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经济
 
宗教经济学有待研究的问题
发布时间: 2019/9/5日    【字体:
作者:Sriya Iyer
关键词:  宗教 经济学  
 
 
“博学的人也迷信,但杰出的人只执着于洗却迷信的信仰”。
 
 
01几个空白
 
在1998年的综述中,Iannaccone指出了在宗教经济学研究中存在的几个空白———第一个空白是经济学研究回避了宗教内容,没有开拓思想,没有把宗教概念纳入正式模型。第二个空白是缺乏对宗教不确定性的正式分析。第三个空白是虽然信仰是宗教的核心,但经济学家对信仰的形成语焉不详。Iannaccone认为,要在这些空白领域取得进步,经济学家并不需要更好的模型,而是应该更加看重宗教社会学家所倡导的经验研究。如果要对Iannaccone所言的空白领域加以评估,作为宗教经济学家,我们似乎可以这样说,我们在完善模型并对其进行经验检验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对于Iannaccone所言的三个空白,我认为我们仍然任重道远。
 
02四个领域相对研究不足
 
虽然宗教经济学研究已经起步,但未来研究中还有很多问题有待深入。首先,宗教性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它是内在的还是由社会推动的?其次,在宏观层面上,我们已经见证了很多国家在经济发展上的长足进步,但宗教似乎仍然普遍而持久。为什么国家富裕之后宗教仍然普遍而持久?如果说富裕国家更加世俗化的情况属实,但世界的宗教性却在增强,那么对世俗化假说以及它与诸如收入不平等等因素的交互作用就需要更多的研究。最后,特别是在印度、中国这样的非基督教国家,是什么因素导致其宗教的性质迥异于美国或西北欧?我们需要加深对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耆那教、锡克教以及部落宗教经济学的理解,特别是在非洲、中东和南亚。由此看来,我认为有四个领域宗教经济学相对研究不足:(1)宗教和人口统计;(2)宗教、政治进程及其与经济进步的相互影响;(3)宗教的市场管理与传播;(4)宗教经济学以何种方式对科学与宗教的更广泛的辩论做出贡献。
 
03宗教和人口统计领域的识别问题
 
正是在宗教和人口统计这个领域中产生了识别问题,这也是宗教经济学探索不足的一个领域。学者们在以色列、西班牙、印度和美国等国家的不同宗教中探索了宗教在人口统计学中的作用。Iyer研究了南印度的印度教和穆斯林女性在结婚年龄、避孕药物选择以及生育率方面的差异,证明了虽然宗教效应很重要,却逊色于宗教团体的社会经济特征。
 
Trinitapoli和Weinreb基于在马拉维的田野调查以及采用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其他国家的调查资料,研究了宗教是否能够提供援助和教育,以及它与艾滋病传播的关系。他们发现个体宗教性是艾滋病菌携带者的重大预兆,宗教成为对疾病的深度解释,以及宗教组织是如何影响预防,并在此过程中吸引新成员的。这项研究还突出了宗教网络在处理疾病方面的作用。
 
Norris和Inglehar证明,如果我们根据社会类型来研究人口指标,就会发现相较于更世俗化或更温和的社会,宗教性最强的社会生育率最高、平均寿命最低、婴儿死亡率最高、男女生存率较低。这方面的研究文献很多,但经济学家对此的关注难孚众望。
 
识别问题对此有很大的释疑能力,但因为当前超过84%的世界人口都自称有宗教关联,加强对宗教和人口的研究可谓恰逢其时。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评估权衡生育率的“纯粹宗教效应”与诸如不同……等其他因素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人口的构成,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后果,也需要更加完全的理解。加强对宗教和人口之间关系的研究与托马斯·马尔萨斯的倡议不谋而合。马尔萨斯的人口学理论被当成了心学理论,因此其背后的神学包含了足以抵消人口理论之悲观结论的乐观主义。Pullen认为,马尔萨斯理论说明了人口压力是如何帮助人类开发土地的生产潜力的,这反过来又激发了心智。他指出,马尔萨斯论文初版中有两章是论述神学的,但在随后的版本中删掉了,但如果从这两章来理解马尔萨斯的理论,就更容易理解其潜在的结构。Pullen写道,“马尔萨斯的文章既是经济学、人口学或社会学论文,也是神学论文,这并非夸大其词”。
 
04宗教与人力资本和迁移之间的关系需进一步研究
 
除了人口学之外,宗教与人力资本和迁移之间的关系也需要进一步研究。这些关系不仅对历史学研究特别是检验韦伯假说至关重要,而且对当前的各个国家也很重要。例如,对于美国男女劳工市场决策、教育和宗教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宗教与婚姻模式、人口、伦理和宗教禀性的传递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是很重要的。对宗教和人力资本的研究也探索了人口史,例如,有人利用8~9世纪的历史资料研究了犹太人的职业选择。Botticini和Eckstein证明,很看重读《摩西五经》和孩童教育的拉比犹太教,影响到了此后犹太人的经济成功。这是因为它允许犹太人选择那些有技能、高回报的职业。但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需要对此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第二个领域是宗教、政治进程及其与经济进步的相互影响,包括政治竞争及相关冲突。政治科学中富有洞见的研究揭示了当相关法律影响到其政治权力或者经济福利的时候,政治领导人会鼓励宗教自由。Meyersson采用回归断续函数设计来研究为期六年的土耳其自治市,揭示出当保守的伊斯兰市长在土耳其当选时,女性世俗的高中教育明显提高,但对男性的影响不大。虽然这个机制不太好懂,但该机制包括了伊斯兰教市长为保守的女性建造了严格保护的宿舍,从而克服了家庭的反对使女性上学更容易。对女性的这种影响是持续性的,还影响到了其他方面的决策,比如青春期婚姻。经济研究表明,政治竞争会导致不利于少数族群的政策,并影响到对他们的仇恨。有的学者,比如Chaney,的确论述了政治权力和宗教权威之间的关系,但是还急需进一步的研究,特别是对于与此问题相关的中东和其他地区的研究。在人们的日益关注下这类冲突的资料已经在收集,这使得对宗教、政策和冲突的研究成为可能。这些研究中的一个问题是宗教作为回归的解释变量———在评价识别问题时,我们需要更加细致的研究,对于因果关系的反思也至关重要,但这个领域的研究也相对不足。
 
05宗教与管理、营销及媒体理论
 
第三个领域将管理、营销和媒体理论加以应用对研究宗教也是一个富有成效的方法。有些研究已经开始论述这些问题,但这个领域仍然有待于开发。由于宗教组织向世人推介和营销自己的方式日益专业,似乎将营销和管理文献结合起来对宗教行为和运行进行更加细致的研究还有很大的欠缺。本文对于世界各地宗教市场的开放和管制情况有深远的意义。
 
在宗教与管理学领域,Miller是一个重要的人物。Miller探索了用战略管理理论来理解宗教组织,特别是其组织是如何实现竞争优势的。战略管理视角很重要,因为它看重诸如声誉、在传统组织中实施变革以及网络的作用。Miller指出,眼下宗教与其他学者们所乐此不疲的专业之间的界限已经模糊不清。这是因为宗教组织可以更加世俗化,而反过来世俗组织也可以“灵性化”。宗教组织在面临压力时会革新,但它们革新的方式决定了其战略能否成功。Miller认为,宗教营销通常包括几个方面,比如可信的承诺、社会正统性、市场细分和价格歧视,但宗教组织也有能力通过政治策略和联盟形成真正的产业结构。宗教组织的这些特征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这里的一个相关问题是媒体在当前宗教中所起的作用,这在2010~2013年的“阿拉伯之春”中有明确的见证。Gentzkow和Shapiro采用盖洛普民意调查方法在一系列伊斯兰国家对10000名受访者的调查取得了相关资料,较早地论述了偏好排序的重要性以及观念与现实不相符时的做法。他们调查了那些可以充分接收新闻媒体消息的受访人是否更了解世界事务,他们发现,虽然特殊的新闻媒体和教育对于观念和态度有不同的影响,但总的来说,媒体和教育对态度没有一致的效应。虽然这个研究不是决定性的,但它的确说明了,媒体通过观念和态度而影响到宗教是很重要的。这也与宗教和识别的问题有关。对宗教和识别问题进行更普遍的研究,特别是个人如何看待自己以及别人如何看待自己,是未来研究的重要路径。
 
06经济学如何弥融科学与宗教间的鸿沟
 
宗教经济学最后一个需要关注的领域,是需要本文深度关注且因其重要而致使笔者念念不忘的,这个领域就是,对于经济学该如何就科学和宗教之间的鸿沟的广泛争论做出自己的贡献。人们普遍认为科学和宗教不可调和,这是基于这样的看法,即科学进步导致宗教信仰不再重要。人们通常认为宗教是非科学的,因为人们普遍相信科学一旦流行,宗教可信度立即降低。但Albert Einstein的话却有先见之明:“没有宗教的科学是残缺的;而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盲目的。”此外,Finke和Stark的经验研究证明,在科学和技术实现巨大发展的两个世纪里,教会成员比率也在增加,而同时教育和宗教也相互密切关联。Stark、Iannaccone和Finke曾这样评价科学与宗教:
 
在大多数时间内宗教的科学研究都不是那么回事。虽然该领域跟“信仰”有巨大的对立,但其本身则完全基于信仰。可以肯定地说,信仰是由世俗的原则构成的,但它仍然是信仰,虽然学者们顽固地坚持世俗化、宗教非理性和宗教与科学不相容这样的教条———尽管有强有力的证据证明并非如此。
 
宗教的经济学进路是很有用的,因为它引入了最大化、偏好及均衡观念等经济学思想。Stark、Iannaccone和Finke认为:“经济学分析框架提供了最佳语境,它可以合并约束、设计宗教行为模型、度量宗教效应。”
 
我的看法是,宗教经济学对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广泛争论是有用的。这是因为经济学对宗教研究有助益,能提供其他方法所没有的视角。就自然世界的运行而言,科学有很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当科学方法给我们提出了有关世界运行的很多饶有风趣且悬而未决的问题时,它对这些问题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也有增无减。因此,保留某种信仰结构并对之开展持续的研究,并借此了解世界是很有必要的。科学方法本身即公理,它用理论来建构假说并进行经验检验。但正如杰出的哲学家所言,公理自己从何而来?这是很主观的。要对支撑公理或激发公理创造的主观性以及公理探索有更好的理解,则社会科学以及对宗教等社会构造的研究会大有助益。此外,宗教研究也提出了一个更好地理解物理和社会世界的普遍愿望。因此,可能的结果是,宗教研究会影响到科学方法,而科学方法反过来又会影响到宗教研究。虽然当前宗教经济学研究在其方法上非常科学,但它对信仰问题以及有组织宗教机构的成员问题仍然手足无措。我认为这仍然是宗教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有待研究的问题。
 
07展望未来,经济学和宗教需要超乎想象地紧密结合
 
宗教经济学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在最近几十年中发展迅猛。本文就试图对该领域的研究状况进行述评。它论述了世俗化、多元化和经济增长;俱乐部物品、差别化产品和网络;识别问题、世俗竞争和慈善捐赠问题;发展中社会中的冲突与合作;最后阐明了宗教经济学未来发展中的有待研究的问题。如果要对宗教经济学文献笼统地提出一个批评的话,那就是大多数研究都是将经济学范畴内其他学科的思想应用于宗教研究,而反向跨越的文献相对很少,亦即宗教经济学特有的思想能够对经济学整体做出贡献。在我看来,这意味着虽然在这个鲜活的、与政策有关的领域内很多研究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去做。
 
更重要的是,还有很多工作必须去做,因为如果我们回首人类的整个历史,因宗教而死亡的人数远大于股票市场。仅此事实就足以使经济学家们对于研究宗教的社会和经济后果兴味盎然。不论我们是否喜欢,事实是宗教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都仍然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其影响从未间断。鉴于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宗教所控制的资源以及它对个人及其思想的统治力,我们预计必定会有重大的经济后果产生。当然我们用以研究宗教的方法仍然是科学、严格、贴切的,但作为经济学家,我们必须想到,如何才能将这种研究转化为适用于当前世界宗教状况的可靠的直觉、实用的经济思想或者社会政策。展望未来,经济学和宗教需要超乎想象地紧密结合。
 
转自家世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19世纪移民前后爱尔兰天主教与新教关系研究 \李晓鸣
摘要:19世纪对于爱尔兰的天主教徒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时期。在爱尔兰本土,新教统治…
 
李光耀如何促进新加坡宗教和谐 \圣凯
摘要:李光耀深刻地理解宗教安顿人心的社会功能,试图让国民用自己的宗教信仰去接受和…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城市新兴基督徒职业群体──以工商团契为例
       下一篇文章:一个基督徒商人的困惑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