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政教关系
 
中世纪基督教教会对世俗政治的影响
发布时间: 2019/6/6日    【字体:
作者:王亚平
关键词:  中世纪 基督教教会 世俗政治  
 
 
侯建新老师提议我讲讲基督教,可以说这是一个命题作文。因为历史的原因,直到上个世纪末,国内学界几乎不触及这个题目,现在这个题目炙手可热,但也不乏偏颇的观点,甚至夸大了基督教的社会影响,我认为应该对此有所纠正。基督教如果离开了西欧社会的政治环境不可能有所发展。基督教是个很大的题目,今天我仅归纳一下中世纪的史实,谈谈基督教教会的政治权力问题。
 
基督教产生于1 世纪的罗马帝国的行省巴勒斯坦地区,但其发展则是在中世纪的西欧。19 世纪德国法学家耶林说:罗马人曾三次征服世界,一是以武力,二是以基督教,三是法律。基督教教会的发展以及政治权力的提升都有赖于世俗的君权,或者说是君权集权的需要。迈克尔·曼(M. Mann)说,“基督教是一种意识形态权力”,这种意识形态权力与罗马帝国现行权力最大的不同是,“它不是通过武力来传播的;它历经几百年的制度化和强化,但不是凭借国家的权力;它很少使用经济诱惑或者经济制裁”。我认为,基督教从产生到今天经历了五个历史阶段:形成期、成长期、鼎盛期、神学理论发展期、新时期。
 
一形成期
 
公元1 世纪至5 世纪是基督教的形成期。这个时期的特点是基督教教会的制度化和理论体系的形成。在这个时期基督教经历了产生之初的受排挤和迫害、自我的制度化、合法化、教义的理论化这几个阶段。
 
1耶稣其人
 
根据西方圣经学家的研究,耶稣是一位历史人物,有关耶稣传的著作很多。公元前1 世纪,他生活在巴勒斯坦加利利地区的拿撒勒,所以被称之为拿撒勒的耶稣,“耶稣”是从古希腊语“约书亚”音译到拉丁语的,基督是“先生”的意思,据说他十分精通犹太教的教义,由此称谓。耶稣30 岁离开自己的家,在约旦河遇见施洗者约翰开始传教,有关约翰的文字记载很少,在西欧教堂的壁画中多以长翅膀的形象出现,约翰是犹太教中艾赛尼派的成员。20 世纪70 年代在死海的一个洞穴中发现了一批文字材料, 有学者认为记述的是艾赛尼派的情况,但学界对此有很大的争议,至今没有肯定的定论。艾赛尼派与耶路撒冷祭祀团最重要的冲突就是如何对待罗马帝国的统治,艾赛尼派较为强硬地反对罗马帝国的统治,他们举行洗礼的寓意就是要荡涤罗马帝国的压迫和统治。艾赛尼派因此受到犹太祭祀团的排挤和迫害,约翰就是被其处死的。耶稣是这一派的首领。耶稣也是在去耶路撒冷朝圣时被犹太祭祀团捕获,因为他不是罗马公民,不能受罗马法庭的审判,被犹太祭祀团判处钉在十字架上的刑罚,同时受此刑罚的还有跟随他的800 多艾赛尼派的成员。耶稣死后追随耶稣的人将其神秘化,在各地宣讲耶稣的事迹,由此生成了四部福音书:《马太福音》——巴勒斯坦地区;《马可福音》——巴勒斯坦希腊化比较强的地区;《路加福音》——保罗派传教时的主要内容; 《约翰福音》——在前三部的基础上修订编撰而成,比前三部神学的成分更重。这四部福音书主要融合和提炼了公元纪年前后在亚、欧、非三大洲流行的宗教思想和观念、神话和传说来宣讲耶稣的生平:神奇的出生、受洗、布道、显现的奇迹、受难、复活,等等。4 世纪末期,四福音和其他32 个文献收集成册,就是后来的《新约全书》。追随基督的人也就被称之为基督徒,但应该强调的,不是耶稣创立了基督教,而是1 世纪的保罗创立了一个独立的基督教。
 
早期追随基督的都是社会的中下层,他们深受罗马帝国的压迫。罗马帝国的统治者也对基督徒进行打压,例如64 年罗马发生大火,尼禄认为是基督徒所为,对其进行迫害。基督教教会史学家认为自1 世纪以后罗马帝国对基督徒有十大迫害,我认为这十大迫害实际上是罗马帝国对社会下层民众的压迫。在迫害时期也出现了一批坚定的殉教者和护教者。正是在这个时期保罗创立了基督教。
 
2保罗主义
 
保罗出生在一个有着罗马公民权的犹太人家里,他的父亲是位富商,他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接受希腊化文化的教育,接受犹太教的传统教育,20 岁在耶路撒冷学习《托拉》。在被派往大马士革迫害和驱逐耶稣的门徒的过程中转变为一个基督的追随者。关于他的转变有个著名的传说,他在前往大马士革的途中突然失明,是在耶稣声音的指点下到了大马士革,在那里接受了洗礼。我认为,实际上他是在对基督徒进行迫害的过程中接触到耶稣的宗教观念,与他接受的希腊化教育和犹太教传统相碰撞,认识到这是那个时代所需要的宗教精神,由此产生了保罗主义。保罗后来也被犹太教祭祀团捕获,尽管他有罗马公民权可以保释,但他坚决要求像耶稣一样去赴死。
 
为什么说保罗创造了基督教?首先他打破了种族的界限,任何信仰耶稣的人都可以成为基督徒,不再仅局限于以色列人,这是基督教成为世界宗教的一个首要条件。保罗创建了基督教的基本仪式:把耶稣的死与复活用洗礼和圣餐礼表现出来。洗礼: 是耶稣的死,受洗者在洗礼中经历了与耶稣同上十字架、同死、同复活的历程,是接纳为基督徒的一种仪式。圣餐礼:为受洗者举行的庆祝宴餐,受洗者被接纳,与基督为一体:我在基督之中,在基督中我经历了作为我的本质的一生,在基督中我是上帝的儿子。这就是保罗主义的基本要素,此后西欧的异端运动以及宗教改革时期马丁·路德等要回归的就是保罗主义。正是由于保罗创设了这套最基本的仪式,基督教才从犹太教中游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宗教组织。也可以这样说,从保罗开始,基督教开始了自身制度化的过程。基督教制度化包括如下方面:教义的产生即《新约全书》的产生和不断的完善、基督教仪式的创立以及教会组织机制的建立。
 
3基督教的原始组织
 
最初期的所谓教会原意就是“聚会”,是罗马帝国时期人们按照行业组织起来的社团,其主要的活动包括:一是相互救助和帮助,主要是在殡葬方面,这也是宗教的一个重要内容。教会最早的产业就是墓地,教堂和墓地是连在一起的,通常都是在居民点的中心位置。直到近代以后西欧的墓地才逐渐地设在了远离居住点的地方。再有就是共同用餐,称作爱筵。这是罗马帝国时期的一种社会习俗,社会下层的民众,尤其是奴隶把每天分配的食物拿到一起共同用餐,今天新教还延续这样的传统:基督教的节日或者礼拜日的时候,做完礼拜大家在一起喝咖啡、吃点心,或者一个堂区的教徒经常在一起聚餐。参加这个社团的人们共同推举一位德高望重的人负责聚会的事宜, 被称作bishop(监督人),我们翻译为“主教”。在罗马帝国时期加入这个教团的人不仅仅是以色列人,而是所有愿意加入的人。2 世纪,一些富裕的阶层也加入各地的宗教社团,也就是教会,他们因为给所在的教会捐赠了钱财,逐渐在其中掌握了话语权, 比较典型的事例是在罗马的一位船主为他加入的教会捐赠了一大笔钱,试图以此掌握主教,遭到众人的拒绝,他们退回了他的捐赠,清退了他。这个船主自己组织了一个教会,并且出资请人按照他的意愿宣讲教义。3 世纪以后,越来越多的富人加入教会,这也就为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合法化铺平了道路。
 
4基督教的合法化
 
基督教所谓合法化就是要得到罗马帝国政权统治的认可。罗马帝国上层统治者最先接受基督教的是贵族妇女,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妇女是最容易接受宗教思想的。保罗宣讲的教义改变了基督教初期的上帝——亚卫(国内通常翻译为耶和华,而实际的发音是亚卫)的形象,初期的上帝因为人的罪孽而暴怒,命他认为的好人诺亚建造方舟携带适当的生物上船,然后用洪水毁灭了世界,这个时候的上帝是个严厉的暴君;保罗宣讲的上帝是一位慈父,他牺牲了自己的儿子耶稣拯救众人,因为基督徒都是耶稣的兄弟,因此上帝对每个基督徒的都有着父爱,父爱是最感人也是人们最容易接受的爱。君士坦丁的母亲就受保罗主义的影响,很早就皈依了基督教,罗马的第一座教堂——圣母玛利亚教堂就是他母亲捐建的。313 年,君士坦丁在米兰颁布的《宽容敕令》,是基督教合法化的第一步。然而必须要强调的是,君士坦丁颁布这个敕令并不是因为他已经信仰基督教了,而是与戴克里先的权力斗争的一种策略。戴克里先代表的是罗马帝国内部的旧的元老贵族,他们借助罗马人的神教维系自己摇摇欲坠的权威,强调自己的皇位是血缘正统,君士坦丁代表的是新兴的奴隶主阶层,欲借助基督教否定罗马神教已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可见,基督教从开始合法化时起就与政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君士坦丁让基督教合法的目的是为树立他的绝对权威,因此就必然要掌控基督教。325 年君士坦丁在尼西亚宗主持的宗教会议,确立了“三位一体”的基本教义,颁布了《尼西亚信经》。《尼西亚信经》的核心一点是:耶稣是上帝“生”的,所以具有“神性”,而以亚历山大城的主教阿里乌为首的一派则坚持耶稣与众人一样也是上帝“造”的,具有人性,这一字之差却对欧洲政教关系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从尼西亚宗教会议之后,凡不赞同和违背这一基本教义的都被看作是异端。
 
5基督教教义的理论化
 
366 年罗马的主教达马苏斯一世提出“圣彼得论”,即:圣彼得是耶稣第一使徒,是耶稣的继承者,罗马教会是因彼得而建立的,梵蒂冈的教堂就是圣彼得大教堂,也就是说,罗马教会是圣彼得的宗座,所以罗马的大主教是圣彼得的继承者,应该冠以Pope, 我们翻译为“教皇”的头衔(384 年罗马的大主教希尔齐Siricius自称教皇,但在教会史中440 年利奥一世是第一位名副其实以教皇身份登上圣宗座的)。现在有学者把Pope 翻译为“教宗”,我认为不太妥,因为汉语的“宗”有祖宗的意思,我觉得还是“教皇”比较贴切,如同世俗的皇帝一样,教会中有教“皇”。383 年,达马苏斯一世责令哲罗姆翻译希腊语版的《新旧约全书》,罗马教会翻译的拉丁文《圣经》是正统的经典, 只有罗马教会才有权注释《圣经》,从此罗马教会完全控制了,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垄断了诠释《圣经》的权力。392 年基督教正式作为罗马帝国的官方宗教被确立下来。397 年在迦太基宗教会议上确定了拉丁版的《圣经》为基督教的教义经典。也正是在4 — 5 世纪出现了诠释基督教教义的理论家,教会史学家称他们为教父,其中最著名的是四大希腊教父:亚大纳西(Athanasius,296-373)、大巴西勒(BasiliusMagus,330- 379)、纳西盎的格里高利(Gregoriu Nazianzenus,329-389)、克里索斯托(JoannesChrysostom,347-407);四大拉丁教父:安布罗斯(Ambrosius,339-397)、哲罗姆(Hieronymus,英文Jerome,342-420)、圣奥古斯丁(Augustinus,354-430)、格里高利一世(GregoriusI, 540-604)。希腊教父与拉丁教父的根本区别就是用希腊语还是拉丁语诠释教义。当然这几位教父都有各自的特点,但这不是今天要讲的内容。正是通过这些教父为基督教建立起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基督教的教义实现了理论化。尤其是拉丁教父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阐述的教义理论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这是基督教的第一个阶段,我叫它形成期。
 
二成长期
 
第二个阶段是成长期(5 — 10 世纪),基督教教会在这个阶段的特点是,政教的结盟。
 
1法兰克人的皈依
 
基督教形成于古代社会,但是它的发展则是在中世纪。早在民族大迁徙之前,日耳曼人中的一些部族,例如哥特人、汪达尔人等就与罗马人有很频繁的接触,一些日耳曼人也皈依了基督教。汪达尔人和西哥特人攻打罗马城时,当时的执政官已经失去了作用,是当时的教皇格里高利一世组织罗马市民保住了罗马城。格里高利一世家世显赫,他的家族中曾经出过两位教皇,他本人当过罗马的执政官,有着一定的执政经验和能力,后来弃官做了教士,当上了教皇。他用自家的家产建立了7 个修道院,在这些修道院中推行蒙特卡西诺山上的本尼迪克修道院的院规,这对后来修道院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格里高利一世的作为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基督教教会的政治影响力。5 世纪中叶,日耳曼人的一支法兰克人在克洛维的率领下进入高卢地区,481 年在那里建立了法兰克王国。法兰克人与罗马人的接触较晚,农业文明的程度比其他日耳曼部族的人较低。491 年,克洛维率领3 000 亲兵在兰斯大教堂接受洗礼皈依基督教, 罗马教会的宗教地位得以延续。有关克洛维的皈依有很多传说,当然他的王后先行皈依对他不是没有影响,再有就是在吞并其他法兰克人部族的战斗时,借助基督教的鼓动反败为胜,等等,这些都是促进克洛维皈依基督教的原因。但是更应该强调的是,皈依基督教是克洛维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治术。
 
先行进入罗马帝国的西哥特、东哥特、汪达尔等一些日耳曼人早在与罗马人接触时就已经先行皈依了基督教,但是他们皈依的几乎都是阿里乌派的基督教:一是因为阿里乌派的宗教观念在当时更符合社会下层民众提出的述求;二是在于法兰克人建立王国的所在地。西哥特人、东哥特人、汪达尔人还都在很大程度上保留着游牧民族的因素,进入罗马帝国境内以后没有在一个地区长期居留,这些部族的上层也没有与罗马社会中的上层建立一种友好的关系。法兰克人进入高卢地区后在这里站稳了脚, 为了减小和消除与当地罗马贵族和广大民众之间的矛盾和摩擦,说明自己不是外来的入境者,所以克洛维高调地在兰斯大教堂接受洗礼,当时的罗马帝国皇帝授予他紫色的披风以说明他不仅是法兰克人的国王,而且也是高卢地区所有罗马人的国王。在法兰克人的《撒利克法典》中也多次提到了法兰克人与不同等级罗马人的关系。可见克洛维皈依基督教的政治因素远大于宗教因素。
 
2法兰克王国的宗教政策
 
在高卢建立王国的法兰克人在很大程度上保持着日耳曼人自己的习俗和社会建制,虽然克洛维皈依了基督教,但是与罗马教会没有任何关系。或者也可以这样说,罗马教会的影响还很有限甚至几乎没有。这首先是因为在这个时期,罗马教会的绝对宗教权威还没有树立起来,各个地区都有自己崇拜的圣徒,例如在高卢地区崇拜的是圣马丁。马丁是日耳曼人,因战功卓著当上了罗马军团的首领,征战北非时接触并了解了当地的修道院。返回高卢后他放下了武器,在高卢建立了修道院,至今在法国的很多地方还仍然存留着一些圣马丁修道院的遗址以及圣马丁教堂。法兰克人皈依基督教后也和当地人一样崇拜的是圣马丁。其次,法兰克人进入高卢地区后,在很大程度上保持着日耳曼人的各种习俗,对当地已有的基督教教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克洛维皈依基督教后在法兰克王国的各地建立了一些教会,并且按照日耳曼人的习俗在自己领地范围内的一切都是自己的,由国王任命教会的主教和修道院院长,罗马贵族进入法兰克王国的社会上层,根据德国历史学家的研究,直到9 世纪法兰克王国的主教和修道院院长都是罗马人。法兰克的氏族贵族也效仿国王,在国王赏赐的领地内建立教堂和修道院,任命主教和修道院院长,在法兰克王国就有了私有教会和私有修道院制度。私有教会制的广泛盛行加速了社会的基督教化,但同时也导致基督教教会的世俗化和封建化。
 
再次就是法兰克人依然保持着自身的宗教习惯,崇拜树木、石头等物品,基督教的仪式比较淡漠。
 
法兰克王国教会的统一得力于包尼法修斯。包尼法修斯是英格兰的一位修道士,他依据英格兰教会的传统每年都要到罗马朝圣。他在跨越英吉利海峡登上西欧大陆之后,在前往罗马途中经过法兰克王国看到当地的情况,向罗马教皇要求在法兰克地区传播真正的基督教,获得教皇的许可,任命他为传教主教。包尼法修斯朝圣完之后返回英格兰,第二年又返回法兰克进行传教,受到当地居民的抵制。今天在德国的美因茨市的中心广场还有一个雕像,表现的是包尼法修斯用圣经挡住刺向他的刀剑。包尼法修斯在法兰克王国进行传教与查理·马特进行采邑制改革在同一历史时期,查理·马特进行采邑制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建立起一支强大的骑兵队伍,需要大量的土地,因此借助包尼法修斯的传教废除私有教会制,德国历史学家把这称之为教会改革。法兰克的教会改革统一了王国内的所有教会,将其都置于王国国王之下,由国王主持召开宗教会议,颁布相关教会法规,由国王任命主教、大主教和修道院院长,他们是国王的附庸,基督教会逐步封建化。
 
3君权与教权的结盟
 
罗马教会权势的增长依靠的是法兰克王国君权的支持,大家都知道的丕平献土就是法兰克国王与罗马教会的第一次接触与合作。8 世纪50 年代,罗马教皇深陷与罗马城内贵族的争斗之中,他想求助东罗马的教会和东罗马的皇帝,但这个时候的东罗马帝国正是破坏圣像运动的时期,而在当时的西部地区只能求助法兰克王国。在法兰克王国这边,原是宫相的丕平已经成为法兰克的国王,但似乎有些名不正言不顺,因为在此之前的法兰克国王都是血缘继承王位的,而宫相原本是为国王管理吃喝拉撒睡的侍臣,因还管理国王的领地,权势越来越大,到了查理·马特做宫相时已经是权倾王国。到了丕平时,虽然依靠权势成为法兰克的国王,但依然遭到法兰克的一些大世族贵族的反对,丕平很希望找到一个说法,正是在这个时候罗马教皇伸出了橄榄枝。所以得知罗马教皇离开罗马前往法兰克王国时,丕平前往相迎,在国王的私人修道院相遇,丕平出迎几公里,亲自为教皇牵马进入修道院,以后这就成为一种仪式,我叫它为牵马礼,在德意志的历史上多次出现过。第一天,教皇高坐,丕平跪倒在地,询问教皇是一个掌握实权的国王合法,还是有名无实的国王合法,得到教皇的肯定回答,教皇亲自为丕平施加了国王的加冕礼。这应该是西欧历史上第一次由教皇为国王施加的加冕礼, 也可以说是第一次实践了“君权神授”吧。第二天,丕平上座,教皇在下请求丕平给予军事援助。此后丕平率军攻打了拉文纳,将其还给教皇,这就是所谓的“丕平献土”。“丕平献土”是西欧的君权与罗马教会的教权第一次的结盟,也可以说是政治结盟。
 
基督教教会的政治作用进一步提升是在查理大帝时期。查理大帝在位54 年,打了40 多年的仗(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其中两次最为重要。一次是抵挡住了阿拉伯人越过比利牛斯山进入欧洲。为了防止阿拉伯人的进一步渗入,他采取了两个步骤,一是设立了马尔克伯爵领地,二是在这个地区建立了多所修道院,这就为12 世纪前后西班牙的收复失地运动做了前期准备。正因为这个历史事件,欧洲人称查理大帝为“欧洲之父”。第二次是对萨克森人的战争,断断续续打了二三十年,查理大帝最后与萨克森贵族达成协议,允许他们保留自己的土地和社会组织,保留自己的习俗和传统,条件是所有萨克森人必须皈依基督教。在他们所在地区设立了多个主教区,这些主教区或者隶属于科隆大主教区,或者隶属于富尔达修道院;同时还新设立了大主教区,例如马格德堡大主教区就是在那个时期设立的。为牵制萨克森贵族,查理大帝给予主教和大主教与伯爵乃至公爵相等的政治权利,特别是司法审判权和经济特权,培植了一个教会贵族阶层,西欧特别此后德意志政教(教会贵族和世俗贵族)二元的政制由此确立起来。查理大帝还多次主持宗教会议,颁布了一系列法令,例如:8 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一次宗教会议上明确规定,每个自由的基督徒都要缴纳什一税。在此之前,什一税是自愿交给教会以供教会日常所需;再有就是在这个时期的宗教会议上规定,周日所有基督徒都必须去教堂做礼拜,不论是农忙时节还是农闲都不得因为劳作而不去教堂,今天欧洲很多国家周末商店不开门的传统大概可以追溯到这个时期吧。8 世纪末期,查理大帝进入意大利,征服了进入意大利的伦巴德人,戴上了伦巴底王国的铁王冠,他进入罗马城的时候受到罗马城居民的热烈欢呼。尽管他已经在亚琛加冕为法兰克的国王,但还是在罗马再次由教皇为他举行了加冕礼,而且在800 年的圣诞节之夜,教皇突然为他戴上了皇帝的皇冠,同时代的作家甚至认为查理开始对此并不以为然, 但是有了皇帝的头衔就与东罗马帝国的皇帝平起平坐了,所以他也就欣然接受了。
 
教皇为查理大帝加冕
 
查理大帝在任期间对基督教教会的发展有着极大促进作用的事件就是建立了宫廷学院,西方史学家称之为加洛林文艺复兴。之所以称之为加洛林文艺复兴,是因为宫廷学院恢复了古典时期的“自由七艺”,规范了拉丁语的书写,直到后来很长时期加洛林小楷字体都是西欧各国的官方文字语言。更为重要的是宫廷学院为法兰克培养了辅佐王权的教士,法兰克的贵族子弟进入学院学习被任命为主教和大主教。
 
9 世纪对基督教教会产生重大政治影响的另一个事件是《艾希多尔教令集》的出现(大约847 — 852 年间)。这个《教令集》包括著名的君士坦丁赠礼等多个宗教会议的教令,核心内容就是“君权神授”。但经过文艺复兴时期语言学家的考据,这个《教令集》并不是三四世纪拉丁语的书写格式,而是9 世纪的拉丁语,因此确定这是伪造的,所以被称作《伪教令集》。当然这个《伪教令集》的出现不是偶然的,与教会政治影响力逐渐增大有着密切的关系。西方学者,尤其是德国历史学家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时间关系这里就不多说了。
 
三鼎盛期
 
第三个时期是鼎盛期(10 — 12 世纪),罗马教会对政治权力的要求导致政教之争。
 
政教之争是这个时期最主要的特点,其原因在于,由于罗马教会在西欧政治事务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提出了一系列的政治要求,这就必然导致与君权的矛盾加深、激化,不可避免地产生摩擦,最后导致公开的冲突。
 
1“奥托特恩权”
 
罗马教会参与世俗的政治事务从德意志王国形成开始。法兰克帝国分解为东西两个法兰克王国之后,东法兰克王国的王权一直很弱,五大氏族公国各分天下。9 世纪末10 世纪初,匈奴人进攻东法兰克地区,为联合起来共同抗击匈奴人的入侵,911 年五大公爵共同推举出了一个国王。德国历史学家把这一历史事件看作是德意志王国的开始。自此之后,德意志王国就有了选举国王的政治传统,虽然在很多情况下王位的继承依然是世袭的,但必须经过诸侯和贵族的选举认可,因此在中世纪中期德意志经常出现两王甚至三王并立的政治局面,这也是德意志的君王与罗马教会密切合作的一个先决条件。
 
选王制开创了德意志王国,也使大贵族有了各自为政的政治条件,奥托家族继承王位后,奥托一世为了均衡大贵族的利益扶持教会贵族,给予主教、大主教与公爵和伯爵相同的经济的、司法审判的特许权,即“奥托特恩权”。959 年,罗马教会再次陷入罗马市大贵族争斗的乱象之中,教皇向德意志国王奥托求助。961 年,奥托两次率军进军意大利。为了获得奥托的军事保护,教皇在罗马为奥托举行了皇帝加冕礼,称之为罗马人的皇帝,自此在西欧再次出现了一个罗马皇帝,奥托也被称作“奥托大帝”。奥托被加冕后把“奥托特恩权”引进到罗马教会,并由此控制了对教皇的任免权。
 
2修道院改革引发的教会改革
 
修道院改革运动发源于法国,所谓的修道院改革就是消除修道院的世俗化。910年阿奎丹的公爵把一座克吕尼小教堂及其财产送给了他的姐姐,她在这个小教堂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座修道院,并且任命了一个非常虔诚的修道士贝尔诺任院长。贝尔诺在新建的修道院推行本尼迪克院规。为了防止世俗贵族和主教对修道院事务的干涉,公爵的姐姐把克吕尼修道院置于罗马教会的保护之下,每年给教皇40 支蜡烛的保护费。本尼迪克院规要求克吕尼修道院的修道士过着严格的禁欲生活,每天除了做礼拜、诵读圣经和唱赞美诗之外还要从事各种繁重的农业和手工业劳作。在克吕尼之后,西欧又出现了希尔绍派(修道院在国王治下)、高尔茨派(修道院在主教治下)这两个修道院的改革。修道院改革对西欧社会产生的客观影响是巨大的:首先,杜绝了世俗对修道院财产的染指,使其成为一个封闭的完全的教会机制;其次,修道士的劳作带动了西欧第二次大拓荒运动;再次,就是引发了教会改革。
 
首先要强调的是,教会改革是在德意志皇帝的支持下开始的。1049 年在德意志皇帝海因里希三世的干预下,他的堂兄布鲁诺入主罗马教会当上了教皇,也就是利奥九世。利奥是图勒主教区的主教,他一贯支持在图勒主教区管辖下的高尔茨修道院的改革,他挑选了一批有志改革的教士和修道士进入罗马教会,在其周围形成了一个改革派团体。罗马教会的改革从反对买卖圣职入手,坚定的改革者洪贝特撰写了三卷本的《斥对买卖圣职者》可以看作是教会改革的纲领。罗马教会改革主要是4 个内容, 也就是产生了4 个结果:独身制(加强教士的禁欲生活制度,保证了教会财产不再因主教结婚生子被继承而分割);成立枢机主教团(罗马教会有了自己的机构);派遣教皇特使代表教皇参与各国内政,这也是导致1054 年东西方教会大分裂的一个原因; 1059 年颁布了“选举教皇敕令”,从而完全摆脱了世俗对选举教皇的控制。从955 — 1057 年间一共有25 位教皇,12 位是由德皇指定的,13 位是由罗马城内的贵族选出, 其中5 位被德皇废黜。所以伯尔曼称之为“教皇革命”,也得到历史学家们的认可。
 
3罗马教会的“教权至上”
 
政教争斗的起因以及主要内容就是争夺对主教的授职权。1073 年格里高利七世入主罗马教会,1075 年他颁布《教皇札记》,宣布:教皇永远正确;教皇是普世世界的最高领导者,即:教权至上,他有权直接任命各地的主教和大主教。因为米兰大主教的授职权,德意志皇帝海因里希四世与教皇格里高利七世发生激烈冲突,皇帝要废黜教皇,教皇则以对皇帝处以绝罚予以回击。绝罚就是开除海因里希四世的教籍,并且宣布因为他不再是基督徒,所以所有封臣对他的誓言都无效,也就是变相地废黜了这个国王。德意志境内反对海因里希四世的贵族联合起来准备推举新的国王取而代之, 接着就发生了卡诺莎事件,海因里希四世在卡诺莎城堡外海因里希四世摘下头上的王冠,身披毛毡,光头赤脚站在雪地里,以一个忏悔者的身份在卡诺莎城堡的门前静候三天三夜,请求教皇的宽恕,德国历史学家把这个历史事件称作“卡诺莎之路”。卡诺莎之路改变了教皇和皇帝的关系,不再是相辅相成,而是进入了几个世纪的政教斗争的历史时期。卡诺莎之路也改变了德意志的政治格局,德意志的诸侯找到了新的政治盟友——罗马教皇。虽然教皇也曾采用同一手段对付英、法国王,但是在英法都缺少相同的政治条件,所以也都没有出现德意志这样的情况。
 
1096 年开始的十字军东征实际上就是教皇“教权至上”的一次重要实践。
 
四神学理论发展期
 
这个时期实际上就是12 世纪的文艺复兴。所谓12 世纪的文艺复兴是个历史阶段的描述,西方学者称之为长长的12 世纪,其时间段一般划定为12 世纪至15 世纪, 也就是直到意大利文艺复兴开始为止。
 
1翻译与经院哲学
 
神学理论的发展得力于主教授职权之争,这其中关系到谁是基督教世界的最高权力,皇帝和教皇都启用教士和修道士对相关问题进行阐述和说明。1122 年教皇和皇帝在沃尔姆斯就授职权问题达成协议,双方都有妥协,即教皇通过授职礼确认主教的人选,即代表职务的戒指,四十天之后(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由皇帝给予主教应该有的权利,也就是主教的权杖。也就是说,主教的授职权归教会,教会的经济权归世俗君主。主教授职权之争因此结束。但是罗马教皇谋求“教权至上”并没有结束,一个重要的方式是组织十字军东征。1202 年,教皇因诺森三世组织了第四次十字军东征,1215 年他召开了第四次拉特兰宗教会议,这次宗教会议参加的人数最多,做出的决议也很多,例如有关对异端的、有关世俗忏悔的,还有关于教会法庭的,等等。
 
教皇乌尔班二世发动第一次十字军东征
 
12 世纪文艺复兴是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开始的。12 世纪文艺复兴的主要内容是:基督教学者对希腊古典著作和异教著作的翻译,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全面回归,尤其是犹太哲学家和阿拉伯哲学家的著作以及非基督教的知识体系都通过翻译被引进到了西欧。在这个过程中,优士丁尼时期编撰的《罗马法大全》被发现,并且在德意志皇帝的支持下进行注释,在这个基础上产生了中世纪大学——博洛尼亚大学,通过对罗马法的注释在大学中有了法学以及格拉提安的《教会法》,教会法与世俗法完全分离开。
 
12 世纪文艺复兴的另一个主要内容是经院哲学的发展,也就是唯名论和唯实论的争论,这个争论涉及的是社会中个体和群体的关系;此外,还有关于政教关系的“双剑论”。经院哲学对基督教神学理论的发展做出的最重要贡献是,托马斯·阿奎那以亚里士多德主义为理论基础阐释教义理论体系,以此取代了延续近千年的奥古斯丁的教义理论体系,阿奎那的教义理论体系一直延续到今天。
 
2异端运动
 
与12 世纪文艺复兴同时发生的还有异端运动,主要有阿尔比派、韦尔多派。其中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的是艾克哈特(1260 — 1328)的新神秘主义,他对后来的马丁·路德以及宗教改革运动的发生施加了重要的影响。异端运动受到罗马教会的排斥和打击,但是在所谓的正统的基督教教会内部也出现了新的现象,例如:宣传基督守贫的运动、游方布道的托钵僧,以及新成立的法朗西斯修士会和多米尼克修士会,等等。异端运动,即使是经院哲学的争论都在很大程度上使罗马教会逐渐地远离了世俗政治,而且进入13 世纪以后,英国的大宪章、法王的集权等政治事件发生后,英法逐渐走上议会君主制的道路,德意志则形成了邦国制,政治上的这些变化和发展,也使罗马教会越来越没有机会干预西欧各国的政务,其政治影响力也越来越小。14 世纪初, 克莱蒙五世当上教皇,这是自中世纪以来的第一位法国籍的教皇。为了能控制住教廷,在法王的支持下,克莱蒙五世把教廷迁往在南法的小镇阿维尼翁,在那里驻扎了将近70 年之久,直到1378 年才又迁回罗马,史称“阿维尼翁之囚”。回到罗马后,教廷又因为在选举教皇的问题上产生分裂,甚至出现了三个教皇并立的局面,产生了西方教会的大分裂,教廷的权威大打折扣。为了解决这种分裂的局面,15 世纪初在德意志皇帝的主持下,在德意志的康斯坦茨召开了宗教会议,弥合了教会的分裂,宣布宗教会议至上,否定了主教授职权之争时期格里高利七世提出的“教皇永远正确”。也正是在这次宗教会议上首次出现了nation 这样的组织概念,即:西欧各王国以nation 为单位各持一票在一些重大的事情上进行表决。
 
五新时期
 
所谓的新时期是指16 — 18 世纪这个历史阶段,这个时期最重要的历史事件当然是宗教改革运动。宗教改革运动产生的结果是,民众的信仰方式有了根本的改变。特别是在德意志信仰天主教和改宗新教的诸侯签订了《奥格斯堡和约》,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宗教原则,路德宗、加尔文宗等各个教派都不再因为是异端而受到罗马教会的排斥和迫害。罗马教会就更失去了干预各国特别是德意志的政治事务的影响,罗马教会在西欧的政治权力几近衰落,罗马教会完全回归宗教社会的意识形态。
 
以上就是我今天所讲的内容:基督教教会政治权力兴与衰的问题。
 
 
经济社会史评论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19世纪移民前后爱尔兰天主教与新教关系研究 \李晓鸣
摘要:19世纪对于爱尔兰的天主教徒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时期。在爱尔兰本土,新教统治…
 
李光耀如何促进新加坡宗教和谐 \圣凯
摘要:李光耀深刻地理解宗教安顿人心的社会功能,试图让国民用自己的宗教信仰去接受和…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西方宗教学视野下的政教模式与张力
       下一篇文章:当代欧洲政教关系状况及述评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