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政教关系
 
神圣罗马帝国对欧洲各国的重大影响
发布时间: 2017/9/22日    【字体:
作者:朱庭光等
关键词:  神圣罗马帝国 欧洲  
 
 
神圣罗马帝国自建立之时起,就处在欧洲政治斗争的漩涡中心,而它也掀起过阵阵风浪,波及四邻各国。
 
帝国和教廷始终同为意大利分裂和内乱的两大祸根。除了延绵数百年的皇帝与教皇之争殃及意大利之外,从十二世纪起,德国霍亨斯陶芬与威尔夫两大家族的争斗也扩大到意大利。前者与意大利大小封建主结盟,组成“吉伯林派”(皇帝派),其名源于霍亨斯陶芬家族在士瓦本的威伯林根城堡。后者拉拢工商业城市结成“圭尔甫派”(教皇派),其名源于威尔夫家族名称。双方的流血斗争持续到十五世纪,意大利各阶层各地区,包括但丁那样的文人学士无不卷入其中。虽然两派的斗争后来逐渐具有靠谁来统一意大利的意义,但其结果只是皇帝与教皇瓜分意大利的分配比例不时变化而已。
 
从1140年左右起,德意志人开始向易北河以东的斯拉夫人地区大规模移民,史称“向东突进运动”,并于1220—1270年期间达到顶峰。这种移民实际上是帝国王公贵族(尤其是狮子亨利)直接发动、亲自组织和领导的大规模对外扩张。他们控制了匈牙利,把帝国边界推进到奥得河以东,甚至接近维斯瓦河。他们还在波罗的海南岸和东岸建立了许多飞地或城市,如里加、多尔帕特、累发尔等。1300年以后大规模移民趋于停顿,但在第一次十字军东侵中由德意志人组成的圣剑骑士团和条顿骑士团以空前残酷的灭绝性征战继续这种扩张。1226年波兰公爵请条顿骑士团来征服非基督教徒的普鲁士人,同年皇帝腓特烈二世封骑士团长为帝国公爵,领有东普鲁士地区。从1280到1410年,条顿骑士团以剑与火为德意志移民开路,建立了拥有1,400个村落和93座城市的国家,还力图把版图与帝国本土相连。虽然条顿骑士团于1410年被波兰和立陶宛击败,以后又臣服波兰,但普鲁士从此成为德国插在东欧腹背的一把利剑。帝国镇压了胡斯起义,分裂毁坏了捷克,奥地利从此居于几乎全东欧的领袖地位。另一方面它也领导了东欧和巴尔干地区反抗奥斯曼帝国的斗争。
 
帝国在与法、英的斗争中,强时动武,弱时联姻。1437年帝国已衰,却用联姻吞并了卢森堡公国。1477年勃艮第公爵在镇压尼德兰城市时败死,只遗一女。皇帝马克西米连一世(1493—1519,当时尚未当选)与之结婚,又与法国激战数年,终于在这场“勃艮第遗产之争”中获胜,把勃艮第与尼德兰纳入帝国版图。后来马克西米连之子与西班牙公主结婚,生子查理。1516年查理以外孙身份继承西班牙王位及其全部领地:那不勒斯和西西里、撒丁岛和广阔的美洲殖民地,称国王查理一世。1519年他又以孙子身份高价贿赂七大选侯当选为皇帝,称查理五世。他在1521—1544年间连续四次发动意大利战争,击败法王,几乎控制意大利全境。他还侵占北非,占领除巴西外整个中南美洲。查理五世的三大洲帝国在欧洲史无前例,但这绝不是神圣罗马帝国的复兴,只是哈布斯堡家族婚姻、武力加阴谋的外交政策的一时产物。这个怪胎既无政治经济基础又违背建立民族国家的历史潮流,连查理五世也意识到了,他1555年逊位时重又把德国与西班牙分开。此后德国疆界就基本固定下来了。
 
十五和十六世纪德国内部矛盾更加激化,查理五世加强王权的企图一开始就被诸侯挫败。此时,历史上皇帝与教皇的争权已转化为德意志民族与罗马教廷之间、广大人民与腐败教会之间的斗争,并引发了1517年起的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同时,德国教俗封建主自《金印诏书》发布后加紧对农民的压迫剥削,农民则从1476年起发动“吹鼓手小汉斯”、“鞋会”、“穷康拉德”等一系列起义,最终发展为1524—1525年的农民战争。这两场风暴并没有破除帝国内部的纵横樊篱和外部的紧束枷锁,无法无天的大小诸侯反而获得了割据混战的新理由和新动力。十七世纪,天主教在内部改革后向新教反扑,荷兰、英、法、西班牙、瑞典、丹麦等国都不同程度地强大起来,把德意志地区视为“帝国遗产”,行将瓜分。两者归一,触发了几乎彻底毁灭德国的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
 
德国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曾在十四和十五世纪大大发展,在采矿业等部门中还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分裂的帝国无法形成共同的经济中心,加上封建贵族的打击剥削,德国经济十五世纪末就落到了西欧各国后面。尤其是德国完全被排挤出海外扩张和殖民掠夺的圈子,使其工商业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被扼杀,长期停滞在封建农业社会的阶段。一度繁荣的帝国城市虽然在1489年被明确列为帝国会议的正式成员,但为时已晚,城市在外国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的强大竞争下一蹶不振。它们既无力支持王权(实际上也无王权可支持),也无力重振经济,非但不能缔造国内统一市场,连地区性经济中心的地位也是勉强维持。1669年汉萨同盟苦苦挣扎,无法维持,终于宣告解散,德国内部不复存在任何足以统一与复兴的经济力量。
 
德国文化发展还算顺利,从奥托大帝到腓特烈一世、鲁道夫一世等著名皇帝,不但武功赫赫,文治也卓越。皇帝中也不乏多才多艺之人。帝国宫廷中容纳、培养了不少法学家、艺术家,教会中产生了马丁·路德这样的伟大思想家。1348年布拉格大学创立,日后成为中欧学术与文化中心。到文艺复兴时代德国大学已近20所,并涌现了伊拉斯莫、胡登、丢勒等一批人文主义大师与艺术巨匠。德国人发明了齿轮钟与金属活字印刷术,一度几乎垄断全欧的印刷、制钟、制海图、制航海仪器及宝石加工等行业。但这些成就都被帝国的分裂与落后损害,后继乏人。
 
三十年战争后,荷兰与瑞士正式脱离帝国,德意志分裂为360个小国,混战不已。帝国存在的唯一象征只是帝国会议,而小贵族和市民在其中几乎不起作用,唯有普鲁士与奥地利形成两个新的对立的权力中心。勃兰登堡的霍亨索伦家族(1415—1918年)从1618年起成为普鲁士公爵,逐步建立起普鲁士军事专制主义官僚国家,并成为德意志诸邦中最强者,一直与哈布斯堡家族争夺帝位。至十九世纪初,法国大革命的民主共和狂飙给帝国以最后一击。1806年4月6日,在拿破仑的威逼下,皇帝弗兰茨二世被迫放下皇冠,宣告卸去帝国首领之职责。神圣罗马帝国这具政治僵尸终被埋葬。
 
载于《外国历史大事集》
http://xuewen.cnki.net/read-r2006051350000024.html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19世纪移民前后爱尔兰天主教与新教关系研究 \李晓鸣
摘要:19世纪对于爱尔兰的天主教徒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时期。在爱尔兰本土,新教统治…
 
李光耀如何促进新加坡宗教和谐 \圣凯
摘要:李光耀深刻地理解宗教安顿人心的社会功能,试图让国民用自己的宗教信仰去接受和…
 
欧洲“永久和平计划”研究(14世纪-18世纪初) \米科霖
摘要:和平是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对于欧洲人而言,和平意味着在一定的边界之内消灭战…
 
僧侣遗产继承问题研究 \黄琦
摘要:僧侣作为一类特殊群体,其身份具有双重属性。从宗教的角度讲,由于僧侣脱离世俗…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论18世纪美国政教分离制度的确立
       下一篇文章:普先生的俄国梦和东正教扩张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