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调查
 
江浙沪皖基督教新教发展历史简述
发布时间: 2018/8/2日    【字体:
作者:肖振东
关键词:  江浙沪皖 基督教新教  
 
 
江苏
 
基督教新教在江苏的发展最早开始于19世纪中叶的清朝后期,来自英美的传教士于1843年在通商口岸上海立足后,便尝试进入苏州、南京、扬州等其他城市。到20世纪初,基督教新教在江苏经历了较大的发展,发展到拥有5万信徒。现在基督教在江苏有逐渐恢复发展,基督徒也逐渐成长。
 
目录
 
•       1教派   •      2现状   
教派
19世纪和20世纪初,同时有多个英美差会进入江苏传教:此后,基督教新教约有30个教派陆续传入江苏,包括:
1.      美国圣公会:1845年在上海立足后,成立了以上海圣约翰座堂为中心的江苏教区,并进入无锡、苏州、常熟、南京、扬州、宝应、镇江等城市,在无锡今中山路设有圣十字堂、普仁医院及辅仁中学;在苏州桃花坞设立天恩堂、桃坞中学;在南京设有太平路圣保罗堂、下关中山北路道胜堂(今南京市第十二中学);在扬州设有便宜门神在堂及美汉中学(扬州大学商学院)。
2.      美南浸信会:1847年在上海立足,后成立江苏浸信会联会,先后在苏州设立谢衙前嘉音堂、晏成中学(Yates Academy)、惠灵女中(Weiling Girl's School);在扬州设立贤良街浸会堂。
3.      美南监理会:1848年进入上海,1868年,美南监理会差会正式进入苏州,此后陆续设立了3个主要教堂:天赐庄苏州圣约翰堂、宫巷乐群社会堂和养育巷慕家花园口救世堂。监理会还在苏州天赐庄开设著名的东吴大学(Soochow University)、景海女师(Laura Haygood Memorial School for Women)和博习医院(今苏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监理会在常州建有恺乐堂、福音医院。
4.      美北长老会:1850年进入上海,此后发展到苏州和南京。在南京设有城西四根杆子(1930年代扩建为莫愁路汉中堂)及明德女中、城中户部街和城南教堂(颜料坊)。美北长老会差会在苏州阊门外创建救恩堂、更生医院和萃英中学。
5.      美南长老会:1872年,杜步西牧师进入苏州,在养育巷购地自建教堂(1925年重建,名思杜堂)。该会又在齐门外设有崇道堂和福音医院。该会进入镇江后,设有西门教堂及基督医院,以及南门教堂。美南长老会的传教重点在苏北地区,在各主要城市均设有传教中心,包括清江浦(今淮安市区)同庆堂及仁慈医院、淮安府城西门教堂、宿迁耶稣堂[1] 及仁济医院、崇实中学、徐州西关牌坊街教堂、泰州、盐城、海州等处。
6.      美以美会:1880年代,美以美会进入南京和镇江两地,在南京设估衣廊城中会堂及汇文中学、昇州路卫斯理堂;在镇江大西路设立大西路福音堂。
7.      安息浸礼会:1847年进入上海,1902年在太仓浏河镇设立惠中医院。
8.      中国内地会:1868年,内地会传教士戴德生一行在抵达扬州不久遭到袭击。扬州内地会教堂位于皮市街,现在作为扬州教案旧址加以保护。内地会还在江苏的镇江、清江浦和涟水等地设有教堂。
9.      基督会:1886年,基督会第一位来华传教士马林医生进入中国,他将第一个传教站选择在南京。基督会在鼓楼、花市大街(中华路邻近长乐路的一段)和下关惠民桥建立了3座教堂,并在鼓楼坡下创立了鼓楼医院和基督书院。基督书院由美在中担任校长,该校为金陵大学的基础之一。。
10.   贵格会:在六合设有教堂。
11.   来复会:1898年,来复会最早的来华传教士 G. H. Malone夫妇进入中国,他们在南京开辟第一个传教站,开办一所兼收男女孩的很强的工艺学校,教授制造家具和床垫,纺织,裁缝,铜器,面包等。
12.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1910年进入上海。
13.   使徒信心会:在苏州民治路设有教堂。
14.   神的教会:在镇江宝盖路设有真道堂,在扬州柳巷也设有真道堂。
15.   神召会
 
20世纪上半叶,江苏又出现不少华人创立的独立团体:
1.      地方教会(基督徒聚会处):1928年,苏北阜宁、淮安部分传道人转入地方教会。1930年代,苏州、南京、泰州等地也建立地方教会。
2.      真耶稣教会:
3.      灵粮堂:苏州
 
1949年以前,西方传教士分布在江苏省的约20个城市,其中南京超过100人,其次包括苏州、镇江、扬州和清江浦(今淮安市区)。
 
现状
 
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江苏省恢复开放教堂,开放的活动场所达到4390处,基督教信徒逐渐增加到160多万。江苏省的信徒主要集中在苏北宿迁、徐州、淮安、盐城、连云港5市,约占全省信徒总数的80%。苏北5市几乎每个县和镇都建有能容纳千人的大型教堂。淮安市神恩堂建筑面积10100平方米,号称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基督教教堂。其他地区如苏州、常州也新建了大型教堂。南京仍是中国基督教的全国性中心之一,拥有2所神学院,其中包括唯一在全国招生的金陵神学院,以及江苏圣经专科学校;印刷圣经的爱德印刷公司和基督教社会服务机构爱德基金会也都设在南京。此外,江苏省基督教的另一个特点是,地方教会、真耶稣教会和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三个原教派规模较大。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江苏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于1980年恢复工作后,协助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坚持自治、自养、自传原则,独立自主办好教会。同年成立了江苏省基督教协会。2013年6月,江苏省基督教第九次代表会议选举张克运为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丘仲辉为省基督教协会会长。截止2015年12月30日,全省共有信徒约240万人,登记的活动场所共4639处,其中教堂504处,固定处所4135处,牧师348人,长老468人。全省有13个市基督教两会和74个县(市、区)三自爱国会。现有金陵协和神学院和江苏神学院两所宗教院校,其中金陵协和神学院由基督教全国两会所办,2015年起,国宗局委托江苏省宗教局代行管理;江苏神学院在泗洪有一个校区、在苏州有一个办学点,另有6个教学实践基地,一校多区的办学格局基本形成并日趋完善。1986年成立的南京爱德印刷有限公司是全国性圣经印刷基地,目前已印刷各种文字圣经1亿4千万册,面向国际举办的印刷《圣经》五千万册、八千万册、一亿册的隆重庆典,在国际上引起积极反响,成为江苏改革开放的一张亮丽的“名片”。
 
浙江
 
浙江的基督教在中国内地具有重要的地位,杭州是中国内地会创建后在中国传教的第一站。2005年易地重建后的崇一堂为目前全球最大的华人基督教教堂[。直到1990年代,浙江都是中国基督教徒人数最多的省,此后才为河南省超过。目前温州地区、杭州市萧山区和慈溪市是浙江省内基督教信徒最为集中的地区。省内宗教院校有浙江神学院。
 
目录
 
      •  1历史     • 2现状   
 
历史
 
1843年,美北浸礼会传教士玛高温首先进入宁波。之后有多个教派陆续进入浙江,其中影响较大的有:
 
1.      美北浸礼会:1843年进入宁波。设有真神堂(西门)、真神堂(北郊、后归浸会中学使用);华美医院(北门外江边,今第二医院);在绍兴建有真神堂和福康医院,在杭州东街路(今建国中路)设有蕙兰中学和民众堂;又在湖州东街建有浸礼会。
2.      美北长老会:1844年进入宁波,设有府前堂(府桥街)、槐树堂(槐树路)、府前分堂(北大路)、福音研究所(碶闸街)。在杭州兴建思澄堂、鼓楼堂。
3.      英国圣公会:1848年进入宁波。设有基督堂(孝闻街)、仁恩堂(县学街)、仁义堂(大庙前)、百年堂(大梁街)、三一神道院等。1869年进入杭州,设立广济医院、马市街信一堂座堂,慕德堂、志水堂等[3]。
4.      循道会:1864年进入宁波。设有开明讲堂(开明街)、江北堂(江北岸外滩)、江东堂(百丈街)。1877年进入温州,建立温州城西堂、白累德医院(市第二医院前身)。温州教区教徒发展到万余人,270余处分堂,是循道公会在华传教最成功的2个地区之一。
5.      中国内地会:1866年,该会在杭州建立第一个传教站,设有清泰门新巷崇一堂,以及武林路敬一堂。次年进入温州[4],建成花园巷堂,此后温州地区成为内地会在中国最兴旺的地区[5]。内地会传教区遍及浙江大部分地区。
6.      美南长老会:在杭州设有湖山堂、天水堂、城北堂、笕桥堂等,在嘉兴设有嘉南堂、嘉北堂。
7.      美南监理会:在湖州建有海岛堂、东吴附中、湖郡女中、衣裳街三一堂以及南门福音医院。
8.      基督徒会:1893年进入宁波。
9.      神召会:1912年进入宁波,开设伯特利孤儿院(Bethel Home),设有伯特利(草马路)、城中堂(后市巷)、天恩堂(仓桥)、锡安堂(西郊)。
10.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分布于温州、宁波。
11.   使徒信心会 杭州
 
20世纪上半叶,浙江又出现不少华人创立的独立团体:
 
1.      地方教会(基督徒聚会处):1928年,一批平阳县传道人参加倪柝声在上海哈同路文德里召聚的得胜聚会后,脱离原有宗派,回乡建立地方教会。此后,温州地区,尤其是南部苍南、平阳一带,陆续成立了数百处地方教会,成为地方教会在中国最兴旺的地区。1930年代,萧山、杭州、宁波等地均成立地方教会。
2.      自立会:主要分布于温州等地
3.      真耶稣教会:宁波、杭州
4.      灵粮堂:1948年传入宁波、杭州
 
20世纪初,美北长老会和美南长老会还联合创办了之江大学。
 
现状
 
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百年堂是中国第一所恢复开放的基督教堂。浙江省基督教信徒逐渐增加到150多万。浙江省的信徒主要集中在温州市,其次为杭州市萧山区。多为地方教会背景。今天,基督教在温州仍然非常活跃,信徒占总人口的比例是15%,也就是100多万(官方数字)。教堂与聚会场所相当密集,城乡各处十字架随处可见。很多村庄都不止一间教堂,因此温州也常被称为“中国的耶路撒冷”。21世纪初杭州崇一堂易地重建,为全球容纳信徒最多的华人教堂。
 
上海
 
基督教新教自1840年代进入上海后,成为上海的主流宗教之一。
目录
 
•       1历史•    2现状•    3著名教堂     
历史
1843年,上海开埠的同一年,第一位基督教传教士,英国伦敦会的麦都思来到上海。
此后,来自英美各教派的差会陆续进入上海:
•       伦敦会:1843年来沪,在城内建堂(城中堂)。以后在租界中心的山东路设立墨海书馆、仁济医院和天安堂,在虹口兆丰路(今高阳路)设立麦伦中学和天乐堂。
•       英国圣公会
•       美国圣公会:1842年来华,最终在1845年选择在上海立足,初期除了在南市设堂外,该会在虹口设立的救主堂是所谓美租界乃至苏州河以北市区发展的起点(1937年迁往法租界赵主教路,今徐汇区五原路,20世纪末曾作为华东神学院院址),不远处设立了同仁医院。1879年,该会在西郊苏州河岸边兴建圣约翰书院,20世纪初发展成圣约翰大学。后来,该会又陆续设立圣彼得堂、上海诸圣堂等。
•       美南浸信会:1847年来沪,在老北门外西侧护城河边设立了第一浸会堂。20世纪初发展到虹口北四川路,1920年代又在北郊购置浸会庄,包括明强中学和晏摩氏女中。虹口则另设上海怀恩堂,抗战期间迁往西摩路(陕西北路)。
•       美南监理会:1848年来华,即进入上海,设立慕尔堂(沐恩堂)、景林堂、闸北堂(大统路、天目西路附近,已拆除)等教堂,林乐知创办中西书院(后并入苏州东吴大学,办理法学院和附中),海淑德创办中西女中。
•       美北长老会:1850年来沪,先在大南门外设立清心中学、清心女中和清心堂,20世纪初在虹口设立美华书馆和鸿德堂(今多伦路),不远处的宝通路闸北堂则是由华人牧师创立,主要服务于在附近商务印书馆任职的长老会信徒。
•       安息浸礼会:1847年来沪,1902年在斜桥设立惠中堂。
•       宣道会:1900年义和团事变中,吴伯莱牧师从天津迁来,在虹口北四川路设立守真堂。
•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1910年以后,在杨树浦宁国路设立中华总会(沪东堂),在虹口武进路设立沪北会堂。
•       中国内地会:1892年在今虹口区吴淞路设立总部,1931年迁往今静安区北京西路与新闸路之间(今儿童医院),该会在上海没有设立面向华人的教堂,只在地丰路(乌鲁木齐北路)设立供西方传教士聚会的公共礼拜堂(今新恩堂)。
20世纪上半叶,上海又出现不少华人创立的独立团体:
•       伯特利教会:1920年,石美玉医生脱离美以美会,从江西九江迁到上海南市制造局路,兴建伯特利医院(今第九医院)及教堂、学校等。1930年代,该会发起全国巡回布道运动,聘计志文、宋尚节讲道,影响很大。
•       地方教会(基督徒聚会处):1926年在新闸路汪佩真家中开始擘饼聚会,次年倪柝声到上海,于1928年初在哈同路(今铜仁路)240弄文德里(已拆除)聚会,并开设上海福音书房。1948年,地方教会举行数次大规模福音游行,信徒人数增加甚多,于是在不远处的南阳路123号和145号兴建大型聚会所(南阳路聚会所)。
 
•       真耶稣教会:
•       灵粮堂:
 
现状
2002年,上海现有可统计信徒18万多人。开放的基督教堂点164处。
 
著名教堂
•       慕尔堂(沐恩堂)
•       景林堂
•       上海怀恩堂
•       新恩堂
•       上海国际礼拜堂
•       沪东堂
•       鸿德堂
•       清心堂
•       上海诸圣堂
•       上海圣三一堂
•       闸北堂
•       惠中堂
•       沪西礼拜堂
•       普安堂
•       救恩堂
 
安徽
 
自1869年中国内地会传教士进入安庆,基督新教在安徽省的传播已有140年的历史。
目录
 
•       1历史
     o     1.1初期         o       1.220世纪初       o  1.31920年到1949年      o       1.41949年到1979年
•       2现状
 
历史
 
初期首先进入安徽省的基督教差会是中国内地会。内地会传教士在1866年进入中国,宗旨是向通商口岸以外地区传教。首先开展的地区为浙江、江苏、江西和安徽四省。1869年,内地会传教士宓多士(Mr.Meadows)与卫良生(Mr.Williamson)进入安徽省会安庆,租民房设立圣爱堂。此后数年中又创立差会总堂3处:宁国府(1874)、池州府(1874)、徽州府(1875)。在1885年以前,内地会是该省唯一的新教教会组织,初期传教颇为艰难,进展缓慢。[1][2]。从1885年以后,内地会在安徽省的发展加速,15年内增设了8座总堂:芜湖、正阳关、六安、广德、太和、建平(郎溪)、颍州(阜阳)和来安。
 
1885年,美国圣公会的中国牧师颜永京进入芜湖,建立圣雅各堂,为第二个进入安徽的差会机构[3]。此后数年内,又有其余3个西方传教差会来到安徽省:美以美会、宣道会、基督会,以上4个差会均来自美国。它们的地区总部多半设在南京,传教机构一般先在南京立足后,再逐步发展到安徽。到1900年时,美国圣公会已经在芜湖和安庆设立了2座总堂,基督会在安徽设立了滁州、芜湖和合肥3 个总堂,美以美会在安徽建立芜湖总堂,宣道会设5个总堂(芜湖)。
 
20世纪初
 
1901年到1920年期间,基督教在中国经历了一个迅速增长的时期。1908年,安徽省外籍传教士64人(美国32人,英国28人,德国2人,瑞典1人,奥地利1人)[4]。
这一时期,又有5个西方传教差会进入安徽省传教,它们是:来自美国的美北长老会、美南浸信会、来复会和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以及来自瑞典的信公会。来复会在安徽设和县、芜湖、巢县3个总堂,美北长老会设怀远(1901年)、宿州(1913年)和寿县3个总堂,南浸信会设亳州总堂(1904年),信公会设于芜湖。19世纪进入安徽的差会中,内地会增设了舒城和泾县2个总堂,美以美会增设了屯溪总堂。
 
1919年,基督教差会在安徽省共派驻了172名外国职员。其中以内地会人数最多,达到41人,然后依次是美国圣公会(34人)、基督会(23人)、美北长老会(21人)、 宣道会(19人)、美以美会(17人)、来复会(11人)和美南浸信会(4人),信公会最少(2人)。当时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在安徽没有派驻外国职员,只有19名中国受薪职员[1]。这些传教士共驻扎在26座城镇中,其中安庆与芜湖两地分别驻有2个和7个传教差会,两地驻扎的传教士均超过26人,占安徽省传教士总数的40%。其他城镇中均只有一个传教差会。有18座城镇驻扎的传教士在5人以下[1]。
 
同年,安徽省的教会全体人数为11608人。其中内地会和美国圣公会分别达到3261人和3023人,然后依次是美以美会(1981人)、美北长老会(1068人)、来复会(811人)、 基督会(650人)、宣道会(484人)、美南浸信会(183人)和基督复临安息日会(147人),信公会无报告[1]。当时安徽省有23%的基督徒集中于6座主要城市中,而美国圣公会有一半以上的信徒集中在安庆与芜湖两城,而美南浸信会也有一半以上的信徒集中在亳州。当时,安徽省以芜湖为界,南北两部分信徒人数相等[1]。
 
当时,在安徽省各县中,有3个县的信徒数量超过900人:芜湖县(900人)、太湖县(975人)和怀宁县(923人),其中芜湖县和怀宁县即安徽省两大城市芜湖和安庆所在县份,显示在此时其中,基督教在安徽省集中于城市的情形。而同时安徽省有6个县没有一名基督徒,亦没有任何传教事业:黟县、婺源(今属江西)、祁门、东流、秋浦(2县今合为东至)和英山(今属湖北)。而这6个县中,又有3个县属于旧徽州府。
 
在安徽省传教的各差会均兴办有教育事业,其中中学11所,高级小学39所,初级小学185所,学生总数为5604人。其中最高程度的教会学校为高中。1919年时共有4所,其中2所为美国圣公会所办,分别位于安庆与芜湖,此外一所为来复会与基督会合办,位于芜湖,另一所属于美以美会,位于宣城。基督会在合肥,宣道会在南陵,分别创办了女子初级中学,规模极小。安徽省无教会大学,教会中学的毕业生可以升入邻省的教会大学,如南京金陵大学、上海圣约翰大学以及武昌的文华大学。在各差会中,美北长老会对兴办教育事业的态度最为积极,而内地会对兴办教育事业的态度最为消极[1]。
 
1919年,安徽省共有8所教会医院,其中3所为美北长老会开办,位于怀远县和宿州。宣道会由于信仰原因,没有开设教会医院。
 
1920年到1949年
 
在1920年代以前,安徽省属于基督教势力比较薄弱的省份。1920年代和1930 年代,基督教在安徽取得较大发展,一方面是由于一些教派在乡村地区的传教取得进展,改变了以往信徒集中在城市的状况;另一方面,是由于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等较晚传入的教派在这一时期的传播速度较快[3]。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英、美传教士作为敌国侨民,未离境者均被日军拘捕关押。基督教总体发展趋缓,仅少数中国自立教会仍有发展,如芜湖新建立的基督徒聚会处和耶稣家庭[3]。
 
1949年,安徽省基督教有21个教派,信徒42625人,教堂634 处。其中,在安徽省工作范围最广的是内地会和中华基督教会,分别占安徽省面积的四分之一和五分之一。
 
•       中国内地会:为安徽省最大教派,信徒大约为17600人,堂口245 处,主要分布于在西北部阜阳颍河流域一带,西部六安、舒城一带,以及东南部宣城、广德、郎溪、泾县到绩溪、歙县一带,东部来安县亦有分布[3] ;
•       中华基督教会:美北长老会在1927年加入这个主要由长老宗、公理宗教派组成的联合性教会,组建江安大会,在经济和人事上仍受北长老会差会影响。1949年在安徽共有信徒15000人,堂口233个,为安徽省第二大教派。中心在怀远、宿州和寿县[3] ;
•       圣公会:安徽省第三大教派,有1600名信徒,19个堂口,分布在从安庆到芜湖的沿江地带,圣公会皖赣教区的主教座堂设于安庆。
•       基督会:安徽省是该教派在中国最大的传教区域,拥有1500名信徒,22个堂口[3]。
•       美南浸信会:该教派在安徽省分布于西北角亳州一带,以及东部的天长,分别加入豫皖浸信会联会和江苏浸信会联会。共计有1400名教徒,13个堂口。
•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属于总部设在南京的皖宁区会管理,共计有1100名教徒,17个堂口,以阜阳一带较集中。
宣道会和卫理公会的人数在600多人[3] 。
•       芜湖是多个教派的公共宣教区。
 
1949年到1979年
 
自1950年到1953年,通过发动清算帝国主义分子反动罪行的反帝运动,安徽省的61名外国传教士均被驱逐出境,成立了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教会兴办的学校、医院等事业机构由政府接管。同时在土地改革运动期间,各地农村教会都停止活动,到1953年部分有条件的得到恢复。
 
1958年,基督教实行各教派联合礼拜,全省保留教堂仅60多处[3] 。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安徽省所有的基督教活动均被禁止。但是自文革后期,安徽的地下基督教活动颇为频繁。到1977年全省参加基督教活动的已经有10万余人,到1979年宗教政策放开后,安徽省的基督教信徒迅速增加,1985年增至35万人,达到1949年的9倍。
 
现状
 
目前,安徽省的基督徒人数大约有200万,在中国大陆各省中仅次于河南省,超过浙江省。北部的淮河两岸仍是信徒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而中部巢湖、滁州、六安也有为数可观的基督徒群体。1985年,泗县基督徒达3万2千人,是安徽省基督徒最多的县份;阜阳地区基督徒12万余人,是安徽省信徒最多的地区,占全省信徒总数的1/3[3] 。
 
在省会合肥开办了2年制的安徽神学院。
 
长三角商界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论我国宗教法人制度之完善 \朱宏俊
摘要:2017年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在我国首次从法律上确定了宗教活动场所…
 
印度莫迪政府的佛教外交研究 ——基于关系型公共外交的视角 \孙先正
摘要:近些年来,莫迪明确提出,印度不再做平衡性大国(BalancingPower),要当引领性大…
 
农村寺庙财产制度的法律探究 \张锦
摘要:农村寺庙是农村宗教活动的载体,农村寺庙具有优化管理,调节控制,经济文化的功…
 
热月党政府的宗教政策研究(1794-1795) \文宇欣
摘要: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第三等级联合部分第一等级以及群众共同推翻了原有的旧制…
 
美国宪法中的“二元革命”——评伯尔曼的《启蒙运动对美国宪法的影响》 \韩成芳
摘要:<正>哈罗德·J.伯尔曼是美国著名比较法学家与法史学家,《启蒙运动对美国宪法的…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朝向当下”的神话研究
       下一篇文章:文化冲突视阈下云南部分傣族改信基督教与边境社会稳定 ——基于对德宏州、西双版纳州的田野调查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