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观察
 
僧尼组成佛家乐团引争议
发布时间: 2018/10/25日    【字体:
作者:长江日报
 

 

 
近日,一组《湖北现由和尚尼姑组成的禅乐团》的照片流传网上,让位于黄冈红安县的天台寺的广玄艺术团,爆红网络。
 
这个全部由僧尼组成的佛家乐团,到底为何组建?真实艺术水平如何?爆红之后,他们的状态又是怎样?
 
带着这些疑问,昨日上午,记者赶赴位于红安天台山深处的天台寺。
 
外面舆论沸沸,寺中弦音不绝。记者上午采访时,正逢来自武汉的艺术专家周俊新,在给艺术团的男性僧众进行声乐辅导。
 
今年64岁的周俊新,退休前在湖北歌剧舞剧院从事合唱工作,天台寺方丈悟乐法师还在武汉音乐学院求学时,两人就相识。作为朋友,他见证了广玄艺术团从创办到现今的全过程。
 
周俊新说,悟乐法师早在1997年就发愿要创办佛家艺术团,通过音乐弘法。但因为条件不成熟,直到4年前天台寺重建后才开始实施,并发展到现今规模。
 
在艺术团,诵经和学习音乐艺术是僧人们修身弘法的两项重要内容。平日里,他们早晚诵经礼佛,中间除了必要佛事活动外,其他时间都要用来学习器乐演奏和声乐表演,每天费时大约7个小时。
 
广玄艺术团成员释孝聪介绍,现在艺术团共有40多名僧尼,分为男众、女众两个部分,能排练舞蹈、合唱、器乐演奏等不同类型的30多个节目。艺术团取名广玄,是为纪念悟乐方丈的师父—已经圆寂的福建漳州普照禅寺广玄老和尚,悟乐法师兼任艺术团团长。
 
“古希腊人称音乐是七艺之首,可见音乐对人的感染力。”中午时分,从外面赶回的悟乐法师告诉记者,僧人学习音乐自己可以修身,对外演出能为普罗大众服务,让他们更好接触佛教。“佛教所处的时代已经发生变化,现在人们都活得很忙,没有多少空闲时间,光靠以往那样讲经弘法,程式单一、效果不佳。”
 
“比如讲《心经》,光一个题目就要讲三天,普通人哪里有耐心听下去?”悟乐法师说,如果换成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不仅人们更愿意接受,也更容易吸收佛法的真谛。
 
他说,师父广玄老和尚,是已故弘一大师的亲传弟子,擅长书画,屡次以不能承继弘一大师的音乐禀赋,通过音乐弘法为憾事,因而对他抱有很大期许,这也是自己的动力所在。
 
天台寺共有70多名男女僧众,其中40多人是艺术团成员。根据安排,如果没有外出表演,团员们要从每天上午7点半开始,在专业老师指导下,进行声乐、形体等科目练习。从事器乐演奏的僧侣,每周还要集体到武汉音乐学院、琴台大剧院接受一次专家的集中辅导。
 
传统习惯上,佛乐大多用罄、木鱼等法器演奏,这支用西方乐器演奏、用美声唱法表现的艺术团引起争议。悟乐说,万事开头难,创新更加难,有不同意见是正常的。
 
父亲是老红军,他从小在武汉长大,当教师,下海经商——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在天台寺广玄艺术团,这首由弘一大师李叔同创作的《送别》,是他们压箱底的节目。
 
作为弘一大师的再传弟子,面相清癯的天台寺方丈悟乐法师,看起来与弘一大师十分神似。
 
悟乐法师,祖籍红安,父亲是老红军。他从小在武汉长大,先后就读于水果湖小学、华师一附中以及武汉音乐学院。法师称,自己是1961年在洪山宝通禅寺门口,与一位师傅结缘,并从此信仰佛教。
 
当时,社会上并不流行学习音乐。而师傅则坚持要他学习音乐,并有幸得到一位音乐师指导,学会了弹钢琴和小提琴演奏。从武音毕业后,悟乐本分配去专业院团就职。但师傅认为,他骨子里有傲气和清高,应该多去基层和老百姓打交道。
 
最终,他选择在武汉一小学担任了两年音乐教师。他说,当时老师社会地位不高,收入微薄,这段经历对自己影响很大。悟乐法师说,多年后才知道当初师傅的苦心,“是要我用音乐普渡大众,服务众生。”
 
此后,悟乐法师下海经商,并获得成功。2000年,最终剃度出家。
 
上世纪90年代,悟乐法师在家乡红安捐建成太平寺。2003年,受红安县相关方面邀请,又到天台山主峰重修天台寺,并形成“禅乐、禅茶、禅林”三大弘法特色。
 
因为长期劳累,最近,悟乐法师喉咙不适,说话声音不大,与弟子等交流时有时要用纸笔。
 
与人接谈时,悟乐法师十分谦逊,执礼甚恭,对待弟子也特别和气,不少年纪较小的弟子在他面前打闹戏耍,他也不以为忤,而是满面慈容。他告诉记者,时代在变,有些佛家规定,也要与时俱进。
 
“讲到用音乐弘法,很多人认为应该用中国的古筝、古琴、琵琶,用小提琴等西洋器乐似乎有些离经叛祖。”悟乐说,在自己看来,音乐不分中西,艺术团排演节目时也会中西兼顾,这都只是弘法的工具而已。
 
转自中国新闻网
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2/09-13/4179536.shtm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19世纪移民前后爱尔兰天主教与新教关系研究 \李晓鸣
摘要:19世纪对于爱尔兰的天主教徒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时期。在爱尔兰本土,新教统治…
 
李光耀如何促进新加坡宗教和谐 \圣凯
摘要:李光耀深刻地理解宗教安顿人心的社会功能,试图让国民用自己的宗教信仰去接受和…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纽约河滨教堂,跨种族、跨宗教的包容之地
       下一篇文章:一花一世界 佛教的吉花都有哪些?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