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民间信仰和新兴宗教
 
妈祖家世生平
发布时间: 2016/7/7日    【字体:
作者:中华妈祖网
关键词:  妈祖 家世 生平  
 
 
 
妈祖,姓林,名默,昵称默娘,出生于福建莆田名门望族“九牧林”世家。高祖林圉,五代时官至州牧,公元866年,辞官归田后,从莆田西天尾举家迁居湄洲湾畔。曾祖林保吉,仕后周,显德元年(954)官统军兵马使,因年迈辞官归隐。祖父林孚,宋初官福建总管。父亲林惟慤,母亲王氏,“侨居湄洲屿”,官宋代都巡检,也就是巡海官。
 
林惟慤四十余岁时,已有一男五女。当时海难经常发生,林惟慤担心一子单传,若遇海难,香火不继。夫妻二人经常到观音亭烧香礼拜,祈求观音菩萨再赐麟儿。六月中旬的一个夜晚,林妻王氏做了个梦,梦见观音菩萨对她说:“你一家乐善好施,忠厚诚实,今赐丹丸一粒,服下就有慈济之庆。”
 
翌年,宋建隆元年(960)三月廿三傍晚,天空布着七星台,台上摆列七星灯,酉时,一道霞光从西北射入林府,满室异香氤氲,天空布满祥云瑞霭,周围的山都崩摧了,地变紫色。妈祖降诞了,林惟慤见所生的又是女孩,大失所望,又见这些奇异的自然现象,似乎预示了这孩子神奇而不平凡的一生,于是,就倍感疼爱。
 
妈祖自降生至满月,少有啼哭和吵闹,于是父母为她取名“林默”。受“忠孝家风”的熏陶和影响,林默从小就聪慧过人,事亲至孝。五岁时,能诵《观音经》,八岁时开始从塾师训读,她读书总能过目成诵、悉解文义。受其母亲“礼佛”的感染,林默十多岁时就常静坐一室,诵经礼佛。十三岁时,有位玄通道士见林默乐善好施,聪慧伶俐,就传授她医学典籍,林默悉悟其中精义,并能预知祸福。十五岁时就能为乡民治疗疾病、扶贫济困、行善济世,显示出善良博爱的胸襟。
 
林默十六岁开始细心研读天文地理知识,尽悉奥妙,对海上的气候变化未卜先知。每逢风暴来临之前,她便预告昭示乡亲,从而避免了很多海难。她还常常渡海来到湄洲岛,在父亲设在岛上的寓所“熏修”,验证自己对海上天气变化的判断等。
 
林默十七岁时,兄长林洪毅在一次出海中遇难,失去亲人的悲痛,让林默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海上生活的艰辛和危险。从此,林默立下夙愿,以拯救海难为己任,从此开始她救助渔民的神奇生涯。她常常驾驶小船穿渡于各个岛屿之间,救护危难中的渔夫舟子。船家渔夫,或遇恶风险浪,或遭沉船覆舟,或生死关头,总见林默挺身相助,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她能预示天气的变化,还教人们防疫避灾的方法,为民消灾解难,治病救人,普渡众生,给无助的人们带来很多帮助。二十一岁时,莆阳大旱,山川焦涸,她为百姓祷雨;二十五岁时,众亲人已多次力劝林默出嫁,但她早已心系百姓安宁,以拯救苍生为重,救助万民。这些救助对于常年漂泊海上、命运悬于风浪和天灾之间的人们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恩惠。
 
林默短暂的一生,将自己的青春年华无私地奉献给了苦难的人们,她崇高的精神和高尚的品质也在广大民众中广为传颂。公元987年,宋太宗雍熙四年九月初九重阳节,林默告别亲人,渡海登上湄屿最高处的山峰。人们只见天空祥云缭绕、霞光满天,林默缓缓升天而去,离开人世。里人认为那是她道行圆满,羽化升天了,于是就在湄洲山上(今祖庙山)立庙奉祀她,希望她永留人间,庇佑海上平安。
 
妈祖集“真、善、美”于一身,即使在她羽化升天之后,仍屡显威灵,拯救危难、庇护使臣、广施仁爱、普渡万民,终于成就至善、大爱的女神,千百年来广受世人的敬仰和崇拜。为缅怀林默的功绩,后世的人们逐渐用一种最淳朴、最亲切的方式来称呼这位善良伟大的女神 —— 妈祖。
 
转自中华妈祖网
http://www.chinamazu.cn/mzdg/#whyy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19世纪移民前后爱尔兰天主教与新教关系研究 \李晓鸣
摘要:19世纪对于爱尔兰的天主教徒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时期。在爱尔兰本土,新教统治…
 
李光耀如何促进新加坡宗教和谐 \圣凯
摘要:李光耀深刻地理解宗教安顿人心的社会功能,试图让国民用自己的宗教信仰去接受和…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宗族与地方社会的国家认同——明清华南地区宗族发展的意识形态基础
       下一篇文章:族群、族群认同与族群建构论的实践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