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政教关系
 
在十字路口
发布时间: 2016/8/3日    【字体:
作者:环球时报记者 刘栋
关键词:  刘澎 家庭教会 备案制  
 
 
            前资深宗教官员呼吁政府给予家庭教会合法地位
              随着三十年来中国基督教新教的快速发展,千百万基督徒参加了在法律上
              处于“灰色”地带而未得到官方承认的教会。北京学者刘澎提出备案制能
              解决家庭教会的合法性及其与政府关系紧张的问题。
 
在今年4月22—23日召开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6位常委出席。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提出宗教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性”,要求政府“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
 
在会议前一个月,原中央统战部(中共主管宗教问题的最高机关)官员,现北京普世社会科学研究所(中国专门研究宗教与法治的智库)所长的刘澎,就如何解决对政府最具挑战性的家庭教会问题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
 
这个问题源于1954年,当时中国支持政府的基督徒在共产党领导下发起三自爱国运动。但是,许多基督徒并不认同该运动及其在教义上的正当性,反而在秘密的、未登记的场所,例如经常是信徒的家中开始敬拜上帝。家庭教会这个名称即由此而来。
 
过去三十多年来,家庭教会一直处于法律的“灰色地带”。他们有时受到容忍,但从未得到正式的承认。这导致了教会与地方政府官员的激烈冲突,有时引发街头事件。不过大多数基督徒在这些未登记的场所聚会,他们的人数在迅速增长。
 
作为一名中国宗教事务的长期观察者和前官员,刘澎相信必须做出改变。他呼吁应当通过登记将家庭教会纳入政府管理体系,他认为这种方案才能消除冲突,而冲突正是源于家庭教会模糊不清的法律地位。
 
教会备案制
在刘澎看来,几十年来中国采用的一直是“国家控制宗教”的宗教管理模式,是前苏联模式的翻版。但这种陈旧的模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多元的精神需求。
 
“许多中国官员至今仍旧缺乏对宗教的正确理解,陈旧的观念导致他们恐惧、厌恶宗教,认为宗教是制造麻烦的根源。他们管理宗教的方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刘澎说道。
 
中国的基督教会只有通过两种方式才能获得“合法”地位:要么注册为政府承认的三自教会的一部分;要么作为独立的宗教团体到民政部门直接登记。但是因为历史与神学的不同,第一种选项并未向家庭教会开放。家庭教会直到今天也未能作为独立的宗教团体获准登记。
 
北京一个名为“守望教会”的家庭教会,尝试在2006年作为独立的宗教团体进行登记。但政府管理部门告诉他们能够获得法律地位的唯一方式就是加入基督教三自教会。在此之后,政府禁止他们进入属于他们教会的宗教场所。当守望教会的信徒到街上表达抗议时,他们就被指控为扰乱公共秩序而受到拘留。
 
刘澎建议采取一种新的解决方案,根据这个方案,家庭教会自愿到民政部门备案,民政部门给予教会某种法律地位。
 
刘澎强调接受备案制的家庭教会不应被要求附属于基督教三自教会,也不应被要求必须通过宗教局和公安局的调查、授权与批准,通常情况下,要想获得正式注册,就必须先要完成这些程序。
 
刘澎建议的备案制只需要教会提供基本的信息,例如教会名称、负责人姓名、活动地址以及教会信众的规模。
 
“民政部门不应根据宗教身份来对备案申请做出判断。申请能否被批准的唯一标准就是申请人是否提供了完整的备案信息。”刘澎在其方案中写到。
 
刘澎建议应该在一些有代表性的城市进行试点。然后将试点地区的经验逐步推广到其他地区。
 
“法治是最根本的手段,通过法治才能使包括家庭教会问题在内的所有的宗教问题得到根本的解决。如果没有宗教立法,家庭教会问题只能被作为一个技术层面的管理问题来处理。”刘澎说道。
 
从“地下”到“地上”
刘澎认为他所建议的家庭教会备案制的关键在于承认家庭教会的存在这一现实,此举将会鼓励家庭教会从“地下”转到“地上”,从拒斥政府变为与之对话沟通。
 
“这种方案可以使家庭教会和平地进入政府管理体系,使政府能够为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对教会的情况有真实和准确的了解。”刘澎说。
 
“一些人担心如果政府承认了家庭教会,就将引起更多的麻烦。这种担忧可以理解,但实际情况是,如果家庭教会能够获得合法地位,他们会特别珍惜他们的‘合法’地位,他们将会成为守法的模范,并拒绝一切企图利用基督徒参与政治的意图。”刘澎说。
 
“一旦他们获得政府认可,宗教信徒会将会对社会慈善事业贡献他们的力量,成为稳定社会的一种积极力量。”刘澎说。
 
对于家庭教会来说,从地下转向备案将是一个巨大的转变。
 
一位来自基督教发展广受关注的浙江温州市的、要求匿名的家庭教会牧师对《环球时报》说:这种备案方案看起来是理想的,如果在三年前得以施行他就会考虑。
 
该牧师说,在经历了政府前所未有的“拆毁非法建筑”的行动后,他担心教会现在很难再与政府打交道了。2014至2015年期间,浙江有1200座以上的教会十字架遭到拆毁,而这些教会多数属于基督教三自教会。
 
许多家庭教会担心这种强拆十字架的行动会在其他地方发生。“如果连三自教会都不能保护他们的教会,我们即使备案了又怎么能够保护我们的权利?”这位温州教会领袖问道。
 
然而,香港中文大学崇基神学院邢福增教授认为这个备案制建议是一个建设性的方案。
 
“多数家庭教会不愿意加入是因为他们害怕失去他们教会的独立性。政府不应干预家庭教会的内部事务。这是关键。”邢福增强调。
 
事实上,中国一些地方已经计划实施与备案制相似的做法,今年二月,国家宗教局在其年度工作计划中提出,2016年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在全国开展引导“未经批准的聚会点”进行登记。
 
三自教会一位拒绝透露姓名的资深人士告诉《环球时报》,国家宗教局正在修改《宗教事务条例》,或许今年年内就会通过。但目前尚无迹象表明刘澎的建议是否得到了考虑。
 
解决之道
“事实上,绝大多数家庭教会并不反对与政府建立某种关系;他们只不过是没有渠道这么做。”经验丰富的宗教观察家布伦特·福尔敦博士告诉《环球时报》。
 
他说,政府对中国基督教发出的信息似乎是含糊不清的。政府中的一些人已经与未登记教会的领袖进行了对话,旨在更好地了解他们。而在其他一些地方,特别是温州及其周边地区,政府对基督教则是疑虑重重。
 
“如果政府通过承认家庭教会的存在及其在社会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来表示对家庭教会的尊重,那么家庭教会的基督徒会更有可能信任政府。政府如果费力去直接干预教会内部运作或将自己的意图植入教会就会培植这种不信任。”福尔敦说。
 
美国普度大学宗教与中国社会中心主任杨凤岗告诉《环球时报》,尽管许多教会会谨慎地对待政府可能推行的备案制度,许多教会仍会对此感兴趣,因为享有一种合法地位会使教会的宗教实践更加便利。
 
                                                     
来源:2016年8月2日《环球时报》英文版, 原文标题:At the cross roads
翻译:曹志(普世所研究员)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清代的乡里空间及其治理制度——一种法秩序的考察 \杨小凤
摘要:乡里空间作为清代社会形态的基本单元,基层社会治理的诸多实践在此体现,如宗族…
 
法人制度视域下的宗教活动场所财产制度研究 \李靖
摘要:随着国家逐渐加强对宗教事业的重视,宗教经济已经占据我国当今社会经济中的重要…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佛教的政治理念及其在中国化过程中的发展
       下一篇文章:北京即将同梵蒂冈建交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