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活动
 
英国的宗教教育
发布时间: 2017/7/13日    【字体:
作者:郭青青
关键词:  英国 宗教教育  
 
 
2005年,笔者(郭青青)藉休假前往英国,探访了Canterbury,伦敦,伯明罕及苏格兰的爱丁堡等地,除了与当地一些从事宗教教育的大,中,小学老师分享,交谈外,更特别拜访了当今英国宗教教育泰斗―侯约翰(John Hull,以下简称侯氏),以及经他介绍的其他几位宗教教育学者, 与他们交换了不少意见。
 
自1988年英国政府颁布教改法令后,英国各学校全面实践宗教教育,促进学生在灵性,伦理,文化,智育与体育等方面的发展,加上英国虽然是多数基督宗教信徒所形成之社会,但也受到“后现代文化”影响并形成了多元混杂宗教与文化的社会特性,故笔者有兴趣探讨其宗教教育理念落实的情况。在探讨过程中,笔者发现一些宗教教育学者,以侯氏宗教理论为主,建议在宗教教育上采用象徵性教材与教法,例如,选用一些较不具争议性,不带浓厚个别色彩及不带偏见的宗教图像或法器等做教材,以减低各宗教,文化间之争议点,尽量在教学上能“异中求同”,“同中存异”,尊重不同的信仰,并在彼此相容的交谈中,走向对宗教真理性更深,更大的追寻,探讨人类,人性共“通”之论点;对“绝对”,“吊诡”,“人的盲点”或“人的自我欺骗”等有关人性的问题提出讨论,并更深入地推敲“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人是甚麼 ”,“我是谁 ”,“宗教是甚麼 ”及“人格统整”等问题。这些宗教教育课程,能引起年轻人对永恒生命,人的灵性及对周遭人,特别是对社会边缘人之关怀等议题的注意和兴趣,培养年轻人悲天悯人的宗教情怀,最后达到宗教教育的真正目的。
 
(一)
 
英国的教育体制,除了神学院,宗教系,神学系外,大学教育并未安排宗教教育课程,据董俊兰〈他山之石:国外(英国)经验的借镜〉的报导,英国把宗教教育的责任交给中小学。这样对理念之实践是正确的。就如台湾落实通识课程的经验,要培养识大体的知识分子,到了大学才培养,似乎太晚了,事实上不少通识教育学者都赞成应由中小学开始。英国的宗教教育既在中小学安排了足够的课程,因而在大学教育中便不必重复。
 
对於英国的宗教教育,慧开法师有以下的看法:
 
由其成果来看,……教育官员及老师,家长都认为满成功的,英国实施宗教教育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第一,他们很审慎地监督宗教教育的执行状况,预防任何负面的情形发生;第二,在教育的内容上,只教宗教教义理论,而不教授修行方法,……学生对各个宗教有基本的认识后,如果想进一步研究或信仰某个宗教,就自己去深入了解。
 
至於课程内容方面,则有如下规定:
 
五岁至七岁:
一般以基督教为必修课程,再加上任一其他宗教为选修。介绍主要人物与历史事件,了解宗教仪式,庆典与法器的意义。讲述宗教故事,并以学生的人生经验,来增加他们对故事的了解。教导学生是非对错的观念。
 
七岁至十一岁:
一般以基督教为必修课程,再加上两种其他宗教为选修。加强道德与人格情操的发展。以宗教的历史背景来吸收知识,著重於古圣先贤安身立命的典范。思考宗教对家庭社会的影响,以宗教的角度探讨人生的意义与奥秘。建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以及个人有不同宗教信仰的自由与权利。
 
十一岁至十四岁:
一般以基督教为必修课程,再加上其他宗教为选修。以某一特定期间为研究对象,指出不同宗教的共同特质,比较不同宗教在世界各地所造成的影响。加强精神与道德的发展,将所学的宗教教育应用到其他所修的学科上。
 
十四岁至十六岁:
一般以基督教为必修课程,再加上一种其他宗教为选修。以比较不同宗教和教派,或是比较同一宗教或教派中的不同传统,作为加深宗教教育的方法。研究宗教对人们面对,处理时代现象的影响。带领学生体会抽象的,超乎日常生活领域的宗教观念。发展学生辩护某一哲学或宗教立场的能力,进一步探讨宗教理念。
 
学生在受完义务教育前,应对基督教、佛教、印度教、伊斯兰教、犹太教、锡克教有基本的认识与了解。
 
综观英国中小学的宗教教育,政府用法令领导,审慎监督,同时也有适当的配套措施,其中又有些对某些宗教的弹性政策,例如犹太教家庭的学生可以豁免修读宗教教育课程,天主教徒可以上自己的宗教教育课程等。大学中没有设正式的宗教教育课程,但也容许设立中小学的宗教教育师资培育课程,补足有些地区对中小学宗教教育师资的需求。
 
由历史与文化的整体角度来看,基督教在英国传播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基督教的精神早已融入英国文化,深深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和思考模式,所以,英国人思考问题或做学问时,会很自然地引用基督宗教的教义,……在维护人权和推行环保时,基督徒会认为他们是在遵守圣经的教导,而非基督徒会说,人权和环保是我们的文化,推动乃理所当然的,不必有宗教的理由。
 
由此可见,英国宗教教育已有成果,然而,根据慧开法师之论点,假如在宗教教育的内容上,只教宗教教义理论,而不教授修行方法,也就是只有理解,而没有行动。这样的宗教教育因为不会损及学生家中原有的信仰,可以避免不同宗教背景的家长反对。
 
此外,赛德女士(Ms. Dominique Side)接受记者访问时,谈到英国的宗教教育政策实施以来在提升道德水准方面的影响:
 
现在的宗教课程,主要在沟通不同宗教之间的道德观,例如用不同宗教人物的生平故事,来讨论各宗教对同一事物的价值观。以提升道德水准来说,效果并不大,因为这些课程不要求学生实践教义(修行的功课),只是把宗教当作一种学科,目的是吸收知识,而非实践信仰。
针对以上的描述,英国的宗教教育“在内容上,只教宗教教义理论,不教修行方法,避免不同宗教背景的家长反对”及因而在提升道德水准上,效果并不大,因在宗教教育课程中不可涉入信仰的实践层面。
 
(二)
 
侯氏(J。 M。 Hull)在他的〈宗教教育涉及之根本议题〉论文中,以他自己是英国人来评论英国的宗教教育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他首先提出宗教教育在英国至少有三项目标指向:
 
1.对没有宗教信仰的人,传递有关的基础知识,使其对各宗教有基本了解;
2.对有宗教信仰的人,传递有关的基础知识,使其了解自己及自己的宗教;
3.对所有的人,传递给学生,也传递给社会上的成年人,宗教教育的助益或宗教是给人的一种恩赐。
 
有关以上第一项目标的达成,因宗教教育课程是义务教育中的必修中小学课程,供给学生各宗教的基础知识,并没有问题。
 
至於第二项目标的达成,以前宗教教育对有宗教信仰的人(可能只是指基督教信仰)分成两部分:宗教的客观本质(Nature)及宗教信仰的培育(Nurture)。这样的分野可能太尖锐,虽然并非完全没有用,但却难於融合到其他传统宗教上,不易使宗教教育教学走向更成熟的发展。
有关第三项目标的达成,宗教教育既然被看成是一种助益或恩赐,则试著跳出由“唯一宗教”教育,走向由“不同宗教”教育寻找教材,例如:一段经文,一个圣人故事,一则回教的祈祷词,一个雕像,一串《玫瑰经》念珠等等。每一项宗教象徵物用为教材时,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意及想像力,也能触动其内在的情意。在我们的教学中,IQ观念用得还是比EQ想像力多。其实宗教教育应用象徵物或形象教学,可以看成是给学生的一项礼物(恩赐),完全与宗教无关的教学,例如,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刺激学生的思考及发问,藉深入了解彼此的家庭背景而了解到与自己不同的生活方式与文化,带来更多的“自我认识”及对他人的认识。如此无分宗教或非宗教信徒学生的宗教教育教学,自然为所有学生带来好处。
 
这种宗教教育“恩赐”式教学,侯氏引进现象学描述径路的教学法,较为重视信仰者本身的个人存在性,亦即较少批判性及较大接纳性,反而令人感觉到对宗教较客观的了解与认识,而广为年轻人所欣赏,接受,也容易推动他们之间的互动学习,使他们乐意探讨与自己不同宗教的观点,真正认识与尊重别人的宗教。为了免於现象学描述径路的限制,侯氏陆续提出个人存在性及暧昧与批判性等径路在宗教教育教学上的应用,事实上,这些也是所有社会科学追求真理所采取的径路,例如,在宗教教育的教学上,对宗教真理的正确定位,亦即澄清对宗教的错误或内在暧昧不明的认识;更明确地说,就是现象学不容许对宗教的假相认知或宗教的“自我欺骗”现象。
 
在宗教教育上,对於人或宗教真相的探讨如此彻底,因此无法避免触及人生的意义及目的之真相问题,然后进一步探究人的价值,人可以活出一种怎样的投诚,归属的生活方式,以及人生的基本抉择等相关问题。
 
此外,针对宗教或由宗教引起与社会,经济,政治等相关的议题而进行深入探讨时,我们永远不可能逃避一个问题:人之根本属性之一的吊诡性问题。因为人生不单止有意义面,也有人生无奈或痛苦面(看不出意义);人是动物,人不是动物;人若不是动物,人有时甚至还不如动物,可真是动物等等吊诡特性。举例说,我们周遭有一些活於穷困,痛苦生活当中的社会边缘群体会问宗教信徒:“上天竟然容许这样或那样的情况发生,何谓正义,公理 没有正义,公理,又凭甚麼喊宗教口号:生命共同体的和谐,共融,和平 ”今天西方社会的宗教中,有太多吊诡无解。例如,在信徒中有非常富有的资本家,财团董事长,但也有生活极困难,三餐难饱团体。为此,教会分别为不同贫富区域举行朝拜仪式,形成宗教上的两极性。又如,宗教可以同时是快乐,幸福及痛苦,困顿之来源;可成为人的鸦片或拐杖;可以是不成熟的信徒完全依赖的“物神”信仰;但也可以成为一个成熟、负责任的信徒的勇气、力量及创意来源。
 
综合而言,从探讨人及宗教“真相”的过程中所带出人本质的“吊诡性”,“社会及宗教的两极性”等等的问题,由於不是清晰,易有标准解答之议题,故此宗教教育课程须给予学生询问、沉思、探究、讨论、澄清这些议题的空间,最后须涉入的题目是:人生是一连串不同抉择的累积,“人如何做抉择 ”可能是最棘手,也是最关键的问题。人如何做出正确的抉择 抉择所根据的基础是甚麼 所根据的基础,也是宗教教育的最后目标,即在於让学生有机会体验到对宗教真相的追寻及接受宗教灵性情怀的培养,从而塑造学生成为一个具备“统整人格”的人或“识大体的知识分子”,使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能够独立做出正确抉择。因此宗教教育重要,但宗教教育中的“统整人格”教育同等重要,应成为基础性的宗教教育课程。
 
(三)
 
欧洲文化,当然也涵盖英国文化在内,不断走向愈来愈多元文化的时代。基督宗教教育设定的基本目标是:促进不论个人或团体活在一个优美的自然环境中,大家互益成长,活出更丰富,更有创意成果的生活,让人性不断更新并彰显活力。现在要问:为何不这样做 或甚麼因素窒碍了这个目标 答案是:现代社会及成人世界中充满贫困,民族或种族间的张力与敌对情绪,缺乏归属及安全感,最严重的是对钱财疯狂迷念,甚而形成对其不可抗拒的风潮。
试想想,在这股张力,敌对情绪,对钱财疯狂迷念的社会环境下,拿出《圣经》或圣书的章节来讨论道德水准的提升,世界地球村的和谐相处,人类生命是一共同体等问题,是如何不搭调 难免不引起年轻人对宗教教育的反弹和反感。
 
侯氏在论文〈基督宗教教育:足够或必须议题 〉中指出,基督宗教忠於其本质的使命,需肯定其信仰足以达成被救赎目的,但却不是唯一的途径。亦即不要唯我独尊,以为全世界只有基督宗教是唯一的得救管道(有些基督徒仍如此相信)。抱持较大空间的立场及更宽容的态度与其他宗教沟通,集思广益,集合世界所有可能的宗教力量,同心协力去抗拒现代,后现代社会呈现的张力和敌对情绪,尤其是疯狂迷恋金钱的文化等不一致,不和谐之现象。如此才可能让年轻人在上宗教教育课时不会反对“极不搭调”的宗教性口号的教材。
 
侯氏提出他的结论,我们可用为对英国宗教教育理念之落实的两项富启示性的建议:
 
首先,由前已描述的基督宗教信仰忠於其原始的宗旨与使命,足以达到救赎人的目的,但面对欧洲或英国趋向多元文化与信仰的挑战,加上科技、钱财文化引起的危机,上述提及的基督宗教教育完成救赎使命的足够条件备受威胁,也就是必须与社会、经济、政治、人类、哲学、心理学等其他学科联合起来,彼此互依,走上科际整合的学术径路去探讨宗教教育落实之阻力与困境所在,才能促进及确保发挥宗教教育对社会文化的正面影响力,以便落实基督宗教宗旨及完成其原始使命。
 
其次,各宗教藉助本身拥有的丰富条件之外,更要虚怀若谷以备其他宗教接受自己宗教真理的丰富性,放弃隐涵自己宗教内之传统坚持,也就是需放弃以为自己所拥有者乃为必要条件及绝对优越於其他宗教的架势。基督宗教教育可以先扮演一个积极的角色,将基督信仰移向其本有的大公(属於每一民族,国家)及原型(基督本性是爱与生命)精神,另外大方地将自己所培育滋养的灵修遗产与其他宗教或社会科学团体分享,让彼此成为探讨与研究宗教教育真理之夥伴,从似是而非,被钱所困,自我欺骗等错误社会意识中跳出来。将英国,全欧洲,以至全世界有利於宗教教育的因素联合起来,为宗教教育提供良好的哲学及神学基础,使其在宗教教育教学课程之内容及方法上呈现对社会的贡献,并达到改善社会的效果。
 
转自护教佛道儒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f4c0070100gbf3.html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19世纪移民前后爱尔兰天主教与新教关系研究 \李晓鸣
摘要:19世纪对于爱尔兰的天主教徒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时期。在爱尔兰本土,新教统治…
 
李光耀如何促进新加坡宗教和谐 \圣凯
摘要:李光耀深刻地理解宗教安顿人心的社会功能,试图让国民用自己的宗教信仰去接受和…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当代中国神学教育的十大危机
       下一篇文章:外籍传教士与宁波第一份近代报刊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