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社会
 
精神的落后才是贫困之根
发布时间: 2014/10/30日    【字体:
作者:刘澎
关键词:  贫困 信仰 石门坎  
 
    贫困不是结果,而是一个现象,贫困的原因是精神信仰意识和观念的落后,这必然要导致行为的落后。一个人、一个地区,甚至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信仰,没有意识,落后便是不可避免的。伯格理改造石门坎不是带了大批金钱银元投资,而是改变人的心灵,他从改变人的观念、信仰开始,树立信仰之柱。在改变了人的心灵以后,人的思想开始起作用。伯格理扶贫的武器不是金钱,他带来的是信、望、爱。
  
    伯格理的经验无形中和毛泽东的一句话很吻合:世界上人是最可宝贵的。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不是带着一卡车面粉、化肥,伯格理是从改造人开始。大花苗很落后,不是落后在物质上,其他地方的中国人也很落后,但是大花苗的落后是落后在整个文化基因上,落后在它的观念上。伯格理去了以后改变了人的信仰和信念,使这些人变成了“新人”,虽然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但是如果伯格理不是用这种方式进入石门坎,而是拿钱去收买人,那结果一定是失败的。物质的脱贫很不容易,要付出很多努力,如去修路、使人养成很多好的习惯,但是更不易的是精神脱贫,一个人脱了白手套,穿起西服领带,是不是就脱离贫困呢?不一定。
  
    今天的中国人可以说物质层面上脱贫了,但精神上却陷入了更严重的贫困,直截了当地说就是没有信仰。老百姓看在眼里,并没有什么奇怪,因为这种没有信仰的贪官太多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时取得物质成就,没有精神信仰,仍然可以丧失已有的成果。中国要崛起,要脱离贫困,当然需要文化,需要教育,需要物质的成就,但更需要信仰,否则,物质的强大是暂时的,没有信仰支柱,无数强大的帝国,最后都是灰飞湮灭了。历史的教训值得深思,中国到底需要什么?什么样的贫困才是真正的贫困?在我看来,信仰的贫困、精神的贫困,才是根本的贫困。
  
    有了文明和高度发达的成就之后,如果没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尤其是法律制度的保证,这些文明仍然可以毁于一旦,倒退仍然不可避免。石门坎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威震中国,在西南是文明之都,出了那么多人才,那么多第一,甚至军阀部队的士兵和当地老百姓踢球,都要输给老百姓。这样的一个地方,如今又回到了贫困之中,这个教训很深刻。为什么曾经取得过较好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地方,会又变得很贫困?改革开放之前,石门坎所在的威宁是国家级贫困县,这个贫困的地方能不能达到高度的文明,达到之后会不会再退回到愚昧落后?我以为,没有制度保证,没有制度改革,取得的成就都是暂时的。石门坎带给我们的这些启示非常深刻。
 
本文转载自:社会科学报微信2014年10月22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ODMxNDczOQ==&mid=200855618&idx=1&sn=d398cd219a0c511ada63f89f3255fd9a&scene=1&key=be861cd2f285eeaa1bd64679a045acf4860e9559fbf787df547617f76dd8fa28ea477992ca77030b1cb0a5f0ba13b367&ascene=1&uin=MjI3NzUzNzUwMQ%3D%3D&devicetype=Windows-QQBrowser&version=61000701&pass_ticket=jVLpZodIhdVWrSozyTlQF940V2So%2BBIWhrx%2FE9KTy4ihDAOQhg2SYiuc6Z%2FdrdMv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清代的乡里空间及其治理制度——一种法秩序的考察 \杨小凤
摘要:乡里空间作为清代社会形态的基本单元,基层社会治理的诸多实践在此体现,如宗族…
 
法人制度视域下的宗教活动场所财产制度研究 \李靖
摘要:随着国家逐渐加强对宗教事业的重视,宗教经济已经占据我国当今社会经济中的重要…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宗教生态论
       下一篇文章:天主教伦理与社群关系整合研究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