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社会
 
佛法中更深广的普世价值
发布时间: 2019/1/4日    【字体:
作者:裴勇
关键词:  佛法 普世价值 自由 理性 平等  
 
佛法是佛陀所证悟并指引众生成佛的方法和道路。佛法是佛陀普为一切有情众生所设的教化体系,对象范围虽然很广,但却是以人为重心的,佛陀也是于人间示现成佛的。佛法认为宇宙间有比人更高级的生命,比如天人在天界享受着很长久的欢乐,尽管早晚有结束的一天,但因长久,很难产生解脱的需要;低级生命如畜生之类,智慧较低,修行求道虽然可能,但却有很大的难度。只有人是“万物之灵长”,又处在苦乐相当的状态中,有智慧和能力,可以为追求真理去努力。人们在各种苦恼交迫的情况下,会产生解脱的需求。佛经中处处强调“人身难得”,要人们珍惜人生,利用有限生命,自觉觉他,精进修行,成就佛道。
 
如果问一个受过传统教育的佛教徒“什么是佛法?学佛的目的是什么?”他会告诉你——“了生死”,包含了生和脱死两个方面。了生就是要发起菩提智慧,明了生的目的、价值和意义,觉悟宇宙人生的实相。脱死就是运用佛传授的方法,使生命摆脱轮回之苦,获得真正的解脱,其最高成就就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而成佛。佛教是照顾到人的生死两个方面,从两方面给人们提供生命的解放之路、解脱之道。生死是贯通一气的,了生才能脱死,了生也就是脱死;脱死是了生的结果,也是在了生中进行的。
 
佛法不是单纯的皈靠、不是偶像的崇拜,不是思维的虚构,而是发现和证悟!真正的佛法核心价值积极而正向,也为世界提供了更深广的普世价值:
 
一、 自由——“众生皆有佛性,皆得成佛”
 
自由是现代社会普遍追求的最高价值。在现存人类各种价值体系中,不管是宗教的,还是非宗教的,给人们真正自由的可能是佛教。20世纪最伟大最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完美的宗教应该是宇宙性的,它超越了一个神化的人,放弃了死执的信条教义,及主从观念,基于物质与精神的经验而浑为一体,那只有佛教才能完全符合这些条件。的确,佛教给人的感觉是自然的、平易近人的,在佛教里没有一个至高无上、主宰一切、掌握人们生杀予夺大权的最高神。佛祖释迦牟尼只把自己看成是众生的导师,佛陀的本怀是把自己发现的获得自由和解脱的方法传授给众生,指导并帮助他们悟道成佛。对于佛教而言,众生所能获得的最大最真实的自由就是入佛知见,悟道成佛。那么如何获得自由呢?佛陀首先给众生提供了获得自由的可能性、并且教授众生获得自由的所需的智慧、方法和保障。不但给他们理论,还教他们实践,不但激发他们的信仰,还要告诉他们如何去亲证。
 
获得自由的可能性,就是佛陀告诉人们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这是佛陀从证悟中得来的。据《华严经》等记载,佛陀在菩提树下觉悟而言:“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得证。若离妄想,则无师智、自然智,一切显现。”这就是说,佛陀告诉人们每人都有佛性,只要按照正确的方法修证,就能证悟成佛。这样,佛陀的教法给了人们极大的主观能动性,使人们可以依靠自己的选择和意志去积极主动自觉地修法求道。从而高扬了人自身的价值,给人以无限的可能性,使人们具备了获得自由的前提。佛教教人“依自不依他”,“自性自度”,强调“自力解脱”,就是要人们认识自我,把握自我,去培养和发展自身的潜能,不要做他人的奴隶,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意志和智慧,用自我的力量来解脱烦恼,获得自由。佛教这些强调人们自作主宰、尊重人的自由的教导也正是现代人最需要的精神修养方法。今天,大多数宗教的创始人多只被自己的信众所追崇信靠,而佛陀不仅广受那些有各自信仰的有识之士的敬仰,而且还深受那些崇尚自由思维者的尊崇。可以说,没有一位宗教的导师像佛陀那样给予众生如此多的自由和平等尊重。
 
二、理性——“依法不依人”
 
佛教是最为注重实践、崇尚理性的宗教。现代意义上或者西方哲学意义上的理性,在佛教看来是一种在人类思维范围内的遍计所执的有限的理性。而在这里所说的佛法上的理性是超越世间理性的理性精神,主要指一种客观不迷信的态度。
 
佛陀所教授的,是靠他自己的实践亲证达到的,并非是依靠空洞的理论、盲目的信仰和不科学的修炼而得到的。佛陀的言教不带有任何迷信的色彩,任何人均可对它进行体验和实践。佛法主要的或者说首先是一个生命或生活实践的体系,目的是解决人生问题,对治人们的烦恼,超越生死轮回的局限,而不是支离烦琐的哲学探讨、逻辑思辨,尽管佛教中不乏哲学思想和逻辑思维,但这些也都是帮助理解、帮助实践的手段或方式,都是围绕着解决生死等现实问题的终极目的。
 
佛法既是超越的,又是理性的。世界上众多有识之士,很多并非佛教徒,但却认为佛教是最实际、最理性且付诸科学知识的宗教,信众如果正确实践这一宗教,它必定能更好地服务于人类,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言:“佛学乃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爱因斯坦也曾说:如果有一个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又能与科学共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佛教的“四依”说最能说明佛陀教导的理性特征。“四依”就是“依法不依人,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
 
“依法不依人”是说,佛弟子在面对和思考问题时要依靠以佛陀所说的揭示宇宙实相的法为准绳,不可以任何人的观点为依据,就算是你尊敬的师长说的也要以法为准则去检验,就是佛陀说得你也可以怀疑辨别。就像“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句话所包含的含义。中国的禅宗祖师也讲过:“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只有用理性的态度去怀疑、分析、辨别,才能获得觉悟。佛教的修行方法既注重理论,又注重实践,既注意修身,又注意修心,是一个可经由实践修证获得觉悟解脱的精致的科学的体系。
 
三、慈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基督教讲“爱”,儒家讲“仁”。而佛教讲“慈悲”,“慈悲”当然也有仁、爱的意思,但却具有更为深广的含义。“慈”是“与乐”,“悲”是“拔苦”。这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慈悲”是佛教根本价值最集中最全面地体现。特别是大乘佛教主张不仅仅以解脱一己的生死苦恼为满足,而应当以慈悲渡众生、利乐他人为重心。自利只是利人的手段,利人才是自利的目的,但同时也正是因为利他反而从根本上成就了自己。大乘佛教慈悲实践主要体现在六度四摄的菩萨行上。前面说过,戒定慧三学,是修证佛法的基础和根本之学,而大乘佛教在戒定慧之外又增加了布施、忍辱、精进合称六度。在六度中,原来作为基础的戒、定、慧作为六度中的三个方面也被赋予了更深的含义。六度亦称六波罗密。波罗密是梵语,意思是到达彼岸。就是到达解脱的彼岸。不但自己要到彼岸,还要帮助别人到达彼岸。
 
佛教的布施比起其它宗教的施与内容更为丰富,程度更为高深。佛教的布施共分为财施,法施,无畏施三种。根据自己的财力以自己财物施与的,叫做财施,以佛法化导众生,使其因而获得智慧解脱的,叫做法施;把众生从苦难中拯救出来,并给予精神慰藉,使其远离恐怖和无助,叫做无畏施。在佛教看来,即使这样的布施也不是最难的布施,最难的是对布施不加执着和分别,正如《金刚经》所说的“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就是不以行布施而自居,在意念中无布施的我,无受施的人,也无所布施的物。只求实践和发扬光大慈悲的精神,不求回报,无所执着,这是布施的最高境界。持戒,包括止恶修善的意义。不但是消极的戒恶,更应该积极的为善。此外还要饶益有情,就是自觉觉他、自利利他,即是发菩提心。菩萨总把度人作为自己的义务。地藏王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观世音菩萨“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其大愿大悲之力何等浩大!不度众生是不能成佛的。度了众生即是度己,不求自利反能兼利。所以大乘佛教的持戒比起其它宗教和教化体系,具有更为十分广大深远的意义。忍辱,也是慈悲众生的一个重要表现。不但能忍受别人对我的侮辱怨害,还能不生嗔恨,安受众苦。同时还要忍自己所遭遇到的逆境,在穷困病苦之中,不颓丧失落、自暴自弃。在自己遇到顺境时也要忍,在富贵发达顺利得志中,不自高自傲,沉迷享乐,玩物丧志,忘失自己自渡渡人的菩提心。精进,就是修行大乘菩萨行的人,应当以纯一直进之心,断妄念,去执着,刚毅果敢,困知勉行,不骄不怠,自度度人,自利利人,永不懈怠,精进不退。禅定,是佛教重要的修行方法,目的在于对治散乱。禅定是要使心力集中,日久功深就能产生定力,开启佛教所特有的般若智慧。智慧,是对治愚痴无明的,是通过修习禅定证得的,这种智慧,并不是世人博学多闻的有漏智,而是圆融无碍的般若正智。是由定力所产生的觉照力量,对于宇宙人生的事事物物,能了了观察,发挥其无穷的作用,照破一切烦恼,显露真如本性。因此,修六度即在于断烦恼,得智慧。智慧就是般若,亦即佛性,若能证得智慧,就见到我们本来面目了,觉悟成佛。
 
这六度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缺一不可。一定要六度兼修,才能圆满大乘自度度人自利利他的慈悲菩萨行。修菩萨行者,除勤修六度之外,还须行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摄法,才能深入人群,普度众生。四摄法还只是行为上的摄化,还需要以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为根本,才能表里合一。前面讲过,慈是与人以乐,悲是拔人之苦,喜是见人戒恶行善,生欢喜心,见人离苦得乐,生欢喜心,舍是放下分别,怨亲平等。
 
四、平等——“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平等一词,是现代社会人们最常用的一个词,也是一个最为普遍的人类价值观念。但人们对平等这一观念的理解往往是偏颇和不全面的,有时甚至是狭隘的。目前,我们通常所说的平等,主要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但实际上即使这种普遍意义上人与人的平等也没有实现。此外,很多人把自然作为人的对立面,作为人征服的对象。自然界、生物、环境都不是与人平等的,都是可以有人来肆意妄为,任意破坏的、随意掠夺的。只有佛教主张的平等,是真正的、最广泛意义上的平等。
 
在佛教看来,平等不仅仅是人与人,人与动物、植物等其它一切万物生灵之间普遍无差别的平等,还包括心与物之间的平等。佛教讲“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佛教主张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一律平等,上自诸佛菩萨,下至有情含识,都有生命的尊严,都有生存的权利,都是平等的。宇宙间的生命同体共生,才有真正的平等。《华严经》说:“一切众生平等。”《大智度论》说:“凡夫与佛平等,无二无别。”《大般若经》说:“上从诸佛,下至傍生,平等无所分别。”《金刚经》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前面提到佛祖在前世曾经舍身饲虎就是一个佛教主张和实践众生平等的极致典范。佛教正是因为主张这种没有差别的平等,所以大力提倡要关爱众生,救度众生,为天下众生服务。
 
佛教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是众生平等的最佳诠释。无缘是无条件的,同体,是将人我众生等同一体。佛教认为,众生在无始以来都是互为父母兄弟姐妹。如果一个人把他人都看作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就会去除差别心,真正去关心和爱护众人。所以只有建立了真正的平等观念,人类才能消除差别、执着、不容忍和互相侵害等。只有建立这种无差别的平等,才能真正认识到世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才有了世界的和谐和平的基础。佛教思想中这种广大的平等观远未被充分深入地认识和推行,只有这样一种平等观,才能使人类真正去实践环保的理念,拯救陷于生态危机中的地球,才能使人类真正地团结互爱,互利合作,达成一个真正和谐和平完美的世界。
 
五、中道——“缘起性空,不落两边”
 
"中道"也是佛教核心观念。佛陀在鹿野苑初转法轮时即强调:“在诸欲中耽于欲乐者,乃下劣凡夫,为非圣无意义之事。虽然,以自身所求之苦为苦,亦为非圣无意义之事。离此二边之中道,方依于如来而能证悟。佛教把"中道"作为佛教的最高真理,与真如、法性、实相、佛性经常替代使用或互相解释。大乘佛教的中观派的"中道"观最具典型意义,理论更加完备和精深。
 
佛教最深刻最基本的理论就是“缘起性空”。而“缘起性空”的道理即是“中道”的核心含义。论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缘就是因缘,条件,起就是生起,发起。佛教认为宇宙人生的生起,无不是依托于各种因缘条件。在主因与助缘各种条件配合下,诞生人身,也在因缘条件组合时,产生宇宙万有。正因为诸法缘起的,所以都没有永恒不变的自性。无常、无我、无自性,就是空的含义所在。一般人对佛教空的概念误解很多,很多人认为空就是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存在。但这是错误的,空不是什么都没有,在现象上是有的,在本性上是空的。不管是空是有,都是假名,诸法本体,非空非有,非非空,非非有,都是假名,离开一切语言文字,不落任何两边,处于中道,所以说缘起性空是中道义。三世诸佛,无不依此诸法空相、中道实相,得无上正等正觉,解脱成佛。
 
佛教的中道观对现实的社会人生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也无疑将对世界未来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突出强调并实践中道十分必要,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从物质到精神、从生产到消费、从个人到社会都需要恪守中道。过犹不及,一种均衡的状态是人类生存的最佳状态,是人类追求的最深层目标,反映了人类的本质。当今世界,消费主义盛行,人们没有节制欲望的观念,导致纵欲过渡、浪费过渡,成为环境危机、社会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如果抱有一种中道观念,懂得平衡和适度的道理,用中道文化取代消费文化,就能还社会以健康和清静。又如,当今世界宗教极端主义盛行,导致宗教不容忍,引发大量的矛盾和冲突。如果能恪守中道,就会远离极端。可以说,没有主张均衡适度的中道观,就不会有真正和谐和平的美好社会和世界。
 
六、圆融——“入不二法门”
 
由佛教的中道观还能引伸出佛教处世弘法的圆融变通,及佛教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讲到佛教,过去太虚大师有过这样的诠释:佛教“由佛陀圆觉之真理与群生各别之时机所构成”。因此,佛教有两大原则:“一曰契真理,二曰协时机。”就是既要契合真理,又要符合实际。如果不能契合真理就失去佛教之体,如果不能符合实际,应和时机就失去佛教之用。契理契机,体用双显,方为佛陀之本怀,亦即佛教弘传于世之使命。佛教能够经久不衰、历久弥新,究其根本就在于契理契机,圆融无碍。
 
佛教非常注重因材施教,不同的根性,不同的理解能力,就相应地给予不同的修行方法。佛教将传授的对象分为利根、钝根;上根、中根、下根,分别晓以顿悟或渐修的方法,根据不同情况施设了“八万四千法门”,而这种种法门又都是不二法门,尽管所走的路不同,但都能达到一个成佛的目的。人们只要就根据自己的天性,找与自己最为相近最相应的法来修习,就会具足与其他一切法相同的法味,既不需要见异思迁,也不需要争论好坏优劣。因为药无贵贱,能治病的就是灵丹妙药,法无高下,能应机应时即是妙法。可谓殊途同归,“归元无二路,方便又多门”。所以佛教能够深入不同的文化和人群。
 
佛教的方便圆融,使得佛教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佛教传到中国的汉地,与华夏传统文化紧密结合并深度适应,形成了独具中华文化特色的汉传佛教;佛教传入中国的西藏,与西藏的地方宗教和民族文化结合,形成了具有独特雪域特征的藏传佛教;佛教传入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国家,也都分别形成了各具当地特色的佛教派别。可见,唯有包容、圆融,才有生根发芽的深入发展和传播,这是特别值得其它宗教借鉴的宝贵经验。唯有方便、园融,才能更深入地理解世界本质、更真诚地利益社会他人,这是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大智慧。
 
在当代佛教而言,最契理契机的就是建立人间佛教。在20世纪上半叶,太虚大师提出的人生佛教、人间佛教的理念,正是适应人类进入现代化的社会进程应运而生的。进入20世纪下半叶,大陆的已故赵朴初老居士和台湾的星云大师等高僧大德分别在两岸倡导并实践人间佛教的理念,人间佛教从理论到实践有了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人生佛教、人间佛教是佛教的人间化、佛法的人生化,而不是佛教的世俗化、佛法的庸俗化。人间佛教不但不是改变佛教的本意,而且正是体现了佛陀的本怀,佛法本身就与世间价值深相符契、与世间法圆融无碍,并进一步升华了世间价值。唐代,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就说过: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恰如求兔角。人间佛教只是适应现代社会的时代背景和人们的生活方式而进行的一种合理的调整和发展,是在新的环境下接引众生觉悟成佛的方便之门。正因为是人生佛教,正因为是人间佛教,佛法与人生的成长、与社会的进步将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佛法的核心价值将进一步更为全面和更为深刻得以展现,人们将会受到佛法对世间、对人生的更多启迪,得到佛法对世间、对人生的更大滋养。只要人们真实地掌握了佛法的核心价值,就会始终以积极、正向的态度静观人生、笑对人生,度一个充实、有爱、进取、自在、圆满的人生!
 
转自原佛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19世纪移民前后爱尔兰天主教与新教关系研究 \李晓鸣
摘要:19世纪对于爱尔兰的天主教徒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时期。在爱尔兰本土,新教统治…
 
李光耀如何促进新加坡宗教和谐 \圣凯
摘要:李光耀深刻地理解宗教安顿人心的社会功能,试图让国民用自己的宗教信仰去接受和…
 
欧洲“永久和平计划”研究(14世纪-18世纪初) \米科霖
摘要:和平是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对于欧洲人而言,和平意味着在一定的边界之内消灭战…
 
僧侣遗产继承问题研究 \黄琦
摘要:僧侣作为一类特殊群体,其身份具有双重属性。从宗教的角度讲,由于僧侣脱离世俗…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汤若望:推动中国历法改革的西方使者
       下一篇文章:基督教对教育的贡献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