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观察
 
从“岁朝图”看春节习俗里的宗教文化
发布时间: 2019/2/28日    【字体:
作者:袁媛 殷晓峰
 

朱见深《岁朝佳兆图》

徐扬《百事如意》
 
春节是中国传统中最隆重的节日,在中华民族中流传了数千年之久,团圆、迎春和接福总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绘画反映生活,生活中的民俗现象进入画家的视野是一种必然。古时就有一类专门描绘春节的绘画,被称为“岁朝图”。
 
“岁朝”即“一岁之始”。《汉书·五行志》云:“岁首、正月、朔日,是为三朝”,即农历的正月初一。岁朝作为绘画题材兴起于宋代,自宋徽宗时期开始流行。岁朝图多作于农历立春、春节(正月初一)前后,是古代节令绘画的一种。岁朝图记载了古代春节的各种习俗,比如扫尘、祭祖、傩祭、立桃人、挂桃符、挂年画、贴门神、贴春联、爆竹等等,堪称古人春节习俗的形象再现,为研究古代历史、民俗、绘画提供了实证。
 
岁朝是“迎春纳福”的最佳时机,这当然也就是岁朝图首要的文化主题和民俗功能。岁朝图既有除凶辟邪、纳福迎祥的寓意,又反映出古代文人的古雅情趣和独特的精神风貌,是雅俗共赏的珍贵艺术品。在岁朝图中出现最多的图像符号是“瓶和瓶花”,用于祝愿一年的平安幸福;其次当然是爆竹和大红灯笼,以及鸡(与“吉”谐音,被视为吉祥之物;同时也是俗信中的镇物,可以守门、除凶)。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春节习俗里也融合了宗教文化,反映出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理念和审美情趣。在历代岁朝图中,可以看到春节习俗里的宗教文化。
 
现存最早的岁朝图之一,是宋代李嵩的《岁朝图轴》。这幅画作用“门外迎客、院中揖见、室内茶戏”三个场景,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宋代过春节的各种习俗。画作中描绘了特殊的细节:不但在外宅门上绘有武将门神,而且在堂屋隔扇门上还出现了文官打扮的门神,在门神中还出现了“福神”魏征的形象,显示了宋代开始以文官为门神的习俗。这种形式一直沿袭到明清时期,成为标准的门神样式。
 
相传为北宋苏汉臣所作的《五瑞图》也是一幅岁朝图,表现了5个儿童在春季模仿大人跳傩舞嬉戏的场景。“傩祭”是古代一种驱鬼除邪的仪式,最盛大的傩祭通常是在春节时举行,直到明代才改为在端午节举行。在《五瑞图》中,5个儿童分别戴着面具,身穿彩衣,4个分别扮演判官、雷神、药师、钟馗等驱鬼的神明,一个戴小丑脸谱扮演瘟神,寓意是驱邪,让大家过个平安年。
 
最著名的岁朝图,当属明代宪宗皇帝朱见深的《岁朝佳兆图》。这幅画作是专为过年而作,包含驱鬼、纳福、百事如意三层意思:画面中的形象是钟馗,手里架着如意;小鬼托着的盘子里面放着柏树枝和柿子,寓意“百事如意”。钟馗的目光盯着飞来的蝙蝠,寓意“福来”。画中朱见深自题:“柏柿如意。一脉春回暖气随,风云万里值明时。画图今日来佳兆,如意年年百事宜。”钟馗是道教神仙,被称为“赐福镇宅圣君”,有求必应。其信仰始于唐代,而新年贴钟馗像辟邪的习俗,兴起于宋代,一直到清代才移到端午节。明代李士达《岁朝村庆图》反映了晚明时期乡村春节时拜年访友的热闹场景,其中也有室内悬挂钟馗像的细节。
 
也正是从明初开始,钟馗等道教神仙逐渐代替了之前单纯的以写实人物为主的肖像画,人物绘画开始逐渐以特定的神明代表特定的节日或用途,这种风格一直延续到清代。
 
比如,清代徐扬所绘的《百事如意》,画中的人们敲锣打鼓迎接“赐福天官”,祈求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身着红色文官袍服的天官,手持“百事如意”条幅,为大家赐福。人物写实生动,描绘细致,充满了喜庆欢快的气氛。
 
岁朝图有一种特殊的类型,称为“岁朝清供图”。所谓“岁朝清供”,就是正月初一供养的清雅物品。中国古人以供祭品祈求免祸得福。佛教传入后,“禅房香花素果为供”的礼仪替代“告朔之牛羊”,并逐渐发展成为包括书画、古器、盆景、奇石在内的文玩物品,统称为“清供”。
 
真正意义上的岁朝清供图流行于清代,主要描绘清供的物品,并通过画中物品的名称谐音、民俗寓意或历史掌故来表现美好的新年祝福,为春节平添喜庆气氛。如画百合、柿子、灵芝寓意“百事如意”;画玉兰、牡丹、海棠寓意“玉堂富贵”等。
 
由于这种习俗本来源自佛教,随着佛教与民间文化的融合加深,岁朝清供图逐渐形成了一个特殊要求:依然还是以花卉为主体,但是画中还至少要出现佛教的五件供器(香炉一个、烛台一对、花觚一对)中的一件。
 
岁朝图绘制于一年更迭之际,画家们在其中表达美好的寓意与祈愿,而宗教文化在其中发挥的也是这个作用。不管是什么样的风格表现,人们都可以从岁朝图中欣赏到三春将至,万物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致。
 
转自宗教微言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李光耀如何促进新加坡宗教和谐 \圣凯
摘要:李光耀深刻地理解宗教安顿人心的社会功能,试图让国民用自己的宗教信仰去接受和…
 
欧洲“永久和平计划”研究(14世纪-18世纪初) \米科霖
摘要:和平是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对于欧洲人而言,和平意味着在一定的边界之内消灭战…
 
僧侣遗产继承问题研究 \黄琦
摘要:僧侣作为一类特殊群体,其身份具有双重属性。从宗教的角度讲,由于僧侣脱离世俗…
 
新教对美国政治文化的影响 \汪健
摘要:美国政治是在自身文化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其中宗教,特别是基督新教从美…
 
从习惯法价值谈法律信仰 \于红
摘要:伯尔曼曾经指出:"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但是这一观点近年来遭遇了…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意大利普华寺上演“意”样元宵节
       下一篇文章:宋代曾有9位大理国皇帝在此逊位出家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