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调查
 
独一神思想的起源
发布时间: 2017/4/7日    【字体:
作者:徐新
关键词:  一神教 起源  
 
 
      世界上林林总总的宗教体系中,一神教信仰无疑具有独特的地位。它影响了世界上各个信仰体系,无论是基督教、伊斯兰教还是犹太教,均是建立在其基础之上,而且影响之广之深是没有其他任何宗教思想所能超越的。一神教信仰的核心内容如果需要用一个词来概括,那无疑是犹太人在上古时期提出的“独一神思想”(monotheism)。这一思想被认为是犹太民族宗教思想中最为独特的内容,也是犹太文化的精华之所在,代表了早期犹太文明最主要的成就,是《圣经》文化的本质,并直接导致了最早一神教犹太教的出现。
 
  尽管“独一神思想”属于宗教范畴的命题,然而,从认识论出发,独一神思想的提出和最终的完善应该被视为是犹太人对世界(宇宙)本原探索的一个结果,是对世界的一种全新认识,其精神实质与希腊早期哲人对世界本原的探索一样伟大和意义深远。为了深刻理解犹太民族提出的独一神思想的价值以及对人类社会的贡献,这里似有必要简单提及希腊早期哲人对世界本原的探索及意义,以作为了解犹太人对世界(宇宙)本原的探索的一种参照。
 
  众所周知,公元前6世纪初,希腊出现了一批被称为“哲人”的群体。他们创立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把自然当做对象,进行了非功利性的系统考察和总体描述,对世界的起源、构造等作出了不同于前人的全新解释。希腊人这种以自然界为对象,探讨世界本原的研究被后人视为自然哲学。这一研究最早由生活在希腊米利都城邦的学者开启,故有“米利都学派”之称。在他们眼中,自然是神奇的、不断变化的:泥土成就了植物,植物又成就了动物,动物最后还原成泥土。因此,他们开始提出一系列与这一现象有关的问题:世界(宇宙)是由什么东西组成?什么是世界上最根本的东西?米利都学派哲人正是在这一系列问题提出的过程中形成了他们对世界的全新认识。
 
  尽管在今天看来,那些生活在古老城邦、被视为“哲人”的古希腊人对世界本原的看法似乎并不高明,也不确切,但是他们提出的这一系列命题的实质是:不管世界万物性质如何不同,变化如何各异,其本原同一,并最后复归本原。从认识论来看,这是人类开始透过现象看本质,从现实世界的千差万别的事物中寻求其共性的一次努力,是从理性出发进行思考的结果,标志着人类认识史上的一大飞跃。正因如此,希腊人被视为理性思想的开创者。人们正是在这一意义上肯定和认可希腊人对世界的贡献和影响。
 
  而犹太教提出的独一神思想实际上也是人类试图从现实世界千差万别的事物中寻求其共性的一次努力。所不同的是,这一努力最初是发生在3000多年前,比米利都学派的出现还要早数百年,是在多神论或泛神论盛行的上古时代。当时人们的共识是:世界由众神创造,由众神掌管,每个神祇都有自己的势力和掌管范围。无论是早期的两河流域文明、埃及文明还是稍后的爱琴海文明,无一例外。只要稍加分析,就不难看出,基于这样的认识,世界显然缺少统一,是隶属“多头管理”。这样的世界缺少和谐,呈现一种无序、分散、对立状态是极其自然的。加之每个民族、每个部落,甚至每个家庭,都有各自信仰的神,各民族、部落和个人只能被动依照自己的神的旨意和伦理道德各行其事,社会也因缺少统一的伦理道德标准而失去应有的秩序。
 
  把复杂多变的世界当做是一位神祇所创,产生于一个缜密的创世计划,可以说是犹太人在3000多年前对世界本原进行探索后得出的结论,是一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精神活动,是一次认识论范畴内的形而上思维尝试。犹太人对世界的解释实际上是以神学为出发点提出了后来人们总结出来的“统一宇宙观”的思想。这一解释使得世界(宇宙)的万物有可能统一起来,有可能成为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而不是互不相关、各自为政的自然界。更为重要的是,犹太人的这一解释使得我们这个世界的出现有了意义,而不再是无意义的“偶然”存在、“自然”存在。在犹太人这一思想的观照下,存在有了源头,生活有了意义,历史有了目的,自然有了规律,世界有了定则。
 
  很显然,与古代近东其他宗教思想相比,犹太人提出的独一神思想赋予了世界以目的和意义,由此使得世界从沉迷中醒悟,进而提升了宇宙和个人存在的意义。
 
  需要指出的是,同样是对世界本源的一种探索和思考,犹太人的独一神思想与希腊人的理性思想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希腊人理性思想的重点是为了科学地解释世界、认识世界,最终通过科学的手段改造世界,在物质层面上改善人的生活,可以视为我们现在所说的物质文明方面。而犹太人提出的独一神思想重点不是为了科学地解释世界,主要是为了确立宇宙和个人存在的意义,确立道德体系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在精神层面上丰富人的生活,显然属于精神文明方面。事实上,这两种思想,一种强调物质,一种重视精神,在稍后的年代共同造就了所谓的西方文明和西方社会,也就自然被后人视为西方文明的两大源头。
 
转自和讯新闻网
http://news.hexun.com/2012-11-26/148365456.html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李光耀如何促进新加坡宗教和谐 \圣凯
摘要:李光耀深刻地理解宗教安顿人心的社会功能,试图让国民用自己的宗教信仰去接受和…
 
欧洲“永久和平计划”研究(14世纪-18世纪初) \米科霖
摘要:和平是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对于欧洲人而言,和平意味着在一定的边界之内消灭战…
 
僧侣遗产继承问题研究 \黄琦
摘要:僧侣作为一类特殊群体,其身份具有双重属性。从宗教的角度讲,由于僧侣脱离世俗…
 
新教对美国政治文化的影响 \汪健
摘要:美国政治是在自身文化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其中宗教,特别是基督新教从美…
 
从习惯法价值谈法律信仰 \于红
摘要:伯尔曼曾经指出:"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但是这一观点近年来遭遇了…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试论佛教音乐及其东传
       下一篇文章:量子理论解读佛教空性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