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活动
 
韩国秋夕与中国中秋节风俗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 2024/11/29日    【字体:
作者:郑学然
关键词:  中秋;秋夕;月亮;节日民俗;非遗  
 


 

 

中秋节是中国与韩国共有的传统节日,虽然两国对此节日的称呼并不相同。在中秋节节日风俗上,中韩两国既有不同之处,亦有相通性与关联性。其共同点是,赋予圆月意义,有赏月、饮酒歌舞、家庭聚会、探亲、赏月游戏、节气饮食等节俗。不同点是,韩国重视祭祀和扫墓,而中国重视赏月和祭月。在关联性方面,两国都有与月亮相关的种话和传说。并且,朝鲜时期文人受到了中国唐宋诗歌的影响,以月亮相关的神话、人物、传说等为素材进行了一系列诗歌创作。


 

 

20051125日,江陵端午(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第13号,1967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Masterpieces of the Oral and Intangible Heritage of Humanity)后,“申遗”之争一度在中韩两国之间沸沸扬扬。然而,虽然江陵端午祭与中国端午名称相似,但其性质和内容却并不相同。经过争论之后,中国的端午节也于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中还包括中国朝鲜族的农乐舞。对此,韩国国内亦舆论哗然,此后,韩国的农乐舞也在2014年被认定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但实际上,出于历史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原因,中韩两国在节气、节日风俗上有诸多共通之处,比如中秋节就是两国均有之节日。在中国,中秋节是四大传统节日之一。2006520日,中秋节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此后,中国朝鲜族的中秋节也于2012年被列入其中,辽宁省铁岭市获得该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虽然中韩学者对两国的中秋节进行过探讨,但对其进行比较的研究却缺乏深度。为弥补前人研究的不足,本文将考察中韩两国中秋节风俗的异同点。另外,需要强调的是,为区分两国的风俗,本文将以“中秋节”和“秋夕”来分别指称中韩两国的农历八月十五日。

 

 

二、秋夕节和中秋节的起源

 

(一)秋夕和中秋节的名称

 

农历八月十五日在韩国被称为“秋夕”“中秋(한가위가윗날)”“嘉俳(가배)”“仲秋节”等,其中“秋夕”“中秋”是韩国人经常使用的名称。秋夕在新罗时期已经成为一种节日,在高丽时期成为九大传统节日之一,这一天国家会给官员们放假1天。然而,像正月初一、腊祭等节日会休假7天,正月十五、寒食、立夏、夏至、三伏、中元(农历七月十五日)、八关等节日会休假3天,与此相比,人们对秋夕的重视程度似乎并不高。但在朝鲜王朝时期,秋夕与春节、寒食、端午节并称为四大节日;在现代韩国,秋夕与春节齐名成为两大节日之一。由此,秋夕的地位逐渐提高。

 

秋夕是“中秋之夕”或“秋分夕月”的简称,从高丽时期开始被广泛使用,至今仍是农历八月十五的指称。有人说,在新罗中期以后,汉字开始盛行,当时的人们把中国的“中秋”和“月夕”简称为“秋夕”。然而,在中国也有“秋夕”一词,意为“圆月升起的秋夜”,正如唐朝诗人杜牧的七言绝句《秋夕》里所描绘的那般情境。在中国,“秋夕”不是节目的固有名词,这一点与韩国有所区别。

 

《三国史记》中,在儒理尼师今时期出现的“嘉俳”是韩国历史上最为悠久的秋夕名称。崔永年(1856—1935)在其著作《海东竹枝》中提到,秋夕起源于新罗的嘉俳日;柳晚恭在其著作《岁时风谣》(1843)中指出,农历八月十五的秋夕是最大的节日,它起源于嘉俳。“嘉俳(가배)”是“가부”·“가뷔”的音译,意为“中间(가운데)”。如今,韩国岭南地区的人把“中间(가운데)”称为“가분데”,“中央(가위)”称为“가부”,“秋夕(가윗날)”称为“가붓날”。秋夕的另一个名称“한가위”中,“”除了有“第一、大”的意思之外,还有“正中央”的意思。因此,秋夕是八月正中央的节目。韩国近现代诗人梁柱东认为“한가위”中的“가위”是由“嘉俳(가배)”,再到“가위”演变而来的。

 

在中国,农历八月十五日被称为“中秋节”“仲秋节”。所谓“中秋”,是因为八月十五“三秋恰半”,故称“中秋”。同时,因为八月居孟仲季三秋之中,故又称“仲秋节”。另外,这一天还被称为“八月节”“八月半”“八月会”。除此之外,中国中秋节还有与月亮相关的名称,如“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等。由此可见,从中国古代起,赏月一直是中国中秋节的主要风俗。“月夕”是指明月当空的夜晚,“玩月”是指赏月,而“圆月”是指全家人一起赏月。中秋节的月亮在一年中格外明亮,堪称最佳。实际上,中秋节气温凉爽且温暖,空中水蒸气相对减少,气压高,风力小,尘埃少,空气清净,月亮向地球反射阳光,所以显得又圆又明亮。

 

此外,中秋节还有祭月活动,因而被称为“拜月节”;又因人们互送月饼全家聚在一起吃月饼,也被称为“团圆节”。在中国北京,中秋时节适逢各种瓜果成熟上市,因此又被称为“果子节”。另外,不同地区中秋节的时间也不同,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台州市、舟山市等地为农历八月十六日,广东省清远市为八月十三日,三坑镇为八月十四日。

 

(二)中秋节起源说的分歧

 

2008年中国中秋节被指定为法定公休日之前,中国学界围绕中秋节的起源产生了一系列争论。一是中国中秋节是否起源于新罗,二是中国中秋节的形成于唐朝还是宋朝。

 

第一次争论产生的原因是1996年和2003年有中国学者发表了论文,认为中国中秋节起源于新罗。熊飞以日本僧侣圆仁(794864)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的记录为依据,主张中秋节起源于新罗。对此,杨琳在2000年反驳道,唐朝作为强国,没有理由接受小国新罗的节日,把新罗在与唐朝属国渤海的战争中获胜的日子看成中秋节的起源,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唐朝不可能接受如此屈辱的一天。并且,早在唐朝就有赏月等与中秋节相关的风俗,这些风俗比山东的赤山法华院出现得更早。2003年,有学者再次提出中秋节起源于新罗,认为唐朝的中秋习俗只在上层阶级盛行。当时的唐朝偏爱胡人的风俗,然而在唐新罗人带来的秋夕风俗对唐朝人产生了影响,这使唐朝的赏月风俗和新罗的秋夕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了北宋时期的中秋节。对此,黄涛在2008年再次进行了反驳,称该说没有提出中国中秋节和新罗秋夕的具体相关性。他认为,唐朝初期赏月、作诗、喝酒的风俗直接影响了唐朝中期以后的下层阶级,从而成为唐朝末期全社会盛行的节日,这才是中秋节的起源。因此,中国的中秋节与新罗的秋夕没有任何关系。

 

第二次争论的原因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形成。这些争论可以总体概括为唐朝起源说和宋朝起源说。张泽咸、李斌城、吴玉贵、杨琳、张勃、黄涛等学者认为在唐朝就有“中秋(仲秋)”或“八月十五夜”等名称,并且以唐朝赏月诗、嫦娥奔月和唐明皇游月宫的故事为例,说明在唐朝就有中秋节。与此相反,尚秉和、周一良、萧放、朱红、熊海英等学者则认为中秋节起源于宋朝。其原因是,他们发现唐朝园仁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南朝梁宗的《荆楚岁时记》、唐末韩鄂的《岁华纪丽》以及宋朝李昉的《太平御览》等著作中,均未提到有关中秋节的内容。

 

在中国,以节气为主题的原有民俗活动,普遍会得到民众的认可和参与。这种观点可以解释唐朝的赏月、作诗及饮酒是否属于中秋风俗。具体来说,在唐朝并没有祭月、分享月饼、做游戏等重要的中秋风俗,这些风俗都是在北宋以后才出现的,因此中秋节起源于宋朝的主张更具说服力。《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记载了一些有关韩国秋夕的风俗:其一,吃馎饨饼食;其二,其他国家没有此节,只有新罗有,原因是追慕故国;其三,新罗与渤海国相战获胜,为纪念这一天设定了中秋节;第四,人们会唱歌、跳舞,管弦乐演奏也会持续3天。与中国的中秋相比,新罗的秋夕亦极具特色。但是,把新罗与渤海国相战获胜的日子当作秋夕,这一说法缺乏依据。其原因是,这可能是生活在异国他乡的新罗人希望用光荣的历史来克服异国艰苦生活的心理的表现,也可能是秋夕能表达对死者的祭奠。

 

在中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中。赏月的意象也曾出现在《诗经》中,其与月崇拜思想均有悠久的历史。然而,它们并没有像唐朝一样将赏月与中秋节联系起来。《全唐诗》共收录了130多首有关八月十五或中秋的赏月诗,共有80多名诗人参与创作。其中,李白被称为“月亮诗人”,韩国歌曲《月打令》的歌词“李太白讴歌的月亮”,正是对这一称号的真实写照。虽然中国学者将唐朝视为中秋节的起源,但中国历史上最悠久的岁时记——《荆楚岁时记》和唐朝徐坚撰写的《初学记》中,均未出现中秋节习俗,只记载了仲秋季节的太阳和星宿。

 

中秋节故事中经常出现的人物是唐玄宗(685762)。五代王仁裕的小说《开元天宝遗事》记载了玄宗欲建造“望月台”的故事,《唐逸史》中又记载了玄宗中秋节赏月的故事。另外,北宋时期的《太平广记》中还记载了玄宗游月宫,见到了一群美貌的仙子,并聆听月中天乐的故事。然而,这只是人们编造的宋朝民间故事。

 

在宋朝,农历八月十五日成为盛大的节日,大家聚在一起赏月、喝酒,元代也保留了这种风俗。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录了北宋河南开封的中秋风俗。这一天,各酒店有新酒售卖,各种应季食物都纷纷上市,大人们饮酒赏月、唱歌跳舞,孩子们彻夜嬉戏玩耍。总之,人们把中秋节当作一种节气来庆祝。之后在元朝费著撰写的《岁华纪丽谱》中,记载了南宋时期四川成都地区的岁时风俗,其中就包括中秋节的赏月和演出。

 

宋朝和唐朝中秋节的区别在于,唐朝主要在晚上设酒宴、赏月,而宋朝则整天都在庆祝节目。朝廷也极为重视中秋节,会令官员休假一天。在唐朝,庆祝中秋节的一般是文人或中上层阶级,而在宋朝,中秋节也是普通人的节日。《全宋词》共收录了210首有关中秋的词,涉及月色、乡愁等内容,有嫦娥、玉兔、蟾蜍、桂树、月宫、琼楼等意象。

 

据前文提及的《帝京景物略》记载,中秋的风俗到了明朝发生了很大变化,唐宋时期的赏月风俗逐渐淡化,出现了祭月光神、互送月饼和水果等新风俗。虽然唐宋时期也有祭月,但并非在中秋节举行。然而在明朝,全家人一起祭月祈福、吃饭成为最重要的风俗,出嫁的女性要在娘家过中秋节。此外,月饼原是中秋节献给月神的祭品,但在明朝却成为节日食品和人们互送的礼物。因此,月饼也被称为“团圆饼”。

 

三、秋夕与中秋节风俗

 

韩国和中国农历八月十五的风俗存在异同点以及关联性。两国对满月所赋予的意义相同,赏月、饮酒、歌舞、家庭聚会、省亲、月夜游戏、节气饮食等也存在相同之处。不同点在于,韩国重视祭祀和扫墓,中国则重视赏月和祭月。同时,节目有关的名称以及与月亮相关的神话、传说等存在一定的联系。朝鲜时代文人们的秋夕诗作中常常会出现中国的与月亮相关的神话人物以及传说等。

 

(一)赏月与风月

 

无论韩国的秋夕,还是中国的中秋节,都有赏月的习俗。但韩国称正月十五为“满月”“圆月”,可见正月里的满月比八月的满月有着更丰富的意义。正月十五是新年中升起的第一个满月。每年正月十五,村庄会设望月台用来赏月,人们会向满月为自己和家人祈福、祈愿,还会通过月光预测农耕年景,并在月下玩拔河、燃篝火等游戏。

 

和中国相比,韩国与秋夕赏月相关的诗作和饮酒风俗相对较少。三国时期几乎没有与秋夕赏月和诗歌创作相关的记录,高丽时期起才开始出现相关记录。而《高丽史》中虽有赏月、宴会、作诗的相关记录,但非常少。高丽文人秋夕赏月的相关诗作是从中国传入的,朝鲜成宗(14691494年在位)也曾表示赏月并非朝鲜风俗。《京都志》《洌阳岁时记》《东国岁时记》等朝鲜后期岁时记中也未出现相关记载。与此相反,日本的中秋节盛行赏月风俗,他们称之为“月见”或“十五夜”,也会像中国一样举行赏月活动。可见,中秋的风俗流传到了日本。

 

朝鲜前期,秋夕时文人们会在楼阁上赏月、饮酒、作诗。其中,相当一部分诗歌中不仅出现了“中秋”这一名称,还出现了嫦娥、长生不老药、桂树、玉兔、蟾蜍、月宫、广寒宫、李太白等唐诗宋词中的主要意象。朝鲜后期也存在这种现象,同时又增添了唐明皇游月宫、苏东坡、《霓裳羽衣曲》等新素材。

 

如前文所述,唐朝的中秋节在上层阶级盛行,主要有赏月、作诗、饮酒等风俗。宋朝的《东京梦华录》《梦梁录》《武林旧事》《醉翁谈录》等书中也有相关记录。如《梦梁录》中称中秋节为“月夕”,书中记载王孙公子和富豪显贵们会在中秋节时登上楼阁赏月,伴着琴声饮酒、歌唱,彻夜狂欢。上层阶级的赏月风俗传入民间,平民百姓们也开始登上小小的楼台赏月,家人们一起饮酒、吃饭,穷人也可以抵押衣服喝酒,都城街道上的店铺摊点一直营业到五更(凌晨35点),赏月的人们直到凌晨才会散去。

 

在明朝,人们也会在中秋节时赏月,并和亲戚朋友聚在一起饮酒、吃月饼。《熙朝乐事》一书中记载了明朝江苏钱塘的诸多岁时风俗。书中记载,人们会在中秋时赏月,祈愿全家像圆月一样美满和睦,并在船上装上酒,随着水流嬉戏至凌晨,与白天无甚不同。从古至今,赏月始终是中国中秋节的重要习俗。在福建福鼎地区,人们会抱着孩子一同赏月,传说如果孩子在赏月时用手指月亮,月神会割断孩子的耳朵。

 

(二)祭祖与祭月

 

韩国和中国都会在农历八月十五这天举行祭祀,这是秋夕和中秋节的共同点。不同点在于韩国是祭祖,中国则是祭月。《荆楚岁时记》《初学记》《东京梦华录》《熙朝乐事》《帝京景物略》《帝京岁时纪胜》《燕京岁时记》等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岁时记中都没有中秋节祭祖或扫墓的记录。祭祖是韩国独有的秋夕风俗。在现代韩国,即使交通拥堵,人们仍会返乡祭祖。而中国中秋节时却没有扫墓的习俗。

 

(三)秋夕祭礼

 

秋夕祭礼或起源于伽倻国。据《三国遗事》记载,秋夕这天,从首露王庙祠堂到第九代孙,人们都会为其摆上丰盛洁净的祭祀食物。李瀷(16811763)和李圭景(1788—?)也认为,秋夕扫墓是从首露王陵墓祭典开始的。在新罗时期,除秋夕以外,人们也会在每年的一月二日、一月五日、五月五日、七月上旬、八月一日以及八月十五日共举行6次五庙祭礼。这些祭礼时间与《礼记》中规定的不同,与后汉以来中国的一年五次宗庙祭祀也不同。这说明新罗人对祭祀时间的选择,是建立在新罗固有时间观念和对自然现象认识的宗教观念基础上的。

 

高丽时期也将秋夕规定为国家礼仪。君主们会在景灵殿举行追悼先祖的祭礼。恭让王时期颁布了士大夫礼,规定秋夕时士大夫要参与祭祀。李穑(13281396)、元天锡(1330—?)等参加扫墓祭礼的记录表明,当时士大夫的秋夕扫墓被视为理学的嘉礼。

 

朝鲜时期王室的秋夕祭祀从太祖李成桂开始,一直持续到纯宗时期。世宗时期规定秋夕时举行宗庙祭礼。1427年,世宗专门向守丧三年以及会在每月和节日时扫墓的黄海道孝子赠送了经典,而罢免了五年未扫墓的司宪府艺文提学金末。朝鲜时期的文人也在诗中表达了扫墓的重要性。

 

秋夕是高丽时期的四大节日之一。朝鲜时代,秋夕与春节、端午并称为三大节日。除士大夫以外,平民百姓也会在秋夕扫墓。李珥(15361584)以《家礼》为依托,主张在寒食和秋夕时扫墓,此后扫墓一直是一种节日祭祀活动,并持续到朝鲜后期。

 

朝鲜时期的文人金迈淳(17761840)记录了该时期的岁时风俗,他曾写道,秋夕扫墓甚至比寒食扫墓更多。柳晚恭(17931869)也曾说,秋夕时人们会像寒食一样进行扫墓,其他岁时记中也认为秋夕应当同寒食一样进行扫墓。19世纪中期,金迴洙还记载了黄花鱼片、干明太鱼、松饼、高梁酒、凉拌匏瓜、芋头汤等扫墓祭品。此外,朝鲜时期的文集上也有很多秋夕家庙祭祀的内容。这说明从三国时代到朝鲜时代,秋夕祭礼的地位有所提升。如今,秋夕同春节发展为韩国的两大节日,祭拜祖先和扫墓的习俗也流传下来。

 

(四)中秋节的祭月习俗

 

在中国,祭月由来已久。北京月坛是明朝皇帝祭祀的地方。据说,中国的中秋节祭祀起源于古代秋分的祭月仪式,或感谢土地神带来收获的祭祀活动。民间的中秋祭祀始于宋朝,但形式较为简单,且没有献祭品。具体的祭祀形式主要是少年、少女们向月亮祈愿。金盈之所著的《新编醉翁谈录》中写道:“中秋节时,城里的少年、少女们会穿上成人的服饰登上楼阁或在院子里祭月。”到了明朝,人们会在祭月时陈设祭品,直至20世纪50年代,祭月一直是中秋节的重要风俗,这种习俗又被称为“拜月”“供月”“祭太阴”等。

 

中国近代诗人富察敦崇曾在其著作《燕京岁时记》中,真实地描述了清末的祭月场景。中秋的月亮升起后,人们在院里摆上水果、毛豆、鸡冠花等举行祭祀。皎洁的月光酒满大地,云彩开始消失的时候,人们会互相敬酒、谈笑风生,的确是一个美好的节日。祭月时,男人们大都不会行礼,正所谓“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民国时期,女性主导了祭月活动。“男不拜月,女不祭灶”这一习俗至今在中国依然适用,但有的地方男性也会参加祭祀。山西东南地区有“女不望月”的说法,即女性不能祭月。而在现代社会,全家人都可以参与祭月活动,女性按照年龄顺序祭月后,男性们才会开始。

 

在中国,不同地区对祭月的称呼不同,如齐月宫(江苏苏州)、谢平安(江苏镇江)、拜月宫(福建政和)、愿月(河南中牟)、椓月姑(广东长乐)、拜月光(广东四会)、敬月光(贵州绥阳)、献月亮(甘肃灵台)等,其名称中大都包含“月”字。人们称月神为“月姑(月亮娘娘)”。但在清朝以后,受宗教影响,也出现了道教太阴星君、佛教月光遍照菩萨、财神关圣帝君(关羽)等多种说法。

 

中国的嫦娥神话家喻户晓,故事将月亮拟人化,体现了人们对月神的崇拜。战国时期便已出现与嫦娥有关的记录。《周易》记载,嫦娥吃了西王母给的长生不老药后飘到月亮上,成为月神。《山海经》中则称嫦娥为“常羲”。汉代《淮南子》中写道,月亮上的精怪原是一只蟾蜍,人们把它称为“嫦娥”“姮娥”“常娥”“常羲”等,后来“嫦娥”成为固定的称呼。汉朝刘向(前77—前6)所著《五经通义》中有“月中有兔与蟾蜍”的说法。唐朝则有“吴刚伐桂”的神话。吴刚想砍掉月亮上的桂树,但桂树即砍即合,始终未能砍倒。可见,很久以前嫦娥便成为中国人心中的月神。中国将月球探测器命名为“嫦娥”的原因也在于此,最近“嫦娥五号”还从月球上带回了土壤样品。

 

除此之外,人们也会祭拜玉兔。传说月宫里的玉兔会在中秋节时用仙药为人类治病,驱走人间的灾难。于是,为报答玉兔的恩德,人们会在中秋节时祭拜玉兔。明朝纪坤曾记载:“京师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清末,人们甚至制作了100多厘米高、价值万两的大型玉兔,并陈设香、花瓶、水果等用以祭祀。毛豆是中秋节特别为玉兔准备的祭品,因为玉兔喜欢毛豆。此外,不同地区还会陈设不同的祭品用以祈愿丰收。如:山西地区把嫩黄豆角带皮煮熟,颜色呈金黄,称其为“金秋”;山东地区用绿豆;贵州开阳地区用向日葵;天津地区用鸡冠花和萝卜等。

 

北京人称泥塑兔子为“兔儿爷”,天津人称之为“兔二爷”,济南则称“兔子王”,一般在中秋节前一个月便开始售卖。北京东四牌楼一带、山东济南普利门和舜井街一带的小摊上,兔子玩偶非常有名。商人们打扮成成双成对的兔子爷爷和兔子奶奶,来吸引人们的注意。泥塑兔子最初是中秋节祭祀用品,后来成为儿童玩具。

 

祭月时,人们在庭院里设上祭桌,摆上神像、月饼、水果以及香炉、烛台花瓶等,花瓶中分别插着献给玉兔的毛豆枝和象征月桂树的紫红色鸡冠花。祭桌下方则放着献给神的黄钱、元宝等纸钱和象征着粮食的纸类。待满月升起后,便开始祭祀。

 

中秋祭祀时,西瓜和月饼是必不可少的祭品,此外还有石榴、梨、大枣、栗子、柿子等。江南一带也会用莲藕和红菱,广东、广西还会用芋头和葡萄柚。这些水果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都像月亮一样圆润,其中蕴含着“吉祥”之意。“西瓜”的“西”音同“喜悦”的“喜”,红色、多籽分别代表“发展”与“多财”,圆形则寓意“团圆”,因此西瓜与月饼一样是祭月时重要的祭品。人们通常把西瓜切成莲花形状,寓意“连生贵子”。除此之外,石榴(多子)、柿子(万事如意)、花生(长寿)、大枣和栗子(儿孙早日成人)等也是重要的中秋祭品。北方地区还会用梨作祭品,然而在浙江、上海等地,梨与“离”谐音,因此不用作祭品。

 

另外,一些水果祭品组合在一起有着美好的寓意。北京人认为,柿子和苹果寓意“事事平安”,大枣和苹果寓意“早早平安”,栗子和柿子寓意“利市”。桃子代表长寿,石榴代表多子,桃子和石榴组合在一起寓意“桃献千年寿,榴开百子图”。上海人则认为菱、石榴、莲藕、柿子四色鲜果寓意“前留后嗣”。

 

祭月结束后,人们会焚烧祭桌上的月光纸。月光纸是一种“纸马”,即画有神像的纸,亦称“月光神马”“月光神儿”“月亮马儿”“兔儿爷马儿”“月宫稿”“月姥娘马”等。月光纸通过木板印刷而成,包含红、黄、白三种颜色。黄色月光纸通常印“月光遍照菩萨”(佛教)或“太阴星君”(道教),普通家庭使用最多。红色月光纸通常印财神、关羽、达摩或广寒宫、目桂树、拿着杵的玉兔仙等。

 

明朝《北京岁华记》中有关于月光纸的记载:“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兔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兔,男女肃拜烧香,且而焚之。”清朝《帝京岁时纪胜》称月光纸为“纸马”,纸上刻有道教神像“月府素曜太阴皇君”。1906年,文人富察敦崇所著《燕京岁时记》中,详细记载了月光马的图像及大小等。太阴星君神像被称为“神马儿”,神像下面是月宫和手拿石杵像人一样站立着的捣药玉兔。此外,月光纸着色精巧、辉煌灿烂,很多地方都有售卖。长的有七八尺,短的有二三尺,神像头上还有两面红绿色或黄色的旗帜。焚香结束,祭祀完成后,还会焚烧千张和元宝。千张由中空的纸捆绑而成,代表去往阴间的路费。

 

(五)省亲与团圆节

 

在农历八月十五这天,韩国和中国均有出嫁女儿回娘家的风俗。在韩国,新媳妇秋夕前后回娘家被称为“온보기”。封建时代,已婚女性只能在节日、父母生日以及忌日时回家省亲。若女性出嫁后三年内未能省亲,便一生不能回家省亲。人们认为若女性出嫁三年后回家省亲,父母会短命,有的女性因此一生未能回家探望父母。若有的人家家规严格,媳妇无法回家省亲,或出于某些原因不能回娘家时,两家可以提前联系,媳妇通过“반보기”与家人见面。在韩国,“반보기”是指在两家中间的某地会面,也称为“中路相逢”。

 

19世纪中期《农家月令歌》中便描绘了秋夕省亲的故事。诗歌中婆家给回家省亲的儿媳带了年糕、酒、肉等,家人给予辛苦耕作的女儿诸多安慰。《岁时风谣》的作者柳晚恭,也对女儿带着年糕、米糕省亲的风俗进行了介绍。

 

 “中路相逢”这一风俗仅存在于京畿以南地区。除秋夕以外,春天或秋天天气好的时候,亲家们也会在指定的场所见面谈心。虽然“中路相逢”风俗已经不复存在,但相关的口传歌词仍在流传。

 

中国的中秋节又称“团圆节”。顾名思义,女性们要在中秋时回娘家探望父母,当天还要回到婆家与丈夫一同过中秋,这种风俗早在明朝便已出现。在山西,女子回娘家时丈夫也会同去,娘家人会用酒招待女婿,并在他们回家时送给亲家月饼。因此,山西的中秋节也是“迎接女婿的日子”,被称为“迎婿节”。在江苏扬州,出嫁的女儿要在八月十六回娘家探亲、吃月饼。

 

与此相反,有的地方认为出嫁的女儿一定要在婆家过中秋。山东胶东半岛地区有句俗语“宁留女一秋,不留女中秋”,意思是说出嫁的女儿一定要在婆家过中秋,结婚不到一年的新娘会带着炸鱼、形状多样的烤制食品以及饺子等去婆家过中秋节,这些食物都含有祝福之意。

 

(六)月饼与松饼

 

节日食品最能体现韩国秋夕和中国中秋节的差异。韩国的松饼和中国的月饼形态不同,制作方法也不同。

 

1、松饼

 

松饼是秋夕的代表性食物。制作松饼时,会放豆子、红豆、栗子、大枣等,所有食材都是当季的。韩语中“송편(松饼)”对应的汉字为松䭏、松饼、松叶饼、松叶夹饼、叶子饽等。《汉都十咏》作者徐居正(1420—1488)曾用“黄金饼”来形容中秋的月亮。《屠门大嚼》(1611)中称“송편”为“松饼”,1680年左右(肃宗时期)发行的饮食类书籍《要录》(作者不详)中对松饼的制作方法进行了说明:“用粳米粉做成年糕,垫上松叶蒸好后用水冲洗,”实学家李瀷(1681—1764)曾写道:“又按《高丽史·赵彝传》,元丞相安童信金裕之诳,来求松膏饼三十斤。裕以为自生于松上,其实取松白皮,熟炼百杵,和蜜汁粘,作饼者也。今市上最多此物,俗之流传,久而不衰如此。东俗又有松饼者,溲米为饼,豏以菜豆之类,就甑中蒸熟,而取松叶先铺,摊饼其上,使不黏着,故名松饼也。彼未必是此物,而名则雅好,今以松上饼为称亦可。”高丽时期的松膏饼与松饼名字相似,但有所不同。高丽高宗时期,金裕骗中国人称松膏饼是松树上结的,但实为一种糕点,将松树白皮剥下煮熟后,放在石臼里捣碎,再加入蜂蜜和米粉而成。

 

松饼不仅是朝鲜时代的节日食品,也是日常食物。除中秋外,长工日(21日,这天主人犒劳长工)、三月三、四月初八、端午、流头节、秋冬等也会吃松饼。祠堂或宗庙祭祀时,松饼会用作祭祀品,有时国王也会赏赐松饼。李文健(14941567)《默斋日记》中说,松饼是三月三祠堂中供奉给天神的食物,李贤辅(号龙岩,14671555)观察水东的秋收情况时,曾在净方寺过夜,当时雪淳大师便用松饼招待他。柳梦寅(15591623)四月登山时,善修僧人也曾用松饼等招待他。可见,松饼也受僧人们的喜爱。据李植(15841647)记载,松饼是四月初八的祭品,而许筠(15691618)则称松饼是春天的食物,却未曾提及秋夕吃松饼的风俗。沈钦(15661628)曾写道,人们会在流头节制作松饼,作为礼物送给邻居。丁若镛(号茶山,17621836)春天从楼山搬到会贤房澹然斋时,曾作诗描绘了妻子忙着用鱼肉做松饼馅的样子。

 

据朝鲜后期岁时记《京都杂志》和《洌阳岁时记》(1819)记载,只有农历二月初一奴婢节时才会吃松饼。与此相反,《东国岁时记》(1849)中记载奴婢节和秋夕都会吃松饼。奴婢节所做的松饼是用元宵节时存的粮食制作而成,会按照奴婢们的年龄分给他们吃。这些松饼具有农活开始前招待奴婢的含义。秋夕松饼和奴婢节松饼最大的区别在于秋夕会用新米制作松饼,所以秋夕时用早稻制作的松饼又称“早稻松饼”。由于是用新的谷物制作而成,所以这些松饼也会用作祭祀,以感谢祖先。同样,秋夕的酒也是用新米酿造而成,与松饼共同用来祭祖。

 

18世纪时,松饼成为秋夕的节日食品。朝鲜后期,义城学者任必大(17091773)称,松饼是端午、七夕以及秋夕的节目食品。如前文所述,《东国岁时记》中也有秋夕制作松饼的相关记载。据19世纪末《崔炳彩日记》所述,四月八日、六月一日、六月六日、六月二十、七月八日(末伏)、八月十五(秋夕)等节气或在平时,人们都会做松饼来食用。赵冕镐(18031887)曾记载,秋夕家家户户都会吃松饼和芋头,丁学游(17861855)的《农家月令歌》和金允植(18351922)的诗中也提及秋夕松饼。人们还会同邻居分享松饼,《荷斋日记(18911911)》作者池圭植曾在八月十七日与两三位同僚一起回家蒸松饼吃。《海东竹枝》作者崔永年(18561935)曾在秋夕时做松饼祭祀,并称之为“秋夕松饼”。《年糕打令》是一首以各季节年糕为主题的月令体歌曲,其中也有“八月剪刀,早稻松饼”的歌词。

 

虽然20世纪二三十年代松饼已成为秋夕的节日食品,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部分水稻种植不发达的岛屿地区仍无法吃到松饼。济州岛几乎没有水稻种植,因此几乎只在秋夕时吃。

 

后来,松饼也开始在中国售卖,被称作“高丽饼”。曾作为冬至使节团一员访间中国燕京的李海应(17751825)和1828年燕行使臣随行人员朴思浩曾记录过这样的场景,丙子战争(16361637)时,一些被抓走的人后来在一个叫作“高丽堡”的村庄定居下来。他们仿照朝鲜的松饼制成了“高丽饼”。使团经过此地时,村民们携带糕点盒在路上竟相出售。由此可看出朝鲜人十分喜欢松饼,且松饼非常适合果腹。

 

松饼呈半月形,与圆圆的月饼不同。张正龙认为半月意味着成长和发展。民间也有满月会逐渐倾斜,而半月则逐渐圆满的说法。罗景秀称,松饼与稻种形状相似,人们在松饼内部放入满满的馅料,体现了期待硕果的心理。松饼皮是米糠,馅是米粒,人们会在放馅料时用力按压,尽量填满。从松饼的样子可以看出,它承载着人们希望稻粒饱满、期待成熟的愿望。因此,松饼也被视为一种具有巫术性质的、祈愿丰收的节日食品。制作松饼时,先揉成圆团,然后将中间部分按出凹陷,填满豆子或红豆等谷物后折起来,整个过程就像在制作一个存满谷物的岛屿。正如人们在正月十五吃象征着“岛”的菜包饭一样,秋夕也会吃松饼以祈愿丰收。

 

2、月饼

 

俗话说“不吃月饼便不是过中秋节”,可见月饼是中秋节的象征。中国的月饼和月亮一样为圆形,寓意“团圆”“圆满”。南宋《梦梁录》中出现了“月饼”一词,但月饼直到明朝才成为民间的节日食品和祭品。明朝地方志记载,整个中国都会在中秋节摆月饼、酒、水果等用以祭祀,祭祀完成后吃月饼。吃月饼时,人们会按照人数将月饼切成相同大小食用。由此可见,当时的月饼较大,可由多人共同食用。

 

明朝起,月饼成为一种礼品。据《熙朝乐事》记载,月饼作为礼物,寓意全家像圆月一样团圆、和睦。另外,月饼上也会刻兔子、蟾蜍、仙女等中秋节有关传说中的事物,中秋节时吃的月饼被称作“团圆月饼”。

 

制作月饼时,先将面粉揉成薄片,然后放入各种水果、蜂蜜、蔬菜等,最后包起来制成圆形。月饼大小不一,有的很小,一人可吃下多个,有的则极大,可供全家人同时食用。据记载,明朝曾有直径60厘米的月饼。

 

月饼的由来有多种说法,其中最广泛的一种称月饼起源于元朝。据说朱元璋曾以中秋节为由,将写有起义日期的纸条藏在糕点里分发给人们,这种糕点便是月饼。但不同版本的内容略有差异。也有说法称,唐高宗品尝西域胡饼后觉得味道很好,形状像圆月一样,所以分给大臣们食用,从那以后胡饼便成了月饼。还有说法称,汉朝时张骞把从西域带来的芝麻和核桃制成圆形糕点献给皇帝。到了唐朝,唐玄宗和杨贵妃将其命名为月饼。但文献记载,“月饼”这一名称出现在宋朝,在明朝用作祭月食品,在清朝人们开始在月饼上写字、添加香料等,大小、种类变得丰富多样。由此可见,月饼可能是由胡饼演变而来,并非源于中国。

 

不同地区月饼的大小和味道也不尽相同。月饼生产也由模具生产逐渐转变为机械化批量生产。如今,在中国北方,北京月饼最为有名,南方地区则以苏州月饼为最。月饼皮薄松软、馅料充足。月饼馅包括糖、芝麻、茶、水果、蔬菜、猪肉、牛肉等多种类型,可根据喜好自由选择。

 

如今,韩国人秋夕吃的松饼仍是各家各户亲自制作而成,而中国的月饼大都是购买的,且会用作礼物。《东国岁时记》中虽然有朝鲜日治时期通过报纸销售松饼的相关记录,但韩国人仍然认为应当亲自制作松饼。与之相反,月饼日益商业化,原料和口味日益丰富,包装高级、价格较贵的月饼也在销售。

 

另外,中日韩三国在中秋节均有食用芋头的习俗。日本的“月见”甚至可以称为“芋头节”。丁学游《农家月令歌》八月令中有这样一段话:“秋夕时节歇一歇,尝尝干明太鱼、黄花鱼酱吧,用新稻酒、松饼、凉拌匏瓜、芋头汤祭祖、分给邻居吃吧。”《岁时风谣》作者柳晚恭也曾记载时令食品芋头汤。《荷斋日记》中记载了秋夕时用松饼和芋头汤祭祀,以悼念母亲的内容。由此可见,芋头也是秋夕节日食品,据说芋头在秋季营养高,味道鲜美。在韩国民画或纹样中,芋头代表健康长寿。

 

中国的北方和南方地区都会吃芋头。1638年,芋头从南方传入山东胶东半岛。芋头种类繁多,其中姜疃镇的孤芋和花芋最有名,这里的芋头皮薄、淀粉多、糖分多,且体积大、味道香。芋头也被称为“陆地上的莲花”,作为一种秋日补品,中国每年都有大量芋头出口海外。此外,“芋”音同“裕”,因此人们将芋头视为幸运的食物。节日、结婚以及举办宴会时,人们会煮芋头祈愿好运。但中国人不像韩国人一样喝芋头汤。

 

(七)秋夕和中秋节的民俗象征

 

虽然中韩两国民俗的含义相同,但根据地区差异,民俗事象并不同。在韩国,秋夕有各种各样的民俗活动,如祈求丰收、祈子等。另外,人们还通过玩游戏来感谢丰收。

 

 1、祈求丰收

 

韩国有“五月农夫,八月神仙”一说,意指农民在五月为种好庄稼,汗流浃背,衣衫尽湿,到了八月,一年农事结束,与春季农事相比,少用点力气也能过上神仙般的日子。因此,秋夕也是享受八月收获的时节。洪锡谟的《东国岁时记》提到,秋夕是谷物成熟、秋收将近的时节,为庆祝这个节日,全村人宰鸡酿酒,“醉饱”以庆。柳晚恭的《岁时风谣》中讲,农民们希望“无加无减似嘉俳”,俗语中也有“无加又无减,长如嘉俳日”的说法。金迈淳所写的《洌阳岁时记》也提到,秋夕这一天再贫穷的人也会宰鸡酿酒,桌子上摆满佐酒菜肴和水果。因此,在韩国就流传了这样一句俗语——“加也勿减也勿”,即“不多不少”之意。朝鲜文人赵云从认为,与首都地区相比,地方农民更重视八月十五日。其原因是粮食收获期将近,而且秋意渐浓也意味着更加富饶。

 

在秋夕这一天,可以通过天气来判断农业生产情况。若天气晴朗便是好年景,反之,若下雨,便是荒年。如果秋夕前下霜,第二年大麦就会歉收,这是因为降雨和霜冻会对即将收获的作物产生致命的伤害。如果浮云满天或万里无云,当年的大麦也会歉收,只有云量适中,距离适当,才能迎来丰年。同样,在中国也认为中秋节阴天下雨不利于农业生产。例如,如果中秋节下雨,第二年正月十五一定是阴天或下雪。在中国其他地区也有类似的说法。河北有“八月十五洒一阵,旱到来年五月尽”的说法。江苏和北京有“七月十五发洪水,中秋是好年景”的说法,这也意味着中秋前下雨是好征兆。

 

另外,人们还根据月亮的形状预测风灾。忠清南道地区的人认为,秋夕那天月亮清晰,大麦种植才能顺利。沿海地区的人认为,如果月亮又大又圆,秋天的渔场养殖才会丰收。而釜山地区的人认为,如果月光又白又亮,来年将雨水充足,会是个丰收之年;如果月光泛红,则意味着来年将会是干早之年。同时,还有“月亮残缺方向的村庄会遇到荒年”,“如果看不到月亮,荞麦等谷物会歉收”等说法。此外,朝鲜后期赵在三所著的《琐碎录》中记载,若夜无月色,兔子无法产仔,青蛙无法产卵,荞麦等谷物也将歉收。同样,在中国山西汾阳也有“中秋节月色朦胧,兔子无法下仔,来年会是荒年”的说法。这种观念在宋代便已出现,具有悠久的历史。

 

在中国有许多与韩国类似的观点。上海人认为中秋节月色明亮就是丰年,福建浦城人认为如果月色朦胧来年春天会有大雨。然而,有些地区却认为中秋节浮云满天是吉兆。例如,河南林州人认为这意味着来年小麦将会大丰收;江西南昌、湖南桃源、福建浦城等地的人认为,这意味着能在湖中捕捞很多鱼。可见,人们在通过其他方式积极地打破不祥之兆。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月亮是复活或生命力的象征。因此,在正月十五和一年中月亮最亮、最圆的秋夕,人们会通过赏月来感谢丰收,并祈求来年的愿望能够实现。

 

为了祈求来年丰收,人们还会在秋夕前后割下一把熟透的水稻穗、高梁穗、小米穗,然后绑在一起,挂在柱子或大门上。第二年,这些粮穗可以用作种子,也可以做成年糕供奉祠堂或地主神后再食用。在全罗南道的珍岛,还有小孩子们“爬豆田沟”的风俗。在十四日晚上,孩子们要赤裸着去豆田里,按照自己的年龄来爬相应的步数。据说这样做可以防止身上长疮。另外,也有把做好的食物带去田里的说法,因为这样可以使豆田丰收。

 

在中国有“春祈秋报”的习俗,即在春秋两季祭祀土地神,春耕时祈祷风调雨顺,中秋节丰收时报答神功。农民向中秋节的满月和娥祈五谷丰收,并给土神祭祀的风俗依然在民间流传。在重庆合川,人们会挨家挨户凑钱准备香烛和祭品到土地庙里献祭,或敲鼓,或弹琴,当地称之为“闹土地”。在福建漳浦,乡间农民携酒肉至田间祭祀土地神,城市的后土祠敛钱表演以娱神。在福建龙岩,各乡用灯扎成人形,抬着游行,迎接土地神。

 

在山东,土地神祭祀结束后,儿童手持插香的“月糕”,舞动着胳膊满街唱圆月歌谣。虽然这些歌谣种类多样,但内容几乎都与祈愿丰收有关,如:“向月亮唱歌吧!小麦一斗一斗地收获。唱歌吧!丰收了,稻子熟了,也有家了。唱歌吧!马儿也在井边跳舞。”“月亮圆了,月亮圆了,产量也增加了。月亮升起来了,月亮升起来了,机会难得。”“月亮亮了,孩子们就烧香,月亮圆了,孩子们就开心玩要”等。挨个传唱这些歌谣,直到深夜。

 

女性在中秋节扮演了重要角色,按照阴阳五行学说,月亮为太阴,女为阴,因此女性可以“请月姑”为人们占卜。在福建上杭地区,祭月时会请月姑,方法是以竹筐作为月姑的替身,如果有神降临,竹筐会自己摇动,以其摇动的次数来卜吉凶。在天津地区,有一种独有的习俗——“螃蟹爬月”。具体的做法是把油捻点燃置于蟹背,然后将螃蟹放于院中任其爬行,根据其爬行方向预测一年的财运。如果螃蟹是向家中爬,即主发家、招财进宝,向外爬则主破财。

 

江西临川人在过中秋节时,有种比较特殊的习俗,叫“摆针”。是指人们在这天晚上,将一根针放在茶碗中,盖上盖子后置于庭院中。因为夜间受了露水,所以第二天早上,打开盖子就会发现针上出现铁锈。人们通过观察针上铁锈的位置来预测命运。据说,锈在针尖的话,表示少年晦运,锈若在针的中间,则说明中年不吉。

 

另外,山东微山湖地区在中秋节祭月之前,会举行隆重的祭湖仪式,祭祀的对象是湖神,俗称“大王”“湖大王”“将军”等,祭品为黑猪、白羊、鲜鱼等。祭祀时,将供品摆放在渔船前,点燃鞭炮,之后众人以长幼为序,向船跪拜祷告,祈求丰收。同时,还要摆酒祭祀船民信仰的“伙计神”,俗称“敬伙计”。祭祀结束后,人们会在大船舱内分食供品。

 

中国梁朝时,农历八月十一日到十八日是浙江钱塘观潮的最佳时期。其中十八日是潮水最盛之时,因此在这一天人们会祭祀潮神。为此,男女老少蜂拥而至,为举办活动而临时搭起的帐篷、华丽的帐慢挤满了道路,上下十多里,没有一点空隙。这时,数十名孩子举着彩旗进行冲浪表演,大人们则打球、关扑(以商品为诱饵赌掷财物的博戏)、鱼鼓(一种竹制打击乐器)演奏、弹词等等,声音鼎沸。实际上,人们只是借观潮之名,随意取乐而已。在韩国的高丽时期,也有与此类似的记载:丁酉日,睿宗到兴福寺和永明寺观潮。永明寺位于平壤锦绣山浮碧楼西侧,是睿宗等帝王在大同江玩龙舟游戏时休息、进香的寺庙。

 

之所以在农历八月十五日观潮,是因为十五日大潮时涨潮最为强劲。中秋节这天,潮水由干潮上升为满潮,人们根据涨潮量,预测一年的运势。因为水是创造的源泉,象征生产力,所以涨潮量越多,生产力就越大。另外,水量大,就意味着当年是好时节、丰收年。

 

2、祈子

 

中韩两国均有拜月求子的习俗。在韩国全南地区,人们会望月行礼并许愿,而且还流传着“如果比别人先看到月亮,就会生下儿子”的说法,因此人们会让没有儿子的人先看月亮。月亮是永恒和再生的象征。因为月相变化周期与女性生理期极为相似,而且月亮的盈亏圆缺与女性怀孕时期肚子的膨胀以及分娩后的平复又有相似之处,也愈加使先人们相信月亮与祈子之间的紧密联系。

 

韩国有句俗语:“松饼做得好看,才能嫁个好人家,才能生个漂亮女儿。”因此,女性都精心制作松饼。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是,如果吃到没熟透的松饼,就会生女儿;吃到熟透的松饼,便会生儿子;因此,孕妇都会特意吃蒸熟的松饼。除此之外,人们还会在松饼中横放一片松叶并蒸熟,如果孕妇咬住叶尖部分就会生儿子,反之会生女儿。

 

在中国,人们根据能否看到中秋节的满月来判断是否怀孕。另外,在北方农村,生产后有送面花的习俗。人们通常把面花做成蟾蜍的形状送给邻居,蟾蜍口含核桃或枣,以核桃和枣比喻子女,祝愿儿孙满堂。虽然月蟾蜍是对嫦娥吃了长生不老药的惩罚,但这种风俗是借蟾蜍强大的繁殖能力来祈求多子多福。从西汉末起,月中的精灵由蟾蜍变成了兔子,人们开始向玉兔祈愿怀孕。在陕西,女子出嫁时,会绣制带有兔子图案的围裙穿在身上,期望早日得子。

 

月中桂树的意象出现在唐朝顾封人的诗中,《太平御览》中也引用了《淮南子》中桂树的意象,可见其由来已久。“桂”与“贵”字同音,象征着早生贵子。

 

中秋节的祭品有西瓜、葡萄、石榴、大枣、栗子、大豆等,这些祭品都有多子的含义。此外,民间将中秋节的祈子称为“走月亮”“踏月”。因为人们认为女性在中秋节受到月光照射,便会怀孕,所以一般要赏月到凌晨鸡鸣后再回去。在江苏南京,也有类似说法,想生儿子的女性认为中秋节夜游夫子庙,过了桥便可怀孕。

 

中国南方地区有互赠南瓜的习俗,因为南瓜含有大量的种子,所以人们赋予其多子多孙的吉祥寓意。而且南瓜开花结果的现象与女性怀孕生子的现象相似,于是二者被联系起来。绍兴地区习惯将南瓜放在未能怀孕的女性的被窝里,这样不久之后,她就能怀孕。在贵州地区,有“偷瓜送子”的习俗。村民会在中秋夜去帮忙偷瓜。瓜偷来后,要为它穿上衣服,装成小孩的形状,送到村里没有生儿育女的人家。无子之家在收到瓜后,要请送瓜的人吃月饼,然后将瓜置于床上,与其同睡。第二天,将瓜煮熟,女子吃下即可怀孕生子。

 

与之相类似的祈子民俗还有南方地区盛行的“摸秋”,是指尚未生育的妇女在中秋节晚上偷偷摘取别人菜园的香瓜、芋头、青菜。在福建崇安,妇女入园偷芋头,在月下煎食;在江苏南通,没有孩子的妇女偷别人家中秋祭祀品中的芋头带回家吃;在江西南昌,会有少妇乘夜深人静时到邻居家的菜园偷瓜,俗称“摸青”。另外,安徽有妇女偷别人家的南瓜的习俗,上海有把偷来的南瓜藏在窝棚里的习俗,这些习俗被称为“偷子孙”;妇女抱着南瓜睡觉被称为“留籽子”。可见,这些习俗都是偷别人的东西。然而,与此相反还有一些习俗是让亲朋好友送南瓜,被称为“送瓜”“送子”“送宝”。在湖北,这些习俗与秋季相关联,故被称为“送秋”。此外,在浙江衢州被称为“献生子”,即祝愿早生贵子,在有籽的农作物中,人们之所以偏爱南瓜是因为“南”字的谐音是“男子”的“男”。除了南瓜以外,人们还会用冬瓜、芋头等替代。

 

人们为了祈子去偷南瓜,主人不会责备小偷。然而,在湖北、贵州却与此不同,主人骂得越厉害越好,因为这更能充分体现父母失去子女的心情。瓜偷来后,要给它涂上颜色,穿上衣服,做成孩子的模样。在湖北,有时会在偷来的南瓜上挖洞,并在洞里插上辣椒。在安徽和湖南,人们在南瓜上抹泥土,将其做成孩子模样,送到无子之家烧掉。这时,村里的长寿之人举着灯火,带领队伍,一边高喊,一边放鞭炮,声势浩大地前往无子之家,到家后让南瓜制成的孩子躺在床上,并用被子盖上。同时,还会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吉利话。据说,把人们第二天送来的南瓜煮熟,让无子之妇吃光即可怀孕。《东京梦华录》中也有中秋节收到南瓜和大枣会怀孕的记载。在清朝,人们也会在中秋节赠送南瓜,祝愿早生贵子。由此可见,通过南瓜种子和大枣来祈子的风俗在很早便已经流传了。

 

在广东广州,每逢中秋节,家家户户会竖起旗杆,楼台上会挂灯笼,一家人聚在一起饮酒,这种习俗被称为“竖中秋”。因“灯”谐音“丁”,故挂灯笼含有“添丁”之意。在福建,也有挂灯笼向月宫求子的习俗。另外,还有“摸钉”的习俗,因为“钉”同男丁的“丁”发音相同,所以后来演化成“摸钉”就是祈求生男孩的意思。在上海,已婚妇女在中秋之夜“踏月”时,如果能摸到孔庙的门钉,就可以生下儿子,这种习俗被称为“摸丁东”。

 

在中国民间,人们也把嫦娥称为“月老”,认为其是媒人。如果家中子女还没有结婚,人们就会在中秋节深夜点亮蜡烛和香火,为子女祈祷。另外,为使子女婚后和睦,人们还会用纸制作盒子和鞋子,妥善保管,在子女结婚后烧掉,为的是报答嫦娥。因为“盒”谐音“和”,“鞋”谐音“谐”,故含有“和谐”之意。

 

3、民俗游戏

 

在韩国的秋夕,人们会在月夜里集体进行与农活和满月相关的游戏,而在中国中秋节里,孩子们会玩兔儿爷游戏。秋夕的代表游戏有牛游戏、乌龟游戏、强羌水越来、拔河等。牛游戏和乌龟游戏在忠清道、京畿道、黄海道等地较为普遍,而强羌水越来和拔河分别在全罗道海岸地区和济州岛较为普遍。但是朝鲜时期,秋夕游戏主要是在月夜进行的,说明秋夕游戏与月亮有着密切的关系。

 

牛游戏是为了向帮助干农活的牛表示感谢的游戏。人们会选出一年来给农户提供劳动力的牛和村子里农活做得好的村民,慰劳其这段时间的辛苦劳作。乌龟游戏是对水神龟表示感谢并祈愿丰收的游戏。只有女性才能参与的强羌水越来,是象征满月形象的游戏,因为在农耕社会,满月和女性都象征着富饶。“强羌水越来”又称“江江水越来”,前者据说是来源于忠武公的兵术之一,后者则意为夷狄渡水,但是与强羌水越来类似的圆舞是东北亚地区共有的集体游戏,可以看作是模仿满月的样子围成一个圆圈跳舞,有迎接秋夕、庆祝丰收的意义。济州岛的“照里之戏”是通过“照”字在月夜拔河,赢的一方预示着五谷丰登。中国唐朝时也曾有拔河游戏,但这种传统的“拔河”现在已不复存在。

 

在秋夕前后,韩国人每3年举行一次乡射礼相关的游戏。其中代表性的有射箭、轿子战、守令游戏等。《岁时风谣》作者柳晚恭曾描绘了农家孩童秋夕时玩射箭的画面。射箭被称为“射会”,《东国岁时记》载:“首尔和地方的武士和村民们展开靶子,分组主持,一决胜负,边喝酒边享受射箭的乐趣。”射会与过去的乡射礼有很深的渊源。周朝时,每隔三年乡大夫就要向君主举贤荐能,乡射礼正是为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举行的儒教仪式。朝鲜时期的《国朝五礼仪》中记载,乡射礼作为五礼中的军事仪式,“每年三月三日和九月九日在开城府及各道、州、府、郡、县举行”。

 

轿子战是20世纪90年代初,从庆北义城地区流传下来的私整学童们热衷的游戏,轿子和轿子相撞后轿子破碎的一方为输家。获得胜利的学堂则会多有科举及第者,这一游戏也与乡射礼有很大关系。守令游戏是选一名擅写作有才华的人为守令,将学童分为原告和被告,由守令担任判官,判断是非。守令游戏能够帮助学童增长智慧,祝愿他们将来科举及第步入仕途。中国明清时代每三年举行一次乡试,考试日期在中秋节前后,因此人们用“秋闱夺元”“月中折桂”“蟾宫折桂”等来表达希望金榜题名的心情。

 

中国人在中秋节喜欢舞龙、玩花灯,但代表性的是“兔儿爷”。“兔儿爷”是以黄土为材料,用模具制作成的彩色的兔子形态的玩偶。“兔儿爷”的整体形象是拟人化的兔子,兔子的头和人的身体,脸涂金漆,身体涂彩色。大的兔儿爷有1米左右,小的只有57厘米。最初兔儿爷的形象是左手拿臼、右手执杵,身跨猛兽(狮子、老虎、长颈鹿)、草食动物(鹿、大象、马、牛、骆驼)、飞禽(孔雀、丹顶鹤)等,头上戴着金帽,披着盔甲,背上背着纸旗或纸伞。另外,在《连环套》《战马超》《金钱豹》《芦花荡》等戏剧中出现的兔儿爷形象也栩栩如生。拉线使胳膊和嘴唇上下移动的又名“吧嗒嘴兔儿爷”,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1950年以前,兔儿爷还十分盛行,在“文革”期间逐渐消失,在中国改革开放后再次登场,但其人气却大不如前。兔儿爷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与节日无关,除了中秋节,平时也会售卖。最初,兔儿爷的形象表情严肃,但后来兔儿爷逐渐成为孩子们的一种玩具,因此人们开始让兔儿爷的表情变得开朗,增添了可爱的元素。人们还会在它原本固定的耳朵上安装弹簧,做成可动的耳朵,深受孩子们喜爱。以前的兔儿爷都是骑着龙、老虎、长颈鹿等,而现在大多都是单独制作。

 

鲁西北地区有“铰月亮”的风俗。在中秋节,家家户户都会在窗户上贴上又大又圆的月亮图画,画上有坛子、石榴、莲花、牡丹、蝴蝶等图案。当地人认为在当天撕掉画便可驱除恶鬼,带来幸运。传说姜太公封神时,他妻子成了贫穷之神。姜太公担心他妻子会陷害穷人,于是一旦看到她搞破坏就会将其赶走。人们剪月亮是希望让贫困之神退避,从而过上好日子。与此相似,福建福州的人们也认为,满月会发出强烈的光,用剪刀剪掉强烈的光线便会得到幸福,这一习俗叫作“剪月亮”。

 

上海人认为,人们如果结队翻越三座桥便能够百病不侵。浙江建德人则认为在桥上踩一踩可以治腰病。这与韩国的元宵节踩桥风俗十分相似。

 

传说古时候齐国有个女人叫无盐,相貌十分丑陋,无盐自幼时便会对着月亮虔诚祈愿,希望得到美貌。长大后,无盐因品性贤良选入王宫,但她并没有得到齐王的宠爱。某一年中秋节,齐王在赏月时遇到了无盐,发现她美貌惊人,遂将她封为王后。据说中秋节向月亮祈愿的风俗正是从这里开始的。月亮上的嫦娥以出众的美貌而闻名,因此这天晚上很多姑娘穿着漂亮的衣服,摆上美味的月饼和水果,对着月亮祈愿,希望自己能像嫦娥般美貌,皮肤如明月般光洁。

 

 

 

本文通过关键词探究了韩国秋夕和中国中秋节的异同点。在韩国,秋夕和春节齐名,是两大节日之一,而在中国,中秋节、春节、端午节、寒食为四大节日。同时,两国对农历八月十五日的认识有较大差异。从法定假日来看,韩国有3天,中国2008年将中秋节列为国家法定节假目,假期亦是3天。只是,韩国的秋夕如同春节,不仅有大规模的返乡探亲队伍,而且有祭祖习俗。与此不同,中国中秋节没有大规模的返乡队伍,一般也没有祭祀祖先和扫墓的习俗。

 

如上所述,韩国秋夕最大特点是祭祀祖先和扫墓,这种习俗起源于新五庙祭礼或伽倻国首露王祭礼。由此可见,王室对先祖的祭礼传播到了民间。而且,秋夕不断被重视,它从高丽时代的九大节日发展为朝鲜时代的四大节日,如今与春节同为韩国的两大节日,祭拜祖先的习俗也流传下来。另外,秋夕体现了血缘和地缘的重要性,以及“追远报本”的祖先崇拜意识。韩国民俗学学者林载海认为,秋夕是加强血缘、地缘等社会关系的重要载体。

 

秋夕既是家人团圆的日子,也是祭祀的日子。因此,许多人会在这天返乡。在古代,秋夕有赏月的风俗,但进入农耕社会后,产生了祭天和祈丰收的习俗。在儒教盛行的时代,“追远报本”的祖先崇拜意识深入人心。虽然产业社会的发展引起了家庭形态的变动,但秋夕让分散的家庭有机会团聚,强化了血缘间的纽带作用。

 

中国中秋节与韩国秋夕的不同之处有以下两点:第一,最大的不同点是祭月风俗。中国的祭月起源于古代秋分的祭月仪式,从明清一直延续到20世纪50年代,成为中秋节的重要风俗。祭月除了要祭拜娥、玉免外,还通过一些谐音,如画有佛教或道教人物、财神的月光纸,水果祭品等表达吉祥的意义。由此可以看出中国民俗的特征。第二,韩国秋夕的节日风俗与民俗节气有较大关系。无论是从历史上看,还是从风俗多样性来看,韩国秋夕都有一定的独特价值。关于韩国秋夕与中国中秋节的比较,详见下表1

 

image002.jpg

 

1 韩国秋夕与中国中秋节的比较

 

韩国秋夕与中国中秋节也有诸多相似之处:一是都赋予了新年第一次收获的含义,都通过月亮预测农耕年景。二是均有拜月求子和月夜游戏的风俗。韩国还有牛游戏、乌龟游戏、拔河、祈愿中举的守令游戏和轿子游戏以及强羌水越来等多种游戏,而在中国主要是灯火游戏。除此之外,在祭祀时,两国都会把时令水果和谷物当作祭品,而且,人们还会食用节日食品,如松饼、月饼、芋头等,这一点非常相似。     

 

此外,我们必须承认中国中秋节对韩国秋夕产生了影响。例如,秋夕是“中秋之夕”或“秋分夕月”的简称。因此,在名称上,韩国的“秋夕”起源于中国。即便如此,韩国并没有完全沿用中国中秋节的名称,而是对其进行了创新。另外,韩国也使用一些关于秋夕的固有表达,如“가배(嘉俳)”“한가위(中秋)”等。除此之外,朝鲜文人也受到中国中秋节习俗的影响。具体来说,他们受唐宋时期中秋诗词的影响,创作了一系列与中国中秋圆月相关的神话人物、传说等。例如,嫦娥、长生不老药、桂树、玉兔、蟾蜍、月宫、广寒宫、李太白、玄宗游月、苏东坡、《霓裳羽衣曲》等都是朝鲜文人常用的意象。

 

中国温州大学黄涛教授是研究中秋节的权威学者,他曾提出,2005年韩国的端午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这为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敲响了警钟。另外,他主张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应该从“国家文化安全”的角度尽快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中秋节于2006520日被指定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此后朝鲜族的中秋节于2012年被指定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据说,韩国秋夕也将被登录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笔者不赞成将国家所有的节气、节日都认定为国家级或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如此,不如多关注本国传统文化的可持续传承。同时,中韩之间有很多相同的名称和风俗,关系密切。正因如此,两国不应该一味地相互竞争,而应该加强合作,共同进行学术研究,这也可促使中韩两国对东亚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节日研究》第22

节日研究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论我国宗教法人制度之完善 \朱宏俊
摘要:2017年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在我国首次从法律上确定了宗教活动场所…
 
印度莫迪政府的佛教外交研究 ——基于关系型公共外交的视角 \孙先正
摘要:近些年来,莫迪明确提出,印度不再做平衡性大国(BalancingPower),要当引领性大…
 
农村寺庙财产制度的法律探究 \张锦
摘要:农村寺庙是农村宗教活动的载体,农村寺庙具有优化管理,调节控制,经济文化的功…
 
热月党政府的宗教政策研究(1794-1795) \文宇欣
摘要: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第三等级联合部分第一等级以及群众共同推翻了原有的旧制…
 
美国宪法中的“二元革命”——评伯尔曼的《启蒙运动对美国宪法的影响》 \韩成芳
摘要:<正>哈罗德·J.伯尔曼是美国著名比较法学家与法史学家,《启蒙运动对美国宪法的…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传统节日公共性的现代传承——以福建潋城村端午节为例
       下一篇文章:没有文章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