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调查
 
清真寺汉语楹联文学的内涵与类型
发布时间: 2019/9/26日    【字体:
作者:马梅萍
关键词:  清真寺 汉语楹联  
 
 
清真寺是穆斯林进行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是伊斯兰教精神传播最重要的地点。清真寺楹联文学是指以张贴、悬挂于清真寺内外的楹联联文为物质载体的文学。一座清真寺内可能有多副楹联,联文的文字主要以汉文为主,同时包括部分阿拉伯文楹联,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汉文楹联。
 
唐宋时代回回先民入华伊始相对聚居于“蕃坊”当中,这些侨民性质的穆斯林使用的仍然是其本国语言,没有实现中国化。直到元代,中国清真寺的建筑样式也还多为移植而来的西域样式,中国伊斯兰教的大量物质遗存仍然是阿拉伯文、波斯文石刻,汉字的使用十分少见。明初推行禁止“胡服”“胡语”“胡姓”的政策,外来的穆斯林开始在各个方面本土化,汉语成为了新形成的回回民族的共同语言。与此同时,明代以后的清真寺建筑也逐渐采用了中国古典建筑的样式。据此推断,清真寺汉文楹联文学的出现应该是明以后作为中国伊斯兰教建筑本土化的配套产物才出现的。有学者认为,“数量较多的清真寺回族汉语对联的出现应该在明后期,即以王岱舆为代表的汉文译著活动开始之后”,[1]这可能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判断。清代至民国,随着回族等穆斯林本土化进程的进一步展开,清真寺楹联文学逐渐普及,已被回族群众普遍接受。
 
总体而言,各地的清真寺楹联文学都是以楹联这种富有中国诗性特色的文学形式为载体来诠释和表达伊斯兰教的。但具体而言,因楹联内容意涵偏重不同,其阐释的方向与层次也有所不同。就宗教学研究来说,宗教包括教义与仪式两个方面的内容。参照这一分类方式,结合伊斯兰教楹联文学的具体内容,本文试将清真寺楹联文学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并结合具体文本分别予以解析。
 
一、族源历史类楹联
 
清真寺楹联文学的意涵类型之一是追溯历史,体现着正本清源的意味。
 
这类楹联首先追溯伊斯兰教自西域传入中土的传播路径与道统。如新疆哈密陕西寺的楹联联文为“古兰载正道,教传东土;圣伦传佳行,法自天方”。这幅楹联上下联文两相对应,以《古兰经》和圣行作为伊斯兰教的标志,通过“教传东土”及“法自天方”的话语表述揭示了伊斯兰从中东地区向我国中原地区传输的传播路径。类似的楹联还有四川郫县团结镇清真寺(原名太和场张家寺)的“西域奥妙传真经;东土大道遵圣行”,宁夏同心清真大寺的“真派衍西方,发微阐幽,但愿谨遵天命;大道传东土,开来继往,皆应恪守圣行”,新疆哈密陕西寺的“承圣训于西华,五十世心源远照;奉天经于东土,千百年道统长流”,河北保定清真西寺的“贵圣贤,在西域,传经典,创古教,认主独一;众穆民,来东土,遵圣行,守清真,归信无二”。这几幅楹联中,“西域”(西方、西华)与“东土”的方位设置,以及“衍西方”“传东土”等表述,仿佛绘出了一幅伊斯兰教西传入华的路线图,进而实现了对中国伊斯兰教源自麦加的道统确认。甚至有的联文在追溯道统时,不仅追溯到圣地、经典与圣行,而且追溯到伊斯兰世界观中的人祖阿丹,如云南个旧清真寺的联文“教本清真传自麦加圣境,天经圣训为纲领;道自西传始于阿丹人祖,坚守五功是宗旨”。除道统外,伊斯兰入华后的传播历史也受到关注,如云南洱源县鸡鸣村清真寺的楹联即如此。这幅楹联由清代汉文译著代表人物刘智撰写,联文内容为“道自西来历唐宋元明清永垂教典,泽流东土本认礼斋课朝世守良规”。
 
作为一种移植而来的宗教,伊斯兰教在本土化过程中一直面临着文化的存续问题,要在汉文化的汪洋大海中存续下去,时刻保持文化的自觉性就显得非常重要。正是在这个层面上,追溯伊斯兰教历史及回族族源的一类楹联文学具有正本清源的文化寻根意义。
 
二、宗教功修类楹联
 
对任何一种宗教来说,仪式的庄严、神圣感给参与者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神圣体验,这种体验对于宗教信仰而言往往是无法替代的;宗教功修在克服私欲、净化自我的同时,也提供了一个从世俗向神圣之域过渡的桥梁。所以,对于宗教信仰来说,仪式与功修绝不仅仅只是简单的形式。
 
 
对于伊斯兰教来说,清真寺首先是履行宗教功课,举行宗教仪式的地方,因为清真寺的这一职能,所以清真寺楹联文学另有强调宗教功课的一种意涵类型。如四川成都青白江弥牟清真寺的楹联“念礼斋课朝设教令典;仁义礼智信治世法宗”、山东省莱芜东关清真寺的楹联“认真主传诵天经守五功念礼斋课朝;赞至圣替圣传道尊五典孝善友忠慈”及四川阆中清真寺大门的楹联“皈依安拉信天使遵行古兰服从穆圣指引坚信后世与前定伊斯兰教六大信仰全备;念诵真言行拜功奉持斋戒施散天课济人朝觐天房暨圣域穆斯林五项功修完成”,都提到了“念礼斋课朝”,此处的“念礼斋课朝”即伊斯兰教的宗教功课——“五功”,是《古兰经》中规定穆斯林须履行的最基本的义务、功课。
 
“五功”是信仰的柱石,正是在仪式、功修的一次次陶冶中,人才会逐渐克服人性的私欲,一步步获得信仰的提升。“法备三乘,理原一本;敬服五功,天道尽矣。”“道高三教,法备三乘,务道处极古今至理;遵守五功,全尊五典,做得来达天地万人”(四川省武胜县沿口清真寺)所以,清真寺楹联文学对宗教功课的重视与宣扬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些匾联告诉人们,‘五功’是重要的、严肃的功课,是体认真主、‘追源返本’的阶梯,必须认真仔细,洗心涤虑,切勿敷衍蒙混,心存妄念。从中不难看出回族穆斯林对斋拜等‘五功’的基本态度”。[2]
 
除以上具体强调“念礼斋课朝”的“五功”规定以提醒穆斯林在仪式层面履行责任的联文外,也有些清真寺楹联结合伊斯兰教教义论证宗教功课的重要性,含有一定的劝诫意味。如新疆乌鲁木齐坑坑寺的楹联“慈恩明日果;五功今世因”,河南周口市陈州街清真寺的楹联“认真主守天道举目望达天俊路;信后世礼五时健步迈天堂归途”,联系伊斯兰教今世、后世两世并重的世界观,委婉表达了遵行宗教功课的必要性。另如云南巍山县大围埂清真寺的楹联“天命中切莫贪想名利,拜功里断勿惦恋世事”,提出礼拜时应放下世事名利,全心向主,强调了宗教仪式的神圣性以及伊斯兰信仰对世俗的超越性。
 
三、教义学说类楹联
 
作为伊斯兰教核心的教义,自然是清真寺楹联文学着重表现的意涵。伊斯兰教义学中最核心的概念之一是“陶希德”(al-Tawhīd),译称“认一论”,即对唯一真主的体认。教义学主要讨论三大类问题:一是关于真主的存在与德性,二是关于先知的使命与属性,三是讨论人类如何通过宗教而复归真主。第一类问题是讨论伊斯兰教信仰的对象真主,试图在人类理性的范围内对真主做出有限的理解与界定。第二类问题是讨论真主如何与人类发生联系,即先知是怎样的一类人以及他们所获得天启的性质和途径等。第三类问题讨论伊斯兰教的人生观问题。中国清真寺教义学说类楹联中的内容,基本围绕着这三个主题展开的。
 
(一)认主
 
“陶希德”的核心是体认真主的独一性。正如林松所言:“坚持与维护‘认主独一’这最根本、最核心的信仰,始终是清真寺楹联一线贯穿的主旋律,本此,借用楹联形式大量反映伊斯兰教本身蕴含的哲理。”[3]马广德也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说,伊斯兰教宗教哲学就是论证真主存在、独一和大能的‘认主学’。清真寺对联,很大一部分是谈认主问题的。”[4]
 
真主的实存、独一、无像,是清真寺楹联特别强调的一个主题。如:“朝真主,无影形,万物作证;参造化,非高远,一理流行。”(新疆哈密陕西寺)“清无形色,妙非虚玄;真非空无,有无方所。”(四川彭县清真西寺)“认真主无形无影凭万物作证;参造化非高非远惟一理在心。”(山东巨野县夏庄寺北讲堂)“造化无穷超绝万物,无始无终独一至尊。”(宁夏吴忠何家巷道大寺大门)“无中有有中无真有无像;主非形形非主主形无疆。”(河南周口陈州街清真寺)“非空非色全凭明命寻元真;无影无形赖有尊名通一线。”[5](临夏城角寺)楹联这样一种简洁、对仗的表达形式,可以让观者体会到伊斯兰教的信仰本质。
 
真主的德性(绥法谛)和美名,是伊斯兰教义学中体认真主的重要途径。中国回族传统的教义学著作《阿嘎伊德》认为,真主具有八大德性,即:知觉、能力、生活、听觉、视觉、意志、创造、言语。[6]而真主的诸德性,可以划分为“肯定的德性”与“否定的德性”两个方面,在西安化觉巷大寺礼拜殿的一幅长联中,用一连20个“独”字的肯定和20个“无”字的否定,将这一点表现得淋漓尽致:“独慈独恕独知独能独普独运独有独存独纯独全独隆独享独主独公独大独尊独独至独独一真真;无气无体无心无形无方无息无初无终无增无减无废无兴无佐无穷无似无同无无不无无二诚诚。”一气呵成、排山倒海般的肯定与否定,不仅体现了对联本身的巧妙,而且增强了其表现力和感染力。
 
在所有的美德当中,清真寺楹联特别强调真主“创造万物”的属性。毕竟,一个绝对的“造物主”这样的概念对中国传统文化而言还是比较陌生的。如:“仰大化之流行,化育无穷,化人化物能化化;溯降生之往复,生机不已,生天生地更生生。”(西安化觉巷大寺)“运无极、开太极,化人化物,化化无息;含理世、定妙世,造天造地,造造有原。”(天津清真大寺)“眼见丹青知画手;不见真主见乾坤。”(沙甸大寺)显然,乾坤世界就是那件丹青作品,而真主就是那个无形的画手。“鸢飞鱼跃皆送妙;骏矩鸿规设法严。”(化觉巷大寺)在大千世界的宏规巨制与细致微妙当中,人人都可以思索这背后的奥秘。
 
(二)顺圣
 
伊斯兰教的六大信仰之一是“信圣人(先知、使者)”。在阿拉伯语中,有两个词语与之相关:一是al-Rasūl(复数al-Rusul),意为“使者”;一是al-Nabiy(复数al-Anbiyā’),意为“先知”;中国回族学者则将之译为汉字的“圣人”。在这两个概念的基础上,穆斯林学者进一步使用四个词汇对先知和使者进行了区分:
 
(1)列圣(al-Anbiyā’)。真主虽没有对他们直接下达命令,但他们遵循前代使者传达的信息,并能言传身教。据说有12万4千多的列圣。
 
(2)钦圣(al-Mursalūn)。真主曾分别降启示于他们。据说有313人。
 
(3)大圣(Ulu al-‘Izmi)。不仅接受启示,有经典和教律,而且更有建树和发展的使者。一般认为有18位,其中最著名的是努哈(诺亚)、易卜拉欣(亚伯拉罕)、穆萨(摩西)、尔萨(耶稣)、穆罕默德等五位。
 
(4)至圣(Khātam al-Anbiyā’)。仅指穆圣一人,因为他是最后的一位先知,是完美了先知使命的“封印的使者”,《古兰经》说:“穆罕默德不是你们中任何男人的父亲,而是真主的使者,和众先知的封印。真主是全知万物的。”(33∶40)
 
穆圣作为至圣,他的使命被认为是集大成的。在很多清真寺楹联中,往往在上下联中将真主与穆圣并提,强调穆圣使命的真实性和重要性。如:“安拉降真经通解三天幽玄;穆圣传正教透点万道迷津。”(云南峨山县大白邑清真寺)“存慈存恕惟真主;先知先觉乃圣人。”(临夏新华寺)而对于圣人的这种赞美,西安化觉寺的一幅对联堪称精品:“品尊至圣不帝不王服帝王者万国;行注真经为道为教来从教于四方。”作为圣人的穆圣,并没有称帝称王以霸道力征服天下,但却以其至圣之品赢得了万众归附;他的人生言行,就是对《古兰经》的最佳注解,是穆斯林的行为模范。
 
(三)归真
 
追求后世与彼岸,是所有宗教的共性,除了承认真主的独一、追随圣人的言传身教以外,伊斯兰教认为人类最终的归宿就是“认主归真”。也就是说,从宇宙万物和个体自身体悟到一切皆源自独一的真主,并最终要归回到真主那里去。这就是:“赖真宰脱二虑窥妙本不出五行;超万缘规一体视太极若在我身。”(沧州南大寺)“经纬乾坤绕众妙而咸归清妙;弥纶造化了万原而悉返真源。”(桂林崇善路清真寺)这一“先天来降、后天复升”的宇宙论和人生观,就像是下降与上升的两条弧线构成的一个完美的循环:“无极乃灵生之原,太极为气生之本,本原相贯,万象森罗成大化;先天即受命而降,后天当复命而升,升降已全,两弧界合满圆形。”(镇江城西清真寺)因此,穆斯林把归真作为完成这一圆形的最关键手段。
 
认识到了归真的目的和使命,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完成它呢?各项宗教功修是向真主回归的正途。“欲为归真本无路,一切机缘在此门;自古教道传群圣,由来性命本一真。”(兰州窑街清真上寺)“光是一光,普照晶盏色各异;品乃三品,烛理明透还归真。”(甘肃广河胡门拱北)如果领悟到了宇宙与人生的本原,追随正道的修行,循序渐进地提升自己的人性之品级,最终就能达成归真的目标。
 
当然,回族清真寺楹联的一个鲜明特色是:这些舶来的伊斯兰教理,是通过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的术语系统加以表达的。“回族穆斯林将这些语言、概念借来,用伊斯兰文化内涵取代其原有内涵,用以表达伊斯兰教的教义和理论思想,使中国伊斯兰教文化带上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富于东方哲学的哲理性”。[7]
 
中国伊协在线 
 
参考文献:
 
[1]马广德:《回族对联》,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2页。
 
[2]冯今源:《从回族汉文匾联看中国伊斯兰教文化的特色》,《文史知识》编辑部、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宗教研究中心合编:《中国伊斯兰教文化》,中华书局,1996年,第81页。
 
[3]林松:《〈中国清真寺楹联〉序》,李传明主编:《中国清真寺楹联》,民族出版社,2003年,“序”第8页。
 
[4]马广德:《回族对联》,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76页。
 
[5]李传明主编:《中国清真寺楹联》,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44、48、51、55页。
 
[6]赛尔顿丁:《教典诠释》,马坚译,中国伊斯兰教协会,1988年,第45页。
 
[7]冯今源:《从回族汉文匾联看中国伊斯兰教文化的特色》,《文史知识》编辑部、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宗教研究中心合编:《中国伊斯兰教文化》,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82-83页。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19世纪移民前后爱尔兰天主教与新教关系研究 \李晓鸣
摘要:19世纪对于爱尔兰的天主教徒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时期。在爱尔兰本土,新教统治…
 
李光耀如何促进新加坡宗教和谐 \圣凯
摘要:李光耀深刻地理解宗教安顿人心的社会功能,试图让国民用自己的宗教信仰去接受和…
 
欧洲“永久和平计划”研究(14世纪-18世纪初) \米科霖
摘要:和平是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对于欧洲人而言,和平意味着在一定的边界之内消灭战…
 
僧侣遗产继承问题研究 \黄琦
摘要:僧侣作为一类特殊群体,其身份具有双重属性。从宗教的角度讲,由于僧侣脱离世俗…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赞米亚:术语、意涵及启示——基于政治人类学的视角
       下一篇文章:“私人信仰方式”与“漏斗效应”——当代中国基督徒人数的增长逻辑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