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团体
 
三法印——佛法的宗要
发布时间: 2024/9/4日    【字体:
作者:陈兵
关键词:  三法印 佛法  
 


三法印,被公认为佛陀及原始佛教教义之宗要,佛教界历来以三法印为鉴别是否佛法的衡准。法印之“印”,梵语母陀罗(Mudra)或优檀那(udana),意为印鉴、标志。法印,即佛教正法的标志,犹如国玺为国王权威的标志。


三法印的确定,虽然未必出于《阿含经》,但其内容确为《阿含经》中反复宣讲的宗要。《杂阿含》所摄《佛说法印经》(一译《佛说圣法印知见清净经》)以如实观察苦、空、无常、无我而入空、无相、无作三种三昧(定),为“圣法印知见”。《杂阿含经》卷十诸比丘谓“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涅槃寂灭”为佛所说正法的三大要点,后来这三大要点被称为三法印。《莲花面经》中说:


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


及寂灭涅槃,此三是法印。

另有加“诸行皆苦”为四法印或四优檀那者,其义出于《增一阿含经》卷十八〈四意断品〉佛所总结其所说法的“四法本末”:一切诸行皆悉无常、一切诸行苦、一切诸行无我、涅槃永寂。后世多以三法印为佛教诸乘教义的宗要、旗帜,认为三法印乃万世不移、不可能被证伪的真理。南传佛教界则以诸行无常、苦、无我为三法印,但也肯定涅槃寂灭义。


三法印是运用缘起法则观察宇宙万有而得出的结论,从逻辑上看,三印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构成一个三段推理论式。


(-)诸行无常印


诸行,指一切处于运动、变化中的事物,即一切因缘所生、有所造作的“有为法”——我人认识中的一切现象。此一切不可能常恒不易,无不处于生灭变迁之中,先有今无,今有后无,故说无常。如果说宇宙间有恒常不变者的话,那么只有这诸行无常的本性,才是可由经验和理性认识到的永恒不变的真理、真实。


诸行无常,大概是所有成年以后的正常人都深有感触的人生体验,可谓古今中外文艺作品的永恒题材。人生无常的感叹,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引起世人心弦的共振。从《阿含经》到大乘经,充满了佛陀教诫人们反省生死无常的言句。如《佛说无常经》前的偈颂所说:


生者皆归死,容颜尽变衰。强力病所侵,无能免斯老。

假使妙高山,劫尽皆坏散;大海深无底,亦复皆枯竭;

大地及日月,时至皆归尽。未曾有一事,不被无常吞!

上至非想处,下至转轮王,七宝镇随身,千子常围绕,

如其寿命尽,须臾不暂停,还漂死海中,随缘受众苦。


少壮者难免衰老,生者难免死;爱妻娇儿、富贵荣华,难以常保,积金百亿,死时也无法带去。即便是寿长八万大劫的非想非非想处天,到头来也难免一死。就是那貌似无情、似乎亘古不变的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劫灾到来时也会散坏。生者必死,有者必无,依缘而起者必然无常变易,此乃铁定的自然法则,谁也无法改变。


若从哲学角度综观宇宙万有,则五蕴皆悉无常,乃不可证伪的定论。《杂阿含》卷一第9经佛告诸比丘;


色无常。若因、若缘,生诸色者,彼亦无常。无常因,无常缘,所生诸色,云何有常?

肉体和一切物质皆悉无常,此乃显而易见的事实。肉体有婴、幼、少、壮、老、死之变异,周身细胞日日夜夜在新陈代谢;草木有荣枯,器物有新旧,山川有沧海桑田之变,日月星球在不停地运转。究其实质,物质现象莫不依因缘而产生、存在,莫不由地、水、火、风四大集成,而地、水、火、风也在互相转变,永处于运动变化中。


至于受、想、行、识四蕴,作为心理活动,其无常性更为显著。《杂阿含》卷十二第289经佛言:


心意识日夜时刻须臾转变,异生异灭。犹如猕猴游林树间,须臾处处攀捉枝条,放一取一。

人的心念,总是此起彼落,此生彼灭,忽而患此,率而念彼,没有一刻停止不动,就像调皮的猴子在树林中跳跃戏耍,刚放开这根树枝,又抓住那根树枝,躁动不已。


诸行无常,从价值观的角度看,与众生趋求常乐的本性意向相违,因而为人生最根本的苦。诸行皆苦,被列为四法印之一。但诸行皆苦义,可以摄于诸行无常印中,是从人生价值观着眼观察诸行无常而得出的结论。


大乘经中,进一步深化了无常的义蕴,强调一切有为法悉皆绝对无常。《般若经》中,佛常用日出即消的露水、转瞬即灭的水泡、刹那间一现的闪电等比喻一切无常,《金刚经》偈云:

一切有为法,如露亦如电,


如梦幻泡影,应作如是观。


这种以直觉体察无常的方法,称“体空观”。若深入体察,必然发现众生的生命,每一刹那都处于生灭变易或生死中,如南本《涅槃经•迦叶品》所说:


一息一瞬,众生寿命四百生灭。


不仅生命现象,一切处于时空中的现象,莫不如此。《仁王般若经》卷二佛言:


是法即生、即住、即灭,即有即空,刹那刹那,亦如是法生、法往、法灭。何以故?九十刹那为一念,一念中一刹那经九百生灭。


若能在刹那中不变易,则长劫亦应不变易。然穷尽人智,也找不到一个能在刹那间寂静不动的当下。从微观层次,追索到肉体和物质的最小构成单位细胞、分子、原子、电子等佛书称为“微尘”“极微”“邻虚尘”者,也是刹那生灭无常,从中难以发现永恒不变、寂静不动的东西。《楞伽经》卷二佛告大慧菩萨:


然不实一切法,速灭如电,是则如幻。


近现代物理学的发现证实,构成一切物质的电子,绕核疾转,正是“速灭如电”。无常,乃任何事物绝对恒定的本性。有的事物在一个阶段乃至相当长的时间内呈现貌似稳定的状态,人在认识上常以之为不变者,实际上只是一种“相似相续”的变化,南本《涅槃经•狮子吼品》佛言:


如是等法,虽念念灭,犹故相似相续不断。


这使许多东西看起来好象是稳定不变的,然其稳定性是相对的、暂时的,其无常性是绝对的。如金玉宝石等虽然年经亿数而不变,然地球毁灭时,也难免跟着变灭。何况若深观其微观层次,也是无一刹那不在运动变化。


(二)诸法无我印


这一印中所否定的“我”,为梵语阿特曼(dtman)的意译,源出婆罗门教典,是当时印度多家哲学共谈的一个重要范畴。阿特曼的涵义,是“自在”——即不依赖任何条件而存在、常恒不变的自主自宰者。南本《涅槃经•哀叹品》解释说:


若法是实、是真、是常、是主、是依,性不变易,是名为我。


《佛学今诠》第四章定义“我”:“那永恒、不变、独一和自主之不与他共之个体。‘我’必须具备四个特点:即永恒、不变、独一和自主。”1


从《阿含经》看,佛陀的无我论所否定破斥的“我”,主要指世人以五蕴等为常一自宰之阿特曼的执着,也破斥婆罗门教等所立的大我、神我观念。《杂阿含》卷二第39经佛言:

若诸沙门、婆罗门,见有我者,一切皆于此五受阴见我。


《本事经》卷五等载,佛将一般人的我见归纳为五蕴即是我、五蕴属于我、我在五蕴中、五蕴在我中四类,四类乘以五蕴之数5,共成20种我见。《杂阿含经》分为五蕴即是我、五蕴异我(我在五蕴之外)、五蕴与我相在(我在五蕴中、五蕴在我中)三种。世人总是有种下意识的自我感、自我意识,觉得身中有个能作主宰、独一常在的自我;在意识层面,往往认自己的身心、个性、潜能等为自我;涉世稍深者则以自己的社会角色、头衔、才干、名望等为自我,认属于这个自我的衣物、钱财、妻儿、作品等为自我的一部分,佛书称之为“我所”——即我所占有、属于我的东西。尽管从幼小到老死,自己和世界都在部不断变化,但总是觉得这个“我”恒在不失。多数世人公认的这种自我,不出佛学所说五蕴的范围,可谓“五蕴即是我”及“五蕴属于我”论。


婆罗门教等则认为五蕴虽然未必是真常自我,但在自身中或自身外有一个常恒自在的自我(神我)、灵魂。由人身类推至宇宙,则宇宙大人身中,应有一永恒自在、主宰一切的大我,此即大梵、自在天或上帝。婆罗门教典《奥义书》中,对这种真我、大梵,作过种种描述和理论论证。有的说阿特曼住在人身内,为一有形相之物,如豆、如灯等,即“我在五蕴中”论。有的说自身中的阿特曼和宇宙间的大梵一体不二,所谓“梵、我一如”,小我五蕴在这大我之内,即“五蕴在我中”。还有说阿特曼在人身外者,即“离五蕴有我”(我异五蕴)论。

对五蕴即是我、五蕴属于我、我在五蕴中、五蕴在我中、我异(离)五蕴等我见,佛陀都有所批判,而破斥最多的,是常人所执五蕴即是我论。《阿含经》中,佛陀针对多数世人所持的蕴即是我见,力谈五蕴非我。其论证五蕴非我的理由,大略有三条:


第一,五蕴皆悉无常、苦故,非我。无我,乃依诸行无常推理而得出的必然结论。为什么?因为从“我”的定义看,堪称为“我”者,必具有常恒不变的特性。然世人执为实常自我的五蕴,皆悉无常,与“我”的特性正好相反。身心念念变迁,从其中找不到一个实常的自我。若说身体是我,究竟青年时的身体是我,抑或老年时的身体是我?若青年时的身体是我,则应永远青春强健,不应变为老朽衰迈。若说受、想、行、识等心理活动是我,则一日之中,念头百千次起灭,究竟哪一念是我?若前一念是我,则后一念生时,前一念已灭,自我应灭,灭则非我。若后一念是我,后念亦转瞬即灭,还同前念。若痛苦的感受是我,则应终生痛苦不已;若快乐的感受是我,则应终生快乐无央。然普天之下,难觅一终生常苦或常乐之人。《杂阿含》卷六第129经佛告比丘:五蕴皆悉无常、是苦故,轮回生死故,无我:


诸所有色,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非异我、不相在。……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无尽的轮回途中,哪一回、哪一生,不论高低贵贱大小美丑的身体,都非实常不易的我,即生即灭的受想行识等,更非实常自我,五蕴皆非实我,也非有异于五蕴的实我,实我不在五蕴中,五蕴也不在实我中(“不相在”)。同经卷十三第318经,佛陀从内外十二处的角度,说明身内、身外的一切皆生灭无常故,非我:


若有说言;眼是我,是则不然。所以者何?眼生灭故。若眼是我者,我应受生死。是故说眼是我者,是则不然。如是,若色,若眼识、眼触、眼触生受若是我者,是则不然。所以者何?眼触生受是生灭法………是故眼触生受非我。如是,耳鼻、舌、身、意触生受非我。


眼耳鼻舌身意六大器官、六种感知功能,及从眼耳等六大窗口接触外境所生的种种感受、经验,无不是生灭变迁、转瞬即逝的无常之物,非真常自宰的我。从五蕴、十二入、十八界中,是找不见一个实常自我的。


第二,五蕴缘起故,非我。“我”的哲学涵义为“自在”,自在者,独立无依,自己为自己存在的原因,不依赖任何条件,能自作主宰,这样的东西才称得起“我”。而省察我等众生,实际上只见各种条件——五蕴的合集,是一种因缘和合、生灭相续的过程,其中找不到一个独立无依的自在者、自我。《杂阿含经》卷四佛言:


恰如支节集合而为车,如是,仅依蕴而有众生之名。


就像车子不过是各种部件按一定规则组合而成的东西,人们把它叫做车子,众生不过是五蕴的组合体,人门按自己的认识*惯把这个组合体叫做“某某”而已。五蕴之中,色蕴(肉体)最像车子,乃头、躯干、四肢、发、*、齿等部件的组合体,这些部件若拆开来,哪一件都难以称得上自我。若头是自我,那末当**的头颅被砍下后,那个头颅还应会思考、会说话;若说手足是我,那末手足被砍掉后,还应会做事、走路,而实际不可能。现在科学发达,除了脑之外的****都能移植成功,若一个人被换上了别人的心肝五脏,那末这个人究竟是不是他原来常常体认的自我?何况组合成肉体的头目脑髓、躯干四肢等部件,若究其实质,又是由地、水、火、风等元素合成。


受、想、行、识等四蕴,也都是因缘和合而起,依境生心,由许多个形形色色的念头、心理活动所构成,其中并无一个精神实体能称得起自在者、实我。许多人能感受苦乐的 “受蕴”为我,人常说“我好幸福”“我太苦了”,即属此类。《长阿含•大缘方便经》佛列举了计名色与受都是我、受非我而我是受、受非我我非受而受法是我、受非我我非受受法亦非我而受是我四种我见,批判说:乐、苦、不苦不乐三种受,皆因缘和合而生,有乐受时无苦及不苦不乐受,余二亦然;缘乐触之缘生乐受、缘苦触缘生苦受、缘不苦不乐触生不苦不乐受,乐触等缘灭时,乐受等受亦随之而灭。有如两木相揩,则有火出,若各置异处,则无有火,同理:


此三受,有为、无常,从因缘生,尽法、灭法,为朽坏法。彼非我有,我非彼有。


苦、乐等感受,皆生灭无常,非实我,自我也不能永远拥有它们。以感受为我,乃属错认。又,若乐受是我,当乐受灭时,此我亦应灭,灭则非我;若不灭,应有两个我,我若有二,则非是我,苦、不苦不乐二受亦然。故认为我是受,亦属错认。所受的苦乐等既非实我,能感受者及“受”本身,亦皆非实我。《杂阿含》卷十一第257经,佛陀从认知及情绪、意识缘起的角度比喻五蕴皆无常故非实我:


譬如两手和合相对作声,如是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此等诸法非我非常,是无常之我,非恒、非安隐,变易之我。所以者何?比丘,谓生老死没受生之法。比丘,诸行如幻如焰,刹那时顷尽朽,不实来实去。


还有以识(能了别的心识主体)为自我者,《中阿含》卷五四《茶帝经》载,有一叫茶帝的比丘,认为“识往生不更异”(识乃可以延续到后世而永不改异的轮回主体),受到佛的严肃批评,谓“识因缘故起,识有缘故生,无缘则灭,识随彼缘生,即彼缘说”,如眼见面前电脑时,只有见电脑的眼识和明白这是电脑的意识,就此说我有心识,而并没有一个不依境缘而生、常不改易的识为常住不变的自我。


第三,五蕴不能自宰故,非我。“我”者,必具能自作主宰的特性。而集成众生的五蕴,皆不能自作主宰,故皆非自我。《佛说五蕴皆空经》中,佛陀告诸比丘:


色不是我,若是我者,色不应病及受苦恼,我欲如是色,我不欲如是色。既不如是随情所欲,是故当知,色不是我。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若这个物质身体是我,则它不应有我所不愿有的病苦,应该是随我的意愿而转变,我叫它怎样它就怎样,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色身非我,所以色身才有我所不愿意有的病苦,才不随人意,不会我叫它如何它便如何。受、想、行、识,也是如此。省察身心,的确皆具有外在性、不自主性,肉体难免有人所不爱乐的衰老、疾病,心理活动往往有理性所不愿有的粗劣欲望,往往被境、事所扰而滋生明知对我不利的忧愁、焦虑、气恼等不良情绪。五蕴之中,的确难以觅到一个能自作主宰的实我。


《阿含经》中,佛陀不仅对执今生现世的五蕴为我的所谓“见现在世真实是我”的见解反复作了破斥,而且批判了死后灵魂不灭之类“命终之后亦见是我”的见解。佛陀虽常说众生轮回五道,生死相续,反对人死断灭论,但只是说人死后其五蕴的活动相续不断,并非认为有一个常恒独一、自作主宰的灵魂、自我出入于五道中。若说甲的前世是乙,则乙不应变为今生的甲;若说甲的来世将是丙,那么来世的丙,凭何而言他就是今生的甲?《杂阿含》卷十六第414经载:众比丘谈论各自的前生宿世如何如何,被佛陀批评了一顿,谓“如此论者,非义饶益,非法饶益”,乃非实、无益之论,因为它堕入了执五蕴为我的我见。


《大般涅槃经》卷十三佛还破析了外道以念、忆想、伴非伴、名字、生已求乳、相貌、见他食果口中生涎等知有我等种种我见。这些所执自我,皆不出五蕴的范围,念(记忆)、忆想(想象)属想蕴所摄心所法,名字、相貌乃意识所了别的对象,生来便知吃奶、见他食果口中自然流涎为识蕴所摄的异熟识。如此种种,皆因缘所生、无常、不自在,故非我。如许多人常以记得现在的自己还是以前自己的记忆(念)为自我,佛言:若以念为我,那么过去的事多有忘失,说明念不能常住不易,则非我。忆想亦如是。又,若以婴儿生来便知吃奶为自我,如果这个自我是能自作主宰的实我,那么婴儿应当知晓不可以去拿粪秽不净之物及危险的火、毒蛇、**等,然事实并非如此。


对于婆罗门教等外道所说经历轮回而不变,有如从这间房子搬进那间房子之主人的阿特曼及常一自在的神我,佛陀也持否定态度,给予诘难。《中阿含》卷五四《阿梨咤经》中,佛批判认为神、时间及我来世常不变易、恒不消灭的观点说: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色等五蕴,“从此世至彼世,从彼世至此世,彼一切非我有,我非彼有,亦非是神。”没有可以从今生原封不动延续到后世的自我、神及其他东西。接受了我、时间、神在后世不灭的观点,悲哀、痛苦、烦恼并不会就此消失。同经卷二六《想经》中,佛批判了根据某种禅定经验,认为“一切即是神、一切是神所、神是一切所使”的见解,指出这种见解障碍如实知见,如实知一切非是神、非是属于神、非被神(驱)使,方能如实知一切。这里所谓“神”,指外道所计纯粹的精神主体“神我”(purusa),犹如道教所谓“元神”。如果说神我即是五蕴,那么五蕴皆悉无常、缘起、不能自宰,称不起真常的神我;如果说神我不是五蕴,那么它究竟在何处?所谓五蕴之内、五蕴之外别有一阿特曼、神我的说法,只不过是主观的臆测而已,难以经验事实予以证明;或者只是对禅定中的一种境界、感受的误认,不出意识所了“法尘”及受想行识的范围,皆属生灭变易的有为法,非实常自我。 

至于婆罗门教等所立能创造世界、主宰万物的宇宙大我——自在天或大梵,缺乏理性依据,因为一切皆由因缘生,便肯定没有造物主,如果有,请问这造物主之创造是否凭借因缘?若凭借,则落入因缘所生有为法,非自在;若不凭借因缘,那么就无所谓创造。信仰一切皆由自在天、大梵天或上帝、**创造主宰,佛陀认为具有使人丧失主观能动性的消极作用。

能执之我既然是无,所执一切属于这个我的“我所”,自然成了空中楼阁,如《杂阿含》卷三第55经佛偈所言:


法无有吾我,亦复无我所,


我既非常有,我所何由生?


佛陀力说无我,其旨意主要在于破斥以五蕴为真常自我等错误知见,并非否认有分别你我他或人格意义上的自我。佛经之中,佛陀自己也常以“我如何如何”的口气讲话,多次谈论自己的前生夙世,对别人,也不是不分甲乙丙丁。世间共认的分别自他及人格意义上的自我,佛称为“俗我”,认为它并非子虚乌有,不过它只是一种五蕴相似相续的过程,人们按约定俗成的认识*惯,将其假名为你、我、他,因称“假我”。《杂阿含经》卷七第131经,佛既说见色受想行识“彼一切非我、非异我、不相在”为正慧,又说:


若有见言:有我,有此世有他世,常恒不变易,彼一切非我、非异我,不相在,是名正慧。

意谓俗我、假我并非没有,从社会生活及因果业报的角度,应肯定有这个自我,只不过它不是实常自我。既不否认俗我、假我,亦不错认俗我、假我为实常自我,也不在五蕴之内、之外设想一个灵魂、神我之类的实常自我,乃佛陀无我论的中道义。


我与无我,的确是一个容易引起误解、不好说清的问题,佛陀对此问题有时也采取沉默态度,《杂阿含》卷三四第961经载:有一叫婆蹉种的外道出家人问佛:“有我吗?”佛默然不答。如是三问,佛皆默然。婆蹉种走后,阿难问佛为何三问而不答,佛言:若答有我,岂非增益他本来就认为有实我的常见?若答无我,会使他困惑:原来有的那个我怎么没有了?如此则又堕入断灭见。“**离于二边,处中说法。”在有我与无我的问题上,不落于断、常二极端,只是批判断、常二极端的错误而不作正面的肯定、否定。


大乘经中,佛陀对诸法无我义作了更为深刻的论述。如《金刚经》等说有我、人、众生、寿者四相,乃从浅至深、从小我到大我的四种我见、我执,四相即非四相,其中并无小我、人我、他我乃至大我的实体,只不过就众生的执着之见假名为四相,所谓:


**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


凡夫所以为的自我,乃认假为真,从佛眼观来并非真我。《楞伽经》等分无我义为人无我、法无我两大层次。人无我,主要就众生的生命、身心观五蕴非我、蕴中无我,离蕴亦无我,五蕴“如河流,如种子,如灯,如风,如云,刹那辗转坏,躁动如猿猴,乐不净处如飞蝇,无厌足如风火,无始虚伪*气因,如汲水轮,生死趣有轮,种种身色,如幻术神咒,机发像起。”法无我,广就宇宙万象,一切有为法、无为法而观无我。后世汉传佛教诸宗,多说小乘只言人无我,大乘说人、法二无我。实际上,诸法无我、五蕴皆悉无我,是《阿含经》所载佛陀言教的本义,佛陀所说的诸法,指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为宇宙万有的综括。


佛陀虽然力说无我,否定婆罗门教等所立的大我,但并非只是消极地否定自我,其旨趣,终归在破除众生误认假我为真我的执着,证得真正实常自在的真我。大乘《大般涅槃经》中,将这种真我称为“佛性真我”“涅槃大我”,实即《阿含经》中所言“涅槃性”“涅槃实际”“涅槃界”。此大我即是**藏、佛性,真正具有常一自在的特性,真实是有,“譬如金刚,不可毁坏。”“一切诸法悉无有我,而此涅槃真实有我。”至于在众多场合力说无我,据该经中佛陀的最后开示,是为了破斥凡夫、外道的我见。经载佛言:


世间之人虽说有我,无有佛性,是则名为于无我中而生我想,是名颠倒。佛法有我,即是佛性。世间之人说佛法无我,是名于我中生无我想。(卷七)


是诸外道所言我者,如虫食木,偶成字耳。是故**于佛法中唱言无我,为调众生故,为知时故,如是无我。有因缘故,亦说有我。如彼良医,善知于乳是药非药,非如凡夫所计吾我。(卷二)


是则说无我与说有我,实际上并非矛盾,而是同一旨趣从不同角度的两种表述方式。如经中所说:“我与无我,性无有二。”(卷八)所谓佛性真我、涅槃大我,是指万有无我的本性及由如实观无我而证入的涅槃、法身、般若;说无我,旨在破斥误认五蕴等为实我的执见,令众生离此产生一切烦恼的根源,由如实观五蕴无我而证入涅槃大我。一破一立,破中有立,立中有破,乃佛陀常用的说法方式。


(三)涅槃寂静印


这一印也作“寂灭涅槃’。寂静、寂灭,意谓止息烦恼的扰动和诸苦的逼迫后,呈现出一片不生不灭、寂静无扰的新天地。《阿含经》中用“涅槃是常”“毕竟寂静”“究竟清凉”“实极安乐”等用语来描述涅槃,大乘《涅槃》等经中将涅槃的特性总结为常、乐、我、净四德,与世间之无常、苦、无我、不净正好相反。


涅槃乃如实观察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二印所达到的境界或所得到的成果。《杂阿含》卷五第104经佛言:


于此五受阴观察………无常、苦、空、非我、非我所,于此五受阴不着不受,不受故不着,不着故自觉涅槃。


由如实观无常无我,心超脱五蕴,不再执着,不受烦恼的污染,从而证得涅槃。同经卷一第1经佛言:


当观色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规,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如是观受、想、行、识无常;……如观无常,苦、空、非我,亦复如是。


如此观无常、苦、空、无我,而得心解脱者,“则能自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度过生死苦海,达于涅槃彼岸。这类教诫,在《阿含经》中多次宣说,乃佛陀所示导的解脱心要。


三法印虽被奉为鉴别是否佛法的衡准,但从实质上讲,与其说它是一种哲学观,无宁说它是一种瑜伽实践之道。《佛学今铨》一书说得好:


无我论根本不是一个哲学主张,而是一种宗教行持之实践方法。


无我是一个药方,用来治疗我执之疾病的,并不是一项哲学理论。2


如果说,仅有无常、无我二印,可以看作一个哲学命题的话,那么再加上涅槃印,便成了一个完整的瑜伽实证体系或宗教修行之道了。三法印作为一个三段论命题,便意味着它是一种修行之道,即佛教所谓“法门”:由如实正观诸行无常,必然成立诸受皆苦、诸法无我;由如实正观无常、无我,消除因执着六尘和假我为实常而生的贪爱等烦恼,断除烦恼之根“我执”,心与本来无常无我的真实“相应”(契合一致),从诸缘系缚中获得解脱,生死轮回之根被彻底斩断,从而抵达涅槃之乡,永享真常寂静之乐。如《杂阿含》卷十第255经佛言:

无常想修*、多修*,能断一切欲爱、色爱、无色爱、掉、慢、无明。


无常想者,能建立无我想,圣弟子住无我想,心离我慢,顺得涅槃。


任何人,只要正确理解三法印,如实正观无常、无我,特别是在寂定心中仔细观察,即使不能当下便证得涅槃,也不难发现身心会发生奇异变化,不难体会到佛法的真实不虚,不难感悟到三法印的巨大力量。


三法印的精神,集中表达于一偈: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此偈一译“一切行无常,起者必有灭,无生则无死,此灭最为乐。”意谓如实观照诸行生灭无常的真实,息灭生灭相续的烦恼妄心,寂静常乐的涅槃则自然显现。《涅槃经》卷十四佛陀自述,他前世为雪山大士时,得此偈之半,为得到下半,而不惜舍身,说明此偈所述的真理极其宝贵。


真常寂静之涅槃,终归是一种通过修行实践,由正观无常、无我而“自内证”的心灵境界。从逻辑上讲,涅槃也可由缘起法则推导出其必然存在。南传《小尼柯耶》中佛言:

若无此不生、不成、无作、无为,则无彼之生、成、作、有为之依处。( 1, P 37;Ud P80)

若没有不生不灭、无为之涅槃,便没有了生灭无常的世间有为法依止之处。反过来说,既有此生灭无常、无我的世间有为法,则必应有一个不生不灭、常乐我净的涅槃。因为:根据缘起法则,任何现象,都必然依赖与其相对立、相矛盾的对象而存在(“凡有对法不相舍离”),既有无常、苦、无我、不净之世间,则必有常、乐、我、净之涅槃。


大乘经中,对三法印的义蕴作了更为深入的阐释。按大乘义理推论,诸法无常、无我故,本来不生(无本有不变之实体出生),不生故不灭,不生不灭,即是本来涅槃,称“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证悟涅槃的诀要,不在于厌离世间,而在于如实正观本来涅槃之自性。中国佛学诸宗最切实的观修诀要,是就当下一念观念无常、无我、无自性、本不生。这是三法印按其理路深入思考、运用的必然结果。


注:1、上册,台北慧炬出版社,1994,页204。


2、上册,页199。




来源:一念法界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再议基督教新教伦理对美国宪政中现实主义发展的影响 \刘贤达
摘要:本文从基督教新教文化和美国政治中的现实主义来作为本次论文探讨的主要方向。本…
 
马丁•路德的世俗教育思想及其实践研究 \余佳琦
摘要:马丁·路德是16世纪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发起者,也是基督教路德宗的开创者。他不…
 
僧尼遗留财产的分配路径——从民法解释论到宗教法治方案 \刘焓
摘要:对于僧尼遗留财产的分配问题,现行立法没有明确规定,司法实践也不具有一致性。…
 
政教协定的界定、历史源流及当代嬗变 \刘国鹏
内容提要:本文针对天主教会拥有国际主体性的最高权威圣座(SantaSede/HolySee)与一般主…
 
宗教活动场所法人的财产偿债责任与宗教用益何以安处?——《民法总则》之下基于信托法理的涉教财产制度构建 \刘太刚 吴峥嵘
摘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确立的制度框架下,作为捐助法人的宗教活动场所,…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法华经》与观世音信仰
       下一篇文章:没有文章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