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活动
 
对中国当代佛学院教育模式的再思考
发布时间: 2017/4/27日    【字体:
作者:光泉法师
关键词:  佛学院 教育模式  
 
 
古德云:“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教育是文明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佛教之生存,在演经布教;弘法利生之关键在人才;人才之培养在教育。故佛教自古便注重人才的培养。佛教之所以能在中国扎根生长,并对中国文化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佛教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
 
回顾历史,中国佛教对人才的培养经历了4种模式:一是译场教育,即通过翻译佛经、讲学育才,培养佛学研究人才和翻译人才,最有名的当属鸠摩罗什和玄奘大师的译场教育。二是始于宋代的丛林教育,即脱离译场,通过师父与徒弟之间的问答,启发弟子的自心智慧,以期使之觉悟真如法性,其重点在于开发人心的德育层面。三是讲肆教育,宋朝时期的另一种受中国传统“学肆”教育模式影响而出现的大众教育,由法师在讲堂向大众讲经,以宣传佛教知识。讲肆教育自宋以后,成为中国佛教教育的主流。四是学院教育,即至今流行的教育模式。近代以来,为改变中国佛教衰颓的命运,中国佛教引进西方教育模式,在全国各地兴办佛学院,以现代方法为学僧上课,普及佛学基本知识,帮助学僧认识佛教,其主要以传授佛教知识为主。
 
笔者认为,以上4种教育模式,各有长短。玄奘大师、鸠摩罗什大师创立译场,培养了大批佛学大师,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其教育模式在今天已明显不具备继承的优势。丛林教育则对师父的引导要求甚高,非大师不能为此事。讲肆教育的优点在于促进佛教在社会上的弘扬和宣传,但其缺乏系统性,很难培养出优秀的佛教人才。而如今流行的学院教育,由于佛教界自身条件的限制,相较于古代的3种教育模式,在培养人才方面,特别是培养大师级的佛教僧才方面,劣势多于优势。师资匮乏、课程不系统、教材不统一、学不能致用、培养僧才目标不明确等,被公认为当今学院僧才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今天中国佛教教育的硬伤。
 
近年来,笔者一直担任杭州佛学院院长,结合杭州佛学院的办学经验,浅谈几点对未来中国佛教院校的发展模式及如何培养现代佛教僧才的看法。第一,继承优良传统,坚持开拓创新。这可从以下4个方面做起。一是戒律与规章相结合。杭州佛学院非常注重清规戒律,除开课教授戒律学之外,在日常管理中,也严格遵循清规戒律,并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采取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对学僧日常生活和学习进行规范。二是禅修与体育运动相结合。当今的中国佛教院校,虽然都在提倡学修并重,但大多还是以学习教理为主,缺少相应的禅修。杭州佛学院新建了可以容纳500人以上的“禅堂”,并开设有禅修课和体育课,二者一静一动,动静结合,张弛有度,为学僧的学习和修行带来极大的便利。三是丛林传统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在僧人生活现代化的同时,继续保持早晚课诵、过堂用斋、半月诵戒和结夏安居等传统。四是慈悲精神与社会活动相结合。“大慈大悲愍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这是大乘佛教的基本精神。杭州佛学院特别注重学僧对社会活动的参与,如参加杭州市佛教协会每年于佛诞日举行的“托钵行脚”大型慈善活动等。
 
第二,佛学院从一般的基础性佛教知识教育向综合性佛教大学的办学模式过渡,势在必行。当前,杭州佛学院也在朝着综合性的佛教大学模式迈进。一方面,杭州佛学院已经设立了佛教基础学院、佛教研究所、佛教艺术学院等,因材施教,适应佛教在多个方面的人才需求。另外,佛教外语学院、佛教律学院、佛教管理学院、佛教建筑学院也在筹建之中。与此同时,杭州市学院还开设了面向社会大众的禅修中心和青年佛学班,定期举行禅修活动和讲座等,向社会传播佛学知识、传递正能量。
 
除此之外,为了提升佛教院校的办学水平、适应佛教全球化的发展形势,可以采取合作办学与国际化的办学模式。为此,杭州佛学院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的方式,制订了“三步走”的办学模式,即与社会高校合作办学、加强与国际大学间的交流并加入“佛教国际大学协会”,以迎接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挑战。
 
最后,推动佛教学术研究与信仰相结合,也应是学院教育的发展重点。当前,许多佛学院都积极开设学术论坛、编辑出版学术刊物等,发挥佛教界独特的优势,为发展佛学、弘扬佛学贡献力量。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佛教和佛教教育的发展也概莫能外。因此,如何推陈出新,建立一套既继承优良传统,且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佛教人才培养体系至关重要。
 
转自中国凤凰网
http://fo.ifeng.com/a/20170413/44572238_0.shtml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僧侣遗产继承问题研究 \黄琦
摘要:僧侣作为一类特殊群体,其身份具有双重属性。从宗教的角度讲,由于僧侣脱离世俗…
 
新教对美国政治文化的影响 \汪健
摘要:美国政治是在自身文化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其中宗教,特别是基督新教从美…
 
从习惯法价值谈法律信仰 \于红
摘要:伯尔曼曾经指出:"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但是这一观点近年来遭遇了…
 
阿根廷天主教行动“再基督化”实践及影响(1931-1976) \孙雪利
摘要:天主教行动是天主教徒为维护教会的利益而组成的社会团体,19世纪末兴起于欧洲,…
 
会通之路:儒教对韩国现代法律的影响 \杜文忠
摘要:以"礼"为核心的传统儒教制度与近代西方法的冲突,成为近代以来以中国、日本、韩…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朴老与新中国佛教教育事业及其卓越贡献
       下一篇文章:当代中国佛教教育的现代性视角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