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活动
 
星云大师:佛教不认为婚姻有罪 出家人可以证婚
发布时间: 2013/10/21日    【字体:
作者:龙金光 严巧
关键词:  佛教 婚姻  
 
 
 
 
    9月底,在台湾高雄佛光山上,星云大师接受了南方日报记者的专访。
 
                           出家人一样可做证婚人
 
     南方日报:我在佛光山看到五合塔里面的喜庆之家,举办从男女结婚时的文定之礼、佛化婚礼,乃至寿诞之礼。请问,佛光山设立喜庆之家的初衷是什么?是希望让婚姻和家庭通过信仰得以提升吗?

    星云大师:佛教不可以把世俗上的婚姻看成一种罪过,这是家庭的基本,伦理道德的重点。佛化婚礼对在家的佛教信仰者来说是佛、法、僧三宝为他们幸福人生和佛化家庭的一种祝福,我们是以佛法来普及,但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这几十年来,我推动人间佛教,不拘形式地到处随缘,给人家证婚之类的。佛化婚礼对佛教的弘扬,社会人心的安定、和谐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南方日报:从佛教解脱道的观点来衡量,出家人是否适合做证婚人?

    星云大师:出家人什么都能证明的。只要是合法不违法,对道德不损伤,对佛教的制度没有破坏,我觉得其他的都不重要。在澳洲要证婚的人,要持执照,我们在澳洲的徒弟,是政府主动授予的执照。

    南方日报:您倡导的“人间佛教”中如何让古老的佛教年轻化?

    星云大师:我们过去家里贫穷,月末父母就带我们到寺庙,寄托给佛祖,好像给了佛祖我们就能更懂事一点。台湾更是,父母都把孩子送到寺院,认为把他们送到寺院里面,他们学不坏,会更懂事,更讲道德。我们也有童军团,经常举办一些大型的活动,很多从孩子从童军到青年团,假期都是在这里过的。台湾的一些“太保”、“太妹”,他们到这里来,我们对他们一视同仁,他们感觉受到了温暖、尊重,感觉到你是爱他的,渐渐把我们当朋友。所以要让他认为你很爱他,你是和他很接近的,他就比较容易教化。所以,人间佛教对于这些世俗的教育,我觉得我们佛教能扮演重要的角色。

    南方日报:继台湾佛光大学、南华大学、美国西来大学、澳州南天大学之后,菲律宾世间解大学也即将举行开学典礼。您是否还有继续举办大学的心愿,想在哪里办呢?

    星云大师:本来我自己没受过教育,但是对教育有意向,我喜欢办人文的大学,因为个人不能没有一个人文素养,不能没有道德的观念,这是一个群居的社会,不是光只有技术这些存于世,这个没多大的意义。一个人一生办一所大学已经不容易了,佛光山现在已经办了5所大学了。至于以后会不会继续办大学,随缘。
 
                            台湾记者心态和大陆不同

    南方日报:台湾的媒体都在报道您在参与一些政治议题,您认为关心政治是人间佛教的内容之一吗?
星云大师:台湾的媒体都不希望你太好,你太好他也要加一点东西,他要报坏才有读者,报好他不够刺激,台湾记者的心态和大陆其他的不太一样,在台湾明明是好事经过记者或者报纸他编辑一下就变坏了,变成反面负面,不过我们已经习惯了,不介意了。
 
    南方日报:您在向五大洲去布道的过程当中,最多的困难是哪些方面?
 
    星云大师:最大的困难是语言,我们的人才有限,世界那么大,需要那么多人才。资金不是重要问题,当地也愿意提供一些财务的需要,但是人才不是一下就能成功的,他需要实践的训练的,我们佛光山只能是培养一些年轻人,任劳任怨,能做传教的工作,能把佛法传播出去,佛光普照,佛水长流。
 
    南方日报:对全球佛教的布道有什么计划?
 
    星云大师:不一定要有什么计划,看各个地方的需要,比方说,在美国他还需要禅,我们要提供很多禅师,要在那里讲禅:有的国家需要净土,他念佛就够了,有的地方需要年轻的、儿童,就需要年轻的、儿童专家帮迎合他们的需要。
 
    南方日报:我们知道您11月初将去广州,在广州跟我们公众信徒进行沟通,那时您将演讲一个什么样的主题,给大家分享哪些的思想?
 
    星云大师:初步的主题是“看见梦想的力量”,具体的演讲内容将是即兴,临时发挥的。
 
    (本文原载:南方日报,转载自:凤凰网。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19世纪移民前后爱尔兰天主教与新教关系研究 \李晓鸣
摘要:19世纪对于爱尔兰的天主教徒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时期。在爱尔兰本土,新教统治…
 
李光耀如何促进新加坡宗教和谐 \圣凯
摘要:李光耀深刻地理解宗教安顿人心的社会功能,试图让国民用自己的宗教信仰去接受和…
 
欧洲“永久和平计划”研究(14世纪-18世纪初) \米科霖
摘要:和平是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对于欧洲人而言,和平意味着在一定的边界之内消灭战…
 
僧侣遗产继承问题研究 \黄琦
摘要:僧侣作为一类特殊群体,其身份具有双重属性。从宗教的角度讲,由于僧侣脱离世俗…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从意大利华人天主教会发展看移民福传工作
       下一篇文章:略论当代宗教媒体的定位与责任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