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慈善
 
《慈善蓝皮书2016》发布--基督教公益机构爱德基金会参与慈善国际化等工作被肯定
发布时间: 2016/7/14日    【字体:
作者:王新毅
关键词:  《慈善蓝皮书2016》 基督教 爱德基金会 慈善  
 
 
2016年5月2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慈善蓝皮书: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16)》发布会在京举行。

蓝皮书指出,2015年,慈善公益事业取得丰硕成果:2015年是法治慈善进入大众视野的元年,也是大众慈善进入公益主流的一年,还是慈善公益行业进行结构性重组的一年。
 
截至2015年12月底,全国共有社会组织65.8万个,比2014年的60.6万个增长8.6%。其中有社会团体32.6万个,基金会4719个,民办非企业单位32.7万个。
 
与此同时,2015年全国登记注册志愿者超过1亿人,占人口总数的7.27%。“由于2015年志愿服务人数增长、服务时间延长导致志愿服务小时折算价值有明显增长,使2015年与2014年相比,全核算社会慈善公益捐赠总价值有所增长。这表明,志愿服务在中国的成长已经有了显著效果。”
 
2015年,预期社会捐赠总量达992亿元,全核算社会慈善公益总价值预计将达到1932亿元。
 
在2015年十大慈善热点事件中被列入的有:
1)慈善法两次审议引爆公众参与
2)“9·9公益日”检阅“互联网+公益”模式
3)中美慈善家联合创建国际公益学院
4)“4·25”尼泊尔地震救援——民间力量的集体输出
5)《穹顶之下》开创公益倡导新模式
6)民间环境公益诉讼第一案胜诉
7)留守的悲剧:毕节四兄妹心理无助自杀
8)社会意见影响境外NGO管理立法进程
9)“助学达人”性侵女童案
10)基金会设立海外办公室开启 慈善国际化新篇章


在十大慈善热点事件中,毕节四兄妹心理无助自杀,“助学达人”性侵女童案都反映了时下慈善中存在都一些亟需直视的问题。同时,《穹顶之下》开创公益倡导新模式以及民间环境公益诉讼第一案胜诉等也体现了民间力量对于慈善事业的影响也在加大。
 
同时,在十大热点事件中基督教慈善机构爱德基金会的工作被简接或直接被提及。
 
其中,在“4·25”尼泊尔地震救援——民间力量的集体输出中,20156月10日,作为国际救灾联盟的创始成员和理事以及在中的唯一成员机构——爱德基金会得到香港特区政府拨予的584.6万港币,用于尼泊尔地震救援行动。早在尼泊尔发生地震后,爱德基金会就积极响应并派遣救援队与国际救灾联盟尼泊尔办公室一同深入当地重要灾区,开展紧急的救援工作。
 
同时,在基金会设立海外办公室方面也提到爱德基金会,报告说:“中国政府的援外工作和企业对外投资相比,中国慈善组织的国际化程度明显偏低,且参与方式多以一次性捐赠和设施援建为主。2015年,爱德基金会和中国扶贫基金会分别在非洲、欧洲和东南亚成立海外办公室,将中国慈善组织的‘走出去’行动推向深化。随着更多基金会驻外机构的建立,中国慈善将创造民间外交的新局面。”
 
爱德基金会成立于1985年4月,是由已故全国政协副主席丁光训主教等基督教界人士发起、其他社会各界人士共同组成的公募基金会。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最早成立的非营利组织和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民间组织之一,爱德基金会旨在促进我国的教育、社会福利、医疗卫生、社区发展和环境保护、灾害管理等各项社会公益事业,迄今为止,项目区域累计覆盖31个省、市、自治区,累计投资超过15亿元善款,逾千万人受益。
 
转自基督时报
http://www.christiantimes.cn/news/21169/《慈善蓝皮书2016》发布-基督教公益机构爱德基金会参与慈善国际化等工作被肯定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19世纪移民前后爱尔兰天主教与新教关系研究 \李晓鸣
摘要:19世纪对于爱尔兰的天主教徒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时期。在爱尔兰本土,新教统治…
 
李光耀如何促进新加坡宗教和谐 \圣凯
摘要:李光耀深刻地理解宗教安顿人心的社会功能,试图让国民用自己的宗教信仰去接受和…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中国佛教慈善公益航母集结出征
       下一篇文章:我国宗教界开展公益慈善事业的历程与新机遇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