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慈善
 
佛教与公益慈善
发布时间: 2018/4/12日    【字体:
作者:学诚
关键词:  佛教 公益慈善  
 
 
一、公益慈善的界说
 
“公益慈善”从字面的意思来看是为了公众的利益而开展的慈善活动,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种通俗讲法,泛指有关社会公众的福祉和利益。
 
从社会经济角度看,公益慈善行为归属为第三次分配。北京大学厉以宁教授在《股份制与市场经济》一书中,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的三次分配进行了界定:第一次是由市场按照效率原则进行的分配;第二次是由政府按照公平与效率兼顾、侧重公平的原则,通过税收、社会保障支出等进行的再分配;第三次是在道德力量的作用下,通过个人自愿捐赠而进行的分配。一般认为公益慈善就属于第三次分配的范畴。
 
第三次分配是对前两次分配的有益补充,有助于缩小社会人群的贫富差距,更为重要的是有助于倡导一种慈善的氛围。公益慈善的开展应该说是人类回馈社会的一种积极方式,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是人性善心善行光明面的一种体现。
 
在西方国家,很多人把回馈社会当作理所应当的义务。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将自己全部资产580亿美元个人财产悉数捐出用做慈善基金。比尔·盖茨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十九世纪的钢铁巨头安德鲁·卡耐基对待财富的态度给了他很大的影响。在卡耐基看来,致富的目的应该是把多余的财富回报给同胞,以便为社 会带来最大、最长久的价值。他认为:“财富主要不是个人的产品,而是社会的综合果实。”他在美国各地建了为数众多的公共图书馆,就是这一财富哲学的具体体现。
 
在中国,公益慈善的内容包括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知识传播、公共福利、帮助他人、社会援助、社会治安、紧急援助、青年服务、文化艺术活动、国际合作等等。 
 
二、佛教的慈善理念
 
两千多年前,贵为太子的悉达多因不忍心看到众生所遭受的种种老、病、死等苦,出家修道寻找解脱一切痛苦的方法,最终证悟宇宙人生的真相,成就佛道。之后的四十几年间,释迦牟尼佛及其众多弟子,四处游历,随缘教化,救度众生无以计数。佛陀所讲无量经典流传后世,泽被众生,给无数迷茫有情指明了人生的方向和生命的究竟意义。
 
1、慈悲为本与智慧相摄
 
慈悲,按照佛教通常的解说,“慈”是慈爱众生并给予快乐,“悲”是悲悯众生并拔除痛苦,二者合称为“慈悲”。《大智度论》卷二十七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 唐代道世法师在《法苑珠林》中说:“菩萨兴行救济为先,诸佛出世大悲为本。” 
 
佛教倡行慈悲,并将其视为佛法根本。如《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说:“诸佛心者,大慈悲是。”《十住毗婆沙论》说:“诸佛法无量无边无尽如虚空,悲心是诸佛法根本。能得大法故,名为大悲。”(卷第十七)
 
佛教还极力倡导学修智慧,慈悲与智慧结合才是完善的。唐朝贤首大师在《华严经探玄记》中说:“初,大智离过,不住生死;次,大悲摄生,不住涅槃。”(卷第二)这是大乘菩萨以出世情怀做入世事业的心智境界。佛教空有不二的甚深教义与慈悲济世的广博情怀,为慈善文化提供了丰厚的精神资源。
 
2、布施为首与五度相辅
 
大乘菩萨行以六度(又称六波罗蜜,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与四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为纲,勤修六度成就自利,广行四摄切实利他,自利利他融成一体。如《(八十卷)华严经》说:“六波罗蜜、四摄法出生大乘。”(卷第五十八)
 
六度、四摄皆以布施为首,可知布施是大乘菩萨道的首要,也是佛教慈悲济世情怀和因果缘起智慧的明显体现。《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说:“其布施者,于六度中最易修习,是故先说。譬如世间诸所作事,若易作者先当作之,是故先说布施波罗蜜多。……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见诸有情贫穷所逼,不能发起无上信心、修行大乘种种事业,先施一切衣服饮食、房舍卧具、病廋医药,令心安乐,然后令发无上正等觉心,修行大乘种种事业。以是义故,六度彼岸布施为门,四摄之行而为其首,犹如大地,一切万物依之生长。以是义故,先说布施波罗蜜多。”(卷第四)
 
在实际布施的时候,如果能具备其它的善法来配合,特别是以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五度来辅助布施,可使布施更加清净、持久、深广、圆满,远离污垢和缺憾。
 
布施分为财施、无畏施和法施。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三种布施所造的业轻重程度不同,以法施最为超胜。财施、无畏施都是暂时的,只能利益一时,不能利益长久;只能利益一人,不能利益所有的人。法施,不但眼前能利益,长远更能利益;不但可以利益一人,还可以通过辗转传诵,利益很多人,乃至现在和将来无量无边的人。但也不是说只要法施就可以了,这取决于受施人的具体情况。一般来说,往往是先施人以财物和无畏,然后再施以法,以便帮助受施者能够自立和觉悟,永远脱离种种不幸之困扰。
 
3、报恩思想与成佛资粮
 
佛教主张依正不二、自他不二,万事万物都是息息相关,都于自己或现在、或过去、或将来、或直接、或间接有恩益。佛教倡导上报四重恩(父母恩、众生恩、国家恩、三宝恩)、下济三途苦(地狱苦、饿鬼苦、畜生苦),倡行慈悲不舍众生、智慧不拘一法,即所谓“普渡众生”、“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中国佛教界特别注重布施之比喻“福田”的义理,作为佛教徒,应该知恩、念恩、报恩。播散布施、供养之种子,则能结福德之实。 
 
作为整体佛教,继承和发扬千年的善法传统,使之亘古常新、广度众生、推展十善,本身功德、意义重大,会累积更多的成佛资粮。圣者扭转业力要靠愿力,所有的佛菩萨都是先发大愿,然后去实践。当愿心成为生命的组成部分——真正的成佛资粮,善行的动力就会更强大。
 
报恩思想、广种福田、积聚成佛资粮的观念,对促进佛陀慈悲济世的精神和悲愿度众的愿力转化为公益慈善事业的世间行持,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中国佛教公益慈善的历史担当和社会责任

1、中国佛教公益慈善在历史上发挥的社会作用
 
佛教于两汉之际自印度传入中国,与儒道文化相融合,成为中华三大传统文化之一,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历史上,中国佛教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中国佛教寺院担负着学说机构、教育场所、图书馆、文化传播中心和慈善服务中心等重要角色;佛教僧侣成为知识与文化的继承者与传播者;当遇到自然灾害时,寺庙为广大民众提供衣食的庇护和信仰的依靠。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慈善事业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佛寺慈善活动的兴起和盛行。据史料记载,这一时期中国佛教寺院的慈善救济活动的范围非常宽广,特别在济贫救灾、施医给药等方面尤为突出:
 
济贫救灾。佛寺经常对贫苦大众进行布施,有时也专施给那些特殊的家庭和个人,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六朝时期,还创设了僧祗粟制度,僧祗粟属于官有物,由出家人担任监督或营运的工作,用做救济贫困及灾荒之用。
 
施医给药。魏晋之际,杯度、僧惠、佛图澄等僧人研习医学,医术高明。西域高僧佛图澄更是以医术神妙,取得统治者石勒、石虎的信任,劝其施行“德化”,勿滥杀;并藉医术在民间广为宣教。据《高僧传》卷九《佛图澄传》称:“时有痼疾,世莫能治者,澄为医疗,应时瘳损,阴施默益者不可胜计。”杯度、僧惠在治疗眼疾、脚疾、头风、伤寒、难产等病症方面亦有独到之方。当时民间患病者往往有赖佛寺的医疗救助,而且医治痊愈的也很多。在瘟疫流行的时候,佛教徒们往往走出寺门,到疫区进行救治。同时还兴设“药藏”以供应所需之药品,免收诊资和药费。
 
隋唐时期,佛教慈善事业在延续前代已有的慈善活动时,又有新的变化和发展。寺院除了竞相对民众广布施舍,开展慈善救济活动之外,还开始在寺院内建立具有固定场所的慈善机构──悲田养病坊,是一个集赈恤、收养贫困者和废疾老人于一体的慈善机构。
 
唐代的佛教慈善事业还表现在济贫活动方面。如开元年间,五台山清凉寺开设粥院,在灾年周济贫民;由僧人和民间佛教信徒自愿结合而设的社邑济贫活动,也是唐代慈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邑除了供奉佛事外,主要是从事民间经济活动和生活互助。每逢丧葬、婚嫁等大事,其他成员纷纷解囊资助。
 
自六朝直至隋唐时期,中国佛教界逐渐形成了“无尽藏”机构,成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慈善基金会。直至延续为宋代的长生库、元代的解典库、日本的无尽会社等等,都凸显出慈善基金会的形式和功能。
除上述所说,与佛教义理直接相关的慈善之举,在中国历朝历代也绵延流长,如涉及百姓社会日常生活的修桥铺路、开挖沟渠、植树造林、放生护生等各种民间公益事业,往往藉助寺院来发起或有僧人参与、主持。在灾荒或战乱年代,各寺院普遍施粥、施衣、施药、施棺等,为无依无靠的人提供避难之处。
 
2、中国佛教公益慈善在当今社会的责任担当
 
太虚大师在民国时期提出“人间佛教”的发展方向,为汉传佛教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这种基于人间的佛教发展模式,并不是要引导世间的人都要信佛学佛,而是将佛陀慈悲济世的精神带到人间,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民众的和睦。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没有比从事公益慈善事业更好的方式了。
 
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家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落实,中国佛教呈现出崭新的风貌。以前会长赵朴初居士为首的中国佛教协会率先垂范,响应党和政府关于加强发展慈善事业的号召,将慈善事业作为佛教与社会沟通的最直接的桥梁与方式。如中国佛教协会为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捐款;向修复长城、抢救大熊猫等公益事业资助;为大兴安岭林区遭受特大火灾的人民捐助;向云南省临沧、耿马遭受地震的上座部佛教界捐助等等。
 
进入21世纪,佛教界在延续传统中,找到更多为社会民众服务的契入点。在融入社会、服务社会方面,佛教界人士具有更加开阔的视野,佛教在公益慈善方面也有了多方位发展。
 
2012年由国家宗教事务局、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民政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六个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意见》,为宗教界人士从事公益慈善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不但明确了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积极意义、指导思想、工作原则、目标任务,还列举了从事公益慈善的主要范围、基本形式,以及可以享受的扶持和优惠政策等重要内容,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与可操作性。
 
中国佛教界近年来在救急救难、扶贫助弱、心灵关怀、环境保护、促进和平等公益慈善方面,都进行着深入实践与不断探索,中国佛教协会也在其间发挥着引领和导向的作用。比如:2008年四川5.12汶川特大地震,严重的灾情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中国佛教协会闻讯立即号召全国佛教徒行动起来,全面配合党和政府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各尽所能,积极参与到灾害的紧急救助当中,向灾区人民伸出慈悲、关爱、援助之手。5月29日,“中国佛教界为汶川等地震灾区祈福追荐赈灾大法会”在四川省成都市的千年古刹宝光寺隆重举行,来自两岸的千余高僧大德共同为地震遇难同胞诵经祈福。据不完全统计,海内外佛教界为四川地震灾区捐款超过两亿元。包括2003年非典疫情、2004年印尼大海啸、2008年南方冰冻雪灾、2010年玉树地震、2011年日本海啸、2013年四川雅安地震、2014年云南鲁甸地震等灾害发生时,中国佛教协会都在第一时间发动、号召全国佛教四众弟子伸出援助之手,协助灾区渡过难关,不仅祈福回向、捐赠钱物,僧人、信众、志愿者还亲临灾区,发放物资、陪伴灾民、心灵辅导等,真正发挥佛教慈悲济世精神。
 
随着寺院经济的壮大和弘法活动的开展,各地佛教界在积极从事慈善公益事业过程中,许多地方还成立了各种形式的慈善功德基金会。截止至2012年底,在民政部门正式登记注册的各级佛教慈善团体有70余家。佛教慈善团体在社会各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北京市仁爱慈善基金会,在国家遭遇重大灾难时,定位于做政府主流救灾体系的补充者、民间公益组织的协调者、灾民可以信赖的服务者和陪伴者、灾后原生公益力量的培育者。通过一线、贴身、持续、补漏的关怀模式,以救难、救急、救助、救济四个阶段展开赈灾工作,尤其侧重通过灾后陪伴和培育当地公益组织的方式,帮助灾民进行生活和心理重建。仁爱慈善基金会曾参与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2010年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mud-rock flow、2011年云南盈江地震、2013雅安地震、2014年海南文昌风暴、云南鲁甸地震等灾害救助。在国家有难、人民有灾时,勇于担当,传递慈爱力量。

四、现代佛教公益慈善的新模样

随着当今时代的快速发展,社会、民众对公益慈善的需求越来越多、期望也越来越高,佛教界在开展慈善救助等过程中,也在不断摸索适应时代的新模式,大致可归纳为:
 
1、心灵慈善
 
慈善是行更是心。就慈善行为本身来说,被救济者急需的是财物,而对慈善者真正起作用的是慈善心。慈善文化并不是慈善家所捐助的财富本身,而是在这些捐助行为背后所隐藏的那份充满慈爱的心。怀有慈善心的人,即使贫穷,也能多少捐助一点,或者使用体力帮助,或者给予言语安慰,都有助于困苦中的人。至于对立、冲突、战争等,更非仅仅财物所能解决,需要的是发自慈善心的调解,慈善心的感染与启发。
 
作为践行慈善的佛教徒来讲应有更高的愿景,首先应了解自他困苦、国家危难、世界危机等,进而发心、发愿,理解共业关系、因果道理、慈善利益等,以愿导行。如宋朝元照律师《佛说阿弥陀经义疏闻持记》说:“菩萨修行以愿为本,若无愿力,万行徒施,所以经中劝令发愿。”(卷中)愿心策发以后,不论大小强弱,当随力付诸行动,在行动中滋养愿心,愿行相扶,辗转增上,方能成就广大的社会福祉和殊胜的自他利益。
 
2、人人慈善
 
参与并从事慈善事业并不是腰缠万贯的企业家的特权,而是每个人都享有的权利。事实上,不可能人人都是亿万富豪或百万富翁,但人人都可以拥有一颗善良真诚的心。这是慈善文化的源头活水,也是终极归趣。通过慈善文化的宣导、慈善捐助的鼓励和慈善行为的实践,使得慈善之人越来越多,慈善之心越来越广,乃至人人深心慈善,对构建和善社会大有裨益。比如:成立于2008年的“仁爱心栈”奉送爱心粥项目,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秦皇岛、雅安等城市开设了十几个心栈,倡导身边慈善,结合现代都市人的生活特点,每天清晨熬制爱心粥,伴随着温暖的问候免费奉送给过往行人、旅客、都市忙人,以此启发更多人的善心。很多人喝过一两次爱心粥后,就成为奉送爱心粥的志愿者。一年365天志愿者日日坚持,六年来,参与该项目的志愿者超过10万人次;受益人数将近200万,爱心——就在这一杯小小的“爱心粥”中传递开来、温暖人间。
 
3、时时慈善
 
众生的困苦和需求是常时存在、多种多样的,慈善布施的对象和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大到维护和平、抗险救灾,小到扶老携幼、端茶送水等,随时随处、随缘随力而行,勿以事大而退缩,勿以善小而不为。
 
就初修的人来说,要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慈善、奉行布施,应依着业果缘起法则进行取舍抉择,让慈善成为一种习惯,让自他得到切实的利益和更大的安乐,并且持久稳步增上。
 
4、补位慈善
 
作为佛教的慈善团体,应与政府配合,发挥佛教界优势,与政府形成功能互补,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比如:“四和仁爱社区服务项目”以关注心灵成长、助力社区和谐为宗旨,通过一系列慈善项目,促进社区居民的身心和乐、家庭和睦、邻里和顺、社会和谐。关注“空巢老人”、关爱“百岁老人”、“重阳论坛”等活动的开展,也让年青的志愿者们有机会聆听到老人们的故事,学习到宝贵的人生智慧。“仁爱孝德奖”项目是通过评选和奖励获奖学生,在青少年当中倡导孝悌、感恩、奉献的中华传统美德,重塑新时代的“孝德”,评选活动不仅可以带动孝亲、尊师、友爱风气的形成,对学校德育工作也起到了良好的辅助、推动作用。
 
5、感恩慈善
 
在慈善布施中,当给予受施者应有的尊重。受施者所缺乏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需要,往往还需要心理上的安抚与精神上的振作。布施者所布施的不仅仅是物资,更是一份爱心、一份感恩的心和一份尊重的心。因将受施者看作是自己的亲人而生爱,因对方成就了自己的善行而感恩。有了爱心,便远离了冷漠的心;有了感恩的心,便远离了求回报的心;有了尊重的心,便远离了骄慢的心。若能这样行持,便是持戒。
 
做慈善不仅仅是救济工作,更是在实践善行。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成就别人就是成就自己。
 
转自中国佛教学会
http://www.chinabuddhism.com.cn/WFB27th/bms/2014-10-19/7160_3.html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李光耀如何促进新加坡宗教和谐 \圣凯
摘要:李光耀深刻地理解宗教安顿人心的社会功能,试图让国民用自己的宗教信仰去接受和…
 
欧洲“永久和平计划”研究(14世纪-18世纪初) \米科霖
摘要:和平是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对于欧洲人而言,和平意味着在一定的边界之内消灭战…
 
僧侣遗产继承问题研究 \黄琦
摘要:僧侣作为一类特殊群体,其身份具有双重属性。从宗教的角度讲,由于僧侣脱离世俗…
 
新教对美国政治文化的影响 \汪健
摘要:美国政治是在自身文化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其中宗教,特别是基督新教从美…
 
从习惯法价值谈法律信仰 \于红
摘要:伯尔曼曾经指出:"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但是这一观点近年来遭遇了…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心中有善,大爱无疆
       下一篇文章:中国社会的宗教和公益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