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慈善
 
在“中国民间儿童养育”研讨会上的欢迎辞
发布时间: 2013/11/3日    【字体:
作者:张士江
关键词:  收养 慈善  
 
尊敬的各位领导、公益慈善事业界的各位同仁、各位爱心朋友:

  大家好! 经过几个月的筹办、各界爱心人士的推动和各级领导的支持,今天,“中国民间儿童养育研讨会”在北京文津国际酒店终于开幕了。首先,我谨代表主办方和协办方热烈地欢迎和衷心地感谢在百忙之中莅临研讨会的各位领导、学者专家、社会各界爱心人士!

  为这个研讨会,我们曾向民政部领导汇报,得到了窦玉佩副部长的关心和今天与会的张世峰主任与徐建中副司长的重视。虽然过去一周民政部社会福利司全体领导都到基层调研,但为了参加这个研讨会,徐司长提前停止外地考察,昨日半夜才赶回北京,来与各位关心和收养儿童的爱心人士见面,看望鼓励大家。在此,我们也代表40多家民间收养机构及其收养的孩子们,谨向徐司长,并通过徐司长向窦部长,向所有参与和支持这次研讨会的各界朋友们再次表示诚挚的谢意!

  记得今年初,河南兰考“火灾”事件发生后,《中国民族报》的蓝希峰记者曾邀我就弃婴收养结合宗教公益慈善事业撰文回应,因为我和在座很多朋友一样也非常关心而且多年从事公益慈善事业。虽然兰考事件导致数个残疾儿童不幸遇难,但事件促使全社会对包括民间收养弃婴在内的中国公益慈善事业给予了广泛的关注和极大重视。这是不幸之中的大幸!

  事件发生后,对弃婴收养,政府开始了全国性的摸底排查。这次排查犹如一次地震一样对民间收养机构带来了一轮强烈的冲击波。作为收养机构既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关心,担心的是收养机构及其孩子们的未来生存和命运。不过,经过排查,大部分收养机构都非常愉快地吃了颗定心丸,因为很多收养机构还受到了当地政府的首肯、称赞和慰问。

  3月1日,民政部公布了排查结果:“中国共有收留孤儿弃婴的个人和民办机构878家,其中个人举办的134家,宗教机构583家;共收留孤儿弃婴9394名。”准确地说这近万名“孤儿弃婴”大多数应为“孤残弃婴”,一般正常健康的弃婴都会被海内外的家庭收养。令人受到鼓舞的是民政部李立国部长对民间收养的爱心行为在3月13日的全国两会上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5月14日,国家七部委又联合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弃婴相关工作的通知》,呼呼全社会关爱那些幼小脆弱的生命,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弃婴收养工作的重视。

  这期间,脑瘫康复教育学习网络负责人王清芬院长联系我们,询问能否为部分民间弃婴收养机构与社会提供一次交流、讨论和汇报的平台。 鉴于孤残弃婴收养除政府举办的儿童福利院以外,主要为“有宗教信仰背景的NGO”所收养的这个现实,经研究并听取政界与学界的建议,我们信德文化研究所开始公开征文拟举办“宗教NGO与弃婴收养——历史、现状及展望”研讨会来回应政府部门的重视和民间收养机构的诉求。

  虽然弃婴收养现象值得重视和研究,但这种爱心行为更是大爱无私奉献的实践。为更大范围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的积极性,后来我们接受了赵天池女士和向善力量联盟及其朋友们的建议,将研讨内容调整和限定为“中国民间儿童养育”,改由对口的专业公益基金会主办,一些大专院校和研究机构及公益组织作为支持单位协办。这种“淡化宗教色彩,突出公益理念”的做法也是我们进德公益多年来倡导的,因为这样做适合和符合当前的国情。

  因此这次研讨会我们不讨论宗教,也不涉及与其有关的敏感问题,但为什么绝大多数孤残弃婴被有信仰背景的NGO收养了,而且还充满了活力,能够长期坚持下来?这大概与宗教是慈善公益事业的原动力有关。虽然这些现实问题值得政界重视、学界研究和社会思考,但我们要求大家在这次研讨会上要严格围绕“中国民间儿童养育”这个范畴,无论是从历史还是现实来讨论,抑或参考境外成功的经验,都要紧扣孤残弃婴收养的问题来展开来讨论,最终希望该问题“要在现行法律法规的框架内”获得妥善解决。(这是民政部李部长的话。)

  举办这个研讨会的目的,不但是为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和收养机构以及有关部门搭建一个交流平台,更重要的是通过领导的重视关心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爱心帮助,推动中国民间儿童养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为有关部门制定出台新的法律法规政策提供来自基层的参考经验,为更好地促进孤残弃婴的收养工作,添砖加瓦、增添力量,为国家和政府分忧解难,为成就伟大的中国梦贡献我们每一个人的一份微薄力量。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每一个新生的生命都让人倍加怜惜。因为残疾、性别、经济或道德的压力等诸多原因,有些孩子一出生就被遗弃在没有亲情的角落里,从生命之初就体验着世间人情冷暖。有些孩子就这样匆匆地离开了世界。

  也许有人会问,上天为什么让这些天使带着残缺来到世界?为什么让他们降临到一个无力或不愿承担抚养责任的家庭?我想,他们也许就是到这个世界来考验人间的爱到底有多深、有多厚、有多大。

  幸好,有些孩子遇到了一些好心人,把他们救起,给他们亲情,给他们家庭的温暖。这些好心人在照顾孩子的同时,也经受着很多压力。在感慨和钦佩这些好心人的善举时,不知大家是否意识到,这些生命的养育和成长其实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责任。因为每一个有能力的人都应该为那些无助的、不幸的生命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这是我们心灵最大的安慰,也是我们人生精神境界的最高追求。所以这次研讨会的主题就是“让我们的社会成为孩子们温暖的家”。

  再次感谢各位与会的领导、基金会和富有爱心的学者、爱心企业,以及众多媒体的与会!希望通过大家的研讨,不仅展现中国民间收养的成绩和挑战,也为开创这项爱心事业的美好未来进行一次前瞻性的探索。我们相信,在政府重视支持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下,大家携手共进,无私奉献,让爱心永远传递,整个社会就会是所有孩子们幸福的家园!

  最后,祝福各位嘉宾身体健康、平安、顺利,祝福我们的国家更加幸福和谐、繁荣昌盛!

本文转载自:信德网2013年10月26日。
http://www.chinacatholic.org/fics/children/26368.html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李光耀如何促进新加坡宗教和谐 \圣凯
摘要:李光耀深刻地理解宗教安顿人心的社会功能,试图让国民用自己的宗教信仰去接受和…
 
欧洲“永久和平计划”研究(14世纪-18世纪初) \米科霖
摘要:和平是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对于欧洲人而言,和平意味着在一定的边界之内消灭战…
 
僧侣遗产继承问题研究 \黄琦
摘要:僧侣作为一类特殊群体,其身份具有双重属性。从宗教的角度讲,由于僧侣脱离世俗…
 
新教对美国政治文化的影响 \汪健
摘要:美国政治是在自身文化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其中宗教,特别是基督新教从美…
 
从习惯法价值谈法律信仰 \于红
摘要:伯尔曼曾经指出:"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但是这一观点近年来遭遇了…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基督教参与社会公益服务的现状思考
       下一篇文章:在“中国民间儿童养育”研讨会闭幕式上的发言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