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经济
 
中国佛教冲破如潮商海之路:回归阅藏传统
发布时间: 2017/3/23日    【字体:
作者:圣凯法师
关键词:  佛教 商业 阅藏传统  
 
 
清末民国佛教,历经太平天国、庙产兴学等运动,衰颓不堪。太虚、欧阳竟无等佛教人士,不忍圣教衰,悲愤而起,兴办僧教育,研究、弘扬佛教文化,于乱世而现佛教之曙光。民国十八年(1929)开始,南京支那内学院欧阳竟无居士发起编印《藏要》,在吕澂先生的协助下,拟从佛典中撷取精要,其编校之意即“本西竺论说,编成一系”、“将异文异译,刊定一尊”、“将凡书文义,提要钩玄”等。始于《大般若经》,终于《解脱道论》,前后三辑,共二十九经十一律三十三论。
 
《藏要》之编校,不仅广为搜罗历代汉文藏经不同版本,而且尽可能以存世的梵文、巴利文、藏文等不同文字的版本进行精校细勘,论定异同;同时,对书中的重要义理,用提要体裁写成叙,以供学人了解,欧阳渐对二十余种重要经论作了叙文,对各书的传承和前后变化,皆能穷源竟委,扼其学说大意。
 
《藏要》的编刊,是对佛教经典的首次高水平的系统整理,赵朴初居士誉之为“小藏经”,成为研习佛教的重要资料。然内学院贯通《毗昙》、《般若》、《瑜伽》、《涅槃》、《戒律》等“佛学五科”,缺乏对中国佛教的关照,批评中国佛教轻视文字、思想笼统、依凭自意、缺乏抉择以及排斥世间的学问方法。
 
今天,中国佛教又一次地站在历史的十字街头:经过“改革开放”后三十年的修寺塑像,大江南北皆现宏伟、庄严的道场;伴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市场经济带来的信仰空虚,亦给佛教的发展带来香火旺盛的景象;但是,两千年中国佛教是以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农禅并重”为传统,以禅宗“不立文字”为特质,中国佛教面对从未经历过的商业经济,该又何去何从?
 
无可疑问,市场经济的浪潮冲击着佛教的经济基础、传统组织结构和精神世界。中国佛教又似乎回到初传中国的窘境:熟悉的中国人,不熟悉的时代;热情真挚的信徒,充满排斥心理的“网民”;巍峨的殿堂,庄严的佛像,却挡不住社会对佛教的“质疑”。“现代化”是佛教“中国化”的又一困境,佛教如何现代化?佛教又如何化现代?中国社会如何真正理解佛教的“现代化”?
 
对于佛教来说,这是一个从未经历的时代;对于时代而言,佛教则似乎是现代人生活的“古董”,看起来非常熟悉,充满着追求的乐趣,实际上非常陌生。什么是沟通佛教与时代的最好“媒介”?这种“媒介”能够让佛教界能够真正去理解时代、教化时代,能够让时代真正去理解佛教、践行佛教。回到经典,回到佛陀究竟圆满的觉悟,这是最好的答案与解决办法。
 
佛陀在菩提树下觉悟成佛,在恒河两岸随缘说法,留下三藏十二部的教法;印度、中国的祖师大德续佛慧命,弘法演教,则又积累了带来两千年的智慧宝藏。两晋南北朝以来,集成佛教经典是佛门一大盛事,所谓“盛世修藏”,故留下数十种“大藏经”。
 
面对上百册、近万卷的大藏经,佛门虽有闭关阅藏的传统,但是大藏经成为供养对象而封存于藏经阁,成为佛教的一大传统现象。近十多年来,各地影印各种版本藏经之风盛行,然终成供养、装饰之对象,而无法让千年宝藏走进时代之生活,则亦是教法之不幸。同时,近来讲经弘法之风颇盛,而讲习经典无非是《心经》、《金刚经》、《普门品》、《阿弥陀经》等常见经典,又有缺乏深入教法之憾。
 
佛教经典渊源于佛陀的觉悟智慧,经过历代祖师大德的阐释,形成无比殊胜的智慧宝藏。佛菩萨、祖师大德对人的处境有真切关心和终极关悟,对人生在这个世界上的命运有深刻周彻的肯认,对人内心经验有感同身受的体谅,精鹜八极,鞭辟入里。
 
经典阅读是一种高贵、典雅的生活,是对深邃思想的卓越探索,是对人类整体性精神出路的终极关切,更是对自我生命与世界未来的整体思考。重视“多闻”是佛教历史长河的主流,读经、讲经、研习义理是佛教的优良传统。
 
阿难是佛陀十大弟子中“多闻第一”,《增一阿含经》中赞叹阿难说:“知时明物,所至无疑,所忆不忘,多闻广远,堪任奉上。”说明阿难能够从大处着眼,阿难的知识在于认清时间及处境、侍奉佛陀而弘扬佛法;从知识层面看,阿难是“所忆不忘、多闻广远”;从治学的态度观察,他乐诵经典,实与“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的乐学精神相媲美。
 
佛教的“多闻”不是纯粹的空洞名相,《长阿含·上十经》说:“云何九难解法?谓九梵行……若比丘有信有戒,而不多闻,则梵行不具。 若比丘有信、有戒、有多闻,则梵行具足。若比丘有信、有戒、有多闻、不能说法,则梵行不具。”佛法的修学要从“有信、有戒、有多闻”开始,才能达到“智慧解脱”,这是依教而思惟修。但是,从弘法利生、续佛慧命来说,“多闻”知众生根机,“多闻”才有度众生的方便善巧,才能将佛法的清凉洒向人间。
 
人与佛教经典的阅读对话过程中,直接引发读者与佛菩萨、祖师大德的智慧对话,唤起人对自己生命、众生世界的反思,从而助成理性对感知的超越,实现人性对超越智慧的体贴与证悟。所以,佛教经典阅读本身就是一种修行者的道路,成就戒、定、慧三学的生命历程,是成就生命解脱的道路。
 
《阿毗昙毗婆沙论》卷一列举“多闻”的利益:“ 多闻能知法,多闻能远恶,多闻离无义,多闻得涅槃。”修学者的皈依四正行:亲近善友、从他闻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只有通过阅读经典、听闻正法,再加上内在的生活体悟“如理作意”,才能产生“正见”。
 
阅读佛教经典,既能实现个体生命的安顿,又能仰望精神天空;不仅让一己生命放下、自在的同时,更能让人类追求全体身心和谐,这是人自身生命尊严的最好注释。在经典的反思、究问中,生活秩序和生命问题获得更决绝的姿态、更犀利的表达、更清明通透的梳理。
 
我们与佛陀觉悟、菩萨智慧的对话和追究中,亦成为自由的“智者”,以自己的自由意志裁量事理,以自己的洒脱生命面对苦难世界,从而拥有解构烦恼、批判人性的能力,建构人心自由、生活幸福的人生。所以,佛教经典阅读是融汇经典阅读、行为实践、生命解脱为一体的生命学术,这才是“如来所说多闻”。
 
这是一种“读图、读网”的“浅阅读”时代,我们被种种信息所围困,信息构建出的生活世界,有时更只是表象,它的肤泛和破碎,根本不足以映像真实的世界。若无佛教经典思想与佛陀觉悟智慧的烛照与指引,认识自己、把握世界、改善人生、解放世界将不可能完成。
 
信息时代的碎片化阅读中,到处泛滥着“心灵鸡汤”式的佛法智慧,一切似乎变得容易获得。但是,短暂的心灵愉悦,无法祛除烦恼的纠缠。我们必须反问:“心灵鸡汤”的作者难道比得上佛菩萨、祖师大德的智慧?答案一定是否定的,只是我们被短暂的困难所吓倒。只有与佛菩萨“最伟大的心灵”相遇,我们才能接受清净无染、究竟圆满的教诲与点拨。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院、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等法师、学者,为了继承与弘扬佛教的“多闻”传统,提倡佛教经典阅读,推动编撰《佛教经典阅读系列》。编撰佛教经典系列,不仅要对时代根机要有深刻的体察,更要对佛教的典籍传统进行适合现代阅读的“转化”,如转繁体为简体、难字注音、难解词注义,更要精选、精校版本。同时,对所选入的佛教典籍还要进行“导读”,阐明该典籍的思想大意、译本、版本等背景,让读者能够拥有更好的阅读背景。经典系列的顺序,是依佛教修学体系而编排,经典阅读的过程便是修学的逐渐深入过程。
 
冀有缘者遇此经典系列,在沉静、反思的阅读过程中,不断沉浸其中,去获得原不属于我们的智慧,呈现了我们平凡人生所永远不能遭遇的崭新体验。成佛是三大阿僧祇劫,而佛教经典阅读则是一生的事业与生活,不用害怕读不懂,接受“读不懂”的人生便具有超越时空的能力。肤浅容易遭到喜欢,但更容易毁灭心灵的深邃;不能一目了然,才能经久不忘。最后,以义净三藏《求法诗》与有缘者共勉:
 
晋宋齐梁唐代间,高僧求法离长安。
 
去人成百归无十,后者焉知前者难!
 
路远碧天唯冷结,沙河遮日力疲殚。
 
后贤若不谙斯旨,往往将经容易看。
 
 
转自凤凰佛教
http://fo.ifeng.com/a/20170305/44550694_0.shtml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19世纪移民前后爱尔兰天主教与新教关系研究 \李晓鸣
摘要:19世纪对于爱尔兰的天主教徒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时期。在爱尔兰本土,新教统治…
 
李光耀如何促进新加坡宗教和谐 \圣凯
摘要:李光耀深刻地理解宗教安顿人心的社会功能,试图让国民用自己的宗教信仰去接受和…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一带一路”战略与宗教风险研究——基于可能性和必要性视角
       下一篇文章:佛教及广大信众在新时期经济社会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