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财产
 
宗教建筑的精神内涵与功能
发布时间: 2016/11/10日    【字体:
作者:圣凯
关键词:  宗教建筑 精神 功能  
 
  一、宗教建筑的精神内涵
 
  罗马尼亚宗教现象学家米尔恰·伊利亚德在《神圣与世俗》一书中指出,“神圣”是宗教的基本因素。在宗教信徒看来,寺观教堂正是建立在现实世界的神圣空间,是神、真主或佛在人间的宅第,应该像天国或净土一样尽善尽美,尽可能地神圣和富于超灵验性。
 
  宗教活动场所打破了神圣空间与世俗空间的二元对立关系。一方面,寺观教堂必须以物理空间的形式为宗教教职人员和信众提供活动场所;另一方面,它必须从物理空间的束缚中超然出来,脱身成为伊利亚德所谓的“非均质性”的神圣空间。寺观教堂的建设需要建构相当大体量的物理空间,同时又需要进行由凡到圣的空间意义转换。这种转换意味着空间连续性的“中断”,宗教建筑的门槛表示神圣与世俗的距离与界限,同时也代表着世俗世界转换到神圣世界的通道与媒介。
 
  宗教建筑反映了信徒、建筑师对信仰的理解与追求,呈现出宇宙中固有的秩序、神秘感和神奇力量;这是将信仰的神圣、心灵的顿悟融入环境结构的艺术,既要满足信仰超自然、超人间的“神性”,也要满足“人性”的审美。在早期教堂建筑中,对内部空间进行精心安排与装饰是艺术家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主攻方向。对教堂内部着意修饰的主要用意就是要创造一个神圣空间,作为通往天国的“中介”,力图使信徒在踏入教堂的瞬间,就能在心灵上感受到上帝和天国的存在,从而与外面的现实世界分离开来。
 
  外观宗教建筑,其造型本身就给人以精神力量,仿佛人们可以通过直觉的体验方式与创造者进行心灵的沟通。如罗马式教堂内部空间提供的是宇宙的象征,而在外部则表现出饱满的力度和敦实的框架,给人以均衡、平稳的印象。这种印象令人感受到神的安宁与祥和,提供给人们一种精神的归宿,意味着宗教情趣与现实人生的紧密关系。而哥特式建筑则拥有急剧上升的尖拱,当置身于其中时,人们常感到自身肉体的微不足道,并不自觉体验到一种对至高无上的超验存在的精神向往。透过彩色玻璃照进来的光线,更营造出神秘的氛围,仿佛那是上帝以超凡的力量把我们的心灵引入到充满光明的神圣天国,以便在那里获得彻底的拯救和解脱。
 
  宗教建筑是信仰的神圣模式与生活的世俗模式相融合的产物,是一种空间场所艺术,既能表现宗教自身的历史性,又能体现不同文明的空间性融合。如佛教寺院型制与布局的演变,就是建筑文化华梵融变、转梵为华的过程。印度佛寺主体的型制是四方式的宫塔。中国早期佛寺的型制都是模仿印度,如东汉洛阳白马寺、曹魏洛阳宫西寺的主体都是四方宫塔式。汉唐时代,葱岭以东至敦煌以西地区,宫塔式始终是佛寺型制的主流,可见印度佛寺样式对我国西陲的影响。然而印度传统砖石宫塔式结构在汉地同中华建筑的传统木石(砖)结构相遇后,即向中华传统靠近,逐渐形成华梵融合的寺塔型制、结构与功能,演化出楼塔式佛寺。三国至南北朝时期,以楼塔为主体的佛寺遍及各地。同样,木石传统对砖石传统的进一步扬弃,催生了廓院式佛寺的出现;南北朝末年以来,以佛塔为中心的佛寺演变为以佛殿为中心的殿塔楼阁组群式多元主体样式,最终确定了中国佛寺的民族风格和独特的宗教文化氛围。
 
  二、宗教建筑的功能
 
  宗教建筑是天堂或净土的“乡愁”,是对天堂或净土的“模仿”与“降临”。宗教建筑的存在使世界得以再次继续神圣化。伊利亚德强调,由于圣殿的建筑设计都是诸神的杰作,因此它存在于天国、与诸神在一起,所以圣殿的神圣性就能够抵御所有的世俗堕落。宗教建筑正是通过空间中的生活“转化”与仪式“表法”,呈现出对世俗的教化与净化作用。所以,宗教建筑是信仰的神圣性与时代精神的凝固,蕴含着象征空间、环境空间、仪式空间、朝圣空间、生活空间、修道空间等。
 
  第一,宗教建筑是象征空间与环境空间的完美融合。宗教建筑的内部装饰与外部型制皆象征着深层意义上的宇宙起源,而且形成了一个基于人体宇宙学的世界,这就是宗教建筑的自然环境空间。中国的佛教寺院和道教宫观,深刻体现了中国哲学天人合一、阴阳转化的宇宙观。“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空间与时间的无限即是宇宙。“宇”字本意为房檐,无限之“宇”则以天地为庐。这种观念古已有之,“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易·乾卦·文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等,皆强调要把天地拉近人心,人与自然融合相亲。佛教还有“深山藏古寺”之说,讲究内敛含蓄,主动将寺庙和自然融合在一起,寺既藏于深山,也就成了深山的一部分。“托体同山阿”也是说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正是天人合一的体现,这就是中国的寺庙常选址于名山幽林之故。
 
  第二,宗教建筑是信仰的仪式空间。宗教信仰的神圣性需要通过仪式来表达,并且在仪式中引导和强化行为模式,从而实现宗教的教化功能。为了让仪式更具有信仰的神圣性,更能够激起、唤醒信仰者的信仰热情,就要在空间布置与装饰方面下足功夫。如佛教的造像和壁画,不仅要供信众瞻拜,还要给人以审美愉悦,将空间赋予神圣的意义。如《唐朝名画录》记载,吴道子曾于景云寺绘《地狱变相》,“时京师屠沽渔罟之辈见之而惧罪改业者,往往有之,率皆修善。”佛教的经变相就是选择佛经中富有意蕴的特殊片断加以展示,通过经变与经文的互读互释,共同趋向特定的指涉,增强了寺院壁画的神秘向度,亦增强了这种仪式活动的神秘效果。
 
  第三,宗教建筑是信徒的朝圣礼拜空间、游客的参观空间。朝圣是宗教信仰中一种具有灵性意义的旅程活动,而神圣空间中的礼拜活动更易产生心灵上的震憾与冲击。宗教建筑不仅要起到心灵家园的精神作用,更要为信徒的朝圣礼拜提供生活上的方便。从佛教来说,天下释子一家,“一钵千家饭,孤僧万里游”,天下寺院是佛教四众弟子的共同家园。持钵云游四方的僧侣可在任何一处佛寺挂单寄宿。后来扩及民间,以至有缘来寺的信众、游客亦予接纳食宿,于是佛寺衍生出新的社会功能——“停客”。若文人交友数人共寓一寺,则称为“宿会”。“佛寺宿会”是中古佛教的一种社会现象,诗人李白就曾作诗《友人会宿》描写宿会的情景:“涤荡千古愁,流连百壶饮。良夜宜清话,浩然未能寝。醉来卧空山,天地即衾枕。”
 
     第四,宗教建筑是神职人员的修道空间与生活空间。出家禁欲的生活是世界许多宗教的共同传统。如坚定地献身天主的天主教徒,可能会离开社会过起隐修生活;佛教的僧尼、全真道的道士亦需要遵守出家传统,长期生活在寺院、道观中。修道生活正是“神性”与“人性”的纠缠,是“人性”转化合符于“神性”的过程。修道生活需要特殊的空间氛围,如宁静、清净、简单,有助于静心、冥想、持戒等;同时,又必须体现集体修行、个体修行的区别,按需设计空间的大小。应该说,宗教生活对空间是有特殊要求的,所以宗教建筑在设计上要有充分考量,如男女、僧俗的隔别,出家僧尼、隐修士需要更多清净、隐蔽、不受干扰的空间等。
 
转自中国民族宗教网
http://www.mzb.com.cn/html/report/160138048-1.htm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清代的乡里空间及其治理制度——一种法秩序的考察 \杨小凤
摘要:乡里空间作为清代社会形态的基本单元,基层社会治理的诸多实践在此体现,如宗族…
 
法人制度视域下的宗教活动场所财产制度研究 \李靖
摘要:随着国家逐渐加强对宗教事业的重视,宗教经济已经占据我国当今社会经济中的重要…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僧侣的遗产继承问题研究
       下一篇文章:当前司法实践中的宗教财产问题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