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社会
 
道教反战的和平思想
发布时间: 2017/6/8日    【字体:
作者:王进
关键词:  道教 反战 和平  
 
 
      有人曾把老子的和平思想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老子反对一切战争,其态度包括“不以兵强天下”;另一方面,老子虽然在内心里极度厌恶战争,但有时却也支持正义战争。老子曾曰:“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道教,主张治世安邦求太平求平安。在金文里,“道”字像一个十字路口埋着一个人头。古人认为,道路存在危险,因此必须举行“修祓”的宗教仪式,具体做法就是将异族人首埋于道路交界处,念动咒语,从而产生镇慑保安的效果。可以说,“道”的“第一义谛”即是“平安”或“安全”。
 
  道教主张反战止杀
 
  道教强烈反对战争,反对杀戮。《太平经》指出,给人类带来大灾难的不过是“兵、病、水、火”,并认为“武生乱,乱生武”。在这个问题上,两位道教人物值得一提。一是葛洪,自号抱朴子。葛洪强烈反对历史上统治者的军事行动与滥杀行为,他曾通过谈论成仙方法明确透露这一态度:“仙法欲令爱逮蠢蠕,不害含气,而人君有赫斯之怒,芟夷之诛,黄钺一挥,齐斧暂授,则伏尸千里,流血滂沱,斩断之刑,不绝于市。”统治者常常发动战争,造成血流成河、尸骨遍野的惨景,而修仙却要求修行者慈爱众生,清静无为。葛洪所谈的虽然是成仙之道,但是透露出的却是对于统治阶级发动战争、杀戮行为的极度反感。二是丘处机,道号长春子。面对战乱频繁的社会景象,丘处机强烈呼吁统治者不要滥杀无辜,而要爱护人民,是道门内部反对战争表现最为突出的。为给身处战乱中的平民百姓做一些事情,丘处机迫切希望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制止战争。在元太祖十五年(1220)正月,他亲自率领随行弟子18人,不远万里,为结束“十年兵火万民愁”的局面,西觐成吉思汗,劝其止杀。他在向成吉思汗谈论神仙之道时,总以劝诫止杀为要。《长春演道主教真人内传》记载:“上问曰:‘师每言劝朕止杀,何也?’师曰:‘天道好生而恶杀。止杀保民,乃合天心。”正可谓“一言止杀”。征服天下和长生久视是丘处机对成吉思汗所谈论的浅显道理,但更重要的是,反对杀戮、反对战争则是丘处机向成吉思汗所表达的明确态度。由是观之,对于战争或好战、杀戮或滥杀等行为,道教秉持着鲜明的反对态度。
 
  道教主张天下有道
 
  道教反对“天下无道”,倡导“天下有道”。有人曾把老子的和平思想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老子是反对一切战争,其态度包括“不以兵强天下”、“不得已而用兵”、“胜而不美”以及“不争”等。老子在《道德经》中多次发出强烈呼吁:“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另一方面,老子虽然在内心里极度厌恶战争,但有时却也支持正义战争。老子曾曰:“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尽管如此,老子又主张,在自卫战争取得胜利之后,应“以丧礼处之”。而且,老子为了减少战争中的伤亡,还主张“以奇用兵”。老子之道,通行天地万物,生生不息,用“道”去辅佐国君的人,反对仗恃武力而逞强于天下。老子还明确指出:天下有道的时候,战马可以用来耕种粪田;无道的时候在郊外驻马屯兵。显而易见,天下有“道”之时,自然是国泰民安,百姓丰衣足食;天下无“道”之时,就会人人贪得无厌,战乱时时发生。是故,若以“道”贯通,世界就会和谐,成为守望相助、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
 
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消除战争,实现和平,是近代以来中国人迫切深切的愿望。中国人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毋庸置疑,道教主张反战的和平思想,与我们现在所倡导的和谐世界、和平发展道路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无疑有契合之处的。
 
转自社会科学网
http://reli.cssn.cn/zjx/zjx_zjsj/201705/t20170519_3524543.shtml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李光耀如何促进新加坡宗教和谐 \圣凯
摘要:李光耀深刻地理解宗教安顿人心的社会功能,试图让国民用自己的宗教信仰去接受和…
 
欧洲“永久和平计划”研究(14世纪-18世纪初) \米科霖
摘要:和平是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对于欧洲人而言,和平意味着在一定的边界之内消灭战…
 
僧侣遗产继承问题研究 \黄琦
摘要:僧侣作为一类特殊群体,其身份具有双重属性。从宗教的角度讲,由于僧侣脱离世俗…
 
新教对美国政治文化的影响 \汪健
摘要:美国政治是在自身文化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其中宗教,特别是基督新教从美…
 
从习惯法价值谈法律信仰 \于红
摘要:伯尔曼曾经指出:"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但是这一观点近年来遭遇了…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必须高度重视宗教信仰问题
       下一篇文章:伊斯兰教与儒家文化和谐与共 的历史经验及当代价值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