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慈善
 
青海宗教人士社会公益办学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 2016/6/12日    【字体:
作者:才让塔
内容提示:本文以青海省宗教人士社会公益办学为视角,对青海藏区藏传佛教宗教人士公益社会办学的现状走访了四个藏族自治州和海东一县,了解到宗教人士公益办学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同时对宗教人士公益办学的社会问题及相关的法律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对青海省宗教人士社会公益办学有一个新的认识。
关键词:  慈善、宗教 公益办学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民众的生活及生存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我国的公益慈善事业相对于发达国家起步较晚,有宗教信仰背景的慈善事业所占的比例也较小。慈善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美德,慈善事业反映出人类历史上正义、博爱、关怀、互助的真情存在和执着坚持。在当代社会,慈善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出具有超越性的真、善、美、圣的价值和意义。而在社会慈善工作中,宗教慈善则占很大比重。宗教界的社会实践包含着许多社会服务和公益慈善内容,其中当然包括宗教人士公益办学。当前,中国宗教慈善公益的专业化和社会化程度有所提升,中国宗教慈善公益活动的管理和参与也日趋专业化。随着发展的日益规范化和专业化,宗教在慈善公益事业中也会面临种种问题。如:社会定位问题、政府对于中国宗教慈善公益事业在社会公共领域角色的认识等问题。这当然也是宗教人士公益办学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据统计,我国有宗教团体近5500个,宗教活动场所14万处,宗教界人士36万余人,信教群众数以亿计,是开展公益慈善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1]]但在我国对于慈善事业的认识还不是很充分,如《中国大百科全书》对“慈善事业”的解释是:“带有浓厚的宗教和迷信色彩,其目的是为了好事求善报。慈善者通常把慈善事业看做一种施舍……它只是对少数人的一种暂时的、消极的救济”[[2]] 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GDP)63.61万亿元,国家和个人财富递增的同时我国的慈善事业发展还是进展缓慢。2014年《慈善蓝皮书:中国慈善发展报告》在京发布,数据显示,2014年社会捐赠总量1046亿元,但只占当年GDP的0.16%。根据北京师范大学王振耀教授的统计,目前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其慈善组织只有2000个左右,美国有100多万个,英国有16万个,加拿大有8万个。[[3]]虽然我国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19.27%,但在慈善事业方面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在我国贫富差距增大和社会矛盾加剧的今天,宗教公益慈善的作用还没有发挥出来。国家对公益慈善的支持力度有限,对宗教公益宣传也不够,因而制约了我国宗教公益慈善的发展。西部藏区由于历史和地理、经济等原因,无论在教育还是在卫生较之东部地区落后,同时,生态环境脆弱、传统文化面临着变异或消失等境地,导致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民族问题日益凸显。因此,民族地区对社会建设和公共服务的需求是最紧迫的,对发展慈善公益事业的愿望也是少数民族群众最为迫切的。学界对民族地区慈善公益事业的研究较少,同时对少数民族地区公益事业发展的特殊性和主体性认识不足。
   
青藏地区历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区,也是多种宗教共生的地区。在这里少数民族大部分或基本上是全民族信仰某一种宗教。如青海省作为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省份,佛教、伊斯兰教、道教、基督教和天主教在青海省都有传播。青海全省信教公民约有222.32万人,占其总人口的40.3%。目前,青海全省依法登记批准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共有2130座,认定备案的宗教教职人员约29614名。其中,汉传佛教寺院24座,宗教教职人员29名;藏传佛教寺院694座,宗教教职人员27323名;伊斯兰教清真寺1382座,宗教教职人员2168名;基督教堂9座,宗教教职人员13名;天主教堂4座,宗教教职人员4名;道教宫观17座,宗教教职人员77名[[4]]相对而言,藏传佛教的宗教人士在宗教人员中成为主要群体,加之青海的藏民族信仰以藏传佛教为主,因此,为了进一步了解青海宗教人士公益办学的情况,我们课题组到青海省的果洛、玉树、海南州和化隆、黄南州等地进行调研。主要调查青海省藏区藏传佛教宗教人士的公益办学情况,希望对青海藏区的公益慈善及藏区民族教育引起重视。
 
一、青海藏区宗教人士社会公益办学的现状
 
课题组在青海藏区主要走访了果洛、玉树、黄南、海南等地,因为在这些地方宗教人士社会公益办学相对于其他地区来看,办学规模及在校学生形成一定的规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调查走访,青海藏区宗教人士社会公益办学有几个层次的教育,在办学的规模、在校人数、办学的宗旨都各有不同。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型:
 
(一)职业学校型:这类职业学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学习各种技能卫生、医学、唐卡绘画技艺、计算机、旅游等。学校场地和教学设施等全部依靠举办者募集或募捐,学生学习的费用、教师的费用也是学校负担。这类主要有:
 
1、果洛吉美坚赞职业学校
 
吉美坚赞民族职业学校系由果洛州拉加寺僧人吉美坚赞筹措资金成立的青海省第一所宗教人士公益职业学校。吉美坚赞1990年毕业于中国佛学院,他谢绝了北京民族出版社和高级佛学院的留请,回到拉加寺。他深知文化教育与民族振兴的重要性,出资建立了公益职业学校。1994年8月经果洛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创建,2001年设立职业高中部。2006年3月被吸收为中华职业教育社团体社员,列入“温暖工程”青海试点项目工程。在民办教育“十六字方针”的指导下,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以大力发展民族地方的特色职业教育,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进而提高藏民族文化素质为目标。在教学实践中立足实际,把扶助弱势群体作为基本任务,全而贯彻执行党和政府的教育方针政策,积极探索发展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积极探索发展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开展适应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人才职业培训。
 
学校现有土地面积33万平方米,校园面积占17.4933万平方米。实行全日制教学,学制六年。同时实行校长负责制,有校长1名和副校长3名;设有教务处、总务处、政教处,下设学生会、保安组、文艺组等职能部门。在58名教职工中,有专任教师35人特聘国内外专家教授11人,教学辅助人员2人,行政管理人员4人,工勤人员6人:其中,本科学历的19人,大专学历的13人,中专学历的11人。每个专业均有3名以上的教师。设置基础文化部和职业高中部、开办六个年级门4个教学班,基础文化部设有基础班、初级班、中级班、职业高中部设有藏医专业班、高级藏语专业班、计算机专业班、英语旅游专业班、工艺美术专业班等五个专业。生源来自青海、四川、甘肃以及拉萨、内蒙等省、自治区的60个县,到15年11月在校生共有1030人,基础班和专业班各有500多名学生。其中,基础文化部416名,职业高中部366名,享有与国立学校毕业生同等资历。学生在藏族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下进行学习,让学生既能学到藏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又能学到实用的现代知识。基于这样一种教育理念,学校实行藏语、汉语、英语三语教学。学生中僧俗混合,既学习藏族教育传统中的因明学、声明学、历算学、医学、工巧明学,也要学习数理化和计算机,此外还上体育课、劳动课、美术课和音乐课等学校还通过“辩论”式教育教学启发高原学子智慧,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挖掘学生的自觉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定期举办知识竞赛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熟练地掌握语言、文化、历史知识,活跃了学校文化氛围这种与当地的环境、地理和人文结合的教育方式和创新实践,使学校成为了全藏区最具影响力的福利学校,可以说是教育界的奇迹。建校至今,已经培养了上千名毕业生。由于办学成绩突出,学校和吉美坚赞本人先后获得果洛州“捐资办学先进个人”、果洛州“优秀青年”、“长城爱国全国先进个人”、全国第二届“黄炎培杰出校长奖”、“优秀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十佳杰出青年”、全国“百家改革模范新闻人物”、“中华慈善奖”、“青海省光彩事业奖”、“青海省可持续发展示范学校”等国家、省、州、县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颁发的十余项奖项或荣誉称号。
 
2、玛沁县玛卿雪山职业学校
 
 玛沁县玛卿雪山职业学校是由当地比较有威望的宁玛派活佛才让拉加创立的,1998年,当才仁拉加活佛来到玛沁县雪山乡格日寺时,发现周围的孩子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很多人是文盲或半文盲。他们基本上看不懂汉字,不会说汉语。有些人甚至连藏文也看不懂,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这一切,令他由衷心痛并发下宏愿,要建立一所学校(阿尼玛卿民族职业学校),藏族孩子通过学习藏、汉文化不但可以使藏民族文化得以保留和传承,而且能够有效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通过对专业技术的学习,掌握一定生活技能。为了建立学校,筹集资金,才仁拉加活佛的足迹遍及祖国大部分土地。吃的是普通的糌粑,住的是和普通牧民一样的土房。房间里除了几个简易木柜,一张没有油漆的方桌、一张单人床外,只有一个带烟囱的烧火用的铁皮炉子。经过六年多的努力,这所学校,从当初5万元的启动资金开始,由最早的仅有一道围墙到今天教学大楼、学生宿舍的初具规模,才仁拉加活佛几乎是在这海拔5000米的土地上凭空建起了一座“空中楼阁”。他无量的慈悲心和宏大愿力改变了数名藏区孤儿(很多是玉树地震后失去了亲人)和贫穷孩子的现状和未来。招收接受过9年义务教育的贫困学生,目前有学生38人,所有费用全部由活佛及其团队承担,38名学生全部为男孩,开设语文,数学,历史,导游及藏语课程。
 
3、久治县多杰旦民族职业学校
 
2010年8月18日,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门堂乡终于落成了果洛州第一所民族职业学校——多杰旦民族职业学校。经过近3年的报批筹备,在果洛州和久治县州县领导、教育局领导以及其他相关上级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多杰旦仁波切的倡导和不懈努力下,在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捐助和帮助下,融汇着无数人爱和希望的多杰旦民族职业学校终于迎来了开学典礼的一天!职业学校先期开设了汉语、藏语、英语、数学、政治、地理、历史等文化课,和包括音乐、美术唐卡、藏医药、服装等科目在内的专业课程,希望学生们学有一技之长,将来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传承藏族文化、建设家乡。在这里,学生们除了在食堂吃饭的钱自己承担,其余在学校的所有费用,其中包括学校的基建费、教学设施、书本教材、老师的工资、校服、宿舍的床枕被褥、校园设施维护的费用,都由校长多杰旦仁波切个人筹措。多杰旦仁波切的慈悲情怀和善举,受到了州县领导的赞扬,也感动了他全国各地的佛弟子和各界善心人士,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捐款捐物,州县领导也在申请报批,希望能从紧张的财政教育经费中,每个月给每个学生150元饭费补助,让学生们无忧无虑地安心学习。值得一提的是,第一批职业学校的老师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他们放弃了安逸的生活条件和更好的薪酬待遇,千里迢迢来到环境艰苦的藏地,克服这里恶劣的气候条件,以平实的心态朴素地工作和生活着、默默地奉献着。
 
4、黄南州同仁县唐卡艺术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民族文化宫)
 
作为热贡艺术传承的一份子,吾屯上寺的两位出家人——桑杰和噶桑加措,为保护、发扬热贡艺术,发宏愿建立热贡民族文化宫,为热贡艺术建立一个艺术创作和展示的场所。作为民族文化宫创始人之一,是一个80后的青海省工艺美术大师银交加(法名噶桑加错),有着丰富的艺术创作经验和极高的艺术修养。他11岁出家,16岁开始学唐卡,学习画唐卡已经17年了,现在已经是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工艺美术大师了。他绘制的唐卡作品少的一幅可以卖几万,最贵的一幅可以卖到170多万。为修建热贡民族文化宫,他们卖掉了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拉卜楞寺的老房子,全家人拿出所有的积蓄,最向还向亲朋好友借了很多钱,最终完成了投资三千多万元热贡民族文化宫。热贡民族文化宫于2011年2月11日开工,于2013年6月11日建成竣工,占地25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地处热贡艺术发源地之一的吾屯上庄。文化宫主体由一栋主楼和两栋侧楼组成。共有房间360多套,设有热贡泥塑展厅、热贡艺术展示厅、画师创作区、民族工艺品展销厅、行政办公区、教学区、宿舍区。同时民族文化宫还有一些来自内地汉族的学习的艺人,其中有一位同噶桑加错师傅学艺7年,现在已经能够独立创作绘制唐卡了。民族文化宫建成后,由于其在弘扬热贡唐卡艺术上发挥的积极意义,以及扶助贫弱的大爱善行,受到中央及当地政府领导的关注。文化宫现有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1人,高级工艺美术师1人,工艺美术师4人。他们的足迹遍及青、藏、甘、川、内蒙及印度、尼泊尔、泰国等国家,给这些地区和国家留下了数以万计的精美艺术品,赢得了很高的声誉。由于经济发展和交通等原因,青海省贫困地区较多,一些地方的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学龄前儿童基本处于休学或伴读状态,这些孩子的成长令人担忧。目前,黄南地区共有287名孤儿,其中156人无依无靠或被寄养在亲友家中,因此,文化宫成立以后,成立了一所唐卡艺术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免费面向全省贫困地区招生。师傅们收留了70个出身贫苦或身有残疾的孩子,免费供他们吃住,聘请了5名老师培养他们画唐卡的手艺,并教授他们汉藏文化课。针对贫困区的学员们,学校不但教授藏文读写、藏族文化、基本汉语知识、基本技术等课程,而且还选拔一些在手工艺有专长的孩子们学习唐卡绘画、泥塑和雕刻等古老的手工艺技术,特别是一些濒临失传的手工艺技术。最重要的是,有热贡文化宫这个“新家”,孩子们就不至于流落到社会上,面临由生活的重压而被迫失去道德标准的局面,避免沦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也为社会和谐做一些贡献。针对那些生活极度贫寒、度日维艰的孤儿,文化宫将有计划性的为他们提供生活保障、基础学习、技能学习,培育他们成为一个为社会发展有用的人才。
 
(二)寄宿福利小学:这类学校主要是以小学教育为主,教授小学教育的相关内容,因为有些学生因为经济原因等导致缀学,因而这类学校给这些学生提供继续学习的机会。学校场地是宗教人士进行购买后筹建教学用房,学生可以在学校寄宿,生活费和学费完全由学校承担,教师的费用,有些是当地政府承担。毕业后再上相应的中学。
 
1、果洛州达日县狮龙宫殿寄宿制扶贫小学
 
达日县查郎寺的堪布更桑尖参,自1998年起先后投资140万元,修建了狮龙宫殿寄宿制扶贫小学,学校共有教师21名,其中7名是公办教师,学校的校长也是由达日县文教局指派的,公办教师的工资由县财政局支付,余下14位老师的工资全部由堪布更桑负担。学校课程设置都是按照国家颁布的教学大纲设置,实行藏汉双语教学,开设了从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的全部课程。截至到2010年8月学校共有学生308名左右,生源包括青海、四川、甘肃三省,其中80%的学生都是孤儿,其余的20%的学生是学校附近父母双全但是家境贫困无力支付学生上学费用的学龄儿童,对这些学生学校同样是不收取任何费用,全部实行免费制。每年用于学校的开支大约是80万元,其中20万元为民办教师的工资,60万元用于学校和孤儿的开支。由于学校的特殊性(孤儿寄宿学校)所以学校没有寒假只有暑假且学校地处高寒地区,每年学校用于供暖的费用是10万元。学习方面完全由达日县文教局指派的校长负责,其中包括课程的安排,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堪布更桑在教学过程中只起到监督的作用,包括督促教师、学生的考勤、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学生学习水平的有效提高等方面。
 
2、海东市:化隆县哇西民族学校
               
化隆哇西民族学校位于青海化隆县离县城41公里处的卡里刚山头边远贫困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文化教育十分落后。全乡共有22个行政村,其中5个藏族村,藏族人口约2600人;在校生177名,其中孤儿58名,教师7人,现任哇西民族学校谢日加措校长,抱着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愿望,向化隆县人民政府及教育局申请,自筹资金建立一所民族学校,于2005年获得批准。终于在上级拨款和个人捐资下修建了十余间面积150平方米左右的新校舍,其中教育局出资4万,谢热加措校长自己出资11万。并在当地招收38名学龄儿童入学接受正式教育。卡里刚三个乡的藏、回族群众几乎都是文盲、法盲,随着社会科学的不断向前发展,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多,没有文化知识直接造成经济滞后。现任校长谢日加措96年吉美坚赞职业学校,12年自学校毕业回家后,抱着热爱家乡的孩子,热心教育事业的念头和愿望,与当地人民政府协商自筹资金开办一所民族学校。
 
2005年8月30日谢日加措校长与化隆县教育局联合新建了德恒隆乡哇西民族学校签订协议书,总投资15万元,(其中化隆县教育局拨款4万元,校长自筹11万元),新建教室一幢,内设4个教室,教师办公室及宿舍2间,面积共投资12.4万元;大门1个,投资1万元;学校围墙200米 ,投资1万元。教师1名。由于学生年龄小,学校离家远,许多学生每天早上上学需要翻山越岭两三个小时,即便是清晨六点出发也基本无法赶上第一节课,甚至由于劳累不少孩子会在回家路上睡着,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基于这种情况。2006年5月谢日加措校长又四处借款及求助捐款9万元,修建了16间学生宿舍和食堂,招聘了两名炊事员。学生的部分生活费由家长解决,炊事员的工资和学生的部分生活费及三名代课教师的工资电费等由校长支付。2007年入学儿童达97名,招聘教师6名,炊事员2名,管理员2名,扩大教师宿舍6间。在谢日加措校长和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被当地老百姓认可,前来上学的学生也越来越多,现在已有307个学生。原先的学校已经容纳不下这么多学生,因此谢热加措校长想重新修建一所学校。预计整所学校办下来需要将近1000万,谢热加措校长用自己办的藏服厂3年的收益300多万出资,向信用社贷款260万,向青海省财政厅借款200多万用来建造新学校。新校14年开工,15年5月1日完工。15年5月6日正式搬到新的教室上课。谢热加措校长的资金来源主要来自于自己09年成立的嘎雅藏服工厂,厂子刚开办的时候并没有向相关部门注册,一件衣服的价格在七八十左右,销路很不好,衣服一两年都卖不出去。慢慢随着厂子品牌的打出,销路慢慢变好,11、12年才打开市场。
 
学校没搬之前有98个学生,8个老师。现在学校有12个老师(基本大学毕业),4个厨师,2个管理员,在校学生307人。老师没有宿舍都住在办公楼,工资在2500到3500不等。课程主要有语文、数学、因明学、英语和藏语。藏语是主课(国办学校藏语是选修课,学生可选也可不选,课程表上并没有设置。)还包括藏语语法课以及国家规定的指定课程。英语是小学三年级才开始学习,而在化隆县的其他国办学校中并没有开设英语课。每周四下午还有辩论课。课程的主要特点是学生能学自己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其中该校中的藏语和英语的教育在化隆县是最好的,从05年到15年该校学生在英语和藏语的考试中拿到过各种奖项,因此很多学生前来求学。另外,该校除了教授知识之外更多的是教育学生遵纪守法和如何做人,学生的道德层面有很大提高,加上学校的组织纪律也很规范,因此,得到了家长的普遍认可。学校成立至今其培养的学生中有12个已经考上大学,大学学费全由谢热加措校长资助。其表示不需要将来他们怎么报答自己,只要他们将来好好教育自己的子女就好。作息时间一般的国办学校是上午9点上课,下午5点30下课。本校的时间是上午6点上课,晚上9点下课。以前在化隆县寄宿制的学校只此一家,这样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学习。班级划分小学1到6年级和一个学前班共七个班级。学前班有30多人,一年级67个人,二年级71个人。
 
(三)民族文化补习学校:这类学校主要是从事文化扫盲,教授民族文化课程,同时也包括小学和中学的课程。费用都是宗教人士募集或募捐,场地是租用的,对于学生的学习及生活等都是免费的。如:
 
海南州共和县千卜录民族学校
 
嘉杨智华是海南州共和县千卜录寺院的僧人,2008年从吉美坚赞职业学校毕业,毕业后他了解到在共和县还有很多藏族老乡人不识字,他就萌生了办学的念头。恰逢这一年海南州学校布局调整,把整个海南州的学校集中到共和县。很多一些乡镇办的学校就都集中到共和县去上学。这样一来乡镇就留下了很多空校址,他就在共和县二地乡切扎村千卜录寺院这一空校址上办了扫盲班,后设立扫盲学校。该学校成立于2009年的10月18号,政府给了其一个扫盲学校研究的三年办学资质的批文,即从09年到12年。招收的学生基本上是15至25岁的文盲。12年3年的批复时间已到,期满后他再申请办学资质,政府以国家的扫盲活动已结束拒绝了其申请。13年在没有得到批复文件的情况下他自愿继续办学。同时他也需要给学生作出解释。他的第一批学生是来自共和县的26人,之后除了云南之外其他四省藏区都有来的学生。学校存在的 5年时间里学生人数已经达到300多人,其中正式毕业的有112人。学校学生毕业生有去吉美坚赞当老师的,有的通过独立考试去了西北民院和西北师大,还有有的去了西宁新世纪职业学校以及海南州职业技术学校。2014年党的路线方针调整规定不允许私人办学,加上本身就无办学文件的批复以及州上考虑到维稳问题,政府担心私人办学为了社会维稳的需要禁止私人办学,于是让该校停止办学。办学这么些年来,办学费用全部由嘉杨智华通过募捐自己垫付,政府没有给一分钱。五年期间先后投入260万主要包括老师的工资、厨师的费用、水电暖费用和学生伙食费的50%。学生被褥是自带的。现在学校停办,嘉杨智华他本身负债很多,只能通过募捐去还债。
嘉杨智华师傅希望政府能批复让其办学,想在海南州办一所职业学校。原因包括一方面吉美坚赞师资和招生能力有限。很多想去吉美坚赞上学的学生并不能进入吉美坚赞学习,他想设立一所学校接纳这一部分人。另一方面吉美坚赞职业技术学校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不是很优越。海南州距离西宁近,地理位置,生源和交通条件都很优越。最后,如果政府同意让其办学,他会得到很多社会爱心人士的支持即办学所需要的师资他完全可以满足。
 
(四)孤儿福利学校:这类不能完全称之为学校,应该说是孤儿福利院,主要收养孤儿、单亲家庭等的子女,该学校只对学龄前的儿童进行一些文字、数字的教育,适龄的孩子都是在当地的小学中学就读,但住宿及吃饭,由学校负责。费用都是由宗教人士进行募集募捐。
 
玉树“希望少儿之家”
 
 希望少儿之家是2007年拉麻罗松活佛和他的妹妹共同创办,那时拉麻罗松刚从印度回来,碰到一个老乡领着四五个孩子,老乡说能否将这几个孩子抚养长大,罗松决定让他们在一个好的环境里长大。刚开始有8个孩子,4个是孤儿,至2010年414地震时有37个,孩子也不多。至今天一共有171个孩子,已上大学的有17个,志愿者(无偿给他们洗衣做饭)的有12个。这里服务的主要内容是吃穿住行,因为很多孩子是单亲、地震以后剩下的孤儿。少儿之家称罗松活佛“太阳爸爸”。管理人员也叫爸爸,做饭洗衣的阿姨叫“妈妈”,送饭的司机等人叫“哥哥姐姐”。希望少儿之家的孩子们分三种情况,孤儿有19个,单亲多一些(如地震中失去父或母的)有82个,贫困的有70个到80个(七八个无任何收入来源)。孩子的年龄从2岁半到18岁(不含上大学)。希望少儿之家并不是学校,只是提供服务让他们上学。希望少儿之家组建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这些孩子上学。这些孩子们送来的时候有协议,学校与他们的监护人签订书面协议,如果孩子是孤儿就和他们的亲戚签订书面协议。内容是只要他们的孩子能上学,学校就供他们直到大学,也会帮助他找工作。
二、对青海藏区宗教人士社会公益办学几点认识
 
 我们通过调研,看到在青海藏区宗教人士社会公益办学在各州县情况不一,办学的规模、层次、在校人数各不相同,但基本上藏传佛教人士从事相关的公益事业已经走向发展,公益办学走向规模化。就总体而言,在青海宗教人士社会公益办学相对于公立及其他社会人士办学有几个特点:
 
第一,社会力量兴办社会公益和社会服务事业方面,宗教人士社会公益办学无疑有其自身的特殊优势,这种特殊优势在于宗教的公益和服务事业是信仰实践的组成部分,是宗教信仰的外化与物化。在藏区,藏传佛教人士办学都是基于宗教的信仰和慈悲胸怀,对当地社会的教育基于自己的能力和藏民族对教育的渴望,着手筹款募捐建立公益学校。一些宗教人士也想为当地社会做一些有益的事业,但由于资金的问题,宗教的身份问题,很难去从事公益慈善。另一个方面藏民族是一个热爱教育和文化的民族,假使没有热爱教育的民族,即使有热心兴办教育的宗教人士,也不一定能把学校办起来。
 
第二,藏传佛教人士社会公益办学具有较高道德感召力与社会公信度。健康发展的宗教一般都具有良好的道德形象,为开展社会公益和社会服务事业提供了较高的道德感召力。这有利于避免寻租,克服腐败,实现低成本运作,更容易得到社会大众的信任与认同。对于在藏区宗教人士社会公益办学的僧人或活佛,在当地都有较好的口碑,同时通过佛教的修行,道德和公信度较好,同时也有很多的信徒。这样就为民众对学校的认可和信任度高于一般人办学。加之藏民们信仰佛教,僧人和活佛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僧人或活佛的话语在儿童入学方面作用非常大。如果当地寺庙的活佛重视教育,那么他就会借讲经的机会,把重视教育的思想传输给人们,发动小孩读书。这样就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发展。
 
第三,藏传佛教人士社会公益办学,适应了当下藏区民众的基本需求。这种需求从调研情况看,分为三种情形,一种是文化补习班,主要是对于没有上过学或者上学途中缀学,如共和县千卜录民族学校。另一种小学或初中教育,一些学校的设置本身就是乡镇设立的基础教育建制,在当地教育资源稀缺原因,使得宗教人士投身于公益办学,如化隆哇西民族学校。第三种是民族职业学校,该学校的设立抓住了当下藏族学生初高中毕业,不能进入大学继续生造,但又学习生存技能的特点,因地制宜的设立的社会需求的职业和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革命,许多藏区群众意识到没有文化所带来的不便。尤其是青南地区,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一些学校的基本都在县城路途不便,形成对知识的渴望,而由于各种原因没有能够在学校就读,通过办学,使不论年龄大小都能够继续深造。学校的招生对象为失学的学龄儿童、超龄儿童、未上过学的僧人与失学女童,招生对象几乎照顾到了应该受教育的所有人群。
 
第四,青海宗教人士社会公益办学,能够结合藏区民族群众需要,灵活科学的设置课程,学习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良好的教学方法是得以发展的根本。如吉美坚赞职业学校不仅开设了藏文拼读、文法、正字学、因明学、诗学、天文历算、声明学、藏医学等传统文化方而的课程,也开设了汉语文、数学、英语、地理、历史、体育、计算机等现代应用学科及语言,将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紧密的结合起来,有效解决了农牧民子女不能系统地学习藏族传统文化和寺院僧人不能学习现代科学知识的问题。同时将藏传佛教因明逻辑辩论方法引进课程的教学当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弘扬了民族传统文化,有效解决了藏族传统文化断层的问题。[[5]]
 
三、青海藏区宗教人士社会公益办学存在的障碍及问题
 
 第一,青海藏区宗教人士社会公益办学成为敏感话题。自从2008年西藏“3.14”事件和藏区2010年自焚事件开端,藏区维稳成为各级党委及政府工作的重点。尤其是个别州县,对于宗教人士的活动尤为敏感。课题组在调研时一些州的部门看到所做的青海藏区宗教人士社会公益办学调查问卷,避而远之。甚至关闭了宗教组织和宗教人士社会办学的机构。同样的问题在海南州的僧人嘉扬智华办学就遇到类似的问题,当地政府再没有同意办学。由于长期主流意识形态“左”的影响,作为宗教人士的身份在进行慈善时官方很难确认或认可,因为作为一个僧人,官方考虑的是宗教背景,而不会考虑你是一个慈善家或慈善机构,这是作为当下的环境所决定的。当然这样的问题,在藏区信教群众是微乎其微的。
 
第二,青海藏区宗教人士社会公益办学中慈善资源有限。这主要是因为在藏区,由于生存环境的艰险以及生产力水平的有限,经济水平相对滞后,生产型企业或其他经济主体缺乏,当地财政基本属于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基本上依靠国家财政维持当地政府的运转。加之社会经济组织不发达,很多藏族群众基本上处于“终生劳作,勉为温饱”的状态。藏传佛教寺院拥有的财产很少,因而也很少有多余的资源用于慈善。宗教寺院条件较好的也是取决于当地老百姓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寺院或宗教人士没有或很少有能力拓宽资源渠道,慈善救助的力度非常有限。因此,现在有不少的僧人活佛到内地去募捐或化缘筹集慈善资金。从课题组调研情况看,有不少的公益学校面临资金短缺,教师工资水平低下的问题,有时不得不通过支教维持人员的不足。
   第三,对于藏传佛教的慈善机构或宗教人士公益行为组织管理严格。如果某地的藏传佛教组织设立慈善基金,会涉及到相关许多部门,既涉及宗教事务和业务主管的民宗委,还有政府的民政局和党委体系管理的统战部门,同时还涉及到当地的佛教协会等等。同样的问题也包括宗教人士公益办学,要过五关斩六将。如果结合当下中央对于下放行政权力的政策和行政许可的条件,设定各种障碍涉嫌滥用行政权力。
 
第四,对藏传佛教慈善事业缺乏规范化。在藏传佛教及宗教人士从事慈善事业中随意性较强,缺乏专业和规范化的管理,接受的社会捐款或募集不能按照有关规定管理和使用。2012年3月,国家宗教事务局王作安局长在宗教界公益慈善事业座谈会上指出,从事公益慈善活动要与从事宗教活动相分离,不得借公益慈善进行传教活动,不得以强制、诱导或其他方式要求受赠人接受其宗教信仰。同时也要注意在从事慈善活动中不得以从事公益慈善为名强行或变相向信教群众摊派,增加信教群众负担。
 
第五,国办的学校在民族文化教育滞后是很多学生到宗教人士社会公益办学的学校就读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调研,发现宗教人士社会公益办学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倡导民族语言和文字的教学为主,同时进行汉语教育。在玉树调研时,一些宗教人士或寺院办学基本都是补习藏语文课程,这是许多人前去学习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同一些干部和群众交谈,发现他们对现在的国民教育的内容中对民族语言文字的教育不够,如在玉树的民族中学虽然设置藏语文课程,但对课程的考试和内容的掌握并没有什么要求。同时也了解到玉树籍的学生在大学藏学院学习,藏文程度要落后于其他州县的学生。在玉树熟练掌握藏文的老师数量在快速锐减,照此下去,研究藏文书籍历史文化宗教的玉树当地人正在断档。
 
四、宗教人士社会公益办学对策建议
 
第一,通过对藏传佛教宗教人士办学的规范,发挥宗教人士在慈善中的积极作用,同时转变政府对宗教慈善单一的政治观点。2012年2月,国家宗教事务局等六部门联合颁布的《关于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意见》,为宗教界开展公益慈善活动提供政策指导,得到了宗教界的拥护,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明确了宗教慈善的性质和地位: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有深刻的信仰基础、悠久的历史传统、较高的社会公信度。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是新形势下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必然要求,是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积极作用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有益补充。同时规定宗教慈善主要范围是:灾害救助;扶助残疾人;养老、托幼;扶贫助困;捐资助学;医疗卫生服务;环境保护;社会公共设施建设;法律和政策允许的、适合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发挥积极作用的其他公益慈善活动。这给予了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以准确的定性与定位。青海省人民政府2015年4月发布了《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 ,对青海省慈善给予进一步的明确。一方面有利于宗教界以更好的姿态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社会各方统一思想,正确认识宗教界社会公益和社会服务活动的“身份问题”,从而将其纳入现行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实现法制化、规范化管理。因此,政府不能从单一的政治角度来看待宗教及宗教慈善,而应当从社会、文化、道德、经济等多个角度,全面、客观地认识宗教社会的功能和作用,从以防范为主的心态转变为以发挥积极作用和提供服务、帮助与支持为主的心态。
 
第二,转变或加大国办学校藏语的学习,建议在民族中学汉语授课转为藏语授课,通过藏族语言和文字的学习,保护藏族文化。在我国许多少数民族,从自然因素上来看具有人口少,聚居范围不大,较分散等特点,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相对于主流语言和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是弱势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权利极易受到侵害。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民族经济发展,如何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权利是一个非常紧迫和现实的问题。调研中,宗教人士社会公益办学都是母语教学,在教学中设置藏语课程分为因明学、藏语语法和五省藏区藏语文通用教材。一种语言和文字承载着几千年来一个民族的某些文化和传统,对于文化的传承不是简单的学习一点文字和语言就可以做到的,通过母语授课和藏语文的学习,使学生对一种文化得到传习,也能够更多的接触到民族优秀文化。同时继承藏民族文化优秀的道德传统,这些内容在汉语授课的学校中是没有的。因此,在国家和地方层面通过立法保护藏民族的语言和文字,是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
 
第三,政府应积极扶持宗教人士公益办学,通过更多途径解决学校存在的困难。在宗教人士公益办学的过程中,普遍存在资金短缺,学校硬件设施不完善同时许多藏族学生不能进入该校的尴尬的现象。不少的宗教人士公益学校办学质量和效果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肯定,如吉美坚赞职业学校和化隆哇西民族学校,许多学生和家长慕名而来。由于宗教慈善在政府管理层面存在较为严格的管控,而社会募捐和宣传不到位,使得宗教人士公益办学存在许多困难,需要政府在编制方面、资金方面给予更多的投入,满足当地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同时对于宗教人士公益办学的条件,不能任意设置门槛,只要符合基本的要求就应当予以许可。
 
第四,宗教人士公益办学,在小学中学义务教育方面不能采用教条主义,应当采用灵活的办学理念。藏区学校,由于特殊的地理和文化,不同于内地的学校教育。藏区民族学校教育应当朝着适应本地自然生态、社会环境与文化观念的方向作大的调整,使学校教育与当地社区相融合,与当地环境相协调,与民众需求相适应,并为社区发展服务。从历史上看,佛教寺院一直是藏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同时也是教育中心。佛教寺院独特的教育体系,对藏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产生过深刻的影响。今天,用客观、辩证的眼光认识佛教寺院传统教育,遵循自身的规律发展藏区宗教教育体系,对于藏区社会政治稳定、民族和睦,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应扶持民间各类教育,创造条件积极发展社会教育,以促进藏区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并且适度发展宗教寺院教育,使其成为普及藏文化、提高民众文化素质的有益形式。
 
本报告为2015年青海民族大学校级课题,项目编号:2015XJRS010,参与课题调研2014级硕士研究生王震、谭建宁、朱维娜、邓晶宜、陆礼彬。
 
才让塔,男,藏族,青海同仁县人。现为青海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宪法、行政法及民族法治。
 
载于《宗教与法治》2015年冬季刊,本网首发,转载请注明来源。


[[1]] 王作安:《推动宗教公益慈善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中国宗教》2012年第155期。
[[2]]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版。
[[3]] 王振耀:《当代中国慈善事业:现状、路径、前景》,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第107期。
[[4]] 王佐龙、沈春燕:《青藏高原宗教立法问题研究》,载于青海省法学会编《新青海建设与法治保障》,第27页,青海民族出版社2012年11月。
[[5]] 李子华:《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改革与创新典型案例研究》,载于《当代教育与文化》,2014年第5期。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清代的乡里空间及其治理制度——一种法秩序的考察 \杨小凤
摘要:乡里空间作为清代社会形态的基本单元,基层社会治理的诸多实践在此体现,如宗族…
 
法人制度视域下的宗教活动场所财产制度研究 \李靖
摘要:随着国家逐渐加强对宗教事业的重视,宗教经济已经占据我国当今社会经济中的重要…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寺院里办养老院可行吗?一场17年的社会实验
       下一篇文章:重庆华岩寺捐赠六百套课桌进山区校园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