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民间信仰和新兴宗教
 
明清时期的民间秘密宗教
发布时间: 2013/8/1日    【字体:
作者:喻松青
关键词:  明清  民间宗教  
 
喻松青
 
    明清时期的民间秘密宗教,主要包括白莲教、罗教、黄天教、弘阳教、大乘教、闻香教、八卦教以及它们所派生的各个教派,如无为、龙天、收圆、圆顿、混元、清茶、清水、天理、等教。白莲教从南宋时开始活动,其他教派则出现于明正德以后。民间秘密宗教的组织和势力,遍及全国,主要分布于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北、四川、陕西等地。其基本群众是农民、手工业者、矿工、流民、漕运水手、城市贫民等。由于它们教派多、流传广,在社会下层拥有广大群众,所以社会影响很大。它们的组织、信仰、活动和朝廷及维护朝廷利益的正统观念有所抵触,因此被视为邪教。尤其是当社会矛盾尖锐,天灾人祸相继而来的年代,它们常常组织群众揭竽而起,成为封建王朝严重而又顽强的对立面。 
明清时期,即使是在经过增删修饰的各朝实录里,仍可看到连绵不断的<邪教案>,有时几乎每隔几年甚至连年都有出现。一次又一次的邪教反叛活动,构成了明清时期社会动乱的特殊内容。元朝的覆灭和明朝的建立,明末农民大起认的序幕――天启闻香教起义、清嘉庆时攻打清皇宫以及白莲教五省大起义,都和邪教密切相连。在这些激烈的反抗斗争中,民间秘密宗教的领袖和信徒,表现了推翻旧王朝、建立新的理想王国的毅力、勇气和实力。这还远远没有包括全国各地城镇乡村未被发现或者尚未酿成暴力政治案件的秘密宗教的潜伏活动。关于这些活动的内容、规模和影响,今天已经很难作出确切的叙述和估计。但从方志、奏稿、文集、笔记、档案及残留的经卷中,仍可见其规模宏大的组织、顽强的生命力以及对下层劳动群众思想心态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可以说,明清时期的民间秘密宗教,是世界历史上拥有最多的徒众、最广泛的思想影响以及和政治斗争最为密切关连的宗教派别。 

    随着华侨的外移和中华民族各个文化层次的外传,明清民间秘密宗教教派也传往海外,结合当地的社会情况扎根和发展。在国内的教派,随着历史的进步,往昔的反抗作用日趋消逝,而其影响虽然衰微,却并未消亡,它仍拥有它的徒众。民间秘密宗教的兴起和衰落、它对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发展的作用以及它在中国社会下层文化结构和民众思想心理方面的影响,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 

    白莲教的起源,大约可以追溯到南宋初年。南宋高宗时,吴郡沙门茅子元,自称白莲导师,组织了一个融合佛教天台宗的识法和净土宗的弥陀念佛等信仰的净业团体。他们谨戒杀生,严避荤酒,茹素念佛,男女一起集会,忏悔修行,号白莲菜。正统的佛徒视他们为异端,咒骂他们“假名净业而专为奸秽之行。猥亵不良,何能具道。”①后来朝廷以妖妄惑众罪,将茅子元流放江州,白莲菜被取缔。于是白莲菜转入地下活动,在江南各地潜伏流行。 

    元世祖即位后,于至元十八年三月(一二八一年)对白莲菜(或作白莲会、白莲堂、白莲道等)发布禁令说:“照得江南见有白莲会等名目,五公府、推背图、血盆及应合禁断天文图书,一切左道乱世之术,拟合禁断。……”②武宗至大元年(一三O八年),朝廷再次 下诏严禁,“毁其祠宇,以其人远民隶籍”③。但由于一个偶然的原因,白莲会在仁宗时,一度受到朝廷护持。皇庆二年(一三一三年),由于高丽第二十六代君主沈王益知礼布花的疏通,仁宗发布了护持白莲教的圣旨。这位高丽君王和仁宗颇为友好,常住在宫廷里,他和白莲居士来往密切。这种人际关系使白莲会的处境和地位有所改变。但是好景不长,至英宗时,白莲会再次被禁,从此一直被视作邪作邪教。 

    白莲会最初的活动范围并不很广。先是在福建的西北地区(元代的建宁路)盖寺聚众,后来传布至江西和浙江。江西的鄱阳湖沿岸和浙江的西南部,成为白莲会活动的中心。这些地区在宋代摩尼教很流行,摩尼教也被朝廷视为异端而遭禁。白莲会和摩尼教这两个邪教教派,在潜伏传教的过程中,相互影响吸取。它们又和当时流行于北方的弥勒教相结合,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新的民间秘密宗教教派,即号称“弥勒当有天下”④的白莲教。传教的范围,也扩展至长江以北、淮河流域及河南一带。这时的白莲教,比之南宋的白莲菜和元代的白莲会,拥有更多的信徒。由于吸取了摩尼教和弥勒教中的异端思想,它的教义也是开始丰富并具有明显的叛逆性。明清时期的白莲教,基本上承袭了元末的白莲教,是它的延绩和发展。 
 
                                        二 
 
    元末,由于阶级矛盾激化和社会秩序混乱,白莲教大盛。当时各地人民纷纷聚集,反抗朝廷统治。栾城人韩山童,继承祖父的宗教事业,组织白莲会,倡言“天下大乱,弥勒佛下生”,⑤在河南、江淮一带,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徒众,组织并建立红巾军。 
 
    明太祖朱元璋曾经是红巾军的成员。但至正二十六年(一三六六年)进攻张士诚时,他发布榜文,攻击白莲教徒是:“误中妖术,不解偈言之妄诞,酷信弥勒之真有。聚为烧香之党。根据汝颖,蔓延河洛。妖言既行,凶谋遂逞。焚荡城郭,杀戮良民。所在生灵,茶毒万状。”⑥朱元璋立场的改变,反映了他从农民起义领袖向封建统治者的转化。他即位后,即采取他善长的建议,诏禁白莲社和明尊教。⑦《大明律·礼律》【禁止师巫邪术】条规定:“……妄称弥勒佛、白莲社、明尊教、白云宗等会,一应左道乱正之术。或隐藏图像,烧香惑众,夜聚晓散,佯修善事,煽惑人民。为首者绞,为从者各杖一百,流三千里。” 
 
    朝廷的诏禁,并未中止白莲教在各地的活动。从洪武至永乐年间,白莲教反抗明王朝统治的斗争,一直未辍。如洪武六年(一三七三年)湖北蕲州的王玉二、罗田的王佛儿,洪武十九年(一三八六年)江西新淦的彭玉琳,洪武三十年(一三九七年)陕西汉中李普治,永乐七年(一四O九年)陕西沔县的金刚奴和湖南湘潭的李法良,永乐十六年(一四一八年)河北昌平的刘化。他们或称弥勒,或作白莲会,聚众谋反。这些活动大都是元末白莲教起义的余波。 
 
    永乐至正统年间,是白莲教活动的低潮时期,称弥勒下凡聚众谋反的公开行动逐渐减少。但在洪熙、宣德年间,实录上又记载了山东、陕西、江苏、河北、江西等地一些所谓妖僧、妖贼、妖人,或自称转轮王出世、或自称李老君、七佛祖师,“妄谈祸福,聚众谋乱”。⑧这些都是民间秘密宗教的活动,但它们的教派是否属于白莲教,尚待考察。 
 
    从景泰年间开始,白莲教的活动逐渐和流民相结合。如景泰六年(一四五五年),淮南霍丘赵玉山,“潜以妖术煽惑流民谋乱”。⑨正统至成化年间的荆襄刘通、石龙和弘治十八年(一五O五年)河南赵景隆起义,都以流民为基本群众。 

    正德年间,山西崞县白莲教首领李福达,宣称“弥勒佛空降,当主世界”,⑩和叔父李钺、王良谋反。事发戍山丹卫,不久逃还,改名李午,于陕西洛川倡弥勒教。他的徒弟惠庆、邵进禄,曾起兵攻陷洛川和宜川、白水等地。后来李福达又改名张寅,和他的几个儿子在北京以黄白术得到武定侯郭勋的器重。李福达挟有《太上元天垂文秘书》,自称“我有天分”11。结果郭勋受到朝臣的揭发攻击,说他有叛逆的阴谋,掀起了反映党争的巨案――李福达案。李福达家族世代传习白莲教,他的祖父曾参加过刘通、石龙起义。他的孙子李同,是嘉靖四十五年(一五六六年)破获的四川白莲教教首蔡伯贯的师父。这是明代重要的白莲教世家。 

    明中叶时,白莲教还深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和漠北边境的蒙族地区。正德十年(一五一五年),云南乌蒙芒都普法晋造反,称蛮王,倡弥勒出世。漠北的白莲教徒大都是流民,他们为了求生和逃避朝廷的搜捕镇压,在蒙、汉两族人民混居的边境聚集,开垦土地,从事商业,逐渐建立了村落和城镇。隆庆初,居民已达五万人以上,“其间白莲教,可一万人”12,开垦“良田数万亩”13。他们并向蒙族人民传授建筑、医药、造船、农业等科学技术,对发展当地生产以及汉、蒙两族人民的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三
 
    嘉靖、万历时,民间秘密宗教有了析的发展。当时教派林立,如雨后春笋。这一宗教领域中出现的新局面,和明中叶社会思潮发展变化的形势相关。明中叶开始,出现了带有冲破纲罗、独立思考倾向的新思潮。这一思潮虽有很大的局限,却是启示思想解放和个性发展的先兆和萌芽。它的代表人物是王守仁。王守仁有着极为坚定的巩固社会秩序从而加强王朝统治的信念。同时,他又强调个人的自我意识和觉醒。他是用唤醒良知的办法去劝导人们,使他们成为封建王朝自觉和坚定的拥护者。实质上本是维护儒学纲常伦理的说教,却闪出了启发智慧的光辉。王守仁的学说掀起了一次巨大的儒学普及运动。然而,这一运动对他来说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又有他始料未及的后果,即由于儒学的普及,促进了大众的文化和智力,以及因“致良知”思想引起的怀疑古贤古圣的独立思考精神,必然导致和传统的纲常伦理及封建的专制统治相抵触的异端思想的出现。明中叶以后的社会思想文化状况,完全证实了这一点。 

    上述社会思潮,在宗教领域中也有所反映。民间秘密宗教新教派的创立,就是宗教徒在神的世界中的创新和变革。例如罗教的创立者罗清,敢于从佛教的南禅临济宗中分化出来。他著经立典,打破了宗教经典的神秘性和少数特权人物的垄断。罗清的作为,为其他民间秘密宗教教派首领人物所仿效,他们纷纷创立自己的新神,设想自己的天国,写下本教的经卷, 突破了旧宗教的束缚和框模。 
 
    罗教出现于明正德年间,嘉靖、万历时迅速发展。创教人罗清,又作罗静、罗怀等。英宗七年(一四四三年)生于山东莱州即墨,十四岁投军,隶北京密云卫古北口军籍。退伍后曾拜临济宗宝月和尚、无净禅师为师,后创罗教。著有《苦功悟道卷》、《叹世无为卷》、《破邪显证论匙卷》(上、下册)、《正信除疑无修证自在宝卷》、《巍巍不动泰山深根结果宝卷》五部经卷,简称五部六册。罗清在明清民间秘密宗教中享有很高的威信,很多教派都称他为罗祖,奉他的五部六册为经典。罗教的教义,采取了佛教的空论,以现象之空,参证本体之空,阐发真空真谛,认为悟了真空,即可成道成佛。它宣传人人皆可成佛。此外,又吸取了道家的无为思想,以无极净土为宇宙本源。它以世界终末近,归真家乡、真父母为号召,吸收男女老幼“凡愚众生”入教,再加上它的劫变等思想,使罗教跨越了禅宗而成为异端邪教。 
 
     罗教出现后,即被佛教正统视为异端。当时著名的佛教大师憨清,在山东传教,得到豪族黄氏的支持。而罗教在下层社会劳动群众中传播,与憨清对立。佛教大师祩宏和密藏,更是口诛笔伐,在他们的著作《冰壶集》和《正讹集》中,痛斥罗教为「蚁虫鸨聚,唱偈和佛,邪淫混难,贪昧卑汙,莫可名状。……此其号难非白莲,而为殆有甚于白莲者乎!」又攻击罗清的五部六册为「知刚混浊」、「真近代魔种」,号召「凡我释子,宜力攘之。」万历四十四年(一六一六年),五部六册被朝廷毁版,罗教被禁。 
 
    黄天道,嘉靖年间创立。创教人李普明,宣化南兴宁口人,早年投军。嘉靖三十三年(一五五四年)创立黄天道后,在宣化、大同一带传教。嘉靖三十七年(一五五八年)去世,生年不详。著有《普明如来无为了义宝卷》,其内容有较多的个人修行、长生炼养等道教内容,信奉弥陀、无生老母,宣传普渡九十二亿原人归真家乡的宗旨。李普明死后,继承他的事业 的是王普光和郑普静。郑普静著有《普静如来钥匙宝卷》,卷文中有“燃灯佛子,兽面人心。释迦佛子,人面兽心。弥勒佛子,佛面佛心”的说法。他对释迦佛子的诅咒,实即对现实世界主宰的否定,反映了他对封建统治的不满和抗议。因为在佛经中,有所谓三世佛,三世佛又分为竖三世佛和横三世佛,释迦是竖三世佛中的现在掌世佛,是横三世佛中娑婆世界掌世佛。无论在竖三世佛或是横三世佛中,释迦都是现实世界的主宰。而“弥勒佛子,佛面佛心”的说法,则反映了普静对未来理想世界的憧憬和美化(弥勒为未来佛),这一思想具有很大的叛逆性,在明清时期的民间秘密宗教中很有影响。 

    弘阳教(或作红阳教),万历年间河北永年韩太湖所创。韩太湖奉罗清为祖师,自称罗祖转世,号飘高祖。又仿罗祖五部经,造作《弘阳叹世经》等五部弘阳经。万历二十三年(一五九三年),韩太湖进北京活动,结交太监头目,在内经厂刊印了许多宝卷,其教大兴。太监出身贫苦,大都来自河北、京畿农村,这些地区民间秘密宗教十分流行,能过他们的家庭或社会关系,教徒们不难和他们交结。这是一条民间秘密宗教谋求兴旺发达的终南捷径,所以为一些教首们所利用。明嘉靖以后,民间秘密宗教的势力潜入宫中,这一情况在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诸朝均有反映。如万历时发生的著名的挺击案,即兴红封教有关。闻香教教言王森,也曾联络宫中太监,寻求庇护。后来清代的天理教、义和拳,也在太 监中吸收教徒,甚而进行策反活动。 

    弘阳教的主旨,主要是讲“红阳劫尽,白阳当兴”,宣传劫变思想。《混元红阳显性结果红》说:“现在释迦佛掌教,为红阳教主。过去青阳,未来才是白阳。”白阳是理想中的极乐世界。 
 
    大乘教,嘉靖时出现,创教人不详。初以北京黄村保明寺为中心。奉正统时女尼吕姓为教主(称吕牛)。隆庆时,该寺女尼归圆,伤罗清五部六册作大乘五部六册(《销释大乘宝卷》、《销释显性宝卷》、《销释圆觉宝卷》、《普度新声救苦宝卷》、《销释收圆行觉宝卷》)。卷中以罗祖口吻说教,信奉无生老母、无极老祖等,宣传大乘佛教思想。万历年间蓟州王森创闻香教,有东大乘教之称,因此称保明寺的大乘教为西大乘教。 
 
    闻香教,创教人王森,原籍顺天府蓟州人,后住滦州石佛庄,自称得妖狐异香,倡闻香教。教徒遍布河北、山东、河南、陕西等地,有大小传头及会主等称号。各地传头每年向王森输钱,称为“朝贡”,又有飞筹竹签,传递消息,一日数百里,已初步建立了系统的财政管理机构和系统的通讯路纲,俨然一独立的宗教王国。万历二十三年(一五九五年),王森被捕,用贿得释,入京师结交外戚中官,继续传教。万历四十二年(一六一四年),再次被捕入狱。五年后,死于狱中。他的儿子王好贤和徒弟徐鸿儒、于弘志等人,继续其事业,徒党益众。天启二年(一六二二年)组织起义,徐鸿儒称中兴福烈帝,建元大乘兴胜,不久失败,徐鸿儒和王好贤相继被明廷捕获处死。徐鸿儒临刑前曰:“我与王氏父子经营天下二十余年,按籍而数,吾法门弟子已逾二百万。”⒁可见其声势。 
 
    以上所述,是明代正德以后民间秘密宗教教派中的几个大宗。这一时期教派林立,名目繁多。万历四十三年(一六一五年)礼部请禁邪教奏文,提出了“涅槃教、红封教、老子教、罗祖教、南无教、净空教、悟明教、大成无为教”等名称,并说:“皆讳言白莲之名,实演白莲之教”15。明末大乘圆顿教著名经卷《古佛天真考证龙华宝经》中〈天真收圆品〉所列教名计有:红阳、净空、无为、西大乘、黄天、龙天、南无、南阳、悟明、金山、顿悟、金禅、还源、大乘、圆顿、收圆十六种。当时民间秘密宗教的名目,实际上远不止此。尽管各个民间秘密宗教教派创立之初,各有特点,而且有的还在它们的经卷中攻击白莲教(如罗教),但是,它们的教旨、组织、群众基础、活动方式等方面,确和白莲教大致相同,而且愈到后来,各个教派之间愈加融合,各自的特点多相混淆。教派的名达百余种,而且差别日小。如清代白莲教、八卦教、天理教、混元教、圆教、清茶门教、弘阳教等,彼此大同小异,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或者纯属各称不同罢了,很难找出它们之间的明显界线。 
 
                                      四 
 
    明季民间秘密宗教十分盛行,万历时,“大乘、无为、龙天等教,无处无之”16。万历十五年(一五八七年),都察院左都御史辛自修奏曰:“白莲教、无为教、罗教、蔓引株连,流传愈广,踪迹诡秘。北直隶、山东、河南颇众。”17万历二十五年(一五九七年)五月,吕坤疏陈:“白莲结社,遍及四方。教主传头,所在成聚。倘有招呼之首,此其归附之人。”18万历四十三年(一六一五年)六月,礼部请禁邪教奏文说:“有一教名,便有一教主。愚夫愚妇,转相煽惑。宁怯于公赋,而乐于私会。宁薄于骨肉,而厚于伙党。宁骈首以死,而 不敢违其教主之令。”19广东道御史刘徽所说,更令人骇然:“臣自为子衿,以至登科时,犹见十人内,约有五、六为教门中人。”20 

    明季民间秘密宗教的盛行,必须和政治的腐败、经济剥削的残酷、某些少数民族统治者的侵扰掠夺、人民生活困苦等社会现实相联系来考察。民间秘密宗教的基本群众是农民、手工业者、矿工、水手、城市贫民等下层社会的劳动群众。他们受尽封建统治阶级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迫切要求改变眼前的悲惨境遇。然而,他们看不到出路。于是,他们之中的一部分人就去祈求神灵的庇佑,依附于超人的权威,用精神的解脱,补偿现实的苦难。人间的悲愤和希望,采取了超人间的宗教幻想形式。这时,宗教的感情和心理,掩盖了人间的纷争和苦痛。但是每当天下大乱,天灾人祸相继而来的时候,社会下层的劳动群众陷入了求为奴隶而不可得的境地,他们成群成批地加入秘密宗教的行列中。吸引他们行动的,与其说是信仰,不如说是求生。这时,人们的纷争和苦痛,反过来掩盖了宗教的感情和心理,宗教的信仰和术语,转而成为人们破坏旧世界求得生存的护身符,宗教结社的团体,也成为组织群众起来进行武力反抗的温床。 

    嘉靖时,御史章焕,在他的〈经略中原疏〉中说道:“数年以来,民穷财尽,邑无安居之户,里无乐业之家。于是妖言盛行,根盘枝蔓。”21他所说的“根盘枝蔓”反映了当时民间秘密宗教在各地发展的真实情况。万历四十五年(一六一七年)六月,直隶巡抚刘廷元在他的奏摺中写道:“畿南亢旱异常,既失望于夏麦,又难有收于秋成。途中有掇树草而啖者,有扶老襁幼而南奔者,情况殊不堪观。迩来如白莲、红封等教,如棰手穷盗,千百成群,若以奄奄待尽之此辈,诱而致之,云合响应。”22除了天灾、饥荒外,乡绅“居乡贪暴,民不聊生”23、“失业怨望、赋役繁重”24,也是民间秘密宗教盛行的原因。 
 
    万历时,江南丰县的间香教,用以下的法术来吸引教徒:“其术,能使人目见金山、银山、面山、米山、油泉、酒井。谓有皈依之者,终身不贫。“”25这一法术的后面,不正是展示了一群群在死亡线上挣扎而希求温饱的饥民吗? 
 
    明季还有一个特殊的社会情况,即清兵的入侵和关外难民涌入关内:「辽东避难入关者,至二百万。彼其仓皇奔走,既不能有所扶持,即有微资,亦随手立尽。糊口之计既穷,走险之谋必起。自来流民为乱,殷鉴昭然。”26闻香教主王好贤起兵,也和这一形势有关:“好贤见辽东尽失,四方奸民思逞,与鸿儒等约,是年中秋起兵。“”27明廷和东北少数民族的敌对和失利,无疑加速了民间秘密宗教的扩大和发展。 
 
                                       五
 
    天启二年(一六二二年)闻香教起义失败,教徒们为了逃避明廷的搜捕镇压,纷纷南逃。明王朝覆灭后,汉族的政治文化中心南移,北方的民间秘密宗教(作为低层次的宗教文化)也向南方扩展传播。元末明初福建、浙江、江西、湖北等地已经兴盛的白莲教,这时因增添 了北方教派的血液,也有所更新和发展。
 
    总的来说,清代民间秘密宗教,是明代民间秘密宗教的延续和发展,教派的名目、信仰、组织等,和明代大体相同。有的虽然名称翻新,其内容则大同小异。清廷对邪教的防范、查禁、取缔、镇压,远比明廷严酷。但民间秘密宗教的活动和盛行,一如既往而且比明代更具有叛逆性。 

    清初的思想家颜元,在他劝导百姓恪守纲常礼教,勿信佛、道、邪教的《存人编》中,曾感叹地说道: 
我直隶隆庆、万历前,风俗醇美,信邪者少。自万历末年,添出个皇天道,如今大行,京师府县以至穷乡山僻都有。…… ……迨红巾、白莲始自元明季世,焚香惑众,种种异名,旋禁旋出。至今若皇天,若九门、十门等会,某可穷诘。家有不梵刹之寺庵,人或不削变之僧尼,宅不奉无父无君之妖鬼者鲜矣!口不诵无父无君之邪号者鲜矣!风俗之坏,于此为极。 

    颜元所感叹的情况,不仅见于清初,也不仅见于河北一地。清中叶以后,各地情况更为严重。清代的民间秘密宗教,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系统: 
 
    (一)张保太无为教 
 
    张保太,又作张宝泰,法号道岸,云南景东府贡生,康熙二十余年间,在云南大理创无为教,自称四十九代收圆祖师。乾隆六年(一七四一年)被捕,死于狱中。其教奉弥勒和龙华三会,传入贵州、四川、湖北、江西、江苏、河北、山东等地,以西南地区最为流行。各地的教名不一,或称大乘教、无极教、铁船教、法船教、瘟船教(四川):或称龙华会(江苏宜兴)、燃灯教(苏州、太仓)、西来教(常州)等。张保太和各地教首均有联系,并一一封有官职,形成一巨大的联络网。贵州的魏斋婆,往返串连,十分活跃。 
 
    张保太死后,无为教教旨有了新的发展。他的后继者张晓(继子)和刘奇(四川法船教教首),强调了教义中弥勒下凡管天下的说法,并宣称皇帝是李开花(即苏君贤)。四川铁船教教首,自称牛八,反清色彩十分鲜明。 

    “李开花是皇帝”的谶言,在清代民间秘密宗教中很流行。这一说法据现在掌握的史料来看,最早流传于陕西,和李自成起义有关。明亡后,继续流传。雍正五年(一七二七年),山西泽州发生了一起“妖言聚众案”28,首谋者翟斌如,通道教法术,称翟神仙。他师从陕西郃阳县的潘道人,潘道人宣称协助李开花兴兵称帝。乾隆十七年(一七五二年),湖北发生的马朝柱事件和乾隆十八年(一七五三年)福建的铁尺会事件,也都拥戴李开花为皇帝。李开花是谶言中的理想君主,每一个意图和朝廷对抗自立为帝的人,都可以应谶自称为李开花,所以清廷四处追捕捉拿李开化,反而愈捉愈多。 

    张保太的无为教,对西北、西南和中南地区的民间的秘密宗教,有很大的影响。它和这些地区原有的巫教、斋教相结合,后来又受天地会的影响,形成了一些新的教派。如道光年间流传的青莲教,就是其中之一。 

    (二)罗教 
 
    清代罗教活动的主要地区是运河两岸以及福建、江西两省。它在漕运水手中拥有信徒。苏杭一带有不少罗教庵堂,大都是运粮水手宿泊歇脚之地,也是废疾衰老教民赖以存活和死后得以安葬的场所。所以,它带有下层社会宗教福利个人修行集团的性质。一般的罗教徒,也都是诵经、上供、吃斋、坐功。雍正时谢旻在查报罗教情况的奏摺中,也称他们“并无匪为”29。 

    罗教在各地有老官斋教、龙华会、先天教、大乘门、三乘教、金童教、无为教等不同名称。福建的罗教,十分盛行,流传于兴化、邵武、汀州、延平、福宁、台湾诸府。建宁的老官斋教,系由浙江庆元县罗教祖师姚文元传入。姚文元自称罗清转世,传有《三世因果经》。姚氏自明以来,世代传习罗教,他们每年一度去建安、瓯宁等地,向教徒授法名(法名前均冠以「普」字),并收取钱银。 
 
    乾隆十三年(一七四八年),建安、瓯宁两县的罗教徒,在教首普少领导下起义,旗号是“代天行道”、“无为大道”、“劝富济贫”30。这次起义虽然是因为宗教集会时地方官吏抓捕教民而激起,其实教民不满现实的反叛情绪,一直在秘密结社中潜生萌长,一触即发。 
 
    和罗教有关的真空教,道光时流传于江西。创教人廖帝聘,宜传罗教的真空、无为思想。他因为人戒烟(鸦片)而取得群众信赖。后来真空教流传于东南亚各地。 
 
    (三)清茶门教 
 
    由闻香教主主王森的子孙所创。王森、王好贤父子死后,滦州石佛口王氏家族并未放弃和中断宗教活动,并且深信王氏家族中将会出现真命天子。顺治时,王森的第四代孙王敏迪,因传教犯案被捕。雍正十年(一七三二年),直隶总督李卫在河北查禁大成教和衣法教,这两个教派都和石佛口王氏家族成员有牵连。乾隆三十六年(一七七一年),湖北襄阳等地发现白阳斋教,教首王忠顺,即王森第七代孙。王忠顺被捕处死后,过了三年,他的儿子王殿魁又在江南传教。从乾隆到嘉庆这一时期,王氏家族数十人先后在河南、山西、湖北、江南等地传习清茶门教,在朝廷压力下,顽强不屈。直至嘉庆十九年至二十一年间(一八一四年-一八一六年),他们相继被各地地方拿获,或凌迟枭示,或充发为奴。经历了二百余年的石佛口王氏宗教世家,至此土崩瓦解。但残余逃生的王氏子孙,仍有重操旧业者,相传义和团运动首领王觉一,是石佛口王氏宗族中人。 

    清茶门教传有《三教应劫总观通书》,宣传三劫说和天盘三副说,即认为过去燃灯佛掌天盘,九劫:现在释迦佛掌天盘,十八劫:未来弥勒佛掌天盘,八十一劫。未来佛即弥勒佛将降生于青山石口王家,王家传教人俱称青山主人,反映了王姓创教人有登基之想。书中远有明显的反清复明文字:“清朝已尽,四文正佛,落在王门。胡人尽,何人登基,日月复来属大明,牛八原来是土星。”31。 

    清茶门教教徒柳有贤,嘉庆十年(一八O五年)在江南仪征拜王森第七代孙王秉衡为师。柳有贤传徒金悰有,金悰有复传方荣升。方荣升另立圆教,又称大同教。方荣升安徽巢县人,原为水手,创圆教后,自号蓬莱无极老祖,仿罗清《破邪显正论匙卷》编著《破邪显正明心录》,宣传劫变和真命天子下凡。教中所诵经卷还有《定劫宝卷》、《应劫册》等。另有《字母》、《万历时宪》两书,前者自创新字共一千零三十余,后者改干支天文,以四十五日为一月,十八个月为一年。嘉庆二十年(一八一五年),因谋反被朝廷破获。 

    (四)八卦教 

    八卦教活动于华北地区,是清代最有影响力的民间秘密宗教教派。它的最早历史,据现有的可靠史料,可以追溯到康熙年间。当时有个叫刘佐臣的山东人,创立了五荤道收元教,以不食五荤为戒条,宣传救度众生收元结果。教内组织已有八卦分管各支的安排。刘佐臣的子孙都相继传教。乾隆三十七年(一七七二年),刘佐臣的曾孙刘省过,被朝廷镇压。乾隆五十一年(一七八六年),八卦教徒段文经在河北大名府武装暴动,目的是劫持和拥立当时在狱中的刘省过的儿子刘洪,结果失败。在已知的文献材料中,八卦教的名称最早见于奏报段文经暴动事件经过的直隶总督刘峨的奏摺(乾隆五十一年闰七月二十一日)和《高宗圣训》卷二五八乾隆五十一年闰七月壬辰的上谕(称八卦会)。而实际上刘佐臣所创的五荤道收元教,就是八卦教。 
乾隆以后,八卦教继续发展。它主要活动于山东、河南、河北三省,山西、江苏等处也有它的踪迹。教中按八卦分派,以坎、震、离三支最为发达。坎卦教首由孔氏世代相传,教徒称“北方上坎宫孔老爷门下。”嘉庆十八年(一八一三年)组织天理教起义的林清,即自称是生于坎宫的刘姓教首,他“合震、离两卦,即为三才”32。震卦教徒 俱称「东方震宫王老爷门下」。天理教首领李文成,即属震卦教。离卦教徒俱称「南方离宫头殿真人郜老爷门下」,他们和清茶门教有较多的合作联系。 

    八卦教信奉天盘三副说。由于创教的刘氏家族有很多位是受过儒学薰染的地方官员。33,所以教义中有较多的儒学内容和色彩。他们把三世说中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改称为先天、中天和后天,这三天的掌世人物,也由天上转移至人间,这是儒家入世精神的反映。刘佐臣、刘省过被尊为先天老爷和中天老爷,一个叫王中的震卦教首则自称为后天老爷,这就更增添了这一教派和人世政权对立的叛逆性。八卦教中有些教派,有明显的反清倾向。如震卦王中一派,又称清水教,因供三天老爷时用清水三杯而取名。乾隆三十九年(一七七四年),山东临清清水教徒王伦组织起义。王伦奉弥勒佛、无生老母,宣传劫灾到来,入教避祸。他为人治病有验,得到群众依赖。教中分文弟子和武弟子,文弟子运气炼功,武弟子演习拳棒,文弟子在教内的地位高于武弟子。八卦教中许多派别,都有文、武弟子的划分。 

    清水教起义后,嘉庆二十年(一八一五年),爆发了李文成、林清领导的天理教起义。李文成属震卦教,林清本是弘阳教系统的白阳教教徒,后来又习坎卦教,并创设了天理教的新教名。这次起义以袭击清宫而震骇全国,但广布华北地区的群众性的八卦教日益明显的叛逆活动,更是清廷的心腹之患。它们又称为金丹八卦教、义和门、如意门、大乘门等。道光三年(一八二三年)和道光十年(一八三O年),山东和河北地区,还发生过马进忠乾卦教、尹资源离卦教「谋为不轨」的邪教案件。 

    (五)弘阳教 

    清代弘阳教,又称白阳教、青阳教、龙天会、荣华会、混元教等。它在京畿、河北、河南地区最为活跃。教徒中有较多的妇女和旗人,他们大都烧香拜佛、念经敛钱,为人治病。乾隆四十年(一七七五年),朝廷查出的河南鹿邑混元教,有较强的政治色彩。教首樊明德,传有《混元点化书》和《大小问道经》,前者内容有「换乾坤,换世界。反乱年,末劫年」等语,明确提出要改换世界乾坤。樊明德被朝廷捕杀后,他的弟子王怀玉逃脱。王怀玉的弟子刘松,被遣戍于甘肃隆德。乾隆五十三年(一七八八年),刘松和刘之协在戍地将混元教改名为三阳教,《混元点化书》改名为《三阳了道经》,推刘松为教主,称刘松之子刘四儿为弥勒佛转世,宣传入教免灾造福。乾隆五十四年(一七八九年),刘之协又吸取原收元教首宋之清入三阳教,以扩大影响。收元教原在河南、湖北交界地区秘密传教,也宣称弥勒佛转世掌教和入教避劫说。乾隆五十七年(一七九二年),宋之清和刘之协分裂,另立西天大乘教,以河南人李三瞎子为弥勒转世,其子李卯儿为牛八。同时,原收元教的王应琥和他的师傅艾秀,又声称弥勒转世于于河南无影山张家,扶助牛八起义。以上各个教派首领,除刘之协外,均于乾隆五十九年(一七九四年)相继被捕处死。各地教徒以「官逼民反」为号召,发动武装斗争。嘉庆元年(一七九六年),终于爆发了波及川、鄂、陕、豫、甘五省,延续九年之久的白莲教大起义。 

    以上所述,是清代民间秘密宗教中的几个主要派别和活动。清代民间秘密宗教的教派多, 分布地区广,只能择其要者述之。还有一些教派,如活动于西北、西南和中南地区的青连教,活动于浙江的黄天道支派长生教以及江西的密教、真空教等,也都有一定的影响。至于道光时浙江长生教教徒陈众喜在他的《众喜宝卷》中所列举的七十个民间秘密宗教派,大多数主要从事于符箓、咒语、幻术、房中等活动,虽然这样的教派,在全国范围内占有相当的比重,然而并不具有重要的探讨价值。 

                                   六
 
    明清时期的民间秘密宗教,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群众,它分布的地域广阔,活动延绵不断,虽然屡次受到朝廷的搜捕和镇压,但此伏彼起,始终不衰。这些拥有广多的徒众,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又带着神秘色彩的民间秘密宗教,宣传甚么?信仰和宗旨是甚么?不衰的诱惑力又是什么?这可从官方的文献材料、私家的文集和笔记以及民间秘密宗教残留的经卷中,探知其奥秘。 

    大致说来,它们吸取了各种成份的思想养料:儒家的纲常伦理和大同、小康的政治理想,今文学派中的谶纬和三世说;道家的宇宙观和个人修行;道教的神仙、修炼和方术;佛教的 神学、戒律和仪式。还有佛教教派净土宗、华严宗、天台宗、禅宗、三阶教的教义和信仰,摩尼教的宗旨和习俗等等。这些内容杂揉起来,形成一个具有自己特色的白莲教思想体系。这一体系,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三世说 

    明清时期的民间秘密宗教,一般说来,都认为宇宙自开创起至最后止,必须经历三个历史阶段。这三个阶段或时期,即过去、现在、未来;或称青阳、红阳、白阳;或称龙华初会、二会、三会;或称先天、中天、后天等等。在人类思想史上,这种三世说是很普遍的见解,虽然他们所包含的内容不尽相同,然而画成三个不断进化发展的阶段,则是一致的。中国古代,即以伏羲、神农、黄帝,分别代表先天、中天和后天三个历史时期。今文经学派有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异辞三世说,分别代表太平、升平、据乱三时期。法国的孔德,也认为上古为神学世、中古为哲学世、再进为科学世。佛教的龙华三会说,在我国出现很早,南北朝时期,即有《龙华誓原文》、《弥勒三会记》、《龙华会记》等,述说龙华三会。龙华三会的内容即:初会是燃灯佛铁菩提树开花,二会是释迦佛铁菩提树开花,三会是弥勒佛铁菩提树开花。初会的燃灯佛代表过去,二会的释迦佛代表现在,三会的弥勒代表未来。在佛教的三阶教中,它的三世划分是:第一阶一乘,正法时期,第二阶三乘,像法时期,第三阶普归普法,末法时期。摩尼教有二宗三际说,二宗即光明和黑暗,三际即初际、中际、后际。初际时,光明和黑暗、善和恶相对并立。中际时,黑暗战胜光明,二者混同。后际时,光明最后战胜黑暗,二者又分离相对。明清的民间秘密宗教,它的三世说,较多地接受了龙华三会说,但从它具有否定现实世界的思想倾向来看,无疑地是受了三阶教和摩尼教的影响。至于八卦教的先天、中天、后天的划分,则更多地吸取了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 

    明清民间秘密宗教的三世说,又根据佛教的教义,繁衍为天盘三副说。明代较早的宝卷《佛说皇极结果宝卷》中,已经列举了天盘三副。清代清茶门教经卷《皇极金丹九莲正信归真还乡宝卷》,出现了完整的天盘三副说。据《三教应劫总观通书》和清茶门教徒们的口传,天盘三副的内容是: 

    世界上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佛轮管天盘。……过去系燃灯佛掌教,每年六个月,每日六个时。现在是释迦佛掌教,每年十二个月,每日十二个时。将来系未来佛掌教,未来佛即弥勒佛,每年十八个月,每日十八个时。未来佛降在石佛口王姓家内34。 

    这个说法不仅三世中掌世的佛权要更换,年月也将改变。它反映了民间秘密宗教的教首们改天换地的意图,更何况“未来佛降在石佛王姓家内”的说法,明确表示王姓中人要掌未来的天盘(即登基称帝),这自然会吸引那些对现实不满的贫苦人,追随教首们去反对现有的统治,去追寻未来的梦。 

    (二)弥勒佛和无生老母的信仰 

    弥勒佛是明清时期民间秘密宗教所信奉的未来神、救世主,它的降临,意味着旧世界的消亡和新的理想世界的实现。“弥勒当有天下”的呼声,聚集了成群的饥民、流民、失业者和贫苦人民,成为一个造反的响亮口号。明中叶以后,无生老母登上了民间秘密宗教的神龛,大为行时。她成为创世主、世界宗教史上拥有最多信徒的女上帝、人类的祖先。《古佛天真考证龙华宝经》称颂她:“古佛出现安天地,无生老母立先天”、“无生母,产阴阳,婴儿姹女。起乳名,叫伏羲,女娲其身”。她不仅创造了宇宙和人类,同时她又是救世主,她要拯救沉沦于苦海的人类。在民间秘密宗教的经卷中,她有时化为观音或吕祖,差遣天真佛、弥勒佛、大意佛、太上老君等神佛,下凡临世,目的都是为了把现今迷恋在红尘的九十二亿无生老母的皇胎儿女(或称佛原子、原人、贤良等),收回真空家乡(天宫)。她有救世的 热忱,处处流露慈母的爱心。她悲天悯人,常用眼泪和哭泣来诉说她对尘世儿女们的思念和眷恋。她有着崇高的地位和极大的权威,同时又具有丰富的人性。在有关她的传说中,她又是出身贫苦遭遇极其坎坷的普通妇女,这更增加了社会下层信徒们对她的尊敬和亲切感。 

    无生本是佛教语言,和涅槃的含义相近,即认为一切现象本质都是无生无灭绝对静止的。在重视实际的民间秘密宗教中,这一抽象的名词和母亲相结合,变成了一个具体的最高的神佛,征服了社会下层众多失去慈爱温暖的苦难人们。 
 
    清代的无生老母,随着清代民间秘密宗教叛逆性的增长,她也逐渐地具备了叛逆者的性格。山东清水教王伦、河北离卦教尹资源以及湖南的金丹大道、四川的青莲教等谋反活动,都和无生老母的信仰相联系。 
 
    (三)劫灾思想 
 
    明清民间秘密宗教各教派,大都宣传劫灾来临。这就是封建朝廷所谓的“以造福逃劫,引诱痴愚”35。它们认为世界要经历大劫、末劫、三劫、九劫、一十八劫、九九八十一劫等劫数。其中所谓的末劫,主要发生在现今世界和未来理想世界之间,经过末劫的最后磨炼,人们才能进入理想世界。《古佛天真考证龙华宝经》的《末劫众生品》说道: 

    弓长祖,到家乡,听母吩咐。说下元,甲子年,末劫来临。辛巳年,又不收,黎民饿死。癸未年,犯三辛,瘟疫流行。 
 
    〈地水火风品〉说道:四大天王不管世,天神放了四风轮。地水火风一起放,折磨大地苦众生。这里的下元甲子年,见指明天启四年(一六二四年),辛巳年即崇祯十四年(一六四一年),癸未年即崇祯十六年(一六四三年)。这些年头确是天灾人祸相继而来,人民生活极端困苦,社会极其动荡不安。所谓末劫,也就是这一社会现实的综合反映。 
 
    因为劫灾的宣传具有真实性,所以它能得人心,引起人们的共鸣,同时,它又具有很大的煽动性。民间秘密宗教的教首们,总是宣传劫灾即将来临的恐怖,加深人们的危机感,从而宣传入教避劫,达到扩大教徒的目的。劫灾说是民间秘密宗教教义中最常见的内容,可以说是它们的理论基础或一切宣教的出发点。随着劫灾到来的是劫变。即通过社会的动乱,促成社会的变革,以达到理想世界的实现。天理教袖李文成曾经说:“一劫能造万劫之苦,一劫也能修万劫之福”36。他所说的劫,是指兵劫(武装斗争),明确地把劫就当作争取造福于民的手段。 
 
劫的思想来自佛教,佛教把宇宙和人生都看成是大大小小的劫的组合。但明清的民间秘密宗教,已经把佛教倾诉人世无边大劫海的哀叹,变为破坏旧世界建立理想世界的信号,变为现有统治的批判武器和武器的批判。 
 
——————————
注释:

1 志槃:《佛祖统记》卷四十七。 
2 《大元通制条格》卷二十八〈禁书〉。 
3 《元史》卷二十二〈武宗本纪〉。 
4 《元史》卷二十五〈泰定帝纪〉。 
5《元史》卷四十二〈顺帝本纪〉。 
6 《胜朝遣事》卷二。 
7 王世贞:《名卿续记》卷三〈李善长传〉。 
8以上参见《明宣宗实录》:宣德五年一月戊申、七月甲辰,宣德六年四月丙辰,宣德九年二月乙亥,宣德十年三月丙申、十一月壬申等条。 
9《明代宗实录》景泰六年四月戊寅。 
10《罪惟录》卷三十一。 
11《明史》卷二O六〈唐枢传〉。 
12翟九思:《万历武功录》卷七,〈俺答列传〉下。 
13方孔炤:《全边略记》卷二,〈大同略〉。 
14《两朝从信录》卷二十一。 
15 《明神宗实录》万历四十三年六月庚子。 
16 《明神宗实录》万历四十六年九月庚戌。 
17 《明神宗实录》万历十五年正月庚子。 
18 《明史》卷二二六〈吕坤传〉。 
19《明神宗实录》万历四十三年六月庚子。 
20 《明清史料》乙编第一册《兵部行〈兵科抄出广东道御史刘徽题〉稿》。 
21 《明世宗实录》嘉靖三十九年七月壬辰。 
22 《明神宗实录》万历四十五年六月丙申。 
23 《明史》卷二九O<姬文胤传>. 
24 25《明神宗实录》万历二十八年三月甲辰。 
26《两朝从信录》卷十三,天启二年四月叶向高条上切要时务疏。 
27 《明史》卷二五七〈赵彦传〉。 
28 参见《史料旬刊》第九期〈山西泽州妖言聚众案〉。 
29 《史料旬刊》第二期〈罗教案〉。 
30 《清高宗实录》:乾隆十三年十月丁未、十四年五月甲子。 
31 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三辑,〈论那彦成将石佛口王姓为首传教者照律问拟〉(嘉庆二十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北京中华书局一九八O年出版。 
32《软定平定教匪纪略》卷一。 
33 刘佐臣的儿子儒汉,曾任山西荣河县知县、儒清是候达教师。孙子刘恪,捐纳州同。曾孙省过,捐纳县丞。 
34《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三辑,〈那彦成奏搜拿滦州卢龙县王氏宗族认供情形摺〉、〈马慧裕等奏王秉衡等来楚传教原委及习教徒众口供分别定拟摺〉。 
35 《软定平定教匪纪略》卷首。 
36 同上,卷一。 
 
     (本文转载自:《民间秘密宗教经卷研究》,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4年。)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清代的乡里空间及其治理制度——一种法秩序的考察 \杨小凤
摘要:乡里空间作为清代社会形态的基本单元,基层社会治理的诸多实践在此体现,如宗族…
 
法人制度视域下的宗教活动场所财产制度研究 \李靖
摘要:随着国家逐渐加强对宗教事业的重视,宗教经济已经占据我国当今社会经济中的重要…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台湾外来新兴宗教发展的比较研究(一)
       下一篇文章:台湾民间宗教的中国意识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