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活动
 
“人间佛教”融入与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新探索——以柏林禅寺生活禅夏令营为例
发布时间: 2014/1/17日    【字体:
作者:朱文通 崔鲁威
内容提示:自1993年起,柏林禅寺开展了针对青年知识分子的生活禅夏令营活动。该活动以 “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生活禅理念为宗旨,是太虚大师“人间佛教”理念融入与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一次新的探索。具有营员构成主体的年青化、知识化,宗教性与生活性结合,更加强调佛教的文化属性,创新性与时代性的统一等特点。拓宽了佛法关怀社会、社会认同佛法的渠道。在传承佛教文化精髓、推进佛教文化的创新、促进佛教复兴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在传布佛教的济世情怀、推动佛教与社会的双向互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关键词:  生活禅夏令营 人间佛教 融入适应 双向互动  
 
 
 
    “人间佛教”思想自太虚大师大力倡导以来,便成为拯救中国传统佛教,推进佛教现代化的基本理念,为许多高僧大德所信奉,成为其终身奋斗的目标。净慧法师生活禅理念继承了“人间佛教”思想,努力将佛教之精髓、禅之智慧融入大众的具体生活。柏林禅寺生活禅夏令营活动是努力将“人间佛教”理念融入与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一次新的探索,并产生广泛影响。目前,学界对“人间佛教”思想产生、发展、演变的研究较多,而对其具体实践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拟以生活禅夏令营活动为视角,对“人间佛教”思想融入并适应现实社会生活做一个初步探讨,以期有利于佛教融入当代社会问题的研究。
 
     一、从“人间佛教”到生活禅夏令营
 
    太虚大师针对近代以来佛教末流的腐败,以及社会对于佛教存在必要性的严重质疑,回溯佛教本源,寻求推进佛教创新的依据,最终找到了大乘佛教之源——人乘法:主张通过五 戒十善的提倡,使佛化深入民间,而以改良社会、政治、风俗。[①]并最终提出“人生佛教”的主张,“标志着中国佛教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的全面展开”[②]。他从叛教,根源性的依据,入世化的证据,建设人间佛教的出发点、具体方法、步骤、目标等,防范佛教入世化难免的偏差,太虚的未竟之志,六个方面构建起“人间佛教”的理论框架。[③]印顺法师对太虚大师“人生佛教”理论进行了修正,提出了“人间佛教”的概念,并做了阐释。赵朴初居士对“人间佛教”理论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强调了“佛教是文化而不是迷信”的合理定位,突出了佛教的文化形态,并努力将其落实于具体实际。历经三位大师,“人间佛教”理论逐渐走向成熟,并付诸实践。净慧法师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沐浴着宗教开放政策的春风,提出了“生活禅”这一更加贴近现代人生活的宗教理念,可谓“人间佛教在修行上的具体落实” [④]
 
    为了更好地推进生活禅的传播与发展,柏林禅寺自1993年起针对青年知识分子开展了生活禅夏令营活动。在各级政府、佛教组织、社会力量及广大佛学爱好者的大力支持下,至今为止已成功举办十七届,每年都会有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的数百名知识青年成为营员和义工,参加该活动。生活禅夏令营活动本着“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宗旨,努力将太虚法师“人间佛教”的理念落实于现实生活,开拓了佛法关怀社会、社会认同佛法的通道,形成了以佛教讲座、禅修、听法、诵经、普茶、行脚、传灯为主要活动内容佛教生活。参加者从初期的100多人,发展到并维持在300人左右。地域范围也得到了扩大,几乎涵盖了大陆全部省区,并发展到港台及海外许多国家和地区。[⑤]营员们通过夏令营活动真正地融入禅的生活,领略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柏林禅寺生活禅夏令营在有力地推进了生活禅丰富、发展的同时,将佛教更好地引入了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二、生活禅夏令营活动的特点
 
    柏林禅寺举办的生活禅夏令营活动是推进生活禅理念落实的一项重要举措。它以夏令营的形式,对营员进行了有选择的培养,对活动内容细致安排,通过7天的僧侣般的生活,身体力行地使禅的精神更好的融入营员身体与思想之中;通过营员的自然扩散,将禅学、佛法传播于社会大众。这一新颖方式与传统佛教的结合自有其特点,概述如下:
 
    (一)营员构成主体的年青化、知识化。夏令营活动的组织者清楚地认识到营员在该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因此在营员的选择上非常考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樊旭琴等针对第十三届生活禅夏令营营员进行的调查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具体的数据:第十三届生活禅夏令营营员,共计233名,按要求是18—30岁的男女轻年,本届营员的平均年龄据调查结果显示为23.37岁。分别来自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根据以上数据可知,营员的选择主要被限定在青年群体之中。其知识构成见下表:
 
第十三届生活禅夏令营营员知识构成情况表
 
学历
初中
高中
大专
本科
硕士
博士
人数
3
28
33
115
42
11
 
    由上表可知:该届营员大学及以上学历者占到了营员总数的86.6%。其高知识构成是不言而喻的。[⑥]综合上述两项,其营员主体年青化、知识化的特点表现的已经相当明显。从传播学上讲,这一群体是最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而从社会学上看,这一群体也更容易对社会产生持续的、长远的影响。同时,营员构成主体的年青化、知识化也有利于在知识青年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为未来佛教事业的发展作人才准备” [⑦]。由此可见,营员构成的年青化、知识化是极具意义、影响深远的。
 
    (二)宗教性与生活性的结合。夏令营活动以传播佛教文化、弘扬佛法为目的,以贯彻生活禅为根本理念,将佛教的宗教性较好的融入营员生活的具体安排之中,强调一种禅的生活、禅化的修行。下文截取第十五届生活禅夏令营7月23日活动时间表做一简要说明:
 
第十五届生活禅夏令营7月23日活动时间表[⑧]

4:30
打板,起床洗漱
5:00
早课(普贤阁)
6:00
早斋
8:00—8:40:
禅修指导
9:00—11:00:
濮存昕讲演
11:30
午斋
12:00
午休
13:45
打板集合
14:00—16:00:
坐禅(普贤阁)
16:30
晚课(普贤阁)
17:30
药石(晚饭)
19:00
普茶(观音殿前)
22:00
养息(休息)
 
    该时间表是按出家僧人作息时间制定的,其作息、功课、斋饭、禅修等活动也是出家僧人所必须遵从和执行的。此表向我们展示营员们一天的宗教生活,其它日子安排的内容因夏令营的具体活动而不同,但时间安排大体如此。[⑨]因此,我们可以断定在7天的夏令营生活中宗教仪轨及内容在营员的生活中得到了较好的贯彻、落实。除此之外,根据营员对佛教了解并未深入的情况,生活禅夏令营把禅修、礼佛、佛法讲座、营员交流、诵经、普茶、行脚等各项活动有条不紊的安排在一起,串联成营员的生活内容,使营员们能够生活在禅学、佛法之中,感悟生活,启迪智慧。该活动通过具体生活,灌输生活禅修行的方法,“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⑩],使高深的禅机、佛理通过简单、具体的生活内容展现出来,亲切自然,归化人心。实现了宗教与营员生活比较恰当的结合,成效斐然。
 
    (三)更加强调佛教的文化属性。有意淡化信仰色彩,更加强调文化气息是生活禅夏令营活动的一个突出特点。对于大多数营员来说,同佛教高深的佛法、玄奥的教条相比,他们更熟悉,也更愿意接受佛教文化。中国渊源广博的佛教文化内涵、柏林禅寺拥有深厚佛教文化底蕴的法师及请来的法师们满足了营员们的这一诉求。净慧法师就十分强调佛教是一种文化,很重视从文化的视角来阐释佛教、传播佛教。这一理念有目的地规避了传统佛教在传播过程中过分强调皈依的做法,以一种更为广阔的胸怀将佛教归于文化。本着传播文化的精神进行教化,对佛教的文化性进行了深入挖掘,对佛教文化的传播和佛教本身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许多营员通过对佛教文化的学习,喜欢上了佛教、坐禅,成为在家的居士。而更多的人则开始关注、深入了解佛教文化,推进了我国佛教文化的传承与复兴。
 
    (四)创新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夏令营(Summer Camp)最早约出现在1885年的美国,当时仅仅作为学生假期缓解上课压力、提高综合能力的一种方式,多采用艰苦训练的形式,以达到提高青年学生身体素质和综合素质的目的。当代的夏令营既包括传统的身体训练,也包含各种专项训练,已经成为青年学生假期生活的一种重要选择。此外,一些以大中学生甚至研究生为主体的类似暑期学校一类的活动有时也冠以夏令营的名称。鉴于夏令营在青年学生中的巨大影响,柏林禅寺创造性的推出了生活禅夏令营活动。该活动以在青年知识分子中贯彻生活禅理念为目标,不仅跳出了单一针对学生的窠臼,还能以传播佛教文化为内容,在夏令营活动的理念、形式、内容上都是创造性的,体现了一种与时俱进的作风。它以一种进步、包容的姿态进行佛法的传承、文化的弘扬,已经深深地刻上了时代的特征,实现了创新性与时代性的统一。也正因其创新性的做法适于时代的发展、青年知识分子精神生活的需要,才吸引了大批的报名者,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三、 生活禅夏令营活动的影响
 
    柏林禅寺生活禅夏令营活动以传统佛教文化为根据,兼具宗教性与文化性、传统性与时代性,使营员深入佛教生活,体验传统文化,丰富了营员的精神生活。通过营员流动影响社会,社会反映反馈佛教界,从而为佛教与社会提供了一个双向交流的平台,对佛教发展与社会文化生活都产生了影响。
 
    (一) 落实“人间佛教理念,推进佛教的复兴。
 
    修禅是佛教修行的一项重要法门。禅法是佛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禅文化亦是佛教文化的精髓。汉明帝时,禅随佛教传入中国。“自安世高以来,禅既传于中土,所谓修习禅业自佛教传入之初,已推行矣……”[11]中国禅宗一派尊达摩为祖师,兴于六祖慧能,以顿悟为门径,普渡众生为要旨。唐代以后,禅宗广为传播,形成了以其为主的佛教形态。元代以来,禅宗隐入深山、丛林,山林禅、丛林禅、文字禅、狂禅等大行其道,禅也由普化众生变为了僧人的个人修行,日渐脱离大众。近代以来,伴随着西方科学和外来宗教的传入,佛教式微。当佛教被人为的与科学对立起来划入封建迷信的行列时,曾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佛教被打入了万劫不复之地,禅宗自是首当其冲。与此同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载体的佛教复兴也一直成为有志之士、佛教大德的夙愿与努力的方向。由于禅宗在佛教中的重要地位,禅学在佛学中所起的独特作用,禅的复兴被认为是佛教复兴的关键,太虚法师曾说过:“中国佛教之如能复兴也,必不在于真言密咒与法相唯识,而仍在乎禅。” [12]禅的复兴归根结底就是使禅走出深山、丛林,重回人间,回归大众。净慧法师生活禅即是适应了佛学复兴的时代潮流而提出的,“生活禅是在祖师禅的基础上,为了适应当代社会人心的需要而提出来的一种修行理念,是人间佛教在修行上的具体落实。”[13]
 
    “人间佛教”思想经太虚大师、印顺法师及赵朴初居士等人的倡导不断走向深入,成为二十世纪中国佛教复兴的重要理论指导。它以社会人生为本位,关注现实社会的进步,人类道德水平的提高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改善。它讲究佛化人生,禅化生活,其“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宗旨与“人间佛教”的理念一旨无二,都主张佛教与社会的适应,强调佛教在社会生活中的积极作用。生活禅以禅宗为派,以参悟禅机为手段,践行了“人间佛教”理念,推进了“人间佛教”的落实,是对“人间佛教”的具体化和有益尝试。其“将信仰落实于生活,将修行落实于当下,将佛法融化于世间,将个人融化于大众”[14]具体落实修行的方式,把佛法与世间、大众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生活禅鲜明的理念,切实的目标,具体的方法,使其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适合于出家与在家修行者共的双重需要。有力地纠正了佛教与现实社会疏离、过分强调出世和个人解脱的消极状态,使佛教重拾积极向上、渡化人心的普世精神。生活禅夏令营给“青年教友提供一次体验丛林生活、亲近三宝、坚定正信的机会,以展现生活禅的内涵”[15],丰富了青年的精神生活,有利于佛教界在参加生活禅夏令营活动的知识青年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为未来佛教事业的发展作人才准备”[16]。同时,通过这一活动“探索传统的佛教禅学与当代社会生活的切入点” [17],发扬佛教优良传统,落实“人间佛教”思想。进而,通过这些知识青年的扩散对社会产生影响,促进佛教在社会的传播,是 “一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充分体现了人间佛教精神的积极进取的、全新的弘法方式”[18]。从自身发展与社会认同两个方面推进当代佛教的复兴。
 
    (二)实现佛教与社会的双向互动,对社会产生积极、广泛的影响。
 
    生活禅夏令营在推进当代佛教复兴的同时,也实现着佛教与社会的双向互动。佛教的许多功能是与当代社会相适应的。佛教的慰藉功能,使那些无法适应社会巨变的人们心理得到了安慰,他们在佛教中找到了精神的家园;佛教的规范功能,在一定程度上给这个社会提出了一种规范,使社会的失序部分可以有一个参鉴;佛教的道德教化功能,通过教化人心,让人们行善去恶,弘扬了社会良好风气,促进了社会的和谐进步。夏令营活动在佛教与社会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为佛教与社会沟通开辟了一条道路。
 
    参加生活禅夏令营的青年知识分子,通过为期7天的夏令营生活,初步形成了自己对佛教的认知。丰富而深具意义的佛教生活、佛学讲座,使其感受了大师们的睿智与聪慧、佛教的禅机妙法、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部分营员皈依佛教甚至受戒,多数营员坚定了信仰,几乎没有营员认为夏令营没有意义。[19]当夏令营活动结束后,这些营员自然的回到各自的位置。根据传播、扩散理论,这些营员必然将其所受佛教影响,传递给他周围的人群,进而影响社会。社会上也会因此有更多的人开始关注佛教。当佛教文化的精髓与现代社会需要发生关联,达到某种契合时,佛教便开始在社会上得到新的、更大规模的传播。当社会观念与佛教部分理念发生冲撞时,参加夏令营活动的营员们或是下一届的营员也会将其反馈给柏林禅寺的高僧们,回馈给佛教界。从而逐渐缩小传统佛教与当代社会的距离,最终实现佛教与社会的融合,促使佛教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总的来说,生活禅夏令营在丰富青年人的精神生活的同时,正传承并创新着中国佛教文化。在传承佛教文化精髓、推进佛教文化的创新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它以夏令营为载体、以营员为媒介,对“人间佛教”理念融入与适应现代社会生活进行了积极、有意的探索,有益于佛教在当代社会的复兴。同时,它在发挥佛教净化人心的功能、传布佛教的济世情怀、增强佛教与社会双向互动、和谐社会生活等方面,也发挥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注释:

[①] 《人乘正法》,转引自邓子美:《二十世纪中国佛教智慧的结晶──人间佛教理论的建构与运作》,《法音》,1998年第6期,第3页。
[②] 李璐:《试论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思想及其意义》。载于麻天祥主编:《佛学百年》,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270页。
[③] 参见邓子美:《二十世纪中国佛教智慧的结晶──人间佛教理论的建构与运作》,《法音》,1998年第6期,第4-6页。
[④] 净慧:《生活禅的真谛》,《禅在当下》,方志出版社,2010年12月版,123页。
[⑤] 注:据上海复旦大学学生于1994年,对于第二次生活禅夏令营活动的调查,可知第二届生活禅夏令营活动登记者共168名,114份有效调查问卷,营员全部来自大陆,共24个省。(复旦大学生活禅夏令营调查课题组:《第二届夏令营状况综述》转引自http://www.bailinsi.net/06xly/03yjj/02/02-019.htm)据中央民族大学学生樊旭琴等对第十三次生活禅夏令营所作的社会问卷得知:营员共计233名,义工71名,共计304人。对营员的175份有效问卷中,来自大陆19个省市,香港2人,马来西亚3人。在夏令营历史上,除大陆各地的营员外,还要来自港台、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英国、法国的少数国家和营员。(樊旭琴的硕士论文《生活禅理念及其当代实践》,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5月1日,第35页。)
[⑥] 注:数据来源及表格依据均来自中央名族大学樊旭琴的硕士论文(《生活禅理念及其当代实践》,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5月1日,第35页。)
[⑦]《生活禅夏令营缘起》,《法音》,1993年第9期,第39页。
[⑧] 注:凤凰卫视曾对第十五届生活禅夏令营活动做过专访,2007年7月18日到26日的活动安排均被列出。18、19日的是本次夏令营活动营员报名时间,20号以后进入正常的夏令营活动时间,23号处夏令营活动的中期代表性较强,故本文选择该日活动安排进行分析。http://fo.ifeng.com/zhuanti/shenghuochan/200707/0720_52_44692.shtml
[⑨] 注:其它时间活动安排可参见:http://fo.ifeng.com/zhuanti/shenghuochan/
[⑩] 净慧:《生活禅开题》,《何处青山不道场》,河北省佛教协会虚云印经公德藏,第16页。
[11] 蒋维乔:《中国佛教史》,北京:团结出版社,2005年版,第103页。
[12] 转引自,陈兵:《生活禅浅识》,《法音》1996年第8期,第7页。
[13] 净慧:《生活禅的真谛》,《禅在当下》,方志出版社,2010年12月版,123页。
[14] 净慧:《修学生活禅的四个要点》,《何处青山不道场》,河北省佛教协会虚云印经公德藏,第23-28页。
[15]《生活禅夏令营缘起》,《法音》,1993 年第 9 期,第39页。
[16]《生活禅夏令营缘起》,《法音》,1993 年第 9 期,第39页。
[17]《生活禅夏令营缘起》,《法音》,1993 年第 9 期,第39页。
[18]《禅》编辑部:《生活禅和生活禅夏令营》。载于麻天祥主编:《佛学百年》,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111页。
[19] 注:据上海复旦大学学生于1994年,对于第二次生活禅夏令营活动的调查,可知第二届生活禅夏令营活动登记者共168名,114份有效调查问卷中,有39名营员皈依三宝。90.3%的营员对夏令营的总体印象表示“非常满意”或“基本满意”(复旦大学生活禅夏令营调查课题组:《第二届夏令营状况综述》。转引自http://www.bailinsi.net/06xly/03yjj/02/02-019.htm)。据中央民族大学学生樊旭琴等对第十三次生活禅夏令营所作的社会问卷,175份有效问卷可知:无人选择“不满意”或者“不太满意”,129人选择“满意”,44人选择“比较满意”,满意度为98.86%。其中两人未选择。另外,96%的人选择“非常满意”或者“有机会,就来”(樊旭琴的硕士论文《生活禅理念及其当代实践》,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5月1日,第37页。)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19世纪移民前后爱尔兰天主教与新教关系研究 \李晓鸣
摘要:19世纪对于爱尔兰的天主教徒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时期。在爱尔兰本土,新教统治…
 
李光耀如何促进新加坡宗教和谐 \圣凯
摘要:李光耀深刻地理解宗教安顿人心的社会功能,试图让国民用自己的宗教信仰去接受和…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宗教仪式过程中的参与和危险:西吉北大寺踩踏事件的认识和分析
       下一篇文章:反思当下中国大陆青少年基督教宗教教育发展状况——从James Fowler“Faith Development”的理念谈起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