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活动
 
阿含经的禅修体系
发布时间: 2022/12/9日    【字体:
作者:杨新宇
关键词:  阿含经 禅修体系  
 
 
阿含经实践性强,大乘禅法应该是在阿含禅法基础上加上大乘禅的内容并融会贯通而成,而要做到这一点,先要把阿含的修行体系搞清楚。
 
1、阿含修行体系是一个整体,以自净其意贯之
 
阿含修行的目标是解脱生死(《面对如此悲惨的前景,一定要设法改变!》《轮回是一场没有希望的轮盘赌》);办法是切断缘起的链条不再受生(《声闻乘修行的战略,为什么不用消业就能解脱生死?》);切断缘起链条要靠证悟;证悟的方法是自净其意(《如何灭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见?》)。引导人发心解脱生死的属于苦谛;讲切断缘起的链条则不再受生的道理的属于集谛和灭谛;讲证悟则能切断缘起链条也属灭谛;修行证悟的方法属道谛。
 
证悟本身没有直接的办法,办法就是自净其意,心净之后就有一定概率证悟,心越净概率越大(《如何灭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见?》)。故修行就是修心,就是自净其意。阿含经的修行就是一套以自净其意为主线从粗到细的修心体系。抓住这条主线就会发现,阿含经的体系匀称流畅有活力,不能简单分为戒定慧三块,那样会破坏整体性。
 
下面是阿含经中道谛的梳理结果(见《串起阿含经!第一时教的逻辑结构》),体现出这种整体性。大类有:1次第、2信和发心、3少欲知足闲居静处、4戒、5多闻、6修心、7慧、8果证。这些次序都有佛经依据,不是人为排的,见《声闻乘的修行次第,不仅有戒定慧》。
 
1、修行次第
    1)八正道
    2)其它次第
2、出世为要(发解脱心,信愿)
    1)信
    2)解脱心
3、少欲知足闲居静处
    1)少欲闲居
2)不贪利养
    3)不嗔
    4)止诤
4、戒
    1)身戒
    2)欲为不净
    3)欲为心秽,心戒
5、多闻说法
1)善恶知识
2)多闻和说法
3)四不坏净
6、修心
(1)定方便
    1)修心
    2)不放逸
    3)精进
4)其它
(2)禅法
    1)总述
    2)安般念
3)十念法,念佛具体
4)身念、不净想
5)无常想
6)四等心
(3)禅次第
(4)神通
7、慧
(1)助道品        
    3)三十七道品总说
    4)四意止四正断
    5)五根
    6)五力
    7)四神足
(2)修慧
    1)观五蕴等
    2)四念处
    3)七觉支
    4)其它
8、果证
    1)结使、当断
    2)四果
    3)果证
 
修行并非仅有戒定慧三类,而有:1次第、2信和发心、3少欲知足闲居静处、4戒、5多闻、6修心、7慧、8果证。分类越多越密,整个修行体系越均匀越联成整体。另外,很多经并非绝对属于某一类,从不同角度可属不同类。所以很难把佛经截然分成几块,而是一个有联系的整体。这样的经多了也使各部分更均匀,因为理论上它们可同时分在多处。
 
2、不强调修定
 
刚梳理完阿含经的时候,最突出的一个印象是阿含经中讲戒律的经和讲慧的经多,而讲修定的经比较少,尤其是纯修定的经。什么是纯修定呢?比如《清净道论》是按戒定慧组织全篇的,其中修定的部分最突出,先以地遍为例讲解修定,然后再简单讲解别的定。地遍是典型的修定,因为它的观镜简单稳定,最适合培养定力。而阿含中讲地遍的经可能只有一部,在一千多部中占比很低。
 
阿含经讲的比较多的是不净观、身随念、安般念,还有佛法僧施戒天等六随念,及四无量心。六随念是增长净信的修法,不净观是强化梵行的修法,慈悲喜护是对治嗔的修法,这些可以说在讲禅定,也可以说是戒的延伸和强化,通过针对性的强化观修,更有力的清除心中的秽浊。感觉更适合称之为修心,而非修定,因为主要是净心,而非培养定力。安般念和观察五蕴有关,也不是以修定力为主。
 
修心比修定的含义广,比如,讲不放逸、精进的经,从修心的角度排序,应该比戒细,比慧粗,但也不是修定,可称为修心。修心可包括修定,但不限于修定。这让人联想起《摄大乘论》中的“增上戒学、增上心学、增上慧学”,按通常说法应该是增上定学,现在想来也是在区分修心和修定。
 
用修心替换修定,则修定也是修心。不净观等也是修心的一种,不必特别强调其修定的意义。纯修定的地遍观在阿含中出现很少,使得从修心角度理解各种禅法显得更合理。这样一来,戒定慧就可以统一理解成不同程度的自净其意,自净其意可统摄整个阿含修行体系。
 
3、少欲知足和持戒都是修心
 
在阿含修行体系中,戒之前还有“少欲知足,闲居静处”。如果每天忙于各种事物,心时时受外缘干扰,那么很难自净其意。所以要减少外缘。那么,是不是每天什么事都不干呢?也不是。佛世比丘每天要托钵乞食,还要打扫僧舍,还有专门时间要缝补衣服,这些在经里都有体现。所以只能少事,不可能无事,一些基本活动是必不可少的。佛对这些事都有详细规定,这样在做事时就不需要多想了,可以减少思虑。少欲知足才能少事,事情少又按规定做,这样心就安定了。事少心安,就可以闲居静处办道了。
“少欲知足闲居静处”是与人和事打交道的原则,持戒是对自身的防护。把它归入戒有点勉强,统摄于修心则很顺畅。
持戒又分身戒和心戒,一般讲戒身多戒心少,而从自净其意的角度看,戒身的目的还是戒心,使心更清净。仅仅停留在戒身是不能走向证悟和解脱的。
戒心的下一步就是修心,戒恶心不起,修善心增长。阿含经中不净观、慈悲观等都可看做修心。
 
4、三十七道品都是修心
 
然后修三十七道品,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三十七道品作为一个整体可分在慧一类,其实也分层次。其中四正勤——未生恶法令不生、已生恶法恒令灭、未生善法令出生、已生善法令增长,是典型的修心,而且是基础的戒恶修善。
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构成一种修行次第,正见正思维对应信和发心,正语正业正命对应戒,正精进正念正定对应于定和慧。以正见正思维开始,以正念正定结束,整体上也是在讲修心,而且比较全面。
 
五根——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和五力——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更是典型的修心——修能导向证果的心所有法。五种心所法也构成一个次第,和八正道的次第相似。
 
七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念觉支、定觉支、舍觉支,觉支是觉悟的支分(基础),也就是讲觉悟的基础。七觉支也构成一种次第,择法觉支可对应正见正思维,精进觉支对应正精进,喜觉支轻安觉支是新增的,都属禅定境界。念觉支定觉支对应正念正定,最后还增加了舍觉支。没有和正语正业正命对应的觉支。总的说,七觉支关注的修行境界更高。
 
四如意足——欲神足、勤神足、心神足、观神足,是四种神通,是修心的成就,修心达到这个程度,证悟就相对容易了。因为,声闻乘的证悟也被称作第六通——漏尽通,如果能证到前五种神通,那么再证第六通自然相对容易了。
 
四念处属于慧,下面再讲。总之,三十七道品很难在戒定慧框架下找到合适的位置,而在修心的连续谱上,则都能找到适合的位置。
 
5、慧观是最细的修心
 
然后是慧观,梵文毘鉢舍那。观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属慧观,但不是思考五蕴等概念,而是直接观察感觉、觉受、思想、意识本身。典型代表是这些年开始流行的内观禅。内观禅的原文就是“毘鉢舍那”,其实直接沿用古代音译最好,译成内观禅反倒矮化了。
四念处——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也不是通常讲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思维这些附加上去的观念不能算慧观。阿含经讲的四念处是“观身如身、观受如受、观心如心、观法如法”,这和如实观察五蕴是一样的,这才算慧观。慧观的关键是如实观,如实观才能证果。
 
6、多闻也是一种修行
 
阿含修行次第还把多闻排进来了,而且不是排在最前,是在戒律之后,修定之前(《声闻乘的修行次第,不仅有戒定慧》)。如果在最前,还可以说多闻不属于修行。现在这样排列,只能解释为把多闻当成一种修行,而且在由浅入深的序列里比持戒深比修定浅。这个多闻肯定不是纯知识性的多闻,而是强调通过“声闻”修心的多闻。如果只是记忆知识,不信不改变思想,那就不是修心系列中的多闻了。
如果说“闲居静处”“戒心”“修善心所”“三十七道品”这些还可以勉强放入戒定慧的框架,多闻则很难放进来了。所以,阿含的修行体系根本不能用戒定慧概括,理解成自净其意的连续谱才最合理。
 
7、更像生活禅
 
用自净其意一条线可以把各种修行都串起来,形成由粗到细、由浅入深的序列。这个序列也大致符合戒定慧的顺序,但比戒定慧更丰富、更细致。而且,各种方法排成统一谱系后成了一个整体,不再是割裂分散的多种法门。这套修行体系里没有什么神秘的、难以理解的秘法,或一修就能上去的大法。修行不靠什么秘法大法,最重要的是正确判断自己的位置,综合使用合适的方法。另外修心在于平时点点滴滴自净其意,也不是靠猛修某种法门就能成就的。
现在很多人喜欢禅修,有修禅宗的也有修内观禅的,但效果恐怕都有限。因为它把重点放在法门上了,以为证悟的原因在法门,以为找到一个法门照着修就能修成。但按照以上分析,阿含体系的修行关键不在法门,而在于综合运用各种可行的办法点点滴滴自净其意。这是个系统工程,要长年累月、时时刻刻持续坚持,逐步改变自心。平时不修心,指望有某种方法一修就证悟,是不符合修心规律的。
 
按照这套体系,只有出家并严持戒律才有成就的可能。在家人抽出十天半个月打坐,可以有一些感受,但跟绵密的自净其意比起来差得太远。因为不仅打坐时要自净其意,时时刻刻做任何事都要自净其意。整个出家生活,从每天乞食到日常各种事务,再到听法和禅修,所有时候都要修行,都要自净其意。这样就把整个生活变成了修行,可称之为生活禅,不过是出家人的生活禅,在家人很难实行。所以说,阿含经的禅修体系更像生活禅,非简单的戒定慧所能概括。
 
阅藏分享
​原佛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李光耀如何促进新加坡宗教和谐 \圣凯
摘要:李光耀深刻地理解宗教安顿人心的社会功能,试图让国民用自己的宗教信仰去接受和…
 
欧洲“永久和平计划”研究(14世纪-18世纪初) \米科霖
摘要:和平是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对于欧洲人而言,和平意味着在一定的边界之内消灭战…
 
僧侣遗产继承问题研究 \黄琦
摘要:僧侣作为一类特殊群体,其身份具有双重属性。从宗教的角度讲,由于僧侣脱离世俗…
 
新教对美国政治文化的影响 \汪健
摘要:美国政治是在自身文化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其中宗教,特别是基督新教从美…
 
从习惯法价值谈法律信仰 \于红
摘要:伯尔曼曾经指出:"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但是这一观点近年来遭遇了…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女圣徒”与日常伦理
       下一篇文章:我国端午节丛考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