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社会
 
了解世界并开展社会行动:对教会践行福音回应文化的思考
发布时间: 2019/8/22日    【字体:
作者:严以勒
关键词:  社会行动 教会 福音  
 
 
之所以讨论这个话题,和近日阅读的三篇文章有关。这三篇文章作者的不同主题和内容也不同,但读了之后,并对照起来看,可以发现一些新的亮光,激发一些思想火花。
 
第一篇文章是《中国基督徒该如何面对当下和未来?》(来自公众号“学术与信仰”),报道的是一神学Y教授前不久在一次讲座上的分享。Y教授在2008年出版了《为真道争辩-在华基督新教传教士基要主义运动(1920--1937)》一书,影响很大。
 
Y教授在这次讲座通过教会与世界的三种关系的分析,指出目前欧美基督教的表现形态有三种类型:一个是“宗教王国型教会模式:这种模式强调政教合一,理想是建成一个基督教王国”,第二个是“超大型消费教会模式:这种模式是当代世俗消费主义的基督教翻版,理想是建成一个提供各类宗教商品的大型宗教超市,得名得利”,第三个是“积极有为的使命型教会模式:这种类型教会认为基督徒就是社会中的少数派,基督徒应当按照基督的教导而行,成为基督的门徒,在现实社会中积极有为,见证信仰”。
 
显然,Y教授非常推崇第三种类型,想必也是很多弟兄姐妹们心中的“理想教会”模式,因为第一种很容易陷入官僚化,第二种又很容易走向娱乐化商业化,而唯有第三个类型方能显出生命活力,彰显福音的大能。
 
但是,一间教会又该如何成长为具有“积极有为的使命型教会模式”呢?在中国传统教会普遍处于基要主义和敬虔主义神学支配的处境下,又该如何突围而出?或者说,从自我封闭的宗教堡垒里突围而出的切入点是什么呢?
 
要回到这个问题,笔者又从下面所读的两篇文献里获得不少启发。
 
最近在基督徒微信群里看到有弟兄姐妹所转发的一篇文章链接,题目是《报道分享:爱丁堡神学院院长针对公共神学、信仰与科学、新无神论与上帝摄理分享》。打开一看,这是四年前的一篇旧文,报道的是四年前在台湾地区台南神学院举办的一次教牧进修讲座,但里面的内容依然很新颖。
 
台南神学院这次讲座邀请了爱丁堡神学院院长戴维·弗格森(Rev. Dr. Prof David Fergusson)进行主题专场分享,总的题目是:“基督教神学——21世纪的挑战”,一共有四讲。戴维·弗格森以“教会,国家与公共神学”、“信仰与科学”、“新无神论”及“上帝在历史中的摄理”面向谈教会的挑战。对于基督徒参与社会这个重大议题,戴维·弗格森院长指出,“每个人都是宗教、人道、道德和文化条件形塑而成,具多重身分,必定应该带着特定价值踏入公共领域。”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得出,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具有高瞻远瞩视野的神学家都很关心教会和世界、神学和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很看重教会和基督徒的社会参与。
 
但是,如果没有对社会的了解,又谈何社会参与呢?所以,在这次讲座上,台南神学院院长王崇尧分享了这样一个观点,引起强烈共鸣。他如此说道:“我们对世界了解的深浅,决定我们神学的深浅;如果我们对当代社会了解不多,我们的神学也就普普而已。”
 
这句话掷地有声,值得我们为之击掌!在基要主义和敬虔主义神学支配下的传统教会里,往往给世界(社会)贴上魔鬼和罪恶的标签,这种圣俗二元论极大地限制了基督徒的视野,拦阻了基督徒去客观地认识和了解教会身处的这个丰富世界。
 
“世界”这个词在中文和合本圣经里有多个意思,“属于鬼魔的体系”或“行将走向毁灭的世界”只是其中一个意思而已(参约翰一书 5:19:“我们知道,我们是属神的,全世界都卧在那恶者手下。”罗马书 12:2:“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此外还有神创造的天地和人活动的空间这两层意思。从这两个意思来看,“世界”不再是贬义词,至少是中性词。比如:“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他在世界,世界也是藉着他造的,世界却不认识他。”(约翰福音 1:9-10)
 
这就是说,对于神所创造的世界,对于我们生活的世界,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去学习去了解,因为“这是天父世界”。在近代历史上许多杰出的科学家都是敬虔的基督徒,他们就是要通过对自然界和宇宙世界的科学研究来荣耀神的。
 
所以,对于教会所处的世界,我们需要以开放的胸怀去学习去了解去接触去研究。
 
笔者所看的第三篇文献题目是《研究:相比宣教工作,英国新近成立的事工组织更倾向于关注社会行动》(来自主内自媒体“全球基督徒资讯”)。这篇报道提到英国著名的威克里夫圣经翻译协会(Wycliffe Bible Translators)的艾迪·亚瑟(Eddie Arthur)最近编写了一份研究报告,“该报告对英国事工组织部门进行了调查,发现自1971年之后成立的组织规模要比之前的更为小型,而且在财力上和视野上也是如此”。这似乎意味着英国教会海外宣教事工的萎缩。然而,在1970年后各种小型事工组织的数量急速增长,虽然“对整个部门的影响有限”,从基督徒手中获得的捐助份额也较少,但他们更有活力,不再像以往把重心放在纯粹的宗教事务方面,而是更多地“关注于社会行动项目”。这是一种全新的模式,不再追求“基督教帝国”的扩张,而是专注于具体的有针对性的甚至是细微的社会服务。
 
艾迪·亚瑟的研究报告就此现象指出:“这种模式显示了英国基督徒大众会有兴趣对那些组织进行支持。”这个研究还做出预测,这种脱离大型宣教组织的趋势会在未来继续存在下去,同时这种从单纯的传福音转化到社会行动的运动将继续下去。
 
我的理解是,事工以社会服务行动为导向,并不是冲淡福音,而是为更好地传福音做铺垫。传福音和社会服务行动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在基要主义教会里,很看重“说教”,传道人会讲道就是“好传道人”,信徒会读经祷告就是“好信徒”。大多时候是把福音停留在嘴边,而没有去在生活里落地。
 
我们来看看福音书的一段记载:“耶稣走遍加利利,在各会堂里教训人,传天国的福音,医治百姓各样的病症。他的名声就传遍了叙利亚。那里的人把一切害病的,就是害各样疾病、各样疼痛的和被鬼附的、癫痫的、瘫痪的,都带了来,耶稣就治好了他们。当下,有许多人从加利利、低加坡里、耶路撒冷、犹太、约旦河外来跟着他。”(马太福音 4:23-25)
 
我们的主没有把他的事工停留在“说教”层面,而是全方位的、立体化的:“教训人,传天国的福音,医治百姓各样的病症”。他体恤人们灵魂深处的困苦,视之为“如羊没有牧人”。但他也没有忽视他们身体上的痛苦和需要,所以他施行医病、赶鬼、平静风浪、用五饼二鱼喂饱五千人,这都属于社会服务的范畴。
 
我们还可以看到,耶稣的服侍没有停留在会堂里,他“走遍加利利”,他的脚步遍及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耶稣是我们最好的榜样。
 
所以,今天的教会面对文化的挑战,把自己和社会隔离开来没有任何出路,甚至是自绝于世。唯有去接触社会从而了解世界进而开展社会服务,方能彰显福音的大能。
 
漫步光中        
信仰和学术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19世纪移民前后爱尔兰天主教与新教关系研究 \李晓鸣
摘要:19世纪对于爱尔兰的天主教徒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时期。在爱尔兰本土,新教统治…
 
李光耀如何促进新加坡宗教和谐 \圣凯
摘要:李光耀深刻地理解宗教安顿人心的社会功能,试图让国民用自己的宗教信仰去接受和…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生态问题、现代性与宗教
       下一篇文章:从西方文化的历史发展看科学与宗教的辩证关系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