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活动
 
“整个基督”的“行动”与教会密不可分
发布时间: 2019/2/21日    【字体:
作者:王泽文
关键词:  天主教会 基督教 礼仪  
 
 
在天主教会内,礼仪是“整个基督”的“行动”。并且基督借此行动建立了他的奥体圣教会,在教会内天主和人在礼仪中进行交往,天主借着礼仪将他丰富的恩宠赐给人类,而人类也借着礼仪向天主呈上赞颂与感恩之祭。而基督是奥体教会的头,所有的信友组成教会肢体,所以基督和教会又是统一的整体,在整个的礼仪行动中,基督以其元首的身份在此奥体内行动,使得教会在他圣神的带领下,不断的以心神、以真理朝拜天主圣父,直到走向天上的圣城耶路撒冷。所以礼仪行动中最能凸显出基督与教会奥体的统一性。
 
礼仪的行为不仅建立了教会,而且体现了教会。例如当有两三个人因主的名聚在一起举行礼仪时,基督就临在这个团体当中,也就体现了教会的临在。此时,教会团体也需要把他们经验到的,即天主借基督通传给人的救恩表达出来。于是,教会举行圣事礼仪,随着礼仪象征行动的举行,天主借基督所通传给他们的救恩,逐渐在他们团体中实现。
 
犹如天父派遣了基督,同样基督又派遣了宗徒们并赋予他们圣神,使他们向一切受造物宣讲福音,宣报天主的圣死与复活,并且要求他们以礼仪生活来实行他们所宣讲的救世工程。这礼仪虽为宗徒们在实行,但它实为是基督工程,是基督的临现,也是基督所建立的教会的行动。因为基督常与教会同在,尤其临在于礼仪圣事中。因此,每当教会团体举行礼仪时,基督的救恩确实临在于教会团体中,而这个教会团体也经验到这动态的事实,分享了基督的救恩,教会生命也因这信仰的经验,而动态地再临现、再成长。
 
例如在弥撒圣祭中,他一方面临在司祭身上,因为“他曾在十字架上奉献自己,而今仍借着司铎的职务做奉献”。另一方面,他更临于圣体形象之内;所以他以其德能临于圣事内,因而无论是谁付洗,实为是基督亲自付洗。他临在于自己的言语内,教会内恭读圣经,实为基督亲自发言。所以一切礼仪行为,是基督司祭及其身体——教会的工程,就是最卓越的神圣行为。
 
礼仪并不涵盖教会的全部行动,因为人在走进礼仪之前,首先应为信德及悔改蒙召叫:因为,“人若不信他,又怎能呼号他呢?从未听到他,又怎能信他呢?没有宣讲者,又怎能听到呢?若没有奉派遣,人又怎能去宣讲呢?”(罗10:14-15)所以,先该有福音的宣讲,信德和皈依,礼仪才能在信友生活中结出果实。而教会就担当着这重要的职务,向一切受造物宣传福音。所有的礼仪行动,尤其是在感恩祭和圣事庆典中,都是基督与教会的相遇。礼仪实现并显示教会是天主和人类经由基督而共融的有形标记。礼仪可以促使信友投身教会的生活,并要求信友有意识地、主动地和有效地参与。
 
礼仪是教会行动所趋向的顶峰,同时也是教会一切力量的泉源。礼仪是天主子民传授教理最卓越的场合,而教会的传教工作所指向的目的就是使所有人借着信德及洗礼成为天主的儿女,集合起来在教会中赞美天主、参与祭献。所以教理讲授在本质上跟整个礼仪与圣事行动紧密联系。基督耶稣临在于圣事内,尤其在圣体圣事中,以全部的力量和行动改造人类,对于所有信友就如永不干枯的泉源,为我们流出恩宠,并以极大的效力,得以使人在基督内圣化,并使天主受光荣。这也正是教会其他一切工作所追求的目的。
 
在教会“信德宝库”的光照下,普世教会在礼仪中产生本地教会,本地教会借着礼仪体现与普世教会的共融。在礼仪中,尤其在圣事礼仪中,含有不能改变的成分,那是由天主所建立的,并由教会保管。然而,礼仪也含有可变的成分;教会有权,甚至有义务加以改变,以适应最近接受福音的各民族文化。由于教会本有的使命,产生了多元的礼仪传统。教会被派遣到各种民族及文化中,并扎根于其中,所以,基督——万民的光和救赎,得以透过各地教会的礼仪生活,向当地的人民和文化显示自己。
 
转自信德网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清代的乡里空间及其治理制度——一种法秩序的考察 \杨小凤
摘要:乡里空间作为清代社会形态的基本单元,基层社会治理的诸多实践在此体现,如宗族…
 
法人制度视域下的宗教活动场所财产制度研究 \李靖
摘要:随着国家逐渐加强对宗教事业的重视,宗教经济已经占据我国当今社会经济中的重要…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中国经堂教育溯源
       下一篇文章:佛教戒律与社会的和谐互动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