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观点与争鸣
 
霸气与忌惮:李、徐不对称的“政教分离”之争
发布时间: 2016/9/1日    【字体:
作者:马云根
关键词:  政教分离 宗教自由 李云飞 徐进  
 
 
     根据中国的宪法,唯物主义、无神论、科学精神是上位原则,有神论是下位原则,后者在政治上要服从于前者”。直接解决宗教自由原则。
 
  到昨天为止,李云飞先生与徐进博士关于政教分离之争,已经有三个来回,只是此番之争却有不对称之处,令徐进博士可以咄咄逼人,而李云飞先生却是欲言又止、有所忌惮。为此,将二位的不对称之处列出,以示公平。
 
  一、政教分离应有两个基本原则:其一是,政教分离原则;其二是,宗教自由原则;这两个原则构成政教分离的体系。第一个是对执政的权力安排,第二个是对个人权利的赋予。徐进博士能够对李云飞先生咄咄逼人,是利用中国只是存在政教分离原则。其文章表述了他对自己领会党和领导的精神之得意,(争论6文中)“但你的问题有两个。一是不能全面而平衡地引用领导的讲话;二是缺乏领会领导讲话精神的技巧。在这方面,我不谦虚地说,还是比你强一点点。”并给李先生列出了四个根本性问题:
 
  1.你是否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你是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及党领导下的统一战线政策?
  3.你是否支持中国的宗教政策?
  4.你是否承认中国有宗教信仰自由?
 
  这4个问题却是关于政治正确的方面。其“如果你的回答都是“否”,那我们就不要再辩论了,保持政敌身份就是了。”已然为李云飞先生设定陷阱,而李云飞先生望着政教分离的另一个原则,宗教自由原则却不能表述,不得不吞吞吐吐。
 
  二、当改革开放后,国家的目的是为了当下生存在这个社会的大多数人,都能终其一生享受健康、和平、自由与繁荣这一美好的理想。当三个代表出现,资本家也能入党后,阶级已悄然消失,民族、宗教就成为阶级消失后人们新的标识,而当年则是以阶级代替了民族与宗教。问题是我国的宪法却没有改变,宪法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民族、宗教已经取代了消失的阶级,李云飞先生却不能为此理直气壮地争辩,而徐进博士却可以为一个消失了的领导阶级而理直气壮。
 
  三、无神既有神,马克思主义是无神论,应是个众所周知。但此无神却是神,可谓是神与人合一,共产主义是终极社会,天上人间,即有天上道德,而社会是人间的生活状态,此时天上道德成为地上道德,神既是人,人也就是神。文革中毛泽东要把全国人民培养成为雷锋式的革命接班人,大搞斗私批修,寄望人们成为道德高尚之人(神),以实现共产主义,结局已知。换句话说,政教合一的危害,就是能够用终极的理想否定现实的生活,令人们放弃当下的生活,为着未来的目标去献身。徐进博士以马克思主义是无神论,“根据中国的宪法,唯物主义、无神论、科学精神是上位原则,有神论是下位原则,后者在政治上要服从于前者”。直接解决宗教自由原则。
 
  四、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真理,换句话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依据最高的道德而建立的,即道德国家。宗教却与国家在争夺道德,马克思说:“宗教是人民的精神鸦片。”这一论断是新中国宗教政策的基础。话句话说,任何的宗教、团体组织等也就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否则,就会产生道德高于国家、高于党的问题。人们会依据自己的宗教信仰坚守道德,而对领会党和领导的精神指示有了衡量标准。前苏联的三个垄断,在诺贝尔文学奖索尔仁尼琴提出公开信仰东正教下,信仰东正教的人们言论虽然被威权压制,但心中并不真的认可苏共之言,只是没法公开反对,当苏联解体时就默送大国解体。李云飞先生只能对四个根本性问题回答“是”,而不能成为政敌。
 
转自共识网
http://www.21ccom.net/html/2016/bianyan_0718/5831.html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19世纪移民前后爱尔兰天主教与新教关系研究 \李晓鸣
摘要:19世纪对于爱尔兰的天主教徒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时期。在爱尔兰本土,新教统治…
 
李光耀如何促进新加坡宗教和谐 \圣凯
摘要:李光耀深刻地理解宗教安顿人心的社会功能,试图让国民用自己的宗教信仰去接受和…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儒家与伊斯兰教对话如何可能?
       下一篇文章:忙着“创教”和“干政”的大陆新儒家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