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财产
 
梵宫胜境南普陀
发布时间: 2024/6/28日    【字体:
作者:小猫灰灰
关键词:  梵宫 南普陀  
 


南普陀寺,位于厦门市东南五老峰下,毗邻厦门大学。

 

昔日有人赞:“鹭岛名山藏古刹,梵宫胜景纳游人。”景区入口是一座石牌坊,上书“鹭岛名山”,赵朴初先生题。厦门别称鹭岛。

两座石塔很醒目,名“万寿塔”,十一层,塔身通体洁白,刻有佛像,犹如倚天之剑。

 

两塔之间是一座方形放生池。再走过来,看见方池后面是另一座宏大的水池,池边建有七座覆钵式宝塔,池内喷泉熠熠。

 

然后转过身来就是天王殿。众人排队在台下大香炉敬香,礼毕,登台而上。

 

天王殿,歇山顶重檐蹿角式砖石顶,前有红漆大门,后无墙。

 

天王殿,建于民国十四年(1925),由当时南普陀方丈会泉法师建。

 

南普陀寺,始建于唐朝末年,初称泗洲院。宋初高僧文翠,断其臂以息心,参悟禅机,改称无心岩。元废。明初,僧觉光重建,更名普照寺。清初又废于兵祸。康熙二十二年( 1683年),靖海候施琅收复台湾后驻镇厦门,捐资修复寺院旧观,并增建大悲阁,辟为观音菩萨道场,因其供奉观世音菩萨,与浙江普陀山观音道场类似,又在普陀山以南而得名“南普陀寺”。此后历经数年沧桑巨变,经历代住持多次先后扩建,终成近代闽南最具规模的名刹。

因此,你看,这山门的石柱和墙壁,刻满了文人高士撰写的楹联和留言,托物以抒怀,寓掸机以寄悟,意境高越,令人怀旧起来!

 

跨进门,正中弥勒菩萨笑纳四方,两侧四大天王怒目环视,殿后韦陀菩萨按杵而立。

 

南普陀寺在康熙年间重建后,聘请临济宗三十五世传人慧日法师为开山第一代祖师,成为临济喝云派师徒世袭寺院。民国十三年( 1924 ),喝云派法裔住持转逢和尚把寺院辟为十方丛林道场,并按丛林规制,推选云门派裔会泉和尚为首任方丈。第二年又在寺内创办闽南佛学院。会泉和尚退任后选聘当代高僧太虚大师为继任方丈,主办学院。从此,海内高僧相继往来住锡传经,十方佛子竞相入院参道修学,一时佛门称盛,名闻中外。

 

过山门殿,进入院内,迎面是大雄宝殿。庭院平舒宽展,殿宇的气势和感觉如匾额所题“妙相庄严”。这座南国名刹,游人众多,但是多而不杂,繁而不乱。

 

庭院两侧分列伽蓝殿和地藏殿。

 

大雄宝殿,重檐歇山蹿角式砖石顶,面阔五间。跟我见过的大多数汉地佛殿建筑有差别,主要体现在飞檐、砖雕和石柱。石柱上有联曰“经始溯唐朝与开元而并古,普光被夏岛对太武以增辉。”

 

大雄宝殿,由转逢和尚募化重建,殿内诸佛菩萨塑像均为民国时期始塑。

 

大殿正中供奉本师释迦牟尼佛、东方药师琉璃光佛与西方**。佛旁是弟子迦叶和阿难。佛台左侧为手持香炉的色界天主大梵天王,右侧为手持莲花的欲界天主帝释天王。

 

殿后供奉西方三圣(**、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

 

殿前环以石柱围廊,上刻民国时期题语。

 

两侧是依次升高往后延展的长廊,东西廊内分列十八罗汉。

 

殿宇雕梁画栋,体现闽南古建筑的传统工艺。

 

在层层升高的台阶正中,是大悲殿。

 

大悲殿内祀奉观音菩萨,南普陀寺因此名扬天下。

 

正面为双手观音,其余三面为四十八臂观音。

 

大悲殿,是一座八角形三层飞檐蹿角式亭阁建筑,高约20米。原为木结构,民国十九年(1930年)太虚大师重修,1962年,主体改用钢筋水泥,保持木构斗拱作装饰用。殿内中间穹形藻井,由斗拱层层迭架而成,全部木料无一根铁钉,为斗拱结构的无梁殿,古时叫作蜘蛛结网。

 

闽南信众均崇奉观音菩萨,所以此殿香火异常鼎盛。

 

礼拜了观音,回看寺内建筑,层层升高的殿宇,鳞次栉比,特别美观。

 

一应建筑,全部采用古代宫殿式的重檐飞脊式屋盖,饰以杏黄琉瓦,使之统一协调。

 

后面是一座双层楼阁,藏经阁。

 

藏经阁,建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上层藏经,下层法堂,三面台廊回护,圈以白石雕栏。至此,大概掌握这座寺庙建筑,都是在民国时期得以重建,按照顺序是转逢和尚建大雄宝殿、会泉法师时期建山门殿、太虚法师重修大悲殿、最后重修的藏经阁。有时候资料的记述相互有些矛盾,但不重要了,这些建筑在建国后及近代,又经过复振,方得古刹重光,梵行庄严,钟磬不绝,法运昌隆。

 

藏经阁内藏着大量佛教典籍和文物字画,如明版《大藏经》、影印宋《碛砂藏经》、明崇祯年间血书的《妙法莲华经》、弘一法师手稿《佛说阿弥陀经》等,还有唐代铜佛、宋代铜钟、明代名匠石叟所造的如意观音和观音施甘露像、明代著名艺术家何朝宗创作的白瓷观音像和28尊缅甸玉佛,等等。

 

从藏经阁往东转,看见巨岩,上有题刻。

 

一路岩石都有题刻,有大清道光时期的,有光绪年间,还有宣统二年。

 

为什么,为什么?殖民色彩出现了。

 

搞清楚这些,不得不翻阅历史。南普陀寺在清末是国家的门面,是清政府举办外事活动的地点。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初六(19081030日),美国海军舰队访问厦门,来了官兵五千人。南普陀寺前有一片作为演武场的开阔地,清政府在这里兴建迎宾彩楼、搭建宴会大厅和洋式操场。美国舰队官兵抵厦活动头尾总共6天,留有南普陀寺大悲殿全景照片的精美手册。

 

宣统二年(1910年)季春,美国东方舰队又来厦门。同年10月,“大美国太平洋各省二十五位商会代表团”也来到厦门访问,由厦门商会出面接待。这两次接待也都在南普陀寺。美国人毕腓力记载道:“厦门商会在极其豪华地布置着两国国旗和人造花的南普陀寺的游廊里,为访问者和受邀贵宾举办盛宴。”

 

鸦片战争失败后,1842 8 月,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中英《南京条约》,开放包括厦门在内的五个口岸为通商口岸。1843 11 2 日,厦门正式开埠。从此,西方殖民势力纷至沓来,继英国之后,美国、西班牙、法国、德国、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先后在鼓浪屿设立领事馆,厦门沦为我国最早的半殖民地城市之一。1902 1 月,清政府与英、美、德、日等10 国驻厦领事,在鼓浪屿日本驻厦门领事馆签订《厦门鼓浪屿公共地界章程》和《厦门鼓浪屿公共地界规例》,鼓浪屿从此沦为公共租界。

 

此诗“心如此石复如铁,备受千磨与百折。为谁辛苦为谁忙,欲把强权一扫灭”,恰如其分引此来此观游者的共鸣。

 

江苏余江人吴迈(18851936),是一名爱国大律师,生前曾在泰山、庐山、厦门、杭州等很多地方留下书法遒劲的爱国诗句石刻,长伴祖国壮丽河山,供海内外人士凭吊。有机会到这些地方看见吴诗,一定就留意了。

 

继续绕过巨石,攀到藏经阁的后方。

 

山岩上的佛语石刻,用以金字。

 

“佛”字,高一丈四尺,宽一丈,笔划丰满,刚劲有力,是三划写成的,为清光绪年振慧和尚所书。

 

有道可以上山,背后五老为屏。仰望松竹翠郁,岩壑幽美,但现在被绳索拦住,不可登。“五老凌霄”为厦门八大胜景之一,每当山雨初霁,峰顶云雾缥缈,登上峰顶,极目远眺,海空寥廓,浩渺无边;低首俯瞰,殿宇重重,宛如仙境。

 

回程路过西侧,门内闽南佛学院,创办于1925年,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学府。里面有学院教学楼、太虚图书馆、僧舍楼等等。

 

一队队旅行团又进来了,现在还不是旅游旺季,到时游人会更多。每一个到厦门旅行的人,都会来这里。

 

另外,南普陀寺的素菜独树一帜,既讲究色香味,又讲究形神器,不仅工艺好,名字还雅,一道菜一个雅名,如“彩花迎宾”、“丝雨菰云”、“香泥藏珍”、“五老如意”等等,神韵高雅,诗情画意。

 

西门内侧,看见了御碑亭。弘历写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分别为《御制剿灭台湾逆贼生擒林爽文记事语》、《御制平定台湾告成热河文庙碑文》、《御制平定台湾二十功臣像赞序》和《御制福康安奏报生擒庄大田纪事语》,由厦门海防分府刘嘉会督造,分别镌刻为四通丰碑,每通碑的正反两面各刻以满汉文字,置于饰有琉璃瓦的碑亭中。

 

御碑下端,按例有碑趺。这几个赑屃单独摆放在草坪上,孩子们爬上爬下地玩耍。

 

鹭岛厦门的新地标厦门双子塔(世茂海峡大厦)与古老的南普陀寺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绚烂的画屏。

 

厦门,一座年轻美丽的城市。这里,“清中期是壁垒森严的军港,福建水师提督的驻地;晚清是万国通商口岸,租界风情十足;民国年间被日本占领,进行殖民统治;建国初期是海防前线,全民皆兵;改革开放后是首批经济特区,繁荣经商”。

 

重复一遍,每一个到厦门旅行的人,都会来这里。

 

 

舞凤空间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当代中国宗教信仰自由法律规制研究 \温涛
【摘要】:虽然宗教信仰自由的提出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但在中国,对于宗教信仰自由…
 
辽圣宗、兴宗时期宗教信仰研究 \杜兴
【摘要】:由契丹人建立的辽王朝,其疆域覆盖了中国北方的广大区域,统辖着众多民族。…
 
信仰的政治化:16—17世纪宗教改革对英国王位继承原则的冲击与影响 \刘吉涛
摘要:自古至今,英国的王位继承原则一直处于不断变化和调整之中,并非一成不变。作为…
 
再访僧侣遗产的法律问题 \吴才毓
摘要:继承制度是社会契约即共同体契约在人类家庭中的体现,实际上也是共同体共同共有…
 
智利天主教国教地位的立废 ——1833年宪法第五条演变研究(1831-1925) \罗铮
摘要:从智利颁布第一部宪法开始,罗马天主教就是国家宗教,这一法律地位具有稳定性。…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吐鲁番西旁景教寺院遗址,为何出现亚里士多德作品?
       下一篇文章:佛教艺术“新遗产”的再造——河南嵩山少林寺佛教文化遗产考察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