到唐代宗统治年间,菩提达摩才正式得到了赐谥尊号为圆觉大师。圆觉的含义是圆满的觉醒或领悟。二祖慧可的赐谥尊号大祖大师,意思是伟大的缔造者。三祖由唐玄宗赐谥尊号鉴智大师,意思是明镜般的智慧。自道信开始至慧能的谥号由大师改为禅师。四祖的谥号为大医禅师,意思是人世间的大医师。五祖的谥号为大满禅师,意思是大圆满。六祖由唐宪宗赐谥为大鉴禅师,意思是智慧如一面大明镜。
 
根据圭峰宗密(780—841)撰《禅门师资承袭图》中记载,神会(670—762)是在公元770年即唐代宗大历五年获谥真宗大师尊号,然后在公元796年即贞元十二年,再由唐德宗赐尊号为禅宗第七祖。但应注意到,既然公布认定神会是禅宗七祖,那么他的师父慧能当然就应是禅宗六祖了。不过事实上如前所述,要等唐宪宗即位(在位806—820)后才正式向慧能赐谥这一尊号。
 
叙拉古之惑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19世纪移民前后爱尔兰天主教与新教关系研究 \李晓鸣
摘要:19世纪对于爱尔兰的天主教徒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时期。在爱尔兰本土,新教统治…
 
李光耀如何促进新加坡宗教和谐 \圣凯
摘要:李光耀深刻地理解宗教安顿人心的社会功能,试图让国民用自己的宗教信仰去接受和…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浅述印度教与佛教的渊源以及二者在造像艺术中的融合和区分
       下一篇文章:中国佛教伦理及其哲学基础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