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他山之石
 
沿袭“越南模式”着眼中梵关系
发布时间: 2015/4/24日    【字体:
作者:梵蒂冈
关键词:  中梵关系 越南模式  
 
    梵蒂冈新闻发言人隆巴尔迪神父接受亲中国政府的香港《凤凰卫视》采访,再度引发了恢复越南任命主教方式“路线图”的讨论。当圣座国务卿帕罗林枢机表示教会与中国对话“为世界和平带来巨大益处”之际,北京政府外交部重申“改善”与圣座关系的“坦诚”意愿

 GIANNI VALENTE

罗马(ROMA

     “我是不是愿意到中国去?那肯定是!明天就去”!教宗方济各在八月十九日从首尔返回罗马专机上的这句话,日前再度回响在了许多中国人的家里。香港凤凰卫视在梵蒂冈采访圣座新闻发布中心主任隆巴尔迪神父的片断中,和贝尔戈理奥教宗、利玛窦神父一样同为耶稣会士的圣座发言人用英文重复了这句话、重复了教宗愿意踏上中国土地。简短的采访中——也是隆巴尔迪神父首次接受中国电视台的采访,再度吸引了各界、带着各种不同目的关注天主教会与中国关系演变的人们。

    圣座新闻发布中心主任的这一职衔无疑为引发广泛兴趣发挥了作用。加之他的回答内容明确、态度明朗。隆巴尔迪神父在采访中还亲口表示,“好的中国公民也可以同时是好的天主教徒;好的天主教徒也同时可以是好的中国公民。不能将二者对立起来”。从他的嘴里说出,效果足以想见。然后,他继续用英文谈到了圣座与越南关系具有说服力的演变。天主教会“与越南的关系”,随着时间推移“改善了,因为教宗在梵蒂冈接见了越南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以前,是没有过的。现在,圣座有一位越南事务代表,虽然不是常驻的,但他可以走访教会。这就是说情况改变了,可以向前、即便是过去十分艰难的情况下也可以逐渐改善”。

    隆巴尔迪神父接受采访时,电视画面中的背景是主教们排队向教宗方济各致意、晴空万里下圣伯多禄广场上的朝圣人潮。记者在援引圣座新闻发布中心主任的话时表示,关键的症结是主教任命。“越南模式”——即圣座与河内政府就任命主教的程序达成共识——在细节中被描述成是可效仿的,但一直强调“中国不是梵蒂冈”。另一个凤凰卫视的访谈节目中,重申了中国与圣座关系的焦点不是梵蒂冈与台湾的外交关系问题,而是主教任命。在北京和圣座没有外交关系的“非正常”情况下,要采取必要的现实主义的建设性态度面对和解决问题;谈到了未来教宗方济各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可能举行的会晤等。

    北京承认隆巴尔迪神父声明的权威性,也可以从中国方面的“回应”看出。昨天,凤凰卫视中还转播了四名中国问题评论员就“越南模式”展开的半个小时脱口秀。其中两人认为中国-梵蒂冈专题报道可以是探索解决中国与圣座之间现存问题的着眼点。昨天,北京官方正式发出了鲜明的表态,中国政府外交部发言人洪磊重申,“中国始终坦诚地致力于改善与梵蒂冈的关系,将继续为此作出努力”。“我们有意与梵蒂冈展开建设性对话……,希望梵蒂冈方面能够创造有助于改善关系的条件”。洪磊的声明是中国政府喉舌《人民日报》英文副刊《环球时报》刊登的。

    凤凰卫视的访谈以及中国政府的官方声明,时值双方都在发出信号试探可行性、重新恢复中梵对话可行性之际。总之,对“越南模式”的开放态度表明中国有意就具体解决问题或者种种假设进行交流、讨论。

    前天, 圣座国务卿帕罗林枢机也谈到了中梵关系问题。他在罗马宗座额我略大学举办的和平以及圣座外交为和平做出贡献问题研讨会后回答记者问时,再次重申天主教会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系的“唯一道路”是“进行会晤、努力相互了解、找到解决现有问题的办法。和平的普遍理论也适用于中国问题。我认为,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是地方教会的处境。但总之,同时我也认为教会之间对话、圣座与中国的对话可以给世界和平带来巨大的益处、非常非常大的益处”。

    圣座国务卿将中梵关系问题与维护世界和平联系起来,再次表示这也是梵蒂冈外交行动的特征。即,无意与地理-政治主角们组成优势性的轴心,甚至梦想实施霸权主义。而是致力于“化解症结”、推动解决问题;在各种情况下和各个时代,促进防止和化解冲突。

 载于梵蒂冈内部通讯 VATICAN INSIDER,转自信德报,2015-03-14

http://www.chinacatholic.org/News/index/id/31081.html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19世纪移民前后爱尔兰天主教与新教关系研究 \李晓鸣
摘要:19世纪对于爱尔兰的天主教徒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时期。在爱尔兰本土,新教统治…
 
李光耀如何促进新加坡宗教和谐 \圣凯
摘要:李光耀深刻地理解宗教安顿人心的社会功能,试图让国民用自己的宗教信仰去接受和…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伊斯兰复兴:谁之复兴?何种复兴
       下一篇文章:欧洲宗教战争对现代中东的启示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