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活动
 
青郊迎气肇初阳:立春迎春礼
发布时间: 2024/2/22日    【字体:
作者:张勃
关键词:  立春 迎春礼  
 


春夏秋冬,四时成岁,中国人最钟爱的季节是春。“春”是个会意字,甲骨文的“春”像是一幅画,上下为“屮”,是小草的形状,中间为“日”,是带来温暖的太阳,右边为“屯”,是小草刚刚钻出地面的样子。太阳冉冉升起,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满含着生命的激情努力生长,这就是古人心目中的春天。朱自清说:“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文学家笔下的春天延续了中国古人对于春的理解。历史时期,人们将许多美好的词汇赋予“春”和春天的事物,如将春称为青阳、发生、芳春、青春、阳春;将春风称为东风、阳风、暄风、柔风、惠风;将春天的景色称为媚景、和景 、韶景;将春天的节日称为华节、芳节、良节、嘉节、韶节、淑节,等等;从中均可见对春的理解和喜爱之情。对于春气的到来,人们格外抱着欢迎的态度。从《礼记·月令》的记载来看,春、夏、秋、冬到来之时,天子都要迎气,后世的一些王朝也确实有四时迎气之举,但唯有迎春气发展成为官民共享的盛大仪式,并出现诸多习俗活动,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人们对于春天的情有独钟。

 

根据《礼记·月令》记载,立春日官方要举行迎春礼,到东郊迎春。在举行迎春礼之前,要有包括天子斋戒在内的准备工作。迎春礼之后,自上而下都要“行庆施惠”,一方面在朝廷中赏赐公卿、诸侯、大夫等统治阶层的人员,另一方面宣布惠民政策,“下及兆民”。

 

东汉时期,从都城到地方,都要举行迎春礼。在都城,立春之日迎春于东郊,祭祀青帝句芒。车、旗、服饰都为青色,要唱《青阳》之歌,跳八佾舞《云翘》之舞。地方上同样举行迎春礼,这天,地方官员要举着青色的幡旗,去城东迎春。此前先让一个男孩穿着青色的衣服、戴着青色的头巾在野外等候,迎春的人员一到,男孩就走出来,大家对他进行礼拜,然后迎回。在这里,男孩就是春气的象征。

 

东汉时期,阴阳五行观念早已深入人心。迎春礼正是“顺天地四时,参以阴阳”的时宜之举,既具有标志冬春转换的象征性意义,同时也具有在由冬季向春季转化的关键节点上,通过人事的有意安排,促成时气顺利转换的现实意义。而人事的有意安排,体现在仪式的主体、时间、地点、祭祀对象、仪式用品的色彩、禁忌等诸多方面。春为少阳,五行属木,其色青,其帝青帝,其神句芒,位于东方,所谓“少阳者,东方。东,动也,阳气动物,于时为春”。基于“春”的这些属性,迎春礼在安排上就处处与其属性相吻合,比如一定到东郊迎春,以青色为主色,用男孩扮演春神;同时,禁止与其属性不合的人物,比如武官主刑杀之事,便不能参加迎春礼。在实际的生产实践中,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东汉时期还十分看重立春日在农业生产方面的提示意义,因此,在迎春礼中设置土牛、耕人,并且一直持续到标志春天结束的立夏日,目的即在于示耕劝农,不误良时。

 

东汉时期的迎春礼对后世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此后一直到清末民国时期,历朝历代都有盛大的迎春礼俗活动。 

 

在清朝,迎春礼作为官方礼仪,由中央政府制定并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施行。关于直隶省的迎春礼,规定如下:

 

先立春日,各府州县于东郊造芒神、土牛。春在十二月望后,芒神执策当牛肩;在正月朔后,当牛腹;在正月望后,当牛膝,示民农事早晚。届立春日,吏设案于芒神、春牛前,陈香烛果酒之属,案前布拜席。通赞执事者于席左右立。府州县正官率在城文官丞史以下朝服毕,诣东郊。立春时至,通赞赞:行礼。……众随行礼,兴,乃抬芒神、土牛,鼓乐前导,各官后从,迎入城,置于公所,各退。

 

由于中央政府对于迎春礼仪做了统一规定,所以各地的迎春礼举行时间以及仪式有类似之处,但在具体实践中也呈现出不同的风貌。比如据民国二十三年(1934)江苏《阜宁县新志》载,“立春”前一日,知县要率令县尉、医学、阴阳学、僧会司、通会司等各种官吏,到东郊社稷坛去,坛门处专门有人扮演春官,看到知县一行来到,就叫春官出来,官员行迎春礼,之后即在楼中设宴欢饮,宴饮结束,就抬着芒神像和春牛“喧游街衢”,届时有几个杂乐工高唱歌词,叫“说春”,沿路人们手里都拿着春花。迎春队伍入观海门,出靖淮门,从迎熏门回到县衙,将芒神像和春牛安放好,等到次日交春时节由知县鞭春。

 

鞭春,也叫“打春”,兴起于隋唐时期,是迎春礼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常在立春时刻或立春日早晨举行。届时,所有的官员都身穿朝服,由最高行政长官带领,祭拜芒神、土牛,然后以彩杖鞭打土牛。鞭打土牛时,往往还有一些颂词,比如打第一鞭时唱“一鞭风调雨顺”,打第二鞭时唱“二鞭国泰民安”,打第三鞭时唱“天子万年春”;也有唱“一打风调雨顺,二打国泰民安,三打大人连升三级,四打四季平安,五打五谷丰登,六打合属官民人等一体鞭春”的,总之都是些吉祥话语,反映了人们的美好诉求,旨在新春来到之时讨些彩头,期盼六合同春,万事大吉。

 

迎春礼虽然是官方主导的活动,但民间历来都积极参与。当迎春游行队伍经过时,围观的人们可以往春牛或芒神身上抛撒豆粒或者稻米,据说可以“祈丰年”“散痘疫”。还有的地方有摸土牛、钻土牛等习俗,或者将豆粒染成五颜六色装进袋子里,挂到土牛角上,祈求儿童不长牛痘。

 

官吏鞭春后,春牛被打碎,老百姓可以抢取牛土、牛纸,叫做“抢春”。俗信这些牛土、牛纸有神奇功能,比如将牛土放在牲口圈处,可使六畜兴旺,放在床下面能令蚕茧丰收,放在锅灶处可以不生虫蚁,等等。有些地方,制作春牛时会在牛腹中预置些食品,如胡桃、柿饼、栗、枣、花生之类,鞭后散落在地,大家争相抢食,也有吉祥的寓意。还有一些人会制作小型的土牛、芒神,吹吹打打地送给乡里有名望、家境好的人家,换取新春钱,叫作“送春”。

 

此外,在迎春礼俗活动中,演剧以及其他娱乐活动十分活跃,其中都有民众参与的身影。在杭州,负责组织的官员提前“督委坊甲,整办什物,选集优人、戏子、小妓,装扮社伙,如昭君出塞、学士登瀛、张仙打弹、西施采莲之类,种种变态,竞巧争华,教习数日,谓之‘演春’”。到了立春日,“郡守率僚属往迎,前列社伙,殿以春牛,士女纵观,阗塞市街”。在河南信阳,市民为鱼龙角抵高跷诸戏,远近纵观;在甘肃灵台,立春前一日,有“社火过堂”之俗, “官令招集各里、各甲杂业人等,名为七十二行,各按职业分穿朱衣玄裳,妆成故事,会聚县署大堂点验”。 

 

“青郊迎气肇初阳。”自东汉以来,迎春一直是官民共建共享的重要礼俗活动,这一活动以及相关的其他活动,都增加了立春日的人文色彩,丰富了立春日的文化内涵,并使其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中国的狂欢节,成为沟通官民关系的重要纽带和桥梁。目前这一礼俗已几近消亡,但浙江遂昌的“班春劝农”活动和河南内乡县衙的打春牛民俗活动,还在一定程度上保留着这一礼俗的文化内涵,二者均已成为人类非遗项目“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参与官方主办的迎春礼,民间往往还形成特有的“接春”习俗,比如在福建浦城,立春日,家家在房檐前设下香案,并摆设蔬菜、青草和茶酒、果品等,叫做“接春”。在浙江衢州也有类似的活动,同样作为人类非遗项目“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重要组成的“九华立春祭”,就有专门的接春仪式。

 

《中国人的时间智慧——一本书读懂二十四节气》

节日博览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清代的乡里空间及其治理制度——一种法秩序的考察 \杨小凤
摘要:乡里空间作为清代社会形态的基本单元,基层社会治理的诸多实践在此体现,如宗族…
 
法人制度视域下的宗教活动场所财产制度研究 \李靖
摘要:随着国家逐渐加强对宗教事业的重视,宗教经济已经占据我国当今社会经济中的重要…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滇黔桂交界地区各民族的地方礼俗传统与区域社会整合
       下一篇文章:传统节日文化当代意义的美学阐释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