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团体
 
禅宗现代转型的原因初探与未来展望
发布时间: 2016/12/1日    【字体:
作者:圣凯法师
关键词:  禅宗 转型  
 
 
近代以来,中国禅宗虽然还有少数人保持着丛林禅、山林禅的风气,但是已经步入现代转型的阶段,强调在动用中、世俗生活中参禅,将生活与禅、世间与出世间打成一片。如何在紧张繁忙的世俗生活中参禅,成为当代禅人探讨的中心课题。如何将禅与现代生活从深、广两个方面进一步结合,提供给世人在现实生活和信仰上都得到满足的简而灵的操作技术,成为禅宗发展的关键。
 
一、禅宗现代转型之路的内在原因
 
当今佛教的发展,是继清末民国时期佛教的思潮而来,是现代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结构与思想文化变迁的创造性调适与更新,体现了传统佛教面对社会需求而进行的自我适应与调整。而无论是哪种禅法,都要对“如何在紧张繁忙的现代世俗生活中参禅”这一中心课题作出回答,因此现代社会对禅修的需求无疑是重要的客观原因。传统汉传佛教继承了印度的大小乘佛教,同时又经过汉地两千年历史积淀,已经形成非常庞杂的历史传统。但是,在当今汉传佛教转型的道路上,禅宗的现代转型之路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也是最有意义的。探讨禅宗现代转型的内在原因,有助于我们把握其转型的过程与方向。
 
(一)禅宗自身的因素与力量。禅宗以其最佳形式实现了佛教的中国化,适应了中国文化传统和民族文化心量,具有强大的传统优势。同时,禅宗最具灵活性,最能引出变革精神。观察禅宗发展史,禅宗在不断自我否定、自我超越中发展,而且在不同区域,禅宗都能以其最适应的形态出现在人们面前,禅宗在西方的成功传播,便是最好的例子。
 
同时,随着不安感、疏离感、空虚感的加深,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内心的痛苦日益加剧,人们渴望能够安住自己的身心。而禅作为佛教中宗教气氛最淡、与生活最贴切的法门,对于解决现代人的苦恼具有优势。但是,传统禅宗“不立文字,教外别传”、顿悟成佛的宗旨,对于现代人来说,显得很难入门。现代人禅修的要求,在于简易、容易入门,有次第可循,这是传统禅宗所缺乏的。
 
其实,禅宗弘扬者应该回归到禅宗本身寻找资源。唐宋时期的禅宗,为了能够接引初学者,出现了有关坐禅威仪之书——“坐禅仪”,如宋代长芦宗赜之《禅苑清规》的坐禅仪、《嘉泰普灯录》中佛心本才之坐禅仪等,都是坐禅仪则的重要著作。如何解读与吸收祖师大德的智慧,为现代人所用,这是禅修指导者所应努力的方。
 
(二)近代佛教思潮的影响。现代佛教延续着清末民国时期佛教的形态,而太虚大师、印顺法师所开创的人生佛教、人间佛教直接导致了现代佛教对理性主义的重视。近代佛教的观念主要有:
 
1. 原典化。从人类的文化史和思想史来说,每一次文化思想的创新,都是回溯到“原典”后的创造性诠释,从而造就了新的发展高潮。因此,近代佛教的复兴,都是回归到“本师释尊之遗教”的宗旨,从而促进对印度佛教的重视。作为这种思潮的延续,到了现代佛教,面对世俗化日益严重的现实佛教,人们更彻底地回到原始佛教——佛陀的根本佛法时代。这样,反而形成“南行求法”的高潮,于是南传佛教的经典、教理、禅法等传入汉传佛教地区,从而促进汉传佛教界向南传佛教学习。
 
2. 现世化。这是近代以来佛教的主要方向,太虚大师的“教理革命”便提出要多注意现生的问题。重视现实的生活,将佛法的精神融摄入世俗生活,成为现代转型之路的方向。“佛光禅”强调“适合现代人都市生活修持,又能照顾到人性生理与内在需求”,法鼓山的禅风注重生活中实用的法门,都是“现世化”的表现。但是,“现世化”的过程中,“变革型”的安祥禅、现代禅走得更为彻底,尤其现代禅的“情欲舒解”等都直接面对了现实生活的各个层面。
 
3. 理性化。近代佛法的理性化主要是为了能够破除佛法的迷信化局面,同时也促进了禅宗的再一次兴起。从修持法门来说,禅修无疑最具有理性的特征。
 
4. 多元化。近代佛教平等、多向的发展趋势,导致了现代佛教的多元化与包容性,也使禅宗的现代转型之路出现不同的、丰富多彩的形态。
 
近代佛教的这些观念直接引导着现代禅宗的转型之路。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传统”具有无穷的韧性,大陆佛教传统型禅宗寺院的兴盛与发展,足以说明传统的魅力。
 
(三)印顺法师的影响。印顺法师作为跨越两个世纪的思想巨匠,他对现代台湾佛教发展的影响是无人可及的。“佛光禅”秉持人间佛教的理念、精神,虽然其强调“人间佛教”是中国南宗禅“佛法世间觉”的生活实践,也是太虚大师所提倡的“人生佛教”思想的延伸发展。但是,印顺法师的思想也应该是“佛光禅”的资源之一。圣严法师就承认他继承了太虚大师、印顺法师的思想,而且重视学术研究对构建禅学体系的作用。印顺法师对现代佛教的影响,是近代佛教思潮影响的延续,而且其本身丰富的思想资源,理性、人文的“人间佛教”思想已经成为台湾佛教的主流,而且影响到世界各地汉传佛教的发展。
 
二、禅宗现代转型之路的发展方向
 
当今汉传佛教界已经对禅宗的现代转型作出许多努力,而且已经取得显著的效果,为现代佛教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典范与资源。我们对当今汉传佛教所流传的禅法,以及其转型的内在原因等进行一系列探讨,对禅宗现代转型的未来发展方向提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一)整理、研究有关禅法的经论典籍。传统佛教中的禅法各有优劣,因此整理、研究各种禅法成为当前佛教界的重大任务,不但需要研究其思想、演变历史,更需要注重禅修方法的技巧与次第。当前,禅宗的研究多从思想、历史、社会层面契入,这是学术研究的方法。为了能够更好地博采众长,必须从《阿含经》开始,对照南传佛教的经论,挖掘原始佛教的禅法;认真研究部派佛教及大乘佛教的各种有关禅法的论书,如《安般守意经》、《思惟略要法》、《瑜伽师地论》、南传的《清净道论》等。然后,整理、研究中国佛教的各种禅法,如天台止观无疑是最重要的资源,禅宗的“坐禅仪”也是必不可少的。最后,整理近现代禅修大师的经验、思想,为现代禅修提供典范与资粮。
 
整理、研究禅法,可以借助学术研究的客观描述,但是必须全身心地深入其中,研究者最好能够依文献的记载试验一番。而且,不可忽略禅法的技巧与次第。对于每种禅法,首先进行清楚、明白的叙述;其次,对比不同文献中同一禅法的记载同异之处,整理出一种禅法的发展形态;最后,可以对同一文献中的不同禅法进行比较,探讨其不同的适用范围。这样,从纵、横两方面对禅法进行深入的整理、研究,为构建新禅法提供资源。
 
(二)重视禅修对社会生活的实用性。虽然所有禅法都强调重视现代人的需求,处理现代人遭遇的问题,强调禅法的现代实用性,但是仍然有不足。禅宗的“化生活”,是用佛法的智慧来点化现实生活,改造生活,超越生活,圆满生活。具体说来,“化生活”应该是禅宗如何以具体、可操作性的方法来指导现代人过好自己的生活,这些内容需要禅修者通过自身的修行体验,同时能够利用现代学科如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通过心理分析、心灵辅导、情绪管理等禅修治疗手段,从而获得真实、有用的效果。学禅者不但要求佛法能够提供正见,同时更需要在具体的日常生活提供具体、细致、可操作性的指导与帮助。如在西方社会,禅修深入到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虽然不是信仰性的禅修,而是应用型、技术型、辅导型,而且具有临床效果。如禅修可以应用在有关个人发展及潜能发展、团体精神的训练、智力培养、心理治疗等方面。
 
(三)禅修次第的建设。不同系统的佛教禅法各有优劣,中国禅宗的人文理性与超脱精神,南传佛教禅法的细腻、朴实,藏传佛教清晰的思辨逻辑、次第分明的修学体系,都是现代人所需要的。因此,在禅法的施设方面,需综合不同系统禅法的优点。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的早期,如《安般守意经》、《修行道地经》等小乘禅法,非常重视禅法的修习次第;隋唐佛教中,天台止观的修习也非常有次第。但是,慧能南宗禅流行后,强调利根顿悟,次第修习的传统受到破坏。对于钝根众生来说,次第修习是非常有必要的。
 
禅法的建立,绝不是凭空构想,将历史上或其他系统的禅法不加选择地拼凑在一起,而是通过对每一种禅法的实践,从体验中对每种禅法的入手、定境、定体、心性、转进、归趣参照圣教量进行详细的说明,让后来者有径可寻。并且对每一种禅法的实践与说明,考察当今社会众生的根机,而相应地制定出一套或几套具有针对性的禅法,使现代人不至于面对众多禅法而无处下手。
 
从传统禅宗来说,禅堂的详细规矩便蕴涵着一种“道次第”,值得所有禅修者重视。因此,保持禅宗的古老传统,即使是那些繁琐的规矩,如禅堂的日常运作、禅七时的行仪等,也是燃眉之急的事情。
 
但是,佛法本来是应机说法,应病施药,“道次第”的施设非常不容易,但是融摄大小乘及中国禅宗的禅法精髓已经成为禅法发展的方向。如何在应机与“道次第”之间,找到一种契入点,则是禅法发展的矛盾。
 
(四)禅修人才的养成。无论是禅修教化,还是禅法的发展,整个现代佛教事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养成与建设,培养训练禅修专业人才成为当前禅法发展的最主要的瓶颈。
 
从人才培养来说,一个大师的养成有待于时节因缘,那么多元化的人才则是可以努力的。如有些人用来从事禅法的研究,有些人专门从事禅法的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检验禅法理论。当然,作为实践法门来说,禅修人才要求既有禅修经验与体会,又能通经通教,同时还能通达各种社会学科,善于教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禅门宗风不墮,古道重光!
 
转自凤凰佛教
http://fo.ifeng.com/a/20161126/44500595_1.shtml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19世纪移民前后爱尔兰天主教与新教关系研究 \李晓鸣
摘要:19世纪对于爱尔兰的天主教徒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时期。在爱尔兰本土,新教统治…
 
李光耀如何促进新加坡宗教和谐 \圣凯
摘要:李光耀深刻地理解宗教安顿人心的社会功能,试图让国民用自己的宗教信仰去接受和…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宗教活动场所的法人类型
       下一篇文章:出家法师管理寺院当前面临的困境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